甲骨文又叫殷墟卜辭、殷墟文宇等,主要是指商代契刻(書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殷商統(tǒng)治者迷信尚神,每有祭祀、戰(zhàn)爭、游獵、出行、以至稼稿、疾病、生育等,事無巨細都要進行占卜以間吉兇。他們把占卜的內(nèi)容及其應驗的結果都刻寫在龜甲、獸骨上。這些當時的特殊文字資料,隨著商的滅亡和商都(在現(xiàn)在的河南省安陽小屯村)變?yōu)閺U墟而長期埋沒于地下。直到1899年,這些殷墟的遺物才被人似發(fā)現(xiàn),一下子變成了珍貴的歷史文獻。從此以后,經(jīng)過多次發(fā)掘,出土甲骨已達十萬片左右。近年來又在陜西發(fā)現(xiàn)了西周的甲骨文。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不僅為研究上古史、漢語史等增加了新的文獻,也為我們研究古文字書法和書法史提供了可靠的資料。
甲骨文是我們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記錄了大量上古語言的早期漢字,它象形、象意的“圖畫性”還比較強,并且尚未定型。一個字往往有繁有簡,異構很多,還有不少的合文(即兩個字合為一個宇寫),偏旁部首的寫法及位置也常不固定,字的長扁、大小、反正也略無定則。但從總體上看,它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從書法的角度來觀察,甲骨文質樸、古雅、自然,很有自己的特色。甲骨文的結體比較自由活潑,有較大的隨意性,不像后世一些字休那樣法度謹嚴,但也注意筆道分布的均稱、平衡、琉密,講求字的體勢美。特別是對那些還保留著繪畫筆意的象形字,既注意到作為文字的筆畫安排,又不失卻其素描式的寫意神態(tài)。例如“虎”字、“來”宇(見圖41),雖為文字之形,卻有圖畫之神。
甲骨文的用筆如何,由于寫而未刻的甲骨文墨跡發(fā)現(xiàn)得極少,而且又多不清晰,還難以直觀而知,不過我們“透過刀鋒看筆鋒”,從契刻(特別是那些大字刻辭)所留下的刀痕的不同,還是可以間接地窺探出當年書家的用絕也是有輕重、粗細、以至剛柔的不同變化的。至于甲骨文的章法布局大都比較講究,既有一整片甲骨上若干則卜辭的總體布局,又有相對獨立的每一則卜辭的章法。比如圖41是一則卜辭的局部(碎片),十個字分三行,采用的是取直行縱勢、有縱行無橫行的字群排布方式,字的大小、長扁錯落有致,向背適宜,疏處不覺空曠,密處不顯擁擠,既有錯綜之隱曲,又有整齊的明快.整個幅面十分協(xié)調(diào)、平衡。這等精美的章法布局,直到兩千多年后的行草書家依然在用,豈能是“不計乎工拙”、沒有獨具的匠心、事前不經(jīng)過周密的設計而信手為之所能實現(xiàn)的?尤其難得的是,不同時期、不同書(刻)家(即卜辭中的所謂貞人),其作品風格有明顯的不同?;虼肢E勁遒,雄奇放達,或纖細謹密,入矩中規(guī),或一絲不荀,或略肆草率,等等,比較成熟地體現(xiàn)了當時書(刻)家的藝術個性。因而,這種書法風格的差異,可以作為甲骨文斷代(甲骨學的重大課題)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甲骨文中,已發(fā)現(xiàn)有初學契刻者的習作。有個別甲骨片上的字不成文辭,在一個或幾個很規(guī)范的字周圍,有許多刻得歪歪扭扭、幼稚可笑的同一形體,反復練習某個字的結體和用刀。那規(guī)范的字跡,無疑是先生給學生示范作出的“樣板”,那刻意模仿的重復“劣跡”,無疑就是后學的作業(yè)了。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商代文化人對書法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