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醫(yī)師臨床經(jīng)驗方舉例 胃復康合劑:(由枳實、厚樸、生姜、黃連、黃芩、半夏、黨參、白術、茯苓、三棱、文術、蒲公英、半枝蓮、蛇舌草等組成,由本院制劑室制備,每瓶100ml,每毫升含生藥3克)。每日3次,每次30ml,飯后溫服。按中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選擇慢性胃炎(140例,其中慢性淺表性胃炎9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50例),采用隨機對照觀察療效,對照組分別用得樂膠囊,威地鎂;胃酶素、養(yǎng)胃沖劑。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0%,對照組為92.8%,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該方申報雅安市科技成果,在進一步臨床研究中。 腦衄湯:三七、川牛膝、大黃、生地、丹皮、黃連、水牛角、代赭石。主治中風(出血性),以涼血止血,瀉火平肝為法。 腦血湯:三七、牛膝、丹參、川芎、桃仁、紅花、歸尾、菖根、郁金、降香、麝香、老蔥、王不留行。主治中風(瘀血性),以活血化瘀、行氣通絡為法。(本成果入錄《中醫(yī)臨床成果與進展》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版)。 肺脹方(肺心1號方):用于肺心病急性發(fā)作期。 射干10g,麻黃6g, 杏仁15g, 厚樸12g,五味子30g,半夏12g,葶藶子10g,皂莢10g,紫菀15g, 冬花20g,茯苓30g, 桂枝12g,白術20g, 甘草6g。 肺脹丸(肺心2號方):用于肺心病緩解期。 黨參50g, 黃芪150g, 上藥共為細末、蜜丸,梧桐子大,早晚各1粒。 抗流感合劑
功用:清熱解毒,解表退熱。 主治:主治病毒、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而屬熱毒內(nèi)結者,癥見惡寒,發(fā)熱,頭痛,四肢酸痛,鼻塞,咽喉腫痛,咳嗽,流清涕,打噴嚏。 方解:方中銀花、連翹,疏風清熱解表,配板蘭根、大青葉、貫眾清熱解毒,配射干、魚腥草、薄荷清肺熱,利咽喉,石膏、知母清解氣分熱,葛根、茅根、黃芩清熱生津,水牛角粉涼血清熱解毒,全方以清解衛(wèi)分,兼顧營血。外可清熱解毒,解表退熱,內(nèi)可兼顧生津;適用于感冒、流感的不同階段的治b療,尤適合現(xiàn)代人群體質(zhì),更可用于流感之預防。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貫眾、連翹、板蘭根具抗鼻病毒作用,貫眾、射干抗腺病毒,板蘭根、大青葉、銀花、連翹、黃芩、貫眾抗流感病毒,組方中諸藥合用具有較廣譜的抗流感各類病毒的作用。 該方成為滎經(jīng)縣醫(yī)院院內(nèi)制劑。
金石排石湯
功效:溶石消石,排石通淋。 主治:本方為協(xié)定處方。體外震波震碎石后,常見腰痛、血尿等并發(fā)癥,用該方治療800余例經(jīng)震波碎石后泌尿系結石患者,與末用中藥對比,有顯著性差異。且排出碎爛之結石排出率在98﹪以上。本方對未經(jīng)震波碎石者(結石小于者0.6cm)也有較好的臨床疔效,結石排出率在90﹪以上。 腹腔鏡膽結石術后協(xié)定處方 功效:疏肝利膽,行氣止痛,攻下熱結。 主治:(1)大便延遲、腹脹為腹腔鏡膽結石術后常見并發(fā)癥,該方經(jīng)滎經(jīng)縣醫(yī)院1000余例1期臨床試驗經(jīng)觀察,收到明顯療效。服藥后笫二日即可排大便、矢氣,腹脹消失。(2)慢性膽囊炎、膽結石癥術前治療。 該方臨床總結發(fā)表于《西南腹腔鏡手術文集》。 |
|
來自: 寂寞的季節(jié)314 > 《民間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