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大家使用的地方語言也是多種多樣。如果以地域劃分,漢語方言大致可以分為官話方言、晉語、湘語、贛語、吳語、閩語、粵語、客語等八大方言。綜合來看,八大方言中北方方言是古漢語在北方地區(qū)發(fā)展衍變而來;而其余方言則是北方漢人在不斷的南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現(xiàn)存的任何一種漢語方言,都是古人說的話一代代傳下來的。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方言的形成或多或少受古漢語的影響,至今我們在一些方言中也能找到古漢語的影子。既然都受古漢語的影響,現(xiàn)在的哪種方言最接近古漢語呢?或者說,哪種方言最像古代的“普通話”呢? 關于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未有定論。但大多數(shù)人都傾向于粵語,甚至認為粵語才是古代的“普通話”。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先看幾個例子:粵語里常用的幾個詞匯,如“渠” (他、她)、“企”(站)、“食”(吃)、“銀子”(錢幣)、“行”(走)、“頸”(脖子)、“無”(沒有)、“卒之、畀”(最后)、“幾多”(多少)、“幾時”(何時)、“姑勿論”(且不說)、“于是乎”(于是)等等,晦澀而儒雅,一看就是古人的風格。同時,粵語常常使用“嗟”、“噫”等感嘆詞,而這些詞在古漢語中使用也相當頻繁。 當然,詞匯的一致并不能充分說明問題。在發(fā)音方面,粵語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征。如粵語繼承了古漢語中的三個塞尾[-k][-p][-t],并成系統(tǒng)地保留聲母的分化。又如,粵語系的九聲六調(diào)由中古時代的四聲演化而來。就此而言,粵語確實是跟中古漢語(唐到宋)比較接近的一種方言。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 粵語起源于古代嶺南地區(qū)的“南越國”,并在秦漢時期出現(xiàn)雛形,魏晉南北朝時期加速成長。有人認為,粵語形成于晉代。當時,西晉時發(fā)生“八王之亂”,繼而出現(xiàn)“五胡亂華”的局面,中原士大夫紛紛“衣冠南渡”。在此背景下,北方漢語不斷對古粵語造成沖擊,而后兩者混合,拉近了兩者的差別。所謂“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到了唐宋時期,到南方的漢人進一步增多,嶺南地區(qū)的原住民已被漢化。此時,古粵語和中原漢語的進一步縮小。無論在發(fā)音還是在文法上,粵語已與中原漢語十分接近。這也是我們在現(xiàn)代粵語中發(fā)現(xiàn)中古特征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元明清三朝,北方語音變化較為顯著。相對而言,嶺南地區(qū)更加安定,唐宋時期的古漢語特征則在嶺南地區(qū)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盡管粵語與古漢語有諸多的相似之處,但我們不能想當然將粵語等同于古代漢語。畢竟,語言的形成以及發(fā)展演變復雜多變,對方言的還原也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
|
來自: Loading69 > 《民俗/語言文字/社交/智商/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