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讀書時注意抓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實際上他追求的是讀書會意,著重領會書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摳個別字句。 他認為人們在讀書時,往往會感到處處都是有用的知識,猶如“八面受敵”,每次讀書,只求一點,容易集中深入,徹底攻破一“敵”,像打仗那樣,把敵人化整為零、各個擊破,一次破一面“敵”。 1、泛覽?!皩W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不要專看一個人的作品”“明知道和自己意見相反的書也要翻一翻”。 2、硬看。對較難讀懂的必讀書,硬著頭皮讀下去。 3、專情。選幾個方向深入研究。 4、活讀。要獨立思考。 5、參讀。不但讀選本,還參讀作者傳記、專集。 凡遇有價值的資料,就抄在卡片上,每張卡片只記一件事、一段話,并且記上出處。日積月累,卡片多了,就按照內(nèi)容分類保管。他親手整理了幾萬張卡片,把大量的資料儲存起來,隨用隨取。 華羅庚先生主張讀書分兩步:第一步“由薄變厚”,即讀書要扎扎實實,每一個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溯源,這樣一來,本來一本較薄的書,由于增加了不少內(nèi)容,就變得“較厚”了,這是“由薄到厚”。比這一步更重要的是第二步:能學會分析、歸納、抓住本質,做到融會貫通,就是“由厚到薄”。 楊振寧認為,大凡學習方法,無非是“滲透性”讀書和“按部就班”的常規(guī)式讀書。知識是相互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專心學習一門課程,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別有一番意境,可收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之效。 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 “三讀”即復讀法、抄讀法、游讀法。他給自己規(guī)定:每年半年時間讀書,半年時間復習,把閱讀和復習交叉進行;顧炎武讀書總是要動手抄錄的,又動手又動腦,強化記憶。顧炎武篤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讀書方法。他從45歲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游學生活。做到了書本知識與實際知識相結合,學以致用。 素材來源于湖南考試招生 編輯整理:知翼、劉亮、湯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