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名勝古跡
鎮(zhèn)頭遺址
【鎮(zhèn)頭遺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南海市西樵鎮(zhèn)西樵山。又名象崗,面積近70000平方米。1958年10月,中山大學(xué)調(diào)查小組發(fā)現(xiàn)。沿山坡遺留石屑及殘石器,俯拾皆是,中山大學(xué)、廣東省博物館先后3次發(fā)掘,文化層最厚處達0.9米,出土貝殼為河蜆、厚殼蚌、蛤蜊、圜棱螺等,出土石器有雙肩石斧、尖狀器、刮削器、石片等,還有釜、罐殘紅陶及夾砂陶片。陶器紋飾有繩紋和曲折紋,石器多為毛坯或殘次品,成品比例少。當時原始人類可能在此加工石器,在附近捕魚打撈食物充饑。
南蛇崗遺址
【南蛇崗遺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南海市西樵鎮(zhèn)西樵山南蛇崗東南坡。1958年中山大學(xué)調(diào)查小組發(fā)現(xiàn),面積約10000平方米。地表可見有燧石裸露。1986年12月至1987年春,中山大學(xué)、廣東省博物館等單位與南海縣博物館聯(lián)合成立考古發(fā)掘隊,對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50多平方米,文化層深處達1.2米,出土有燧石及霏細巖質(zhì)石核、石片、石葉、刮削器、石球、啄錘、雙肩石斧等石器和少量夾砂陶片。石器多為半成品,成品比例少,多為打制石器,且含有大量石屑。從出土的器物看,該遺址是原始人類的石器制造場。
魷魚崗遺址
【魷魚崗遺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南海市西樵鎮(zhèn)百西鄉(xiāng)西岸村。新石器時期貝丘遺址。面積約14000平方米。1985年發(fā)掘了13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約1.5米,可分4層。貝殼層在第三層,發(fā)現(xiàn)有柱洞、灰坑及房屋倒塌遺跡,出土墓葬36座,均為仰身直肢葬,有拔牙習俗。出土陶器有夾砂陶、泥質(zhì)陶的釜、罐、豆、盆及陶紡輪,紋飾有曲折紋、云雷紋、席紋、繩紋等。石器有雙肩石斧、錛、環(huán)、三陵鏃等。骨器有針、鏃等,還有兩棲動物遺骨。對研究珠江三角洲原始人類生活習俗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西樵山采石場
【西樵山采石場】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南海市西樵鎮(zhèn)。存在于距今5000~6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其細石器早于雙肩石器約800年或更多一些,細石器集中為一個分布區(qū),從東簏的火石徑開始向南分布,主要分布點火石徑、施風崗、南蛇崗及其南坡、太監(jiān)崗,互相連成一片。雙肩石器則有3個分布區(qū):(1)山上以虎頭巖、錦巖、滴水巖等出露霏細巖的洞穴為中心,洞外沿大仙崗向下分布到上天湖畔;(2)西南坡的鎮(zhèn)頭上山下一帶;(3)富賢村西北、東北至東邊一大片。這些分布區(qū)基本上都是以出露制作石器所用石料的地點為中心形成的?;鹗瘡揭粠庆菔突椰旇С雎兜牡胤?,虎頭巖等則是霏細巖出露的地方。在兩類石器分布的接觸區(qū),細石器和雙肩石器在地表上交錯混雜。
錦巖遺址
【錦巖遺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南海市西樵山鐵泉峰西山坡。又名滴水巖。1958年發(fā)現(xiàn),洞口向西,面積近500平方米,洞石質(zhì)是霏細巖,洞壁疤痕累累,是人工敲打痕跡。1987年春,由廣東博物館考古隊與南海縣博物館聯(lián)合成立考古發(fā)掘隊,在該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面積54平方米,發(fā)現(xiàn)了原生文化層厚近1米,出土有石核、石球、石錘、砍砸器、刮削器、石片、雙肩石斧毛坯以及炭屑、火燒土、石渣等,石器形體較大,均有打制痕跡。洞口至上天湖山坡,遍地遺留有石料、石片、半成品的石器,隨手可撿,上天湖每當湖水下退,湖邊剖面堆積物清晰可見。采集的石器均是霏細巖質(zhì)。
銀洲遺址
【銀洲遺址】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三水市白坭鎮(zhèn)周村鄉(xiāng)銀洲村豆兵崗。岡高約12米,面積約15000平方米。1992年發(fā)掘了500平方米,出土墓葬40多座。遺物包括大量貝殼堆積,各種石、骨、玉器和幾何形印紋陶。其中M30隨葬的葉脈紋三足鼎、炭化木頭飾,M32隨葬的玉石珠飾以及H22復(fù)原的腹徑45厘米大釜等均較罕見。山岡上還散布大量低火候類砂粗陶陶片,陶色橙紅、橙黃。陶片紋飾有繩紋、條紋、曲尺紋、方格紋、菱形紋等。在山岡表面還發(fā)現(xiàn)未成形的磨光小型石器(似鏃形,一面已磨光),并在東北岡腳梯田的截面層中發(fā)現(xiàn)少量人骨。
河宕舊墟遺址
【河宕舊墟遺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佛山市郊瀾石鎮(zhèn)。土墩型新石器晚期貝丘遺址,面積約10000平方米。1975年曾發(fā)掘750平方米,其文化層厚1~2.2米,包括3個時代的文化遺存:上層耕土層有唐宋至近代遺物和墓葬;中層黑褐色土層厚30~60厘米,有新石器晚期紅燒土硬面遺跡、遺物和墓葬51座;下層貝殼層夾雜著灰黑土,厚50~90厘米,有密集洞穴遺跡、遺物及墓葬26座。中、下層出土石、玉、骨、蚌殼制的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具和裝飾品共400多件,有鑌、斧、矛、鑿、鏃、針、梭和束發(fā)器等。陶器有釜、罐、壺、盤、豆等類約15種,陶紡輪達136件之多。各類陶片17000多片,印紋有20多種。中下層共77座人骨架保存較好的墓葬,多為單人仰臥直肢葬。
瀾石東漢墓群
【瀾石東漢墓群】位于佛山市郊瀾石鎮(zhèn)大松崗、八仙崗。1961~1962年首次發(fā)掘了9座墓,從出土器物的形制和釉色分析,為東漢后期墓。1972~1979年間經(jīng)多次挖掘,清理出從戰(zhàn)國晚期至東漢墓100多座。墓分土坑、木槨、磚室墓3種,以磚室墓居多。磚室墓的形制多樣,有長方形、中字形、十字形等,墓室一般由封門、甬道、前室、后室、側(cè)室、耳室組成,墓磚紅色或灰色,長方形,少數(shù)磚有紋飾,結(jié)砌錯縫平鋪,券頂,墓底鋪磚或墊砂。出土隨葬品以陶器為主,器皿種類繁多,紋式多樣,多薄施青釉或青黃釉。人物和動物俑也豐富,還有陶屋、井、灶及水田附船模型。銅器有鏡、劍、五銖錢等,飾物有瑪瑙、琉璃等。還有鐵器及漆器的殘跡。
大崗山窯址
【大崗山窯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高明市大崗山麓。1957年發(fā)現(xiàn)兩處唐代龍窯遺址。1986年挖掘清理了第一處,殘存的窯長9.55米,前寬2.64米,后寬2.8米,依山勢作25°角傾斜。窯床上可見經(jīng)高溫后形成的一個個圓窩,窩內(nèi)殘存陶碗百只。在窯外20米的土層下,堆積廢棄的碟、罐、杯、硯等陶器上千件,均以施青綠釉為主,部分施絳釉。該處遺址現(xiàn)在依原狀用砂土覆蓋保存。1987年又挖掘清理了第二處遺址,情形與第一處相似,但更完整。其長方形的火膛和窯門最下層的二組用磚砌的通風口完好。1988年在第二處遺址上建成唐代龍窯博物館。
西樵山石刻
【西樵山石刻】南海市西樵山摩崖石刻共140多塊,主要分布在翠巖、九龍巖、金鼠朗、白云洞等處。如草書"云門",湛甘泉書,字徑約33厘米;行書"天然圖畫",黎簡書,字徑1米;行書"翠巖",字徑約66厘米;隸書"大觀",字徑約33厘米;七十二山人行書"不騖紛華不尚仙,優(yōu)游林下養(yǎng)余年。閑是閑非休閑理,半日看花半日眠",字徑約17厘米,3行直刻。白云洞石刻達80處,如"洗心",楷書,字徑約66厘米,里水周伯熙書;隸書"曲水流觴",字徑約26厘米,"媲美蘭亭",字徑50厘米,傅日鑒題并書。還有諸如"銀河倒瀉"、"峭壁天開"、"壁立千仞"、"仙鏡"等,均是見境生情、謳歌山河壯麗之作。
佛山祖廟
【佛山祖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佛山市區(qū)祖廟路。相傳始建于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6),稱"北帝廟"、"祖堂",毀于元末。明洪武五年(1372)重建。明景泰二年(1451)敕封為"靈應(yīng)祠",以后一直稱"祖廟"。明、清兩代歷經(jīng)20多次重修擴建,尤以光緒二十五年(1899)大事裝修后,更為瑰麗壯觀。現(xiàn)有建筑面積3600平方米,主體建筑沿南北中軸線排列,從南到北依次為萬福臺(戲臺)、靈應(yīng)牌坊、錦香池、鐘鼓樓、三門、前殿、正殿、慶真樓(后樓),為三進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緊湊而錯落有致。其建筑結(jié)構(gòu)既有民族風格,又別具嶺南特色,主體建筑的檐體和地面多用石材,斗拱梁架多式多樣。以正殿最為典型,梁架舉折平緩,前檐斗拱采用真昂結(jié)構(gòu),保留著已不見的宋代特點。建于明代的十二柱三開間三重檐樓式靈應(yīng)牌坊,是廣東現(xiàn)存最雄偉壯觀的木石混合結(jié)構(gòu)的牌樓,國內(nèi)也罕見。建于清代的萬福臺,則是省內(nèi)現(xiàn)存的幾個古戲臺中最華麗者,戲臺建筑在一個高2.07米的高臺上,歇山式卷棚頂,面寬3間,共12.73米,進深11.78米,從臺面至前檐高6.25米,面積為150平方米,用一塊裝飾大量貼金木雕的隔板分為前后臺,臺前空地廣闊,兩邊閣樓是包廂。佛山是粵劇之鄉(xiāng),戲班演首臺戲必選萬福臺,相沿成習。廟內(nèi)的裝飾工藝尤具特色,陶塑人物瓦脊、栩栩如生的灰塑、多層壁龕式的磚雕、玲瓏剔透的漆金木雕以及粗獷古拙的石雕,大多以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古代神話為題材,內(nèi)容非常豐富,所刻畫的千余人物,神態(tài)各異,服飾各個不同;所雕塑的飛潛動植、奇花異卉,琳瑯滿目,數(shù)以萬計。此外,大殿內(nèi)還保存著從明至清代的佛山鑄銅鐵件如鐘、鼎、鏡、磬、八寶及兵器儀仗等。尤其是鑄于明代的重2.5噸的北帝銅像和重逾千斤的大鐵鐘,是佛山鑄造業(yè)的精華。廟內(nèi)供奉24尊高2米多的夾苧漆撲神像,為國內(nèi)所罕見。人們稱頌祖廟是"古祠藝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祖廟外興建祖廟公園,為市博物館所在地,收集佛山文物歸園陳列,如明代的麒麟照壁、褒寵牌坊、李氏牌坊,清代的升平人瑞牌坊、經(jīng)堂鐵塔、大鐵炮等,還興建了鐘廊、碑廊,維修了孔廟,每年都舉辦20多個陳列展覽,年觀眾量達200多萬人次。
明遠橋
【明遠橋】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順德市杏壇鎮(zhèn)逢簡鄉(xiāng)。南宋慶元五年(1199)進士李仕修回鄉(xiāng)所建。歷代重修。為梁式3孔石拱橋,紅砂巖石構(gòu)筑。全長24.8米,頂寬4.7米,高4.5米。橋拱用縱聯(lián)砌結(jié)法,橋欄華板刻有各種花紋圖案,兩旁望柱各14條,柱頭雕石獅,現(xiàn)僅存10只。引橋不砌臺階,利于車馬過橋時暢通無阻。整齊的石砌墻嵌入河堤,兩岸蕉林蔗地里古代店鋪宅基尚存。
胥江祖廟
【胥江祖廟】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三水市蘆苞鎮(zhèn)。始建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歷代重修。特別是清嘉慶十三年(1808)和光緒十四年(1888)兩次重修的規(guī)模最大。該廟由觀音廟(佛教)、武當行宮(道教)和文昌宮(儒教)并排組成,建筑面積965平方米,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山門和大殿均硬山頂三花封火山墻,面寬進深均3間,抬梁與穿斗式木構(gòu)梁架。三間廟都有橫門相通,建筑群兩側(cè)各有一條里弄,分別題"奎光"、"斗曜"門額。建筑群的屋脊上,都裝飾有佛山石灣文如壁造的陶塑瓦脊,以戲曲故事、民間傳說、神話為題材,塑了多種人物、山水、鳥獸、花卉和珠寶等,形象生動,釉彩鮮明。門前一對石獅,連座高2米,是明末石雕。在檐柱上有兩組橫梁金木雕,雕工極其精細。檐廊的墻上有多幅壁畫,惟妙惟肖。在天井的石欄上有明代的浮雕,玲瓏工巧。庭院中還有明代的"金砂圣井"和清代重修廟宇的碑記,以及歷代鐫刻的門額、牌匾和對聯(lián)。
泥模崗冶鐵遺址
【泥模崗冶鐵遺址】位于市區(qū)祖廟路孔廟東側(cè)。是元、明以至更早時期的冶鐵遺址,范圍包括今祖廟公園,面積約10000多平方米。該岡高約5米,其上有厚達1.6米的冶鐵廢棄泥模堆積,故俗稱"泥模崗"。佛山作為全國四大名鎮(zhèn)之一,手工業(yè)生產(chǎn)極為發(fā)達,明清時期佛山已成為享譽海內(nèi)外的嶺南冶鐵生產(chǎn)基地。早在明以前,祖廟門前的冶鑄爐戶就頗多,至明初祖廟重修時才陸續(xù)遷走。其冶鑄所余的破廢泥模被覆蓋于附近的空地上,泥模崗即由此堆積而成。今祖廟公園范圍的地下,亦有頗大面積的破廢泥模堆積,有的地方厚達2米以上。該遺址年代早、范圍大、堆積厚,為研究佛山鑄造業(yè)的歷史和發(fā)展規(guī)模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學(xué)依據(jù)。
南風灶古窯址
【南風灶古窯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佛山市石灣鎮(zhèn)西南角鎮(zhèn)崗上。窯體依山勢向南伸展而緊靠東平河畔,因窯向正南,故稱。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始建,400多年來一直使用至今,屬國內(nèi)罕見的古龍窯。雖經(jīng)470多年的使用和改造,但窯內(nèi)結(jié)構(gòu)舊貌依然,傳統(tǒng)工藝代代相傳。窯腔似隧道,用小型砂磚結(jié)砌,頂部為券頂,厚約0.25米。窯內(nèi)平面呈船底型,總長32.6米,設(shè)4窯門,一般寬0.7米,高1.4米,作各段出入窯之用。全窯共34排火眼(投柴孔),每排相距0.85~1米。一窯可容產(chǎn)品18噸,其產(chǎn)品體質(zhì)厚重,胎骨暗灰,釉厚而光潤,善仿"鈞窯"。除生產(chǎn)大花盆等日用器皿外,還大量生產(chǎn)瓦脊等建材及陶塑。是源遠流長的石灣制陶業(yè)極好的歷史見證。
西山廟
【西山廟】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順德市大良鎮(zhèn)。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歷代重修擴建。為清代四合院式建筑,由山門、前殿、正殿、偏殿、院階、香亭、廡廊等部分組成,依山勢而建,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山門面寬5間,其陶塑瓦脊是清代佛山石灣的作品,由日月神、和合二仙、雙龍戲珠、雙鳳朝陽、鰲魚、瑞獸和三國人物故事組成的雙面組畫,極富"關(guān)帝廟"特色。殿堂之內(nèi)供奉關(guān)羽,坐像高2米,銅鑄,重1.5噸,是清代早期的文物。配祀的,右側(cè)是持刀的周倉,左側(cè)是捧印的關(guān)平,神態(tài)莊重威嚴。殿之右側(cè),原為古廟"三元宮",是大革命時期"順德縣農(nóng)軍干校"的舊址,現(xiàn)為順德博物館的陳列室。再往右,是新建的碑廊,嵌順德歷代碑刻18通于墻上。著名的碑刻有《防御英夷碑記》、"壓盡群龍"石匾等。
太平塔
【太平塔】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順德市大良鎮(zhèn)南約2公里太平山上。因山下為舊寨鄉(xiāng),又稱舊寨塔。建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塔身用青磚構(gòu)筑,高約32米,分7層,平面為八角形,底層每角墻寬4.1米,厚3.28米,入口處是一個券門,寬1.4米。建筑風格是中國古塔建筑的"密檐式"。塔的第三層有紅砂巖石匾,朝東一塊刻"天門瑞氣",朝西一塊刻"震旦玄光",字為隸書。1987年順德縣撥款維修太平塔,在塔周圍辟太平山公園。
靈龜塔
【靈龜塔】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高明市城東1.4公里的龜峰山上。瀕臨西江,又稱龜峰塔。建于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1984年重修。塔為7層平面八角形的樓閣式磚塔,高32.3米,底層直徑7.2米,內(nèi)徑2.4米,各層原用木板作樓梯供登臨,重修時改為磚砌結(jié)構(gòu)。各層檐口飾琉璃瓦。第一層原來供有兩個佛像,現(xiàn)已散失。當年倡建靈龜塔的明代進士區(qū)大倫寫下《龜峰塔銘》道:"峨峨龜峰,拔乎中川,塔勢涌出,作柱于天",較形象地描述了山、塔、江相依的形勝。
青云塔
【青云塔】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順德市大良鎮(zhèn)東南的神步崗上。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原名神步塔。因?qū)掠星嘣坡分钡挚h城東門,群眾習慣稱之為青云塔。塔平面為八角形,7級,高37米,每級有扶梯可登臨,底層外圍每面寬3.3米,門朝西南,闊0.76米,高2.8米。塔基八個面各有托搭力士,為粗面砂巖雕刻,線條粗獷有力。塔的第四層洞門上嵌"三元挺秀"石匾,是明萬歷三十年(1602)建塔的物證。塔身施用的顏料中攙和朱砂,色彩古雅,歷久不褪,俚語稱"青云塔演新不演舊"。1985年維修,并征用神步崗一部分開辟為"青云塔公園"接待游客。
魁崗文塔
【魁崗文塔】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三水市河口鎮(zhèn)魁崗。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清道光三年(1823)重修。為平面八角形、9層仿樓閣式磚石塔,高40余米。塔基用花崗石結(jié)砌,高1.1米,寬2.2米,有石階8級,每級長2米,寬0.4米。底層內(nèi)寬7.48米,高4.6米,逐層縮小,至第九層內(nèi)寬3.73米,高4.07米。底層每邊闊3.28米,門闊0.95米,高2.05米。門額題篆體"文星開運",是道光三年(1823)兩廣總督阮元題。第三層額題"靈杰樓"、第五層額題"大魁閣"。文塔每層八角,角夾上均懸銅鈴一個。塔剎為高4.7米的銅葫蘆,蔚為壯觀。
蓮花巷土府
【蓮花巷土府】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佛山城區(qū)蓮花路。建于明代,原是富戶的貴重物品儲藏室,稱"土庫",清代改稱土府。是一間通面寬11.2米、建筑面積125平方米的二層土樓。其石腳上的夯土墻厚0.7米,石腳全用紅砂巖結(jié)砌,夯土墻以蜆灰、紅泥、白糖、糯米等混合夯筑而成。墻上僅開幾個石框槍眼式的小窗戶。門前為"金字"石階,進門時從兩邊拾級而上。這類建筑目前已不多見。
錦巖廟
【錦巖廟】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順德市大良鎮(zhèn)。始建于明代,清代自康熙至道光歷朝重修。廟向東北,依山勢而建。正中是"觀音堂",面寬3間,左右各有偏殿:左為西廟,右為東廟。三廟前均建香亭一座,中亭名"南海水月",尚存;左右為"顯佑臺"和"海天鴻庇",已毀。廟內(nèi)存清代記事碑5通,是康熙、雍正、乾隆年制。近年劃錦巖山于錦巖廟一體保護,占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
石路巷
【石路巷】歷史街區(qū)。位于佛山城區(qū)福賢路紀崗街。是一條長達100米的內(nèi)巷。兩側(cè)的建筑始建于明,有清代和民國時重修的痕跡。其古樸的花窗、方柱的趟櫳、厚重的大門、6×27×12規(guī)格的大青磚、夯土厚實的墻體和紅砂巖的石墻腳,均具有明代的風格,而4根圓柱支撐的大廳,卻是清代所建造。巷口有兩棟紅磚綠瓦的建筑物,是民國時建筑的私家庭院,名叫"小樂園"。石路巷民居的屋頂所建造的封火山墻,均采用鍋耳式,其體量比清代建筑的大而厚,是當?shù)孛窬咏ㄖ馗锏奈镒C。
清暉園
【清暉園】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順德市大良鎮(zhèn)華蓋里。建園沿革,尚未找到確實史料,一般認為是建于晚明中國私家園林的繁榮時期。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順德杏壇鎮(zhèn)石灘村人黃士俊高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大學(xué)士。為光宗耀祖,于明天啟元年(1621),在大良建黃家祠、天章閣、靈柯之閣。這些祠、閣周圍都有花園,這便是清暉園最早的蹤跡。清乾隆年間,大良人龍應(yīng)時得中進士,便將天章閣、靈柯之閣從時已破落的黃家后人之手購得。乾隆五十二年(1787),其子龍廷槐得中進士,授翰林學(xué)士,歷官御史,后以父喪,辭官南歸"筑園奉母"。嘉慶十一年(1806)秋,龍延槐之子龍元任請江蘇武進進士、書法家李兆洛書寫"清暉園"匾塑于西園門,喻父母之恩如日光之和煦照耀。龍元任在嘉慶二十二年(1817)得中進士以后,對清暉園大加修整,廣栽花木,使之成為格局完整的嶺南園林。該園占地約0.34公頃,分3個景區(qū):南部方池,為園中水景區(qū),主要建筑物有澄漪亭、六角亭、碧溪草堂,以木制通花作飾的連廊與裝飾有嶺南佳果的濱水游廊聯(lián)結(jié);中部有船廳、惜陰書屋、真硯齋、花亭、獅子山等園林小筑,掩映在綠云深處,周圍廳敞欄疏,徑暢臺凈,濃蔭匝地,是園內(nèi)景色最集中的游覽區(qū);北部以竹苑為代表,建筑較為密集,樓屋櫛比,假山迎面,修篁夾道,巷院兼通,是園主們?nèi)粘I钇鹁又G鍟焾@的治園藝術(shù),還表現(xiàn)在大量使用鏤空木雕花板、花罩、磚雕等裝飾工藝以及巧布玉堂春、紫藤、素馨花等古樹名木上。是一座久負盛名的粵中名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