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正殿高懸著由清代順治皇帝御筆親書的“正大光明”匾,由于它特殊的歷史意義和近年來影視作品的不斷渲染,幾成清王朝的一大標志。原來是順治帝所書,康熙摹勒上石,原跡藏于故宮御書處,乾清宮懸掛的是乾隆摹拓的,后來嘉慶朝失火,匾額被燒毀,嘉慶皇帝命人重新摹拓,現(xiàn)在所懸掛的應當是那個時候的吧。網(wǎng)絡配圖乾清宮正殿高懸著由清代順治皇帝御筆親書的“正大光明”匾,這個匾的背后藏有決定太子命運的“建儲匣”。 乾清宮正殿高懸著由清代順治皇帝御筆親書的“正大光明”匾,由于它特殊的歷史意義和近年來影視作品的不斷渲染,幾成清王朝的一大標志。 原來是順治帝所書,康熙摹勒上石,原跡藏于故宮御書處,乾清宮懸掛的是乾隆摹拓的,后來嘉慶朝失火,匾額被燒毀,嘉慶皇帝命人重新摹拓,現(xiàn)在所懸掛的應當是那個時候的吧。 > 網(wǎng)絡配圖 乾清宮正殿高懸著由清代順治皇帝御筆親書的“正大光明”匾,這個匾的背后藏有決定太子命運的“建儲匣”。 在當時,皇子之間奪取皇位的明爭暗斗相當激烈。為了緩和這種矛盾,自雍正朝開始采取秘密建儲的辦法,即皇帝生前不公開立皇太子,而秘密寫出所選皇位繼承人的文書,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邊;一份封在“建儲匣”內,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实鬯篮?,由顧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儲匣”,和皇帝秘藏在身邊的一份對照驗看,經核實后宣布皇位的繼承人。 網(wǎng)絡配圖 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寶座的。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豐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同治和光緒皇帝沒有兒子,這種秘密立儲的辦法才失去其意義。 網(wǎng)絡配圖 咸豐帝以后,清朝統(tǒng)治已一蹶不振,腐朽衰敗;加上帝國主義入侵,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不知何故,以后的皇帝都少子甚而無子,咸豐帝則僅有一子,還未及秘書立儲,咸豐帝就一命嗚乎了,而同治帝以后又均無嗣。因此,這種秘密建儲制度,也就逐漸失去了它的歷史意義而自行廢止、不復存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