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云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xiāng)知代村人。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鄭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jìn)攻云南,馬和僅十歲,被明軍副統(tǒng)帥藍(lán)玉掠走至南京,閹割成太監(jiān)之后,進(jìn)入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馬和為菩薩戒弟子 ,法名福吉祥 。 在靖難之變中,馬和在河北鄭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另一說為“燕京鄭村壩”,今日北京東壩村 )為燕王朱棣立下戰(zhàn)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jì)念戰(zhàn)功,史稱“鄭和”。并升任為內(nèi)官監(jiān)太監(jiān),官至四品,地位僅次于司禮監(jiān)。鄭和有智略,知兵習(xí)戰(zhàn),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jiān)。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正使鄭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萬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造長44丈廣18丈大船62艘,從蘇州劉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門楊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區(qū)),后向爪哇方向南航,次年6月30日在爪哇三寶壟登陸,進(jìn)行貿(mào)易。隨后到三佛齊舊港,舊港廣東僑領(lǐng)施進(jìn)卿來報,海盜陳祖義兇橫,鄭和興兵剿滅賊黨五千多人,燒賊船十艘,獲賊船五艘,生擒海盜陳祖義等三賊首。鄭和船隊后到過蘇門答臘、滿刺加、錫蘭、古里等國家。 第二次下西洋 明永樂五年至永樂七年(公元1407—1409年)。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鄭和回國十幾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訪問了占城、爪哇、暹羅(今泰國)、滿剌加、南巫里、加異勒(今印度南端)、錫蘭、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欽一帶)、古里等國。于永樂七年夏七八月間回國。鄭和專程到錫蘭,對錫蘭山佛寺進(jìn)行布施,并立碑為文,以垂永久。 第三次下西洋 1409年10月(永樂七年九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dá)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1411年7月6日(永樂九年六月十六)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1413年11月(永樂十一年十一月)出發(fā),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1415年8月12日(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jìn)獻(xiàn)“麒麟”(即長頸鹿)。 第五次下西洋 1417年6月(永樂十五年五月)出發(fā),隨行有蒲壽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經(jīng)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yuǎn)到達(dá)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1419年8月8日(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1421年3月3日(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出發(fā),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于鎮(zhèn)東洋中,官舟遭大風(fēng),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fēng)恬浪靜”,中道返回,1422年9月2日(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jīng)濟(jì)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1431年1月(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從龍江關(guān)(今南京下關(guān))啟航,返航后,鄭和因勞累過度于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jiān)王景弘率領(lǐng)返航,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鄭和下西洋到過的國家 記錄鄭和七次下西洋所經(jīng)歷的國家和地區(qū)名稱的史料較多,說法各異。 說法一:據(jù)鄭和撰劉家港《通番事跡記》及長樂《天妃靈應(yīng)之記》兩塊碑文記載,有占城國、爪哇國、三佛齊國、暹羅國、蘇門答刺國、滿刺加、南天竺、錫蘭山國、古里國、柯枝國、忽魯謨斯國、阿丹國、木骨都束國、卜刺哇國,大小凡30余國?!叭鄧钡膰蛿?shù)字是鄭和親自提出的。但此二碑只舉了14個國家名稱,其余的國家名稱不得而知。這些國家的名稱各種史書記載不一:據(jù)馬歡《瀛涯勝覽》載有占城國、爪哇國、舊港國、暹羅國、滿刺加國、蘇門答刺國、那孤兒國、錫蘭國、小葛蘭國、柯枝國、古里國、忽魯謨斯國、榜葛刺國、阿丹國、祖法兒國、溜山國、天方國、啞嚕國、黎代國、南浡國,共20國名。馬歡是鄭和的通事,通阿拉伯語,隨鄭和三次下西洋。這是他以親歷諸國所見所聞,回國后寫的記錄,是重要的史料。 說法二:費信《星槎勝覽》載有45國名。費信也跟隨鄭和四次下西洋。該書分前后兩集;前集記他親覽目識之國22國;后集記他采輯傳聞之國23國。22國名為占城國、賓童龍國、靈山、昆侖山、交欄山、暹羅國、爪哇國、舊港、滿刺加國、九洲山、蘇門答刺國、花面國、龍牙犀角、龍涎嶼、翠蘭嶼、錫蘭山國、小(口具)喃國、柯枝國、古里國、忽魯謨斯國、刺撒國、榜葛刺國。 23國名為真臘國、東西竺、淡洋、龍牙門,龍牙菩提、吉里地悶、彭坑國、琉球國、三島、麻逸國、假里馬丁國、重迦邏、(口具)泥國、蘇祿國、大(口具)喃國、阿丹國、佐法兒國、竹步國、木骨都束國、溜洋國、卜刺哇國、天方國、阿魯國。從費信所記國名來看,其中有些不是國家而是島嶼或地方名稱。 說法三:近80年來,不少學(xué)者進(jìn)行研究和考證,其中梁啟超、朱偰為代表。梁啟超以馬歡、費信等書記載,加以綜合考證,早在1904年就撰《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一文,首先按地區(qū)列出了40國名。 馬來半島以東諸國,凡15國名:占城、靈山、真臘、昆侖、賓童龍、暹羅,彭坑、東西竺、龍牙門、交欄山、假里馬丁、麻逸凍、爪哇、重迦羅、吉里地悶滿。剌加諸國,凡4國名:滿剌加國、亞魯、九州山(原文缺一國名)。蘇門答刺諸國,凡7國名:舊港、蘇門答剌國、南浡里、那孤兒、黎代,龍涎嶼、翠蘭嶼。印度諸國,凡6國名:榜葛刺、柯枝、大小葛蘭(實為二國)、古里國、錫蘭、溜山洋。阿拉伯諸國,凡5國名:阿丹國、祖法兒、忽魯謨斯、天方、刺撒。非洲東岸諸國,凡3國名: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此外梁啟超還考證,鄭和還曾到達(dá)文萊(浡泥國)、呂宋(菲律賓)。 說法四:朱偰于解放后著《鄭和》一書,他亦據(jù)馬歡、費信、鞏珍的記載和《明史》、《碑文》所載,更詳細(xì)加以歸納考證,提出了56個國家和地區(qū)名稱。屬于東洋者有琉球一處。屬于印度支那半島者有占城、靈山、昆侖山、賓童龍、真臘、暹羅,共6處。屬于馬來半島者有滿剌加、急蘭丹、彭亨(彭坑)、東西竺,共4處。 屬于南洋群島者有蘇門答剌、阿魯(亞魯)、那孤兒(花面國)、黎代、南浡、舊港(三佛齊)、淡洋、九州山、龍涎嶼、龍牙迦邈(龍牙犀角)、龍牙門、爪哇、重迦羅、吉里地悶、浡泥、假里馬丁、交欄山、麻逸凍(麻逸)、龍牙善提(龍牙菩提)、三島國(三嶼)、蘇祿國,共21處。屬于印度、錫蘭及其附近島嶼者有榜葛剌,瑣里(西洋瑣里)、迦異勒、柯枝、古里、小葛蘭(小(口具)喃)、大葛蘭(大(口具)喃)、南巫里、甘巴里、阿撥把丹、沙里灣泥、錫蘭、翠蘭嶼、溜山,共14處。 屬于波斯灣者有忽魯謨斯一處。屬于阿拉伯者有祖法兒、阿丹、天方,共3處。屬于非洲者有卜剌哇(比剌)、竹步、木骨都束、麻林、剌撒、孫剌,共6處。 1405年到1433年的幾十年里,鄭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共訪問了30多個國家,加強(qiáng)了中國人民與亞非人民的友好關(guān)系,顯示了中國人在造船和航海等方面的高超技術(shù),證明在當(dāng)時,中國在世界航海事業(yè)中居于領(lǐng)先地位。同時反映了當(dāng)時中國作為一個封建大一統(tǒng)的國家在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上所取得的成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代表了當(dāng)時世界航海事業(yè)的最高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