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有收到這些“群發(fā)式”的祝福嗎?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社交軟件里收到的祝福越來越密集,如同井噴。可我們卻越來越難想起,發(fā)祝福的人到底是誰。 每年過年,我發(fā)的祝福信息不多,但有些人,是一定要問候到的。 比如大學的恩師,比如內(nèi)心尊重的長輩,比如工作后相處不錯的同事,還有這一年給我溫暖和幫助的人。 一個個發(fā)過去,不過20余人。每個信息字數(shù)不多,但都帶著真心的祝福。
想來,人與人的情誼,無非是在你一言、我一語、一起共進午餐、一起懊惱吐槽中建立起來的。 而你這樣,在瞬間就招呼了幾百人的祝福,又能渴望誰在你深夜無助時,陪你暢述心聲呢? 那么問題來了: 這些群發(fā)節(jié)日祝福的人,為什么他們要這么著急地去和全世界宣告:“我情商低而且還不走心”? 朋友在某大型企業(yè)從事銷售,每天的工作便是與各種客戶打交道。客戶們每一個都是衣食父母,得罪不起。 工作數(shù)年下來,手機里的聯(lián)系人過千,逢年過年,發(fā)個微信祝福,是維系關系的必須。 朋友向我吐槽:“誰不知道群發(fā)的微信誠意有限!可因為要照顧的人實在太多,精力又有限,也只好如此?!?/span> 我問他:“你發(fā)的祝福,對方看得到、記得住嗎?” 他笑說:“有的能看到,有的估計一閃而過,看過也忘了吧。我就圖個心安。” 這個時代的人太急。急到以為,一條微信就能換得一份關系。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友情也好,愛情也罷,最講“公平”二字。 若你用心編寫祝福,對方哪怕只回“謝謝”二字,都帶著溫度。 若你復制粘貼群發(fā),對方多數(shù)也拿群發(fā)的信息來回應你,這一來一往間,全是彼此的敷衍。 其實,所有的感情都需悉心澆灌、用心經(jīng)營的道理,想必你我都心知肚明。復制粘貼的群發(fā)行為,無非是一顆害怕“錯過”的心在作怪罷了。 這個時代,仿佛人人都患上了一種叫“錯失恐懼癥”的病。 所謂錯失恐懼癥( “ Fear of Missing Out ” ,簡稱 “ FOMO ” ),指總在擔心失去或錯過什么的焦慮心情。 具體表現(xiàn)為:無法拒絕任何邀約,只因擔心錯過任何與拓寬人際圈有益的活動。 它就像一種傳染病,染病者被各種充斥眼前的信息和社交關系裹挾。雖極度焦慮,卻又無力擺脫。 “群發(fā)微信”這個小細節(jié),折射出的是人們對于“錯過”的恐懼。 害怕照顧不周、害怕忘了誰,同事、朋友、領導、客戶、還有某個場合認識的潛在客戶……粗略算來,該打點、問候的已達數(shù)百人。 如此龐大的群體,別說是電話,即使是一一發(fā)微信祝福,都是龐大的工程。 于是,權衡之下,群發(fā)是最省時省事的方式。 只是,這樣的群發(fā),你投入的心力有限,對方也必然感受不到祝福的誠意,實在是徒勞。 你若真有意維持一段感情,花點心思記住對方的生日或是重要的日子,寫幾句祝福語。 同樣是微信祝福,效果必大有不同。 幾百個人擠在一天祝福,隨意潦草,不如把功夫用在平時。 你若真心在意對方,在看到對方在朋友圈里發(fā)心情沮喪的信息時,花幾分鐘,私信問一句:“你還好嗎?” 你若真心掛念一份情誼,在彼此忙碌之余,偶爾想起,給她打個電話,問問近況如何。 冰冷的文字遠不如聲音親切溫暖。 科技的發(fā)展,為的是我們在不方便聯(lián)系對方時多一個途徑。而不是將唾手可及的感情,凝縮在格式化的微信祝福里。 春節(jié)的微信祝福,也應該是有溫度的。 它該是“上次見面,聽你說母親身體不好,現(xiàn)在好些了嗎?祝你2017全家健康安樂!” 它該是“2016年,看到你在事業(yè)上取得的成績,作為朋友,真心為你高興,祝2017年,一切順順利利!” 它該是“去年,你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可愛的寶寶,一定很開心吧!祝2017事業(yè)紅火,小家和和美美!” 如此,祝福才有了它的意義,否則,又何必發(fā)呢? 群發(fā)的祝福,傳遞的是敷衍和焦慮,侮辱的是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