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石鐘山——蘇軾夜行絕壁下考察而寫《石鐘山記》的地方

 東海若水齋 2017-01-20


蘇軾《石鐘山記》

 
 

 

《石鐘山記》是北宋文學家蘇軾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 夏季游石鐘山后所寫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記。寫于蘇軾送長子蘇邁赴任汝州的旅途。文章通過記敘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強調(diào)要正確判斷一件事物,必須要深入實際,目見耳聞,認真調(diào)查,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

 

石鐘山風景區(qū)

 

石鐘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旁邊湖口縣鄱陽湖的出口處。海拔61.8米,相對高度約40米左右,面積0.2平方公里。

石鐘山實際上不是一座山,而是兩座山,兩山分據(jù)南北,相隔不到1000m。南面一座瀕臨鄱陽湖,稱上鐘山;北面一座瀕臨長江,稱下鐘山。兩山合稱"雙鐘山"。傲然屹立于長江鄱湖之濱,危崖臨流,峻峰壁立,由船上仰視,如與天相連。雄奇秀麗,煙波浩渺,湖光山色,風景宜人,山臨水、水繞山,素有"小蓬萊"之雅稱。

登兩山遠眺,襟帶江湖,波光浩渺,天高水遠,洲渚回合,展現(xiàn)出"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間峭峻峰"的獨特景觀,氣勢雄偉磅礴。居高臨下,猶如一把鎖掛在湖口""前,號稱"江湖鎖鑰"

它有兩大奇觀:

一是石鐘山兩山都由石灰?guī)r構(gòu)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鐘,面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北魏酈道元說)據(jù)是得名;唐李渤則在深潭上發(fā)現(xiàn)兩塊巨石相擊之聲,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鐘。為解決此謎,北宋文學家蘇軾親自夜乘小船,泊于絕壁之下,探訪考察,發(fā)現(xiàn)絕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縫,風浪沖擊洞穴,發(fā)出鐘鳴般的聲響,謎底終于揭開了。"石鐘濤出鯨魚鳴",石鐘山那發(fā)自天籟的"鐘聲",長年累月,淙淙錚錚,水石皆鳴。時而清新,時而悠遠,時而激越,時而蒼閔,空空成韻味,這"鐘聲"和濤聲所構(gòu)成的一幅有聲有色的立體圖景,音樂家也難以模擬,詩人墨客也無法描述,因此,終使這神曲般的主體圖景成千古奧秘,吸引著歷代有識有志之士前來探尋。

二是山下長江與鄱陽湖的匯合處因為水的密度、高低、流向不同,水色有一條清濁的界線,江流混濁,湖水碧清。渾濁的長江水滾滾東流,浩翰清澈的鄱陽湖水北流長江,清濁分明,合流近50華里而不混。登臨山上,既可遠眺廬山煙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濁。如在月色之夜,可謂湖光影玉壁,長天一月空。 余亞飛《鄱湖奇景》稱:"鄱湖接近長江處,二水相交奇景生;澈液渾流互排斥,濁清界線見分明"。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絡(luò)繹不絕來此山賞景。如唐代李勃, 宋代蘇軾、陸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國藩等。郭沫若留詩《登湖口石鐘山》于此。尤其是大文豪蘇軾寫下了著名的《石鐘山記》,成為后來膾炙人口的佳篇名記。

關(guān)于石鐘山來歷還有一些民間神話傳說:

天上玉皇大帝建造靈宵寶殿,用九華山白玉石雕刻了兩口玉石神鐘,命力士下凡搬運,力士騰云駕霧,肩挑雙鐘,途經(jīng)鄱陽湖與長江匯合處上空時,因貪看景色,不覺神鐘脫肩落地,一在鄱陽湖畔,一在長江之濱,因而才有上、下石鐘山之分。

石鐘山是儒家的圣地,自古即是兵家的要塞。被稱為"江湖鎖鑰"的石鐘山,自三國至新中國成立 ,均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在此曾發(fā)生過多次大戰(zhàn)。三國周瑜在鄱陽湖操練水軍,自石鐘山發(fā)兵進擊赤壁,大破敵軍80;元末朱元璋和陳友諒大戰(zhàn)鄱陽湖,出沒于此山之間;清代曾國藩湘軍水師與太平軍在湖口麈戰(zhàn)十載,先后都以石鐘山為營壘,進取攻守,現(xiàn)仍存有太平軍營房壁壘遺址——太平遺壘;民國初李烈鈞"湖口起義"討伐袁世凱,其司令部就設(shè)在石鐘山上,石鐘山屢受戰(zhàn)火硝煙洗禮,雖然留下了創(chuàng)傷,但也流傳許多可頌揚的英雄事跡。

兩座鐘山以下鐘山較勝,山上怪石林立,江邊石洞眾多,歷史上早已成為旅游勝地,亭臺樓閣,回廊曲折,名篇手書,古跡甚多。主要名勝古跡有懷念蘇東坡月夜泛舟探石鐘山的懷蘇亭、紀念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棄官歸田的歸去亭及江天一覽亭、半山亭、鎖江亭、臨江塔、紺園、船廳、鐘石、報慈禪林、聽濤眺雨軒、蕓芍齋、石鐘洞、太平天國遺壘、同根樹等三十余處,但多為清代重建。

大自然造就了石鐘山形的奇特,聲的奧妙,色的絢麗,在天地間增添了一塊瀟瀟灑灑令人銷魂的福地。尤其是它的"鐘聲",讓人驚奇,這"鐘聲"的境界,在于一個""字。這""聲是來自洪荒時代的聲音,悠遠峻冷,天地震驚。這聲音帶著鐵質(zhì),帶著峻冷,經(jīng)過歷史的打磨,竟變成一部活的歷史,讓人品鑒。


主要景點有:

昭忠祠  建于石鐘山頂。清咸豐八年(1858)彭玉麟等奉上諭建造,是石鐘山的主體建筑。祠分前廡后廡,面對江湖,視野開闊。曾國藩、彭玉麟均有記,并手書碑刻,曾、彭等若干人為祠撰寫的長短聯(lián)達百余幅。祠前辟有廣場,祠兩側(cè)古樟也是彭玉麟等手植。祠內(nèi)新創(chuàng)編鐘古樂演奏項目,所用編鐘系按湖北曾侯乙古墓出土編鐘仿制。

英雄石  在上石鐘山麓,昂踞巖石之巔。相傳為明代朱元璋大將常遇春與陳友諒交戰(zhàn)時,用槍挑放于此。石上,至今還留存著槍剌的痕跡。

碑廊  從綠蔭深處至鎖江亭,沿長廊壁間,陳列著歷代與石鐘山有關(guān)的名家簡介、浣香別墅、唐魏征手書碑刻及全山宋、元、明、清歷代碑刻及石刻,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花廳  位于全山最高處,又名六十本梅花寄舫,四周原有梅花60株。

上諭亭  位于山之北面,為兩層八角,又名八角亭。原在通濟門(北門)內(nèi)孝感坊。清乾隆五年(1740)建,咸豐四年(1854)兵毀。咸豐七年(1860)彭玉麟建亭于此,立上諭碑,亭名及碑文為曾國藩手書。

桃花澗  又名漁人精舍,取意陶淵明《桃花源記》。洞內(nèi)有三個不同的""字,為彭玉麟手書。

浣香別墅  位于山西北面。前后兩幢,前幢名聽濤眺雨軒,后幢名蕓芍齋。前中有空院。中院兩廊墻壁鑲嵌有唐代魏征、宋代蘇軾、黃庭堅、清代鄭板橋、彭玉麟、賀壽慈等名人碑刻。

忠烈祠  又名太平遺壘、昭忠祠,位于山之西北面,左為報慈禪林,右為浣香別墅。太平軍駐此期間,曾在此建有營房堡壘,失敗后,改建為昭忠祠。1956年,為還歷史本來面貌,改名太平遺壘。1986年又改名忠烈祠,祠中現(xiàn)為歷史文物陳列館。

報慈禪林  位于忠烈祠西面,由僧房、戲臺、大雄寶殿、海島、前院、后院組成。始建于清咸豐八年(1858),是彭玉麟為報答慈恩請僧侶誦經(jīng)敬佛之所。光緒二十九年(1903)重修。大雄寶殿原有佛像及殿和海島,均早毀。1980年修復,重塑觀世音菩薩供奉殿中及殿后蓬萊仙島等仙佛塑像。

游罷石鐘山可東去彭澤縣境內(nèi)的龍宮洞溶洞群,相距43公里,可乘汽車到達。

 

石鐘山得名

 

由來,古人有三說。

1.風水聲如鐘。由于山體是石灰?guī)r構(gòu)成,在各種水的沖刷溶蝕下,山的下部臨水處的表面形成許多縫隙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高度,又有適當?shù)娘L力和相應(yīng)的風向時,縫隙洞穴就會與風水相吞吐,發(fā)出敲鐘一樣的聲音。北魏酈道元和北宋蘇軾就是持這種因風水聲而得名的說法。但這種聲音需要水位、風力、風向諸條件都合適才會發(fā)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的。

2.石聲如鐘。山石,特別是溶洞地區(qū)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用槌敲打,是會發(fā)音的。所謂南聲函胡是沒有形成巖溶洞穴的巖石發(fā)出的聲音,北音清越是洞穴發(fā)音的巖石,或碳酸鹽再沉淀時形成的形態(tài)奇特的巖石敲擊時發(fā)出的聲音。唐代李渤就持這種因石聲得名的說法,近人也有支持這種說法的。

3.山形如鐘。石鐘山下部山體,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沖刷溶蝕,形成溶洞?!妒娚街尽酚涊d:上鐘崖與下鐘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明、清時就有人持這種以形得名的說法了。不過江湖水位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變化比較大,高低相差達十幾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時,人們才能進入洞內(nèi),從內(nèi)部領(lǐng)略覆鐘的形象。

 

今天考察

 

1. 涂宗濤《巴峽·石鐘山》(《天津師院學報》1979年第3)

對石鐘山因何而得名的看法,據(jù)歷史文獻記載,可分為兩派:一是主聲派,認為由于水石相搏,發(fā)出洪鐘般的聲音,故叫石鐘山;一是主形派,認為它形如覆鐘,因此提出了相反的結(jié)論。其實這兩派的看法,只各自強調(diào)了一個側(cè)面,故都不免失之片面。經(jīng)過今人全面的科學考察,認為石鐘山之所以得名,應(yīng)包括主形派所說的主聲派所說的這兩個方面,即由于它具有鐘之'與鐘之'的原因”(鞠繼武、潘鳳英《湖口石鐘山》,見《地理知識》1979年第5)。關(guān)于這一點,稍晚于曾國藩的清人郭慶藩,對石鐘山得名的原因,雖然沒有作全面考察,但他在《舟中望石鐘山》一詩中,卻偶然說對了。詩是這樣的:洪鐘舊待洪鐘鑄,不及茲山造化工。風入水中波激蕩,聲穿江上石玲瓏。”(《十二梅花書屋詩集》,光緒乙亥郭氏泊然刊本)郭詩正好可作為石鐘山具有鐘之'與鐘之'’”的形象說明。

2. 鞠繼武、潘鳳英《湖口石鐘山》(《地理知識》1979年第5)

石鐘山下部山體,由于受到地下水及江水湖水的溶蝕沖刷,溶洞特別發(fā)育。加上江湖水位的季節(jié)變化及年變化大,如1954年,年平均水位為12.43米,漲水期月平均水位為21米。最小年平均水位為7.8(1958),最小月平均水位為5.34米。垂直溶蝕作用強烈,因而所形成的溶洞,也就特別寬廣深邃。江湖水位的變化,對溶洞的發(fā)育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妒娚街尽分芯陀涊d:上鐘崖與下鐘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

石鐘山一名的由來,據(jù)《水經(jīng)注》說:下臨深潭,微風鼓波,水石相擊,響若洪鐘,因受其名。石鐘山下的石鐘洞,系一發(fā)育于石灰?guī)r山體內(nèi)的穹形溶洞,如今仍處于溶洞發(fā)育的擴充階段。當江湖之水,浸灌洞內(nèi),水位未有上升到洞頂高度之上而低于洞頂時,風興浪作,沖擊洞頂,洞壁轟然發(fā)聲,回音激蕩。這便是石鐘山和石鐘洞之所以具有鐘之與鐘之的原因了。清代郭慶藩的《舟中望石鐘山》詩中寫道:洪鐘舊待洪鐘鑄,不及茲山造化工。風入水中波激蕩,聲穿江上石玲瓏。甚是。

 

石鐘山記載

 

1. 《文苑英華》卷八三三李渤《辨石鐘山記》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有幽棲者(隱居的人,即李渤自稱),尋綸(釣魚)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臨時住宿)于南隅,忽遇雙石,歌(應(yīng)為qī”之誤,傾斜的意思)枕潭際,影淪(倒映)波中。詢諸水濱(的人),乃曰:石鐘也,有銅鐵之異焉。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抱(應(yīng)為“”之誤)止響騰余歇(余韻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lián)氣凝質(zhì),發(fā)為至靈,不然,則安能產(chǎn)茲()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舊矣。如善長(酈道元字善長)之論,則瀕(瀕臨)(水流)(眾多)峰,皆可以斯(這,指石鐘”)名貫之。聊刊(修訂)前謬,留遺將來。貞元戊寅歲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號)記。

2.明代羅洪先《念庵羅先生文集》卷五《石鐘山記》

丙午(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春,余過湖口,臨湖上下兩山,皆若鐘形,上鐘尤奇。是時水未漲,山麓盡出,緣石以登,始若伏軾昆陽,旌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則縱觀咸陽,千門萬戶。入其中,若獻深珊珠貝,金光碧彩,錯出于驚濤巨浪,莫可辨擇,自吾棲巖穴以來攀危歷險,未有若是奇者矣。夫音固由窾以出,茍實其中,亦復暗然。故鐘之制,甬則震,則郁,是石鐘者,中虛外窾為之也。東坡艤涯,未目其麓,故猶有遺論。

3.清代俞樾《春在堂筆記》

東坡《石鐘山記》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鐘山者,皆以坡語為然。余親家翁彭雪琴侍郎……駐江西最久,語余云:湖口縣鐘山有二,一在城西,濱鄱陽湖,曰上鐘山;一在城東,臨大江,曰下鐘山,下鐘山即東坡作記處。然東坡謂山石與風水相吞吐,有聲如樂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風水相遭,皆有噌吰鏜鞳之聲,何獨茲山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則山下有洞門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瓏,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徑蜿蜒如龍,峭壁上皆枯蛤黏著,儼然鱗甲。洞中寬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層則昏黑不可辨。燭而登,其地平坦,氣亦溫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積尺許。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復寬廣,可容三人坐。壁上鐫丹房二字,且多小詩,語皆可喜。如云:我來醉臥三千年,且喜人世無人識。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識,桃花春漲洞門關(guān)。無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蓋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上鐘山亦中空。此兩山皆當以形論,不當以聲論。東坡當日,猶過其門而未入其室也。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嘉祐二年進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

他在文學藝術(shù)方面堪稱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影響巨大,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

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代表作品: 《赤壁賦》《石鐘山記》, 《飲湖上初晴后雨》 , 《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蘇軾的一生是在宦海中沉浮的一生。他既看到新法的流弊,繼續(xù)堅持守舊的觀點,不斷地指責變法運動,又在實踐中局部地推行新法。在政治上雖屬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因此成了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權(quán)力斗爭的受害者。

蘇軾二十一歲考中進士,做了主簿、簽判一類的地方官。

早年因反對王安石新法,便請求外調(diào),出任杭州通判及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元豐二年(1079),又因烏臺詩案貶謫黃州。

哲宗時,舊黨執(zhí)政,蘇軾被召還京,任翰林學士。

又因和執(zhí)政的舊黨政見不合,為舊黨所排擠。于是又再次請求外調(diào),做了穎州、揚州、定州等地的知州。

后又再度回京師,官至禮部尚書。

晚年新黨再度執(zhí)政,先后又被貶官惠州、儋州等地。

直到死的前一年,他才遇赦北歸,卒于常州,謚文忠。

 

原文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yīng),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釋

 

1、選自《蘇東坡全集》。

2、彭蠡:鄱陽湖的又一名稱。

3、酈元:就是酈道元。

4、鼓:振動。

5、搏: 擊,拍。

6、洪鐘:大鐘。

7、是說:這個說法。

8、磬(qìng):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陽人,寫過一篇《辨石鐘山記》。

10、遺蹤:舊址,陳跡。這里指所在地。

11、南聲函胡: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越,高揚。

13、桴()止響騰: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騰,傳播。

14、余韻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這個(原因)。之,指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鏗(kēng )然:形容敲擊金石所發(fā)出的響亮的聲音。

18、所在皆是:到處都(是)這樣。是,這樣。

19、元豐:宋神宗的年號。

紀年法:

(一)干支紀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結(jié)合以紀年,六十年一輪。

(二)帝王年號紀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稱元年。漢武帝起有年號,后多用年號記年。如開元,天寶為唐玄宗的年號。

(三)王公年次紀年法,這種紀年法多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如趙惠文王十六年,魯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數(shù)記。

(四)星歲紀年法:星指歲星(木星),歲指太歲。又分歲星紀年法和太歲紀年法。歲星紀年法即根據(jù)歲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紀年。十二星次名稱自西向東依次為:星紀、玄枵、諏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12年一輪。太歲紀年方向與歲星紀年相反,名稱更為繁復。

20、六月丁丑:農(nóng)歷六月初九。

21、齊安:在現(xiàn)在湖北黃州。

22、適臨汝:到臨汝去。適,往。臨汝,即汝州(今河南臨汝)

23、赴:這里是赴任、就職的意思。

24、饒之德興尉:饒州德興縣(現(xiàn)在江西德興)的縣尉(主管一縣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現(xiàn)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發(fā)出響聲)。

27、莫()夜:晚上。莫,通暮。

28、棲鶻():宿巢的老鷹。鶻,鷹的一種。

29、磔磔(zhé):鳥鳴聲。

30、鸛鶴:水鳥名,似鶴而頂不紅,頸和嘴都比鶴長。

31、心動:這里是心驚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這里形容鐘聲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縫。

35、涵淡澎湃:波浪激蕩。

36、為此:為,形成。此,指噌吰之聲。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間是空的。

39、竅: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鏜(tāng)(tà):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

41、向:先前。

42、汝識之乎:你記住那些(典故)嗎?識,記住。(書上的注釋有誤。有古漢語字典為證)

43、周景王之無射():《國語》記載,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鑄成無射鐘。

44、魏莊子之歌鐘:《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一年(前561)鄭人以歌鐘和其他樂器獻給晉侯,晉侯分一半賜給晉大夫魏絳。莊子,魏絳的謚號。歌鐘,古樂器。

《陳氏樂書》說:虞夏之時,小鐘謂之鐘,大鐘謂之鏞。周之時,大鐘謂之鐘,小鐘謂之,則镈之為用,其實編鐘也。編鐘之用,其實歌鐘也。”(《文獻通考·樂考七》)

《唐會要》又具體介紹了編鐘:古制雅樂,宮懸之下,編鐘器架十六口。這就是說,歌鐘是用十六口鐘按音階編排而演奏的樂器。

是不是晉悼公把這樣的一列歌鐘分一半給了魏絳呢?不是的。

《左傳》(襄公十一年)記載鄭人向晉侯獻樂的原文是: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及其磬,女樂二八。這里,作者瞻前顧后,行文十分周密,特別標明所獻歌鐘的量的規(guī)定二肆。肆,《左傳》注:列也,懸鐘十六為一肆。

湖北隨縣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歌鐘,每分三層(有的歌鐘分兩層):最大的鏞鐘懸在下層,中型的剽鐘懸在中層,最小的棧鐘懸在上層。演奏時,擔任主旋律的,用金屬錘子敲擊剽、棧,擔任配音伴奏的,用柱撞擊鏞鐘。晉悼公應(yīng)該是把這類歌鐘完整的一肆”(以及編磬一列)賜給了魏絳,同時還給了擔任演奏的八人一隊的女樂。這就是史所謂樂之半。

有了完整的十六口一套的歌鐘,又有了演奏的人,《左傳》在這段史實記敘完了才說:于是魏莊子始有金石之樂。蘇軾也才會在《石鐘山記》中說大石與風水吞吐,發(fā)出和魏莊子歌鐘一樣的美妙悅耳的聲音──“窾坎鏜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稱這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終:終究。

48、漁工水師:漁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記載。

50、此世所以不傳也: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命名的由來)的緣故。

51、陋者:淺陋的人。

52、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

53、實:指事情的真相。

 

詞法

 

詞類活用:

A.使動,例:雖大風浪不能鳴也。鳴,使之鳴。

B.名詞做動詞:例1.“而此獨以鐘名。名,命名。

C.名詞作動詞:例1.“微風鼓浪。鼓,鼓動。

D.形容詞作名詞:例:桴止響騰,響,聲音。

E.名詞作狀語:例:目見耳聞。目,用目,耳,用耳。

F. 名詞做狀語:例: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舟,乘船。

古今異義:

A.自以為得其實,其實:古義,那事情的真相;今義,說明真實情況。

B.雖大風浪,雖:古義,即使;今義,雖然,表轉(zhuǎn)折的連詞。

C.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赴:古義,就任;今義,去。

D.將入港口,港口:古義,河灣入口處;今義,停泊船只的海灣。

E.空中而多竅,空中:古義,中間是空的;今義,離地表較高的空間;天空里面。

F.余方心動欲還:心動:古義,心驚;今義,內(nèi)心有所觸動。

G.有大石當中流,當中:處在……中間。

H.與風水相吞吐,風水:此處,風和水;本義,相地之術(shù)。

焉的用法:

A.指示代詞,那里,這里。例:心不在焉。

B.疑問代詞,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兼詞,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

D.語氣助詞,啊,呀。例:于是余不嘆焉。如樂作焉。

E.形容詞或副詞詞尾,……的樣子。例:硿硿焉。

通假字

A.南聲函胡:函胡,通含糊

 

句法

 

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式判斷句)

窾坎鏜鞳: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

魏莊子之歌鐘:《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一年(前561)鄭人把歌鐘和其他樂器獻給晉侯,晉侯分一半賜給晉大夫魏絳。莊子,魏絳的謚號。歌鐘,古樂器。

單獨看,這個句子翻譯為窾坎鏜鞳的聲音,是魏莊子的歌鐘聲。但是,聯(lián)系上下文和蘇軾這時說話的口氣來看,這個句子最好還是譯成剛才那水面上發(fā)出的窾坎鏜鞳的聲音,就像是魏莊子的歌鐘響起來時的那種樂器聲音一樣啊。

此所以不傳也。(“……式判斷句)

所以:復音虛詞。相當于“……的原因

傳:流傳,傳布,傳說。

單獨看,這個句子就是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緣故。但是,從上文提到的來看,這個句子還是翻譯為就是這幾種情況,才使石鐘山得名的由來沒有在世上流傳下來。這樣,當更加符合蘇軾實地考察后得出結(jié)論的心情。

石之鏗然有聲者。(定語后置句)

鏗然:形容敲擊金石所發(fā)出的響亮的聲音。

有聲:(敲擊后)發(fā)出響聲。

這是一個定語后置的倒裝句式,原應(yīng)是鏗然有聲之石的倒裝。用作后置定語的煞尾,相當于之(的)。這個句子按習慣應(yīng)譯為敲打之后能發(fā)出鏗鏘聲音的這種石頭就順暢些。

得雙石于潭上。(狀語后置句)

這是一個狀語后置的倒裝句(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即于潭上得雙石才是正常語序。其中雙石是指李渤在訪酈道元關(guān)于石鐘山遺蹤時,在南隅”“忽遇雙石雙石”--也就是課文上所說的南聲”“北音之石。這個句子很簡單,就譯成在深潭邊上找到兩塊石頭。

古之人不余欺也。(賓語前置句)

這是一個賓語()前置的倒裝句。賓語前置,應(yīng)當具有兩個條件:一是否定式文言句,二是前置的賓語詞性是代詞。在這個倒裝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到動詞的前面。這個句子翻譯為古代的人稱這山為石鐘山?jīng)]有欺騙我??!

狀語后置句:1.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3.得雙石于潭上。

 

一詞多義

 

1、而:扣而聆之(表順接)

徐而察之(表修飾)

空中而多竅(表并列)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表轉(zhuǎn)折)

人而無儀《相鼠》(表假設(shè))

2、焉:硿硿焉(相當于,形容詞詞尾)

微波入焉(兼詞,于此)

4、 因:因得觀所謂石鐘者(趁機)

因笑謂邁曰(于是)

 

譯文

 

《水經(jīng)》說:鄱陽湖的湖口有石鐘山。酈道元認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現(xiàn)在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尋它的所在地,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打它們,聽它們的聲音,南邊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能發(fā)出鏗鏘聲音的山石,到處都是,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為什么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的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夠觀察所說的石鐘。廟里的和尚叫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fā)出聲響,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蘇邁坐著小船來到絕壁下面。巨大的山石豎立著,有千尺,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一樣,陰森森地想要向人撲去;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高空中發(fā)出磔磔地鳥鳴聲;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邊咳邊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聲音洪亮像鐘鼓聲連續(xù)不斷。船夫很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山腳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的洞穴和裂縫,不知它們的深度,細微的水波涌進洞穴和裂縫,波浪激蕩便形成這種聲音。船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支流口,有塊大石頭擋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風浪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yīng)和,好像音樂演奏。因此我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沒有欺騙我??!

凡事不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根據(jù)主觀猜測去推斷它的有或沒有,可以嗎?酈道元所看到的、所聽到的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描述它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愿把小船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漁人和船工,雖然知道卻又不能用文字表達、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這個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記下以上的經(jīng)過,嘆惜酈道元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

 

文章結(jié)構(gòu)

 

本文以石鐘山得名由來為線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梢苑譃槿龑?。

第一層,引《水經(jīng)注》上的話,交代石鐘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

第二層,提出六朝人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點明人們對此說法的懷疑態(tài)度,用鐘磬置水中不能發(fā)聲的情況對酈說質(zhì)疑,說明水石相搏之說難以取信于人。正因為對酈說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說法導出唐人李渤的說法。

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說法并質(zhì)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之列,于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遺蹤,親其石,親其聲,理應(yīng)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渤的懷疑,并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fā)聲,反駁李說,說明扣石發(fā)聲之說難以置信。

對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相提并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對兩說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說明人們對酈說的疑惑,這里的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說,這是一種客觀記敘,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說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強調(diào)自己對李說的否定,這里的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說的態(tài)度。對酈說人常疑之和對李說余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鐘山,以及結(jié)尾的一,一作鋪墊。

第二段,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jīng)過。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鐘者”),點明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因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已存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臨汝并送長子蘇邁赴任饒州德興之便,順道考察石鐘山,正好借此釋疑。這一層緊承上文。

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發(fā)聲,表明他們相信李渤的說法,也說明李渤的說法影響很大。這一段回應(yīng)李說,擇其一二而扣之,固笑而不信,分別照應(yīng)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滿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動。

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寫月夜考察游石鐘山的經(jīng)過。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是莫夜月明時分,同游者是長子蘇邁,方式是乘小舟,地點是絕壁下

然后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云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凄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huán)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

轉(zhuǎn)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fā)現(xiàn)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了發(fā)出噌吰之聲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轉(zhuǎn)的意思。舟回至兩山間,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間,而是船掉頭轉(zhuǎn)行至兩山之間。如果解釋為前者,就會令人疑惑不解,為什么去的時候沒發(fā)現(xiàn)大石當中流?另外,的本義是旋轉(zhuǎn)”“回旋,在古漢語中的常用義是掉轉(zhuǎn);現(xiàn)代漢語回來的意思,古代漢語一般用不用

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致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yīng)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yīng)水石相激;噌吰如鐘鼓不絕窾坎鏜鞳之聲,分別照應(yīng)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為末段嘆酈說之作好鋪墊。

最后寫作者對蘇邁的談話。因笑謂邁曰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前者是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笑,這里是釋疑后輕松愉快的笑,表現(xiàn)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興奮。作者在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魏莊子之歌鐘相聯(lián)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結(jié)果,點出以鐘名山命名的緣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酈道元的說法,言語之間生動地顯現(xiàn)了作者的確信和欣喜。在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見耳聞,證實并補充了酈道元的說法,進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說法,為末段的議論提供了事實依據(jù)。

第三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梢苑譃槿龑印?span lang="EN-US">

第一層,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語氣強烈,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點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后所得出的結(jié)論、所總結(jié)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層分析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說正確說法不能流傳的原因,有三點:

一是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是說酈道元的說法是正確的,可惜言之不詳,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們的承認;

二是士大夫不做實地考察,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

三是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說不能為文,并非不能說話。

酈說失之于不詳,士大夫能為文而莫能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為文,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然后用字轉(zhuǎn)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是說李渤之類的陋者,主觀臆斷,自以為得其實,這是得以有李渤的錯誤說法和后人以訛傳訛的原因。

第三層分承上面所說的兩個方面,點明寫這篇游記的目的。嘆酈元之簡是肯定酈道元的觀點,而又嘆其太簡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觀點,并譏笑其淺陋。這就表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補充酈道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觀點。

 

藝術(shù)特色

《石鐘山記》是一篇游記,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記。一般的游記,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都以景物描寫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傳統(tǒng)手法來表達思想感情。蘇軾的許多記游文字,如《超然臺記》《放鶴亭記》《凌虛臺記》,都以描寫、記敘、議論的錯綜并用為特點?!妒娚接洝穭t是一篇帶有考辨性質(zhì)的游記,除描寫所見景物外,還采取了記敘和議論相結(jié)合的手法,反駁李渤的觀點,進一步補充事實證實酈道元的觀點。因此,《石鐘山記》除具有游記的特點外,還具有某些論說文特別是駁論文的特點。分析《石鐘山記》,應(yīng)把握住它在文體上的這一特點。

這一篇帶有考辨性質(zhì)的游記,是一篇具有某些論說文特點,特別是駁論文特點的游記。我們說它具有論說文,特別是駁論文的某些特點,是因為文章一開頭就提出問題,擺出靶子,并從邏輯上對李說作了初步的反駁;接著用親訪石鐘山耳聞目見的事實,證實并補充了酈說,推翻了李說,使形象描寫為證明和反駁服務(wù)。最后,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了要重視耳聞目見而不可臆斷其有無這一中心論點,交代寫作意圖。全文思路清楚,結(jié)構(gòu)謹嚴,說理透辟,文筆流暢。蘇軾曾稱贊謝民師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從來沒有固定格式),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這也是夫子自道。蘇軾的文章,特別是這篇《石鐘山記》,也寫得有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毫無斧鑿雕琢之痕。清代方苞說《石鐘山記》是蘇軾諸記中特出者,說它寫得瀟灑自得,這四字確實把握住了本文的特點。

但是,本文畢竟是一篇游記,因此,又具有一般游記的特點。

第一,清楚交代了游覽的時間、地點、人物、經(jīng)過。

第二,它以生動的比喻(明喻如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鐘鼓不絕”“如樂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形象的擬人(“森然欲搏人”),貼切的擬聲詞(“鏗然”“”“磔磔”“”“窾坎鏜”),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讀了夜游石鐘山一段,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使讀者同作者和舟人一樣心動”“大恐。本文不僅以說理透辟見勝,而且以景物描寫的形象生動見勝。

第三,行文有緩有急,抑揚頓挫,波瀾起伏,詼諧風趣。如夜游石鐘山一段,先交代游覽的時間、地點、同伴、方式,語氣比較舒緩;接著一段環(huán)境描寫,大石森然欲搏人,棲鶻驚飛,鸛鶴怪叫,寫得陰森可怕,寒氣逼人,讀到這里真有點毛骨悚然,心驚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動欲還,暫緩緊張氣氛,忽又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如鐘鼓不絕,不僅舟人大恐,讀者也不免為之大恐,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經(jīng)過徐察,原來是水石相搏的聲音,緊張的心情才趨平靜,第二處水聲就寫得比較舒緩。清代劉大評這段文章時說,蘇軾'心動欲還,跌出'大聲發(fā)于水上,才有波折,而興會更覺淋漓。鐘聲二處,必取古鐘二事以實之,具此詼諧,文章妙趣,洋溢行間。他也同方苞一樣,認為這是坡公第一首記文

第四,文筆變幻多姿,毫不板滯,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寫棲鶻是先點鳥名(“山上棲鶻”),再寫驚飛(“聞人聲亦驚起”),最后才寫其叫聲(“磔磔云霄間”);寫鸛鶴是先寫聲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鸛鶴在叫(“或曰此鸛鶴也”)。前者用擬聲詞磔磔形容其驚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兩處水聲的描寫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聲是微波與山下的石穴罅相擊而發(fā)出的,后面的水聲是風水與中流大石的竅穴相吞吐而發(fā)出的,這是聲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鐘鼓不絕是一種洪大響亮的聲音,后面的窾坎鏜……如樂作焉是一種比較低而悠揚的聲音,這是音調(diào)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聞聲,后發(fā)現(xiàn)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見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然后再寫有窾坎鏜之聲,寫的順序也不同。蘇軾對語言有高度的駕馭能力,一筆不肯雷同。

 

《石鐘山記》《游褒禪山記》比較

 

相同點:

通過記游來說明道理,敘議緊密結(jié)合,前后呼應(yīng),事、理渾然一體,這是兩篇文章寫法的相同之處。它們與一般游記不同,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說理。它們也不同于一般議論文的寫法,而是通過記游來說明事理。

不同點:

1.敘議結(jié)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結(jié)構(gòu)不同。

《石鐘山記》全文分為議論、記游、議論三部分,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后又以議論抒發(fā)感想。它的第一段是質(zhì)疑,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表示懷疑,屬議論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過實地考察探究石鐘山得名由來,屬記敘部分;第三段是結(jié)論,在質(zhì)疑、解疑的基礎(chǔ)上得出要認識事物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臆斷其有無的事理,屬議論部分。第一段議論是第二段記敘的前提,第二段記敘是上下兩段議論的中間環(huán)節(jié),第三段議論是第一段議論和第二段記敘的自然歸結(jié),全文為議論記敘議論的三段式線性結(jié)構(gòu),一脈相承。這是與《石鐘山記》具有考察性質(zhì)這一特點分不開的。

游褒禪山記》的文章主體分為記游和議論兩部分,前面記游山,后面發(fā)議論,它的記敘和議論是上下相對、兩相配合的二合結(jié)構(gòu)。

2.議論事理的不同。

《石鐘山記》通過質(zhì)疑、釋疑得出事理,事理極其簡明,僅為一句話,不加闡釋,也無須闡釋。

《游褒禪山記》借記游內(nèi)容為喻,對事理作邏輯嚴密的深入闡釋,充分論說,有更多的說理成分、更強的論說文特點。

3.記游的不同。

《石鐘山記》的記游部分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從整體來說是記敘,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寫,既以敘事過程的波瀾起伏取勝,又以景物描寫的生動形象取勝,敘事、描寫交相烘托。夜游石鐘山的一段記敘,既貫穿了考察的完整經(jīng)過,又通過對怪石鳴禽的逼真描寫渲染環(huán)境氣氛,也有探究兩處聲響原因的描寫,還有作者議論兼抒情的躊躇滿志的感慨,寫得饒有興味。

《游褒禪山記》的記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經(jīng)過,概括地敘寫景物,以記敘的簡要明白取勝。

4.文章風格不同。

前者緣事寓理,將記敘、議論與描寫、抒情熔于一爐,率性而至,毫無雕琢痕跡,行文簡潔而又隨筆揮灑,輕快自如,寫得頗有情致。

后者借端說理,記敘、議論絲絲入扣而毫無旁騖,刻意追求,邏輯嚴密,析理精微,說理透辟,筆鋒剛健有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