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觀點(diǎn) 知種種界智力,又被稱作性力、知性智力、性智力,指佛陀對(duì)于眾生種種界分的差異,如實(shí)遍知。這里“性”的含義是習(xí)性,即習(xí)氣性格。 大智度論原文 “十力”釋義 6.知種種界智力 性智力者,佛知世間種種別異性。 ①辨習(xí)性、欲求 性名積習(xí),相從性生。 欲隨性作行;或時(shí)從欲為性,習(xí)欲成性。 性名染心[1]為事,欲名隨緣起,是為欲、性分別。 ②世間種種別異 世間種種別異者,各各性、多性,無量不可數(shù),是名世間別異。 有二種世間:世界世間,眾生世間。此中但說眾生世間。 ③佛知眾生如是性、如是性相 佛知眾生如是性、如是欲,從是處來,若成就善根、不善根,可度、不可度,定不定,必、不必,行何行,生何處,在何地。 復(fù)次,佛知是眾生種種性相,所謂隨所趣向,如是處偏多,如是貴,如是染心事,如是欲,如是業(yè),如是行,如是煩惱,如是禮法,如是定,如是威儀,如是知,如是見,如是憶想分別;爾所結(jié)使生,爾所結(jié)使未生。隨所著生欲,隨欲染心,隨染心趣向,隨趣向[2]貴重,隨貴重常覺觀,隨覺觀為戲論,隨戲論常念,隨念發(fā)行,隨發(fā)行作業(yè),隨作業(yè)果報(bào)。 ④佛以此知種種界智力知眾生知見及得度因緣 復(fù)次,佛用是種種性智力,知是眾生可度,是不可度;是今世可度,是后世可度;是實(shí)時(shí)可度,是異時(shí)可度;是現(xiàn)前可度,是眼不見可度;是人佛能度,是人聲聞能度,是人共可度;是人必可度,是人必不可度;是人略說可度,是人廣說可度,是人略廣說可度;是人贊嘆可度,是人折伏可度;是人將迎可度,是人棄舍可度;是人細(xì)法可度,是人麁法可度;是人苦切可度,是人軟語可度,是人苦軟可度。 是邪見,是正見;是著過去,是著未來;是著斷滅,是著常;是著有見,是著無見;是欲生,是厭生;是求富貴樂,是著厚邪見;是說無因無緣,是說邪因緣,是說正因緣;是說無作業(yè),是說邪作業(yè),是說正作業(yè);是說不求,是說邪求,是說正求;是貴我,是貴五欲,是貴得利,是貴飲食,是貴說戲樂事;是樂眾,是樂憒鬧,是樂遠(yuǎn)離;是多行愛,是多行見;是好信,是好慧;是應(yīng)守護(hù),是應(yīng)舍;是貴持戒,是貴禪定,是貴智慧;是易悟,是講說乃悟;是可引導(dǎo),是句句解;是利根,是鈍根,是中根;是易出易拔,是難出難拔;是畏罪,是重罪;是畏生死,是不畏生死;是多欲,是多瞋,是多癡;是多欲瞋,是多欲癡,是多瞋癡,是多欲瞋癡;是薄煩惱,是厚煩惱;是少垢,是多垢;是覆慧,是略慧[3],是廣慧;是人善知五陰相[4],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是處、非是處,苦、集、滅、道;善知入定、出定、住定。 ⑤佛知諸界眾生 復(fù)次,佛知是欲界眾生,是色界、是無色界眾生;是地獄、畜生、餓鬼、人、天;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有色、是無色,是有想、是無想;是短命,是長(zhǎng)命;是但凡夫人未離欲,是凡夫人離下地欲,未離禪欲;如是乃至非有想非無想;是向道,是得果,是辟支佛,是諸佛[5]。如是等種種分別。 五道,四生,三聚、假名,障、眾、入、界,善根、不善根,諸結(jié)使、地、業(yè)果,是可度、是不可度,滅智分別。以如是等分別,知世間種種別異性,得無礙解脫。 如是等種種別異,佛悉遍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六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