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條
【原文】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麻黃18克(6兩)
石膏24克(半斤) 生姜9克(3兩)
大棗15枚 甘草6克(2兩)
半夏9克(半升)
上藥六味,以水1.2升(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600毫升(三升),分溫三服。
【功效】宣肺泄熱,止咳平喘。
【主治】肺脹,咳嗽上氣,胸滿氣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
【詞解】
目如脫狀:目脹如脫。
【釋義】
本證為風(fēng)寒外束,肺氣不宣,通調(diào)失職,而生水飲。此邪實閉肺,肺氣愈降不得。氣逆于上,證見咳喘,脈浮大,目脹如脫。脈證俱實,治用發(fā)汗透邪降逆之法。越婢湯主于發(fā)越陽氣;加半夏則降逆平喘也。
【中心思想】
本條論述外寒閉郁、飲熱內(nèi)作而肺氣不降之咳喘實證。 【按語】
本條與前第三條同為咳喘脈浮大,而一實一虛,絕然不同。本條是飲熱之邪上逆,脈必浮大無力;前條為虛陽上脫,其脈必浮大無根。臨證時必須鑒別清楚。
本條 ────┐ ┌ 實:飲熱之邪上逆,脈浮大有力
├ 咳喘脈浮大 ┤
第三條 ──┘ └ 虛:虛陽上脫,脈浮大無根。
越婢加半夏湯是飲熱迫肺,“其人喘,目如脫狀”,“目如脫狀”的這個形容,很了不起,西醫(yī)里面,看肺心病到嚴(yán)重心衰的程度,你看那眼睛啥樣???西醫(yī)在望診上對眼目的描述,“蛙目”,像青蛙的眼睛似的,和我們現(xiàn)在講的,“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喘重到什么程度啊?“目如脫狀”,這個〔詞解〕我覺得,他就是從表像上來說,形容兩目脹突,有如脫出之狀,這確實是眼目脫出,高度乏氧,紫鉗,同時伴有兩目脫出,這真是肺脹的一種表現(xiàn),飲熱迫肺的情況,為什么這么說?大家看,麻黃6兩,石膏量是多少?。縿偛旁蹅儚?fù)習(xí)了半天,厚樸麻黃湯的石膏是雞子大,還有小青龍加石膏湯中的石膏才2兩,這里是八兩的石膏,因此,飲熱郁肺,和我講射干麻黃湯寒飲郁肺,這在性質(zhì)上,同樣是寒飲之邪,但是它挾熱,挾熱還有輕重之別,小青龍加石膏湯,挾熱為輕,飲重于熱,現(xiàn)在(越婢加半夏湯)是熱重于飲,什么為重?都出現(xiàn)蛙目了,喘重于咳。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這人咳得厲害,感覺整個肺部都脹滿,其人喘,這也是外邪內(nèi)飲的一種病,這個是熱挾水氣壅逆于上。肺部因為熱與水氣的壅逆,所以作喘。
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這個水和邪熱不得出表,都是往上壅逆,最厲害了影響到兩目,如脫狀者,就是這個眼球就像突出來一樣,就像掉出來一樣。這個病是真有啊,在喘得厲害的時候,會遇到這種情況。那這種情況,越婢加半夏湯相當(dāng)好使。
越婢湯它本來治風(fēng)濕的、風(fēng)水,它是汗出,續(xù)自汗出,身無大熱,這么一種表證。身無大熱咱前頭講過了,不像陽明病那個蒸蒸發(fā)熱,不到那么個程度,但的確是熱在里了,它這續(xù)自汗出,因為陽明病法多汗嘛,所以它這個藥麻黃配伍石膏呢。這既有表證,里頭也有熱,但這個熱沒到胃家實那個程度,所以不到身大熱,所以原文說的是身無大熱,可不是說身沒有熱。它不是像陽明病胃家實,那種身大熱的樣子,不是那個樣子,沒到那種程度呢,但在里頭有熱。汗呢,也不像桂枝湯那個汗,它那個汗是由內(nèi)往外蒸的,而且汗也多,跟麻杏石甘湯一樣,汗也較粘,有味道,會臭。
那這段在越婢湯的基礎(chǔ)上,同時又有水氣,所以加上半夏,古人認(rèn)為半夏這味藥治眉棱骨痛,這種痛謂之痰厥,半夏能夠下痰飲,下氣也逐水,簡單說是去飲了,飲也是水嘛。假設(shè)遇到這種哮喘,脈浮大,浮是表,大是里熱,里有熱脈它大,加上目如脫狀,這就是熱挾水氣,不得出表,往上壅的,那到這一個癥候,要用越婢加半夏。所以越婢加半夏湯的應(yīng)用,指標(biāo)就是目如脫狀。
越婢湯咱們講過的啦,麻黃、石膏、生姜、大棗、甘草,這就是越婢湯的原方。那另外呢,它加了半夏。那這個就是遇到咳而上氣,再喘,目如脫狀,脈浮大的可以用這個方子。
第14條
【原文】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小青龍加石膏湯方:
麻黃 芍藥 桂枝 細(xì)辛 干姜 甘草各三兩 五味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功效】解表蠲飲,止咳平喘。
【主治】肺脹,心下有水氣,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
【現(xiàn)代應(yīng)用】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認(rèn)為本方消炎,排痰,增強肺的換氣功能,緩解氣管平滑肌痙攣。主要用于痙攣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支氣管擴張、老年性肺氣腫,見痰多稀白,咳喘,胸滿,煩躁,苔白,脈浮滑者。
【詞解】
心下有水:水飲內(nèi)停于心。
【釋義】
心下素有水飲,復(fù)感風(fēng)寒,外內(nèi)合邪,致使肺氣壅塞不利,而有咳喘,脈浮,飲邪生熱,故煩;心下有水,謂宿疾也,必有其證可參。治以解表化飲之法,兼以清解郁熱,用小青龍湯。
【中心思想】
本條論述寒飲挾熱之肺脹證治。
【按語】
肺脹咳喘之證,原因甚多,在病機表現(xiàn)上,也就互有差異。如本條是由內(nèi)飲外寒,飲甚于熱,故用麻黃配桂枝宣散表寒,配細(xì)辛、干姜以散水氣,佐少量之石膏以清郁熱;前條是飲熱互結(jié),熱甚于飲,故重用石膏清熱,配麻黃以發(fā)越水氣。
小青龍加石膏湯也是小青龍湯化裁的,因為肺脹一定得是外邪引動內(nèi)飲,內(nèi)、外合邪所致,所以必須表里雙解,小青龍湯正好對內(nèi)外皆寒證是一個主方.
“心下有水”,不是水氣,而是有寒飲,所以小青龍湯為基礎(chǔ)方,加上石膏,這就是寒飲挾熱了,挾熱的程度不重,因此,石膏才2兩,熱輕,石膏量就要小,本方證飲邪為重,熱邪為輕,飲重于熱,咳喘并重,故用小青龍加石膏湯。
這看上去與上面的差不多。也是咳而上氣,也肺脹,它當(dāng)然也喘,不過是煩躁而喘。所以我們用這方的時候,光看病名啊這是不行的。這個是在小青龍湯的基礎(chǔ)上而有熱,所以有煩躁,就是不汗出而煩躁。它是表不解,心下有水氣,這個方子用干姜、細(xì)辛、五味,一方面去水,所以水一去,麻黃、桂枝也發(fā)揮作用了,就能夠汗出了。
這個同樣是咳逆上氣而喘,從這幾點上來看,跟越婢加半夏湯沒什么分別。可越婢加半夏湯那是在越婢湯的基礎(chǔ)上而挾飲,這是在小青龍湯的基礎(chǔ)上而挾熱,它有熱。這個小青龍湯咱們都知道的,就是一般咳嗽,喘,吐涎沫,不得平臥,那么有表證,也是外邪內(nèi)飲。那么這種情況我們用小青龍湯,但是多了煩躁,就是有熱,所以要加石膏。小青龍加石膏這方劑的應(yīng)用必須要注意的,你看這里沒有目如脫狀啊,前面那個咳嗽、會喘,跟越婢加半夏湯大致都差不多,那個脈浮大,這個脈也浮。所以有時還得分析,主要的呢,它那個水氣的熱比這個厲害,沖逆的也兇,所以目如脫狀;那么小青龍湯它不是的,它只是咳逆倚息不得臥,這后頭還要講的。所以小青龍湯在痰飲篇,它單去痰飲;越婢湯偏于治風(fēng)熱。所以兩個方子應(yīng)用的方證是不相同的。
小青龍湯就是咱們以前講過的,麻黃、芍藥、桂枝、細(xì)辛、甘草、干姜、五味、半夏。這個方子是常用的。它主要偏于辛溫,所以在臨床上遇到這種一般的咳而上氣啊,這種喘啊,偏于有熱的,你用小青龍湯要注意,它是偏于飲盛,它心下有水氣,開始在《傷寒論》就提出這個問題,就是痰飲太盛,都支飲了嘛。那這個人啊,口什么的都不那么干,這個時候有用它的機會。真正有熱,用它機會不多。要注意老年人氣管炎呢,用這個方子有時候很多。
但它也有挾熱的時候,你看這個煩躁,雖然一派都是痰飲這種征象,可以用小青龍湯,但它煩躁,煩躁這是一個石膏證的反應(yīng)。小青龍加石膏湯因為有干姜、細(xì)辛這些藥啊,它也不渴的,別看擱石膏,它不渴的。這個藥呢,主要是半夏、細(xì)辛、干姜、五味,這些藥啊,有鎮(zhèn)咳,有去水,合起來溫中鎮(zhèn)咳去水。另外以這個麻黃、桂枝、甘草、石膏解表去熱。既有表證,內(nèi)里頭也有水。這在《傷寒論》里講很多了,表證時,內(nèi)里有水,你要不兼去水,只是發(fā)汗,不行的,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常常的,由于你發(fā)汗,激動里水,也發(fā)展很多的變證,所以發(fā)汗必須兼去水。這里面只是胃有停水,用干姜、半夏啊這類藥就可以。如果小便不利呢,還是要擱利小便的藥。
附方
《外臺》炙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方見虛勞。
《千金》甘草湯:甘草一味,以水三升,煮減半,分溫三服。
《千金》生姜甘草湯: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姜五兩 人參三兩 甘草四兩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枚 皂莢一枚,去皮子,炙焦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外臺》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桔梗 貝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
上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吐膿,在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杯則定。
《千金》葦莖湯: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
葦莖二升 薏苡仁半升 桃仁五十枚 瓜瓣半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dāng)吐如膿。
這個炙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這見于《外臺》。溫溫液液就是惡心,就是泛泛惡心。心胸這個地方老要吐,就是惡心的意思,溫溫液液。那么肺痿前頭講了,咳唾、涎唾多,那這個炙甘草湯和我們前頭講的麥門冬湯差不多,都是滋陰清熱的這種法子,那擱現(xiàn)代話說就是育陰清肺。這種都是用在疾病晚期,你像肺結(jié)核的末期啊,用這個機會的很多。要是咱們說的外感啊、風(fēng)寒啊,同時里頭有水飲啊,這個方子用不得。所以不是哪一個藥治什么病,張仲景的書主要辨這個方劑的適應(yīng)證,具體的東西具體分析。
那炙甘草湯在前頭講了,《虛勞篇》里頭,在《傷寒論》中也有。這個方子都起作用。假設(shè)是肺結(jié)核的末期吃這個藥,救不了死,這個我很有經(jīng)驗,我不一定專用它,但有效,那是肯定的。這是在《外臺》上,它單獨地提出炙甘草湯了,就是復(fù)脈湯了,可以治肺痿涎沫多,人不愿吃東西,心中老覺著溫溫液液,惡心。這都指的肺結(jié)核說的,指的肺痿嘛。
《千金》甘草湯。就是一味甘草,這個甘草緩急迫,假如人不能吃東西,就像上邊說的溫溫液液,老這么惡心,這個甘草有時候治惡心,也治吐。古人治噤口痢,有時候吃什么藥他都吐,那怎么辦呢,就是用甘草一味,隨時把急迫的病情啊給緩解,要是他能咽下去,他就不那么吐了,再吃方藥就行了。所以一味甘草湯啊,治它這種吐有這種基本的情形,食道上也有痙攣這種情況,這甘草它也治這個東西。
《千金》還有個生姜甘草湯。頭一個甘草湯,沒有提它治什么,就是擱在炙甘草湯后了。當(dāng)然這個人也是惡心不欲食了,那底下這生姜甘草湯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這個咳唾涎沫也傷人津液,而且肺痿這個病啊,是上焦有熱,又由于津液有傷,它本來就是熱而津液虛,這么一種病,它要因為咳唾涎沫不止再喪失些津液,它這個咽干口燥更明顯。
那么這種咽干口燥用石膏的機會很少,它用白虎湯的機會很少,因為它是虛證,所以古人都是用健胃的法子,后世醫(yī)家對這個不很大清楚。它有生姜、人參、甘草、大棗,不只能夠健胃,還能夠生津顧液,它津液從胃上來的。到肺結(jié)核末期,人是不能吃東西,這種病我也遇到很多了,這個時候咽干口燥,你要用這個大量的石膏像白虎劑,這不行,吃完了胃更壞了,壞了它更不能生津液。所以它這個就是健胃滋液的法子,它用辛甘的藥合用來健胃生津。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它也治肺痿吐涎沫,但證是太空、不清楚。我們看這個桂枝去芍藥湯治什么呢,咱們這個《傷寒論》上有,它治脈促胸滿。脈促呢,偏于往上,上實下虛的那種病,這個芍藥不利于胸滿,所以芍藥它去掉了。那如果肺痿咳唾涎沫,胸滿,氣上沖得厲害,而且咳唾涎沫相當(dāng)?shù)枚啵杏眠@個方子的機會,你得有這些問題才能用這個藥,如果只說肺痿咳唾涎沫不止,我們就用這個藥,這是冒失。所以唐代《千金》上這個時候啊,對這個方藥的看法啊,就有些越來越遠(yuǎn)了,不像咱們研究仲景這個書了。
這是《千金》那上提出來的,有用的機會,不是沒有。比如這氣沖得厲害,胸滿得厲害,那么腑氣又虛的人,這個時候涎沫多,人不得平臥,用桂枝去芍藥湯加皂莢行的,去痰吧,否則不能隨便用,一看到肺痿吐涎沫,就用這個方子還是不行。因為皂莢這個藥啊,它溫燥。像肺結(jié)核這種病,它都是一個熱,津液虛,你要用溫性燥藥,與它不怎么合適的。所以肺結(jié)核里頭,你像小青龍湯一般用的機會都沒有,以用麥門冬湯啊、炙甘草湯啊,這類的機會多。
《外臺》桔梗白散,桔梗白散在《傷寒論》中有的,它說桔梗、貝母,另外擱小量的巴豆,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時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這個與前面的桔梗湯啊,是一樣的,這個文字一點沒錯。那這是在《外臺》上,它不是在仲景這一篇里頭同時存在的。這說明什么問題?這個是個攻啊,用巴豆攻。如果肺癰開始醞膿了,而且這個人不大虛的時候,這個方子可用,這也排痰排膿,但是得有實證,起碼有大便難哪,大便干啊,人也不虛,要真虛起來了,那還是用桔梗湯,這兩個方子有虛實之分。
那這個排膿呢,都有大量的桔梗貝母,它都是排膿。那看看這個方劑的注文就知道了。右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巴豆這個東西,相當(dāng)?shù)挠辛α?,但它不是很傷人,它是一個溫性的瀉下藥。羸者減之,太瘦弱的人啊,半錢匕也不要,半錢匕拿現(xiàn)在說,就是半錢差不多。病在膈上者吐膿血,如果膿在膈上,它也能使人吐,這個巴豆是又能使人吐,又能使人瀉啊,吃了有時候上吐下瀉。它說病在膈上啊,就能讓他吐,這指是排膿了,指的膿說的。膈下者瀉出,那如果腸癰用這個法子也行的,它是這個意思。那么膈下就不止上面的,胃癰、腸癰也可以從底下排除。
若下之不止,飲冷水一杯則定,這個巴豆啊,下得相當(dāng)猛峻,要是下得厲害的時候,喝點冷水就好了。這個我親身也有體會,這個巴豆它是個溫下的法子,遇上寒的它就解了,你喝點冷水啊,就是冷粥什么都行的,越吃熱的越是厲害。這個巴豆以前本來是醫(yī)家常用的藥,像以前妙靈丹里頭都有,擱點巴豆霜,它不傷,別看這個藥挺猛峻,小量用它不傷人,尤其是把油提得干凈,也不怎么吐,這個吐還是與巴豆油有關(guān)系,那這個就是所謂肺癰的治療。肺癰治療,如果是實證,也還是以桔梗貝母排痰、排膿,擱巴豆通便。
底下這個方子挺好,《千金》葦莖湯,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這是偏于有熱,偏于有熱得用寒以解熱。它說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就是外面皮膚它當(dāng)肺的這個部位,身上有甲錯,這里頭不是有癰膿,就是有瘀血,那么這一種肺癰,你可以用這個葦莖湯,這個方子經(jīng)過實驗是挺好使的。在這個方子上你也可以加上桔梗貝母,也可以加。在這個方里頭,苡仁它是個排膿藥,這個苡仁你可以多擱,桃仁它是去瘀藥,葦莖、瓜瓣就是解熱,這個瓜瓣現(xiàn)在擱的是冬瓜子,瓜瓣你擱冬瓜仁它也排膿。你再擱上桔梗貝母啊,也可以,效果也很好。
【本篇小結(jié)】
病因 主癥 治法
┌ 虛熱──津液不足、陰虛內(nèi)熱──咳嗽吐濁唾涎沫,脈虛數(shù)──養(yǎng)陰清肺
肺痿 ┤
└ 虛寒──上焦陽虛,肺中虛寒──吐涎沫,不咳不渴,小便數(shù)──溫養(yǎng)陽氣
肺癰:感受風(fēng)熱邪氣而起,病情變化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 初期有表證者──治宜辛涼解表
│
┤ 釀膿期──(多屬實證)治宜清熱瀉肺
│
└ 潰膿期──治宜排膿解毒
咳嗽上氣(既可見于肺痿、肺癰病中,亦可單獨出現(xiàn),有邪正虛實之分):
┌ 虛──肺胃津傷,虛火上炎──麥門冬湯(若為腎不納氣,元陽離根,則為危候)
│
│ ┌ 痰濁上盛──皂莢丸
┤ │
│ │ 內(nèi)飲外寒、內(nèi)外俱實──射干麻黃湯
│ │
└ 實 ┤ 外寒兼內(nèi)飲郁熱──小青龍加石膏湯
│
│ 里飲挾熱──越婢加半夏湯
│
└ 正氣虛弱,水飲內(nèi)生──澤漆湯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概 念:肺氣痿弱,以咳嗽不已,多唾涎沫,脈數(shù)虛
│ 為主癥的一類疾病。“如草木之枯萎而不榮”(尤在涇)
肺│分 類:虛熱、虛寒
│病因病機┬虛熱──“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shù),或從 ┐
│ │ 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陰虛內(nèi)熱
│
痿│ │ ──“熱在上焦”──肺失清肅
│
│ │虛寒┬素體陽虛,易從寒化 │“上焦陽虛,肺中冷”
│
│ └ └虛熱肺痿,經(jīng)久不愈,陰虛及陽│“上虛不能制下”
┘01
│治 則:虛熱──養(yǎng)陰清熱;虛寒──益氣溫陽
│辨證施治┬虛寒肺痿──甘草干姜湯──溫肺復(fù)氣(05) ┐
└ └虛熱肺痿──麥門冬湯──清養(yǎng)肺胃,止逆下氣(10)┘
┌概 念:肺氣壅塞不通,熱聚肺潰,以振寒脈數(shù)(滑數(shù)或),咳嗽胸痛,咳吐
│ 膿血,其味腥臭,狀如米粥為特征的一類疾病。“如土之壅塞不通”
肺│主 證:“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shù),咳唾膿血”(01)
│病因病機:感受風(fēng)熱病毒→邪熱犯肺,蘊結(jié)不解,熱壅血瘀,結(jié)聚成癰,腐潰膿出
│ ┌ “風(fēng)傷皮毛”
│ │表證期──────→熱邪在肺(02)
│ │ “風(fēng)中于衛(wèi)”
癰│辨證分期┤釀膿期──“風(fēng)舍于肺”──→
│ │ “熱之所過,血為之
│ │潰膿期─────────→
│ └ 凝滯,蓄結(jié)癰膿”
│ ┌表證期──辛涼解表法加清肺泄熱法
│證 治│釀膿期┬實證喘甚,邪實氣閉──葶藶大棗瀉肺湯──開肺逐邪(11)
│ │ └癰膿將成未成或已成──葦莖湯──清肺化痰,活血排膿(附)
└ └潰膿期──膿成潰后,正氣已虛──桔梗湯──排膿解毒(12)
┌肺脹概念:肺氣脹滿,以咳嗽上氣,喉中痰鳴,甚則喘不得臥為主癥的一類疾病
│咳嗽上氣:言其病機──肺氣上逆;明其癥狀──氣喘、氣急
咳│病因病機:素有內(nèi)飲,復(fù)感外邪─→內(nèi)外合邪,肺氣脹滿
嗽│分 類:實喘、虛喘(03、04)
上│辨證施治┬寒飲郁肺──射干麻黃湯──散寒宣肺,降逆化痰(06)
氣│ │痰濁壅肺──皂莢丸──清滌痰濁(07)
│ │寒飲挾熱┬脈浮──上──厚樸麻黃湯── 飲降逆,止咳平喘(08)
│ │ └脈沉──下──澤漆湯──逐水 陽,止咳平喘(09)
│ │飲熱郁肺(熱>飲,喘>咳)──越婢加半夏湯──宣肺泄熱,降逆平喘(13)
└ └寒飲挾熱(飲>熱,喘咳并重)──小青龍加石膏湯──解表化飲,清熱除煩(14)
第七篇的小結(jié),請大家看這個圖板,關(guān)于肺痿的概念,肺氣痿弱,以咳嗽不已,多唾涎沫,脈數(shù)虛為主癥的一類疾病,尤在涇形容,“如草木之枯萎而不榮”。分類上,有虛熱、虛寒兩種,在病因、病機上,我們是分別按照條文,給大家分析的,現(xiàn)在歸納在一起,虛熱肺痿,有四個“或從”,最后導(dǎo)致的是“重亡津液”,陰虛內(nèi)熱,“熱在上焦”,包括寸口脈數(shù),都是形容熱邪在肺,所以肺失清肅,肺氣痿弱不振。虛寒肺痿,素體陽虛,易從寒化,虛熱肺痿的失治轉(zhuǎn)歸,造成“上焦陽虛,肺中冷”,“上虛不能制下”,仍然是肺氣痿弱。治則,虛熱,養(yǎng)陰清熱,虛寒,益氣溫陽。辨證施治上,虛寒肺痿,用甘草干姜湯,溫肺復(fù)氣。虛熱肺痿,用麥門冬湯,清養(yǎng)肺胃,止逆下氣。分別是第5條、第10條,這是我們重點要講的內(nèi)容,請大家記住,甘草干姜湯,麥讓冬湯,都是“培土生金”法的代表方。
肺癰的概念,肺氣壅塞不通,熱聚肺潰,這是來講肺痿、肺癰,命名的含意,以振寒脈數(shù),咳嗽胸痛,咳吐膿血,其味腥臭,狀如米粥為特征的一類疾病。尤在涇形容“如土之壅塞不通”為肺癰。我們覺得,對葶藶大棗瀉肺湯,即可以用于表證已解的,肺癰初期,喘不得臥,急則治標(biāo),也可以不是肺癰,而因為肺氣脹滿者,時間的關(guān)系,我沒有給大家舉例,這等到講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支飲時,一方兩用,這方子可以針對,這種肺氣壅塞不通的氣胸,邪實氣閉的情況有效。病因、病機,感受風(fēng)熱病毒,邪熱犯肺,蘊結(jié)不解,熱壅血瘀,結(jié)聚成癰,腐潰膿出,這是肺癰的病因、病機。辨證分期,三個,表證期、釀膿期、潰膿期,在原文里面形容,表證期為“風(fēng)傷皮毛”,“風(fēng)中于衛(wèi)”,熱邪在肺;釀膿期為“風(fēng)舍于肺”;潰膿期為“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jié)癰膿”。在證治上呢,表證期,這在原文里沒有直接提出來,但是從它所表述的表證期,“痛有定外”,我們可以考慮辛涼解表法,一定要加上清肺泄熱法,我也說,在《千金》葦莖湯里頭,三仁不用,一定要用到葦莖或者蘆根,現(xiàn)在我說,魚腥草是治療肺癰的典型藥物,代表藥物也可以加上,一定在銀翹散的基礎(chǔ)上加用,釀膿期實證的喘甚,邪實氣閉,葶藶大棗瀉肺湯開肺逐邪。癰膿將成、未成或已成,葦莖湯清肺化痰,活血排膿,這在〔附方〕是《千金》葦莖湯。潰膿期,膿成潰后,正氣已虛了,所以他提倡用桔梗湯,排膿解毒的作用。有的主張,也可以兩方早期使用,不管是釀膿期,還是成膿期,都是很有利的。
咳嗽上氣這部分,我們特別講了幾個,有關(guān)肺脹的治療方子,在概念上,肺氣脹滿,以咳嗽上氣,喉中痰鳴,甚則喘不得臥為主癥的一類疾病??人陨蠚獠C,肺氣上逆,癥狀,氣喘、氣急。病因、病機上,素有內(nèi)飲,復(fù)感外邪,有的是風(fēng)寒之邪誘發(fā),有的是風(fēng)熱之邪誘發(fā),內(nèi)外合邪,肺氣脹滿,這是它的病因、病機。第3、4條,我說提示了虛、實兩種不同病情。在辨證施治上,我講了寒飲郁肺的射干麻黃湯,散寒宣肺,降逆化痰。痰濁壅肺的皂莢丸,清滌痰濁。寒飲挾熱,這就是厚樸麻黃湯,和澤漆湯兩方的比較,請大家自己再去看一看。飲熱郁肺,熱重于飲,喘重于咳,我剛才講“目如脫狀”,和西醫(yī)講的極度乏氧,造成的“蛙目”是一個類型的,越婢加半夏湯,宣肺泄熱,降逆平喘,這是我們重點要求的,射干麻黃湯證,越婢加半夏湯證,再就是小青龍加石膏湯證,寒飲挾熱,飲重于熱,咳喘并重,小青龍加石膏湯,是解表化飲,清熱除煩。
這一篇講完了。它主要是肺痿肺癰的治療。它書里頭也提出來了,這個肺痿,咱們方才講的,像麥門冬湯啊,火逆上氣,咽喉不利,它也咳唾涎沫,不過它很難咳出。咽喉不利,這幾個字?jǐn)R得非常好。這也是一個約略的說法,不過它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對這個肺痿的治療啊,一方面它津液虛而有熱,所以既要清熱,又要滋潤補虛,用其它的熱藥補虛是不行啊,就是咱們現(xiàn)在說的這個清燥救陰的法子了。它有提一個麥門冬湯,后面這個附方里頭提出了一個炙甘草湯。這幾個方子都常用。那么另外呢,不見于本章講的竹葉石膏湯,都有用的機會,當(dāng)然其它的還有了。對肺結(jié)核的初期治療這書上就沒提,那一般的大概用柴胡劑的機會多。你看有胸脅苦滿哪,咳嗽,如果有這個熱特別盛,一般的還是用栝蔞這類藥配合小柴胡湯的多,我們在小柴胡湯內(nèi)配合這個,這樣用挺好。
桔梗湯就是桔梗甘草兩味藥,這也是在這本文上提出一個肺癰代表的方劑。在附方里又提出了一個桔梗白散,桔梗白散偏于實證,當(dāng)然這個書里頭還有別法子,像我們將來講到腸癰篇就有了,排膿散、排膿湯都可以用。那它提出葦莖湯用在偏于有熱的情形,也行。這個關(guān)于肺癰的病的變化很少,就是一個膿已成、膿未成,就是化膿前后的關(guān)系。膿未成以前,痰粘壅盛,我們可以用葶藶大棗瀉肺這法子。那么這里面如果有咳逆上氣,咽喉不利,喉中有嘶鳴的痰聲、喉中水雞聲,就用射干麻黃湯,這個方子在治哮喘常用。
那另外呢,這咳嗽啊在后世方書里頭,遇到了咳嗽一定是治咳嗽,在我們臨床上其實要是由感冒而來的咳嗽,就先治感冒,感冒去了咳嗽自然就好。你不用盯上咳嗽,你只顧咳嗽把感冒也忘了這就不對,所以這書啊也不那么提。它只提一個,它說脈浮者,用厚樸麻黃湯。厚樸麻黃湯這個方是解表的藥物,主要是解表了,但它里頭有加點止咳藥,這可以給我們臨床上指明一條道路。咱們臨床上它要是感冒,感冒我們傷寒論講過了,它總有兩個類型,不是中風(fēng)這類型,就是傷寒這類型。這個中風(fēng)類型就是自汗出,有自汗的;沒有汗的就是傷寒那個類型。有自汗的用桂枝湯這方法,沒有汗的用麻黃湯這方法。我們治咳嗽也如此,但是要更適應(yīng)這個疾病,它有咳嗽,在這里頭可以加止咳嗽藥,那我們最常用的是葛根湯加桔梗,行不行的,行的。可是這個后世對方藥的認(rèn)識有時候出了問題了,它說桔梗是升提,那么明明這個人有外感,同時有咽痛,它也不敢在解表的方劑里加桔梗,怕它升提啊。我就遇著一個人,那我給他看病,我開葛根湯就加桔梗。他瞅瞅后,當(dāng)面沒說,過后他和別人說,哎呀,我看他開這個方子,敢加桔梗,他不吐血啦?他說桔梗升提。事實上不是那個事,你們可以實驗實驗。
我們臨床它有真正的外感,發(fā)燒怕冷,也非解表不可。那么這時有些嗓子疼,即使不在化膿的時候,你加桔梗是準(zhǔn)行的;他如果里頭再有點熱就加石膏就行了嘛,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后世就把這個治身體上部的東西都認(rèn)為是升提,它不是升提,桔梗升提什么啊。我們在解表藥里,像桑菊飲都是這種法子,一方面它解表,一方面加點止咳藥。所以我們在傷風(fēng)感冒咳嗽中用這方子都挺好使,那我們在其它的解表藥里也可這么用的。所以厚樸麻黃湯也的一個例子,也不是說治咳嗽就是用這個,即使是脈浮,也不一定是的。我們讀這書啊,要活看。
那么咳逆上氣帶喘,這個東西啊,全是有外邪又有里飲,全是這種病。那它舉出來像射干麻黃湯,跟小青龍湯全是治這個外邪里飲的,不過也得因證而施。我們說喉中特別的這個有嘶鳴痰聲,那你得用射干麻黃湯,這些方劑都差不多少,就是個藥物加減出入的這么一個不同,沒有其它的大不同。那么除去這個方劑還有沒有,還是有,所以這個書不是說整個都到家了。剛才講的麻黃湯在傷寒論里頭治不汗出而喘,所以麻黃湯證也治喘。麻杏石甘湯也治喘,它是汗出而喘。
所以我們對于治喘、咳逆上氣的這類辦法,旁的方子還是有的。我頂愛用這個葛根湯,這個葛根湯啊,它是發(fā)汗不燥,葛根這個藥是一個清涼性的解表藥,擱到麻黃桂枝一起,所以它不那么燥,所以我更喜歡用它。那么就是由這個表證而來,看這個咳嗽喘,那離不開用麻黃的。
另外咳逆上氣像咱們講肺痿肺癰那一節(jié)講,它說風(fēng)中于衛(wèi),呼而不入,它因為表不通而往上,它上氣啊,氣往上跑,所以他就是能呼,但是吸氣困難,關(guān)于這類的都和表有關(guān)系。那么里頭沒有水飲呢?它這個喘啊,雖然不足以像嘶鳴啊這樣的厲害,但是這些都是外邪內(nèi)飲的。那它也舉幾個例子,在這以外還是有的。
是不是這樣治這個喘、咳逆上氣就夠了呢,這個書我認(rèn)為還是不夠的,后頭還要講,還有痰飲篇。痰飲篇也是為痰飲咳嗽,它也補這個不足。那么另外我們還得結(jié)合《傷寒論》上來看。尤其是喘,是我們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病了。有的是關(guān)乎里證,咱們在講陽明病篇的時候,陽明病有腹?jié)M而喘,如果這個胃這個地方結(jié)實,實在的實,不是石頭的石,它壓迫那個胸膈,就阻礙呼吸,這也是個喘,這種喘挺多的啊,這在臨床遇到很多很多的。有一個老頭,他一直喘簡直就動不得,上次給他開點瀉藥,喘不作了,那老頭高興死了,像這種情況你就得吃瀉藥。所以在臨床上,這個書在這地方?jīng)]提,但傷寒論上提了,這個書約略,它沒法把傷寒論整個拿過來補充這個,所以你這個書要前后看,它源起同一部書,它先見于那個書了,這個書就沒有。
我們研究這個呼吸氣方面的疾病,我們應(yīng)該前后觀察,你得通過臨床實踐,很多的這種尤其是慢性的哮喘,常常有瘀血癥。這可不只要給他通大便、去實,而且還要想法加去瘀血藥。我們最常用的就是大柴胡湯、桃核承氣湯啊、桂枝茯苓丸的合方啊常用,這是我經(jīng)常用的。那么如果它既有里邊的病,同時又有外感,你可以合起來用,這個臨床上也常有的。我們這個病人,他有老病在身上,就是哮喘,他畏風(fēng)寒時誘發(fā)了,他著點風(fēng)寒,把這喘勾起來了。所以這個時候又有外感,他身上里頭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那個大便還是干,該有瘀血還有瘀血,那么這該怎么辦呢,你光解表也是不行,這就這幾個合起來用。所以我在臨床上常這么用,一方面你看我們方才講的方子吧,如果有射干麻黃湯證,你用射干麻黃湯沒錯,它又兼大便也不利,大便幾天不拉,舌苔有黃苔,我們就是針對他各方面,你像舌頭發(fā)青了,咱們說瘀斑瘀斑的,里頭有瘀血。那么這時候你再加上祛瘀藥一塊用,都行的。
我還有那么一個報告呢,對于大柴胡湯的應(yīng)用啊,這里頭有。那么一起用也沒有什么問題的,分著用也行,治病就這樣子,你說不能一起用,所以抓重點,一樣一樣治也行。臨床上那個治病要圓機活法嘛,自己臨床斟酌的用。所以這一章大概它都有了,專治痰的,像這個皂莢丸啊、葶藶大棗瀉肺湯啊。你像這個外邪內(nèi)飲的它也講了,大致各方面都有了。但是我們對書的研究啊,我希望大家這樣子,我們既是研究的咳逆上氣、肺痿肺癰,在旁的書上也找一些。把這個做個題目,是關(guān)于這個都拿來擱到一起,都看一看,更好一些。所以常常自己找出一些數(shù)據(jù)來,對這個病,對于這個治療更能充分地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