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易經(jīng)那點事》,請關注“雙手合十笑看人生”頭條號,跟多內容請查看往期內容。今天我們講講《易經(jīng)那點事》之六十四卦的排列。 六十四卦由八卦兩兩重疊而成,每卦之中都含的兩個八卦符號,這兩個八卦符號,凡居下者稱為下卦,又稱內卦,《左傳》謂之貞卦;凡居上者稱為上卦,又稱外卦,《左傳》謂之悔卦,貞、悔,卦位的意思。這就是所謂的二體。上下體既可以象征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兩個階段,即下卦為“小成”階段,上卦為“大成'階段!又可以象征事物所處地位的高低,或所居地域的內外、遠近等等。 后人出于占筮的需要,對六十四卦卦象、三百八十四爻爻象的體系進行了精心地安排,形成了一個系統(tǒng)。有了這樣的編排系統(tǒng),可以促使人們把卦爻象和卦爻辭聯(lián)系起來考慮,從而歸納出每卦的思想內容,這也是《易經(jīng)》的一大特點。通行的六十四卦象的排列順序是: 六十四卦 如果仔細對比一下前后卦象之間的關系,就會發(fā)現(xiàn): 乾卦與坤卦的卦象明陽爻正相反,屯卦與蒙卦的卦象陰陽爻倒置。繼續(xù)往下對比,就會看出在卦序的排列上,前后相鄰的兩卦卦象不是陰陽爻相反,就是陰陽爻倒置。對此卦序古今有各種不同的解釋。較早的《易經(jīng)。序卦傳》從卦名的義理上說明前卦和后卦具有因果聯(lián)系,后卦依賴于前卦,或相因,或相反,這樣從《乾》卦到《未濟》卦構成了一個因果系列。唐代人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提出“二二相偶,非覆即變”的說法。所謂“二二相偶”,即每兩卦為一對,互相配合。所謂'非覆即變”,即兩卦配合的形式不是卦象互相倒置,就是卦象的陰陽爻相反。統(tǒng)觀六十四卦象的排列順序,卦象六爻相反的,有八卦。不相反的有二十八卦,這二十八卦的陰陽六爻倒置過來,又各成另一新的卦象,成為五十六卦。這就是孔氏所說的“非覆即變”。 更多內容,請關注本頭條號!歡迎閱讀往期內容! |
|
來自: 唯心獨醉88 > 《易經(jīng)/風水/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