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不相信魏延應該是千年誤傳 蜀漢諸葛亮時代最重要的將領(lǐng)當屬魏延,他可以說是劉備死后諸葛亮最重要的搭檔。然而,關(guān)于諸葛亮和魏延的關(guān)系,歷史上一直都有各種說法,其中最主要的觀點是諸葛亮一直不相信魏延,因為諸葛亮認為魏延頭上長反角,認為魏延會反叛蜀漢,所以,諸葛亮死后也要將魏延帶走,設計讓楊儀殺死了魏延。 歷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嗎?由于蜀漢不置史,所以,關(guān)于蜀漢的歷史絕大部分都是謎。但是,從《三國志》中即使是很簡略的記載有關(guān)蜀漢人物來看,我們不難分析,諸葛亮不但沒有懷疑過魏延,而且諸葛亮一直將魏延當作最信任的搭檔,魏延對蜀漢和諸葛亮一直都是忠心耿耿。仔細閱讀《三國志》中的《蜀志》,從零星的片斷里我們至少可以找到以下五個方面的依據(jù)。 一是魏延是劉備信任的重要將領(lǐng),諸葛亮沒有懷疑的理由。魏延本是荊州將領(lǐng),后投靠劉備,于公元211年,魏延以部曲的身份隨同劉備入蜀,能作為劉備的部曲,那說明是劉備最信得過的人,等于是親信,是保鏢。在取代劉璋的過程中,魏延那是立下大功的,如平定廣漢郡、圍攻成都,魏延都是當時重要的將領(lǐng),魏延也因此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軍。別看牙門將軍只是雜牌將軍,在蜀漢,牙門將軍可是關(guān)鍵的將軍,不是劉備最信得過的人是當不了牙門將軍的,我們知道,先后在劉備手下?lián)窝篱T將軍的人主要有趙云、魏延和向?qū)櫍@三人都是劉備最信得過的親信之一。在取代劉璋之后的公元219年,漢中一戰(zhàn),魏延同樣立下汗馬功勞,劉備漢中稱王之后,在任命漢中太守時,當時所有的人都認為非張飛莫屬包括張飛自己,但出乎意料的是,劉備將此重任交給了魏延,后封為鎮(zhèn)北將軍,可見,劉備對魏延的信任到了何種程度。此后,魏延一直駐守漢中十余年,成為蜀漢最穩(wěn)定的邊界,相比關(guān)羽,當時的關(guān)羽鎮(zhèn)守荊州,竟然將荊州失去,成為蜀漢由盛轉(zhuǎn)衰的轉(zhuǎn)折點,而魏延鎮(zhèn)守漢中,面對的是北魏,都沒有出現(xiàn)任何險情,而且人民安居樂業(yè),這充分說明魏延不但軍事才能非凡,而且施行政治、經(jīng)濟也很不錯,在蜀漢應該是頂尖人才了。而諸葛亮作為劉備最信任的部下,劉備如此相信的重要將領(lǐng),諸葛亮沒有不相信的理由,從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提到的向?qū)?,為什么要后主劉禪相信向?q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先帝稱能”。但有人或許會問,諸葛亮為何在《出師表》中沒有稱贊魏延呢?根本原因是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提及的人物都是諸葛亮安排在劉禪身邊的人,而包括趙云、魏延等重要將領(lǐng)都隨諸葛亮北伐去了,所以無須提及。 二是諸葛亮五次北伐,魏延總是北伐陣營中的核心將領(lǐng)。公元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進駐漢中,對魏延在漢中的表現(xiàn)相當滿意,提拔他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而且在后來的北伐中,雖然總體上失利大于勝利,但魏延是諸葛亮北伐中少有的亮點,公元230年,第三次北伐,魏延大破曹魏后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大軍,這應該是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僅有的一次全局性勝利。獲此大勝的魏延因此被提拔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并授予假節(jié),封為南鄭侯。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當時司馬懿派張郃攻王平于南圍,在形勢危急之下,諸葛亮派魏延和高翔、吳班率軍逆戰(zhàn),最終反敗為勝,獲甲首三千級,司馬懿呆在營中不敢應戰(zhàn)。在諸葛亮五次北伐中,諸葛亮都要魏延親征,而且后來成為副統(tǒng)帥,并且戰(zhàn)功累累,這充分說明在諸葛亮心中,魏延是不可或缺的將領(lǐng),而且是值得信賴的將領(lǐng),否則,諸葛亮也不可能每次讓他領(lǐng)兵北伐。 三是劉琰潑婦罵街對待魏延,諸葛亮叫其致歉并叫他回成都。公元232年,蜀漢車騎將軍、中軍師劉琰與魏延鬧不和,劉琰竟然如潑婦罵街一樣對待魏延,作為一名武將出身的魏延,竟然能夠容忍,可見魏延其實是很大度的,諸葛亮因此而責備劉琰,并且遣送其回成都,雖然給其的待遇未變,但從此失去了諸葛亮的信任,劉琰因此而得了神經(jīng)病,最終因為家暴違反《蜀科》法律中的有關(guān)條款被斬首街頭,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因為犯家暴而斬首的男人。 四是魏延曾獻計子午谷奇謀,而且自告奮勇勇挑重擔,說明魏延對蜀漢的忠心可昭日月。在《三國志》中有這樣的記載,諸葛亮北伐中,魏延屢次獻計子午谷奇謀,并且希望親自帶領(lǐng)五千人馬去實現(xiàn),這一獻計至少說明了魏延三個方面的與眾不同:一是說明魏延是有軍事頭腦的人,不同于一般將領(lǐng)只唯諸葛亮是從,說明在諸葛亮之外,魏延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獨立的擔當能力;二是從魏延的分析來看,說明魏延做到了全面分析,而且立足于自己做漢中太守多年對敵人的了解;三是敢于為蜀漢去犧牲,如果魏延是貪生怕死之人,他絕不會自己主要要求帶領(lǐng)五千人馬去冒險,而且從現(xiàn)在來看,子午谷奇謀付出的犧牲那是無法想象的,但他愿意去冒險,這充分說明魏延對蜀漢是忠心的。雖然諸葛亮最終同意,但他依然能夠服從諸葛亮的領(lǐng)導,這也充分說明魏延是顧全大局的。 五是諸葛亮叫魏延斷后,那其實是對魏延最大的信任。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終病逝于五丈原,這個時候的諸葛亮考慮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大軍的生死,在其垂死之際,諸葛亮召集身邊重要將領(lǐng)召開了最后一個軍事會議,由于魏延沒有參加,有人認為諸葛亮是不信任魏延,其實,魏延之所以沒有參加,應該是魏延在前線,而且諸葛亮已經(jīng)病危,不可能叫來魏延,但是,在會議之后,諸葛亮叫人報告了魏延有關(guān)軍事部署,這說明諸葛亮是充分相信魏延的,而且是將其作為死后最重要的倚靠,希望其能擔起重任,特別是魏延曾是十多年的漢中太守,對漢中當然是相當?shù)氖煜?,由他斷后再合適不過。其實,魏延的回答應該是令諸葛亮放心的:“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作為魏延在得到費祎的傳信之后,應該是說了這個方面的意思,但原話應該有改變,而且有添油加醋,至少改變了語氣,魏延的本意應該是:“丞相您就安心的去吧,有我魏延在呢,大家會將您的后事安排好的,我會帶領(lǐng)三軍奮勇殺敵的,您放心,我魏延一定會為蜀漢奮斗到最后一刻?!钡牵貉优c楊儀是有過節(jié)的,因為魏延是武將,性格肯定比較直爽,所以,有過幾次拿著刀子要殺楊儀,事實上從后來的經(jīng)歷來看,楊儀真不見得是好人,而且費祎為什么能夠當上大將軍,就是告密楊儀才當上大將軍的,可見,諸葛亮當時相信的這兩個人,相比魏延,應該說是小人,他們借諸葛亮病重之際,假傳諸葛亮對魏延的信息,其實,誰都知道,部隊突圍,斷后最后的那支部隊絕對是最危險的,諸葛亮能夠?qū)⑦@樣危險的部署交給魏延來完成,那是因為諸葛亮相信魏延能夠顧全大局,也只能他能夠完成這樣的任務,犧牲自我為蜀漢。但費祎在傳話的過程中,按照楊儀授意有添油加醋,說什么丞相不管,你愿意斷后就斷后,不愿意隨你便。作為蜀漢最重要的部隊處于如此危急之下,諸葛亮會可能在臨死前說這樣的話嗎?他最大的希望當然是所有將領(lǐng)同心協(xié)力,全軍平安度過危機,怎么可能會說出分裂的話呢?這會是諸葛亮的性格嗎?如果不相信魏延,諸葛亮五次北伐都會帶著魏延嗎?但是,楊儀為了除去魏延這個最大的政敵,首先考慮的不是團結(jié),也不是如何擺脫目前危險的局面,帶領(lǐng)三軍安全回歸,而是首先要除掉政敵魏延,在諸葛亮死后的各種做法絕對讓魏延不高興,激怒魏延,尤其是楊儀率領(lǐng)大軍回成都的過程中,魏延竟然不知情,而且根本就沒有給魏延留下斷后的部隊,因為魏延可是副統(tǒng)帥,你叫他怎么斷后?所以,魏延在追趕部隊的過程中,其實還是做到了斷后的,燒掉所有棧道,至少讓敵人進攻不了,特別是魏延在追趕部隊的途中,還飛書后主劉禪,說楊儀有反心,當然,楊儀也同時在飛書后主劉禪。但這個時候的楊儀實際上已成為部隊的核心,所以,話語權(quán)在楊儀手中,劉禪最終相信的是楊儀,而且雖然諸葛亮推薦劉禪身邊的重要官員如蔣婉、董允等,其實除了忠誠之后并無多少辨別能力,而后主劉禪更無辨別能力,在楊儀的慫恿下,天平倒向了楊儀這邊,導致了魏延最終死在楊儀手下。一代名將最終就這樣被冤死。反觀蜀漢后期的軍事領(lǐng)導人姜維,他本來是曹魏將領(lǐng),因為被懷疑就投降了諸葛亮,而魏延這個時候的處境其實比姜維要更尷尬,但他只想爭辯自己的清白,而沒有選擇反過來投降曹魏,更可見其對蜀漢的忠心。 而楊儀僥幸斗贏魏延之后,最終又死在費祎的小報告里,而死之前后悔當初沒有投降曹魏,從這一后來楊儀他們的斗爭來看,我們有足夠的理由認定魏延是被楊儀他們假傳諸葛亮旨意,最終激怒魏延將其害死的,令風雨飄搖的蜀漢又失去了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人才,從而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所以,諸葛亮生前不相信魏延那是千年誤傳,是楊儀、費祎等一批人制造出來的,傳言諸葛亮說魏延頭上長有反骨必公造反那當然是無稽之談,是《三國演義》的戲說,而且說魏延有投降曹魏的跡象,那更是楊儀要除掉魏延的借口,蜀漢為什么不置史,根本的原因是楊儀這樣的人實在太多,怎敢置史?而魏延對蜀漢的忠心并不低于諸葛亮,特別是魏延的才能要遠遠高于楊儀、費祎他們,如果魏延不死并最終得到重用,那將是蜀漢后期最大的福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