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一次改錯的機會 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遠比懲罰更強烈。 ------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我們班有個男孩子S,我還記得他媽媽開學第一周就曾來找過我,說他家這個兒子多么好動,愛講話,成績又不好,小學老師沒辦法,最后只好讓他坐在講臺邊的座位上。她希望初中老師能對他管嚴一點。我當時想:又一個棘手的角色出現(xiàn)了。過了幾天,我見講臺上的粉筆因為沒有盒子裝,很散亂,便說:“班里現(xiàn)在缺一個粉筆盒,假如誰家里有廢棄不用的塑料盒、木盒或者鐵盒,并且你愿意為班級做一件好事的話,明天帶過來好嗎?”第二天,我進教室后便發(fā)現(xiàn)講臺上多了一只小木盒,里面的粉筆放的整整齊齊。課后知道,這是S帶來的。我想他一定很早就到校了,悄悄把粉筆轉(zhuǎn)移到了盒子里。這說明這個孩子并不壞,而且在他內(nèi)心里極想表現(xiàn)的好一點。至于上課講話啦、做小動作啦、坐姿不正啦等等完全是因為他控制不了自己。 這件事以后,面對他隔三差五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我總是想:這個孩子本質(zhì)不壞。于是在處理的過程中也不刻意為難他??偸悄托牡卣f服教育。有一次,他和幾個同學把另一個學生的眼鏡弄壞了,需要賠償。我叫他們回去把事情告訴家長,家長再給我回個電話。其他孩子倒沒什么異議,他卻私下里跑來求情,說自己最近老犯錯誤,今天的事能不能不跟他家長說,他愿意賠償并保證下不為例??此転殡y的樣子,我答應了他。此后,他在班級中更加主動的做這做那。這不正是我所要的結(jié)果嗎? 學生正處于成長中,難免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過失,有時學生的某些舉止往往是下意識的行為,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事,給學生一個臺階下,就是給學生一個認識、改正的機會,學生會從老師的寬容中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護和人格的尊重。學生從獲得這個尊重開始,就可能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省,實現(xiàn)“內(nèi)心矛盾的斗爭”,這是一個從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過程。 王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