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擇端出生在北宋中期,從小就喜歡讀經(jīng)書以及舞文弄墨,習字畫畫。成年后他后到開封府參加科舉考試,可惜沒有考上。他感覺無顏以對江東父老,只好留在汴京,想找份差事干。有人告訴他,開封的相國寺雕梁畫棟需要大量的畫師,他來到相國寺,靠給寺院繪畫謀生。 一天,宋徽宗駕臨相國寺燒香拜佛。有人稟報皇帝說,相國寺里住著一位畫師,畫技高超。宋徽宗便令人將這位畫師召進翰林圖畫院,親自命題讓他描繪北宋東京的繁華景象。張擇端目睹宋徽宗的驕奢淫逸、不理朝政??吹皆诜比A背后的社會危機,因而對江山社稷深感擔憂。 張擇端身份低微,想直接向皇帝進言,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他決定用手中的筆去描繪軍政敗象和一系列的社會弊端,以警示宋徽宗,借此表達希望他治理朝政的愿望。這便是《清明上河圖》的由來。 他首先畫出管理失控的開封城。開封城的望火樓是為防火而修建的,但畫中的望火樓已經(jīng)改造成供休憩用的涼亭,里面擺上桌椅。望火樓下面的兩排兵營也已改成飯鋪和茶肆。在河中,沒有一般巡江的消防船。 在畫卷中心,虹橋的那只船正要穿過橋洞,卻沒有放下桅桿。這里實際上是在表明,由于河道和橋面缺乏管理,無人值守,才會出現(xiàn)大客船與拱橋即將相撞的險情。他又用細膩的筆肚描畫,橋上占道經(jīng)營的小販們擁擠在橋的兩例;坐轎的文官與騎馬的武官狹路相逢,各不相讓。 護衛(wèi)內(nèi)城的城樓毫無防備措施,下面城門洞開,無人把守。在這細致的描繪背后,他是想提醒當朝皇帝,這是多么嚴重的管理疏漏。同時,他還輕輕一帶而過,描繪士卒趴在公文箱上打瞌睡,有的則散坐在門口。本應(yīng)早晨巡視的差役隊伍,快到晌午了還遲遲不能出門,真實地表現(xiàn)北宋末年拖沓低效的吏治局面。畫卷中本應(yīng)在望火樓把守的軍卒,卻在忙碌運酒,表現(xiàn)軍心渙散的場景。 張擇端絞盡腦汁,通過一個個場景細致刻畫種種社會亂像.以警示皇帝:如果照此下去,就會造成國將不國的嚴重后果。然而,皇帝僅僅欣賞張擇端的畫技,絲毫不理會畫中描繪的一系列不祥之兆,依然紙醉金迷、荒廢朝政,結(jié)果金兵毫不費力地打入都城汴梁,滅了北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