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條狀態(tài),內(nèi)容如下: 本想做進一步的說明,但限于篇幅,不得不發(fā)到這里。 市面上有很多專門教人學日語50音圖的書,我覺得買的人都是浪費錢,而且還浪費時間,而最大的危害是,你對日語的那點興趣,很可能在這一本書里就被消耗完了。 所謂50音圖,簡單的說就是日語「假名」,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英文的26個字母」(不過日語有46個,「50音」只是個近似數(shù))。可是,你見過有人專門買一本書,來學習26個英文字母的嗎? 其實只要用對方法,慢的一周,快的3天,會五筆打字的只需要一天,就能學會日語50音圖了。 50音圖表 50音圖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平假名(上圖中字號較大的部分) 片假名(上圖中字號較小的部分) 表中的英文字母,只是告訴你怎么發(fā)音。 「平假名」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小寫的英文字母」(abc)
平假名來源于中國「漢字草書」的簡化,你今天仍能找到與它們完整對應的中文漢字。 例如:た → 太,あ → 安,い → 以 左邊是平假名,右邊是中文漢字,它們不但外形相似,連發(fā)音也基本相似。你只要記下這46個“日文字母”,就能通讀幾乎所有的日語兒童繪本了(雖然意思不一定懂,那也很牛了吧?)。 而這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 也就一個小時吧。 「片假名」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大寫的英文字母」(ABC),發(fā)音與前面的平假名完全相同,一一對應,只是寫法不同而已,當然也只有46個。 片假名表 它們來源于中國「漢字楷體」的「偏旁部首」,所以幾乎沒有完整對應的中文。不過,會五筆輸入的話就好辦了。 五筆的原理剛好是把漢字都“打碎”,拆成一個個零散的「偏旁部首」,輸入漢字的時候,再把它們組裝起來。 這個《五筆字根表》你背過嗎? 《五筆字根表》里的偏旁部首接近150個。如果你會五筆,它們應該早已成為血液里的一部分了。于是你會發(fā)現(xiàn),日語46個片假名,好多都在你背過的五筆字根表里出現(xiàn)了。 舉個例子: 片假名:マ(讀音ma) 中文沒有對應漢字,外形又很抽象,你該怎么記? 看上面的五筆字根表,C鍵,是不是有這個マ? 而C鍵的五筆口訣是“又巴馬”,潛意識很快就跟ma這個讀音對應起來了。 總之,稍加聯(lián)想,就能很快記住這些熟悉又親切的偏旁部首(片假名)了。 ok,日語的“大小寫字母”(平假名、片假名)你都記住了,你已經(jīng)有能力完整的去“讀”日文版的《圣經(jīng)》了(世人以為最難懂的書)。
你看,這一頁幾乎沒有片假名(因為沒有人名和地名),所以只要會平假名就基本能讀了。 上圖中所有的假名你現(xiàn)在都認識了,你不認識的只有漢字,但是這些漢字的意思與中文基本都是相同的,只是發(fā)音不同,而每一個漢字上面都已經(jīng)用假名(就是你剛才記住的那些日文字母)給你「注音」了(日本人認識的漢字比你少得多)。 所以你不但能讀,還能明白個大概意思。想要完全讀懂怎么辦?旁邊放一本中文版就好了,句子都一一對應,翻譯都堪稱極品。 于是,日語零基礎想讀日文版《圣經(jīng)》,你大概只需要1~3天不等的時間。 如果換成英文,這是絕對不可能的(為什么英文不可能?你慢慢想吧)。 順便說一下,我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說《圣經(jīng)》的寫作風格和閱讀難度像《論語》?....其實最牛B的語言往往是最簡單、精煉的。據(jù)統(tǒng)計,整本《圣經(jīng)》不重復的單詞只有6千多個,其它單詞雖然出現(xiàn)很多次,但都是重復的。而很多人眼中最難懂的《創(chuàng)世紀》在語法上幾乎都是陳述句。 順便再發(fā)個預告: 溫哥決定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去深入的研究日語這門學問(可能根本用不了一年),目的是想總結(jié)出一套快速學會日語的方法和規(guī)律。或者說,是快速習得任何一門外語或技能的通用方法論。之所以先拿日語開刀,是因為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一些奧秘(是課本里不會講的)。例如:
我會讓你們知道,日語是世界上最簡單的外語,沒有之一(僅對中國人而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