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伏灸:7月7日~7月16日 (10天) 初伏灸:7月17日~7月26日(10天) 中伏灸:7月27日~8月15日(20天) 末伏灸:8月16日~8月25日(10天) 末伏加強灸:8月26日~9月4日(10天) 我們先看一個邏輯關(guān)系: 身體虛(先天、后天)→ 體寒 → 濕氣 → 凝 → 瘀 → 堵 → 腫瘤(生病) 那么堵是堵哪兒? 是堵在經(jīng)絡(luò)上。 艾灸的治病原理:靠艾灸時的熱力、藥力作用于人體穴位,刺激經(jīng)絡(luò),從而達到治病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 再明確點說:艾灸是靠熱力藥力推動氣血的循環(huán)加快,從而打通瘀阻的經(jīng)絡(luò),來達到治病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的。 而三伏天是陽氣最旺的時節(jié),本身這時人體的氣血相對于其它季節(jié)來說循環(huán)就快(比如心腦血管問題的患者夏天比冬天好受一些?。?,那么這時艾灸,血液循環(huán)就更快了,溫通經(jīng)絡(luò)的效果更明顯!艾灸驅(qū)寒除濕的效果也更好! 我本人更傾向于三伏灸,作為父母,在暑假里,每周給孩子們做一次隔姜灸,對孩子體質(zhì)的增強是很有幫助的。 三伏貼,對工作緊張,又沒有艾灸經(jīng)驗的人來說還是很不錯的選擇的。 如果將三伏灸和三伏貼結(jié)合起來使用,那就是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了! 每周做一次三伏灸,貼2次三伏貼。 做了三伏灸后,直接在施灸的穴位,貼上三伏貼;2天后取下來。 休息1-2天,再貼第2次….. 1,三伏貼的主要穴位: 大椎穴、肺俞穴、中脘穴、肚臍、足三里、命門穴 大椎穴、中脘穴、肚臍、足三里、命門穴這5個穴位主要是扶正的穴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也必須灸的穴位,《黃帝內(nèi)經(jīng)》說:正氣內(nèi)存邪不可干!也就是說,你身體的正氣充足了,不會得任何病! 肺俞穴,是肺經(jīng)上的要穴,因為從中醫(yī)五行來說,三伏對應肺經(jīng)。 2,再次說明,如果你已經(jīng)有了各種病癥,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那么三伏灸的穴位就跟你現(xiàn)在艾灸的穴位完全一樣! 因為天氣熱,每天艾灸的穴位時間可以相對減少,如果你的病癥需要艾灸7個穴位,那么你可以采用循環(huán)灸,今天艾灸3個穴位,明天再艾灸剩下的4個穴位;每次每個穴位的艾灸時間減少到20-30分鐘。 如果你還要貼三伏貼,你可以在三伏貼的6個主要穴位中,選取3-6個穴位貼!也可以這次貼這3個,下次貼那3個! 3,提高孩子體質(zhì): 注:三伏貼適合2歲以上小孩; 貼:大椎穴、身柱穴、肚臍 4,孩子近視眼 貼:大椎穴、身柱穴、肚臍; 同時用艾灸熏灸整個眼睛,每天2-3次,每次每只眼睛3-5分鐘。 5,孩子鼻炎 貼:大椎穴、肺俞穴、身柱穴、肚臍 同時用艾灸,從印堂穴一直灸到鼻尖,上上下下,來來回回,每天1-2次,每次3-5分鐘。 6,孩子哮喘 貼:大椎穴、肺俞穴、定喘穴、肚臍 7,慢性支氣管炎 貼:大椎、肺俞、膻中、脾俞、豐隆、肚臍 8,腰腿痛取穴: 貼:疼痛點、肚臍、腎俞、腰陽關(guān)、足三里 9,頸椎痛取穴 貼:疼痛點、大椎、肩井 10,消化不良取穴 貼:中脘穴、肚臍、天樞、足三里 11,腎虛取穴 貼:關(guān)元穴、腎俞穴 12,婦科病取穴 肚臍部位(兼顧中脘、關(guān)元、氣海)、下腹部、后腰部位(兼顧命門、八髎穴)、足三里、三陰交 艾 灸 法: 1,如果是治療性的艾灸,還是按照以前的穴位,每天1次,每次每個部位或者穴位30分鐘,艾灸3天休息一天;最好結(jié)合三伏貼交叉使用,效果更好! 2,如果是保健灸,每周艾灸2-3次,每次每個部位或者穴位20分鐘。最好結(jié)合三伏貼交叉使用,效果更好 艾 灸 前 1、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guān)小門窗,房間內(nèi)不可以通風。 2、飯后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后1小時后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艾 灸 中 1、艾灸時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決不能吹空調(diào),吹電扇! 2、艾灸中必須多喝溫開水,便于排毒,水溫可以稍微高點。不可以喝冷開水,夏天也是。 3、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現(xiàn)濕氣,是體內(nèi)寒氣通過穴位排出,體內(nèi)寒氣較重,艾灸起了作用。 艾 灸 后 1、艾灸完2小時內(nèi),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 2、艾灸后不可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蛘甙耐?,隔開幾小時后再洗澡。 3、艾灸完,如果出現(xiàn)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F(xiàn)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喝杯大棗紅糖水。 4,艾灸后半小時,穿好衣褲后,可以開空調(diào);但是施灸過的部位一定要用衣褲保護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