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句話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至少《紅塵滾滾》不是。 無論是劇本、電影還是同名歌曲,都以極高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回應(yīng)每一個欣賞它們的觀眾。 我尤愛羅大佑為這部電影作的同名主題曲,大氣又不凡。 所謂大氣,大的是格局。俯瞰《紅塵滾滾》這樣在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飄零的故事,可能只有羅大佑才能拿捏得最好。 多一分嫌太肅穆,就變成了侯德健,少一分嫌太私人,就變成了李宗盛。 國破山河在的歌曲總是能夠激起聽眾心胸中的一腔波瀾,而對于這首歌的處理,羅大佑恰恰是另辟蹊徑,以柔情似水回應(yīng)著一往情深。 我特別相信,羅大佑初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其情感同樣是熾烈洶涌。只是,靜于筆下的表達,更能把悲天憫人的故事去說給世人聽,說給世人去懂。 “起初不經(jīng)意的你,和少年不經(jīng)世的我”一句足以翻起千愁萬緒,不覺潸然。 說起來,《滾滾紅塵》是一場女人戲,我喜歡女人戲,因為戲里有女人心。 有人覺得,影片里的沈韶華就是林青霞,不僅是因為林青霞演活了這個人物,當(dāng)然還包括她和秦漢(本片男主角)日后分分合合的曲折感情同劇里如出一轍。還有人覺得,沈韶華的故事就是張愛玲的故事,因為編劇三毛從不避諱故事的原型就是張愛玲和胡蘭成的亂世浮沉。 然而我覺得,十分故事,林青霞一層,張愛玲四層,剩下六層是編劇三毛的。劇中學(xué)生時代的割腕,絕食,寫作生涯里躲在被窩蒙頭寫小說,掌摑愛又深責(zé)之切的戀人......這些部分都是在張愛玲的人生框架內(nèi),屬于三毛極度私人的愛恨點滴。 人們都知道張愛玲一本書叫《傾城之戀》,卻很少有人知道三毛還有一本書也叫《傾城》。 可是這部片子也因為它的“任性”而飽受非議。 《滾滾紅塵》一經(jīng)上映,就迅速席卷了當(dāng)時的電影市場,票房與口碑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天有不測風(fēng)云,當(dāng)時香港的一家媒體捕風(fēng)捉影,抓住了故事中的男主角汪偽政府的官員,張曼玉飾演的女二號月鳳是左派學(xué)生骨干,來詆毀電影“思想錯誤”。 1990年金馬獎開獎,《滾滾紅塵》獲得12項提名,嚴(yán)浩獲最佳導(dǎo)演,林青霞獲最佳女主角,張曼玉獲最佳女配角,可唯獨三毛與最佳編劇擦肩而過。我曾看到有人這樣評價:“嘔心瀝血,但煩囂的紅塵不肯給她一個平靜的歸宿?!?/span> 兩個月后,在臺灣榮民總醫(yī)院的衛(wèi)生間,三毛用一條咖啡色的絲襪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紛紛擾擾,舊事陳年,“滾滾紅塵”這四個字也隨之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
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那么你很幸運,因為有上個世紀(jì)最優(yōu)秀的編劇、配樂、名伶誠意滿滿地把這個久遠的故事說給你聽。如果你沒看過這個電影,那么你同樣也是幸運的,因為這只古老的歌謠還會繼續(xù)地傳唱下去...... 來易來 去難去 |
|
來自: 真友書屋 > 《影視 戲劇 綜藝 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