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是佛家唯識宗創(chuàng)始人對人類心理活動抽象出來的一種理論上的認識。前五識眼、耳、鼻、舌、觸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動的感官,第六識就是在前五識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故稱之為意,第七識末那識,指的是由前六識與外在物質(zhì)溝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識,第八識則是在前七識循環(huán)往復(fù)活動的基礎(chǔ)上形成習(xí)氣、習(xí)慣,這些習(xí)氣習(xí)慣潛藏人心靈深處,不斷地不覺察地影響人的生活與工作。 唯識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諸種認識活動的佛教用語。所謂八識:第一眼識,實即視覺;第二耳識,實即聽覺;第三鼻識,實即嗅覺;第四舌識,實即味覺;第五身識,實即觸覺,此五識,通稱“前五識”。第六意識,義近通常所說的心識。前五識,只能攀緣“了別”、色等外境,第六意識,則能緣慮內(nèi)、外諸境。第七識,末那識,由它而有第六識,故第六識又是意“之”識;第七識在不停頓地起思慮作用,第六識的思慮作用則時有中斷。第七識依第八識而有,第七識所“緣”的也是第八識,第八識既是第七識的“所依”,又是第七識的“所緣”。 八識詳解 眼識 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是眼識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見,而不會分別;如果你在區(qū)別這個是書、那個是筆,這已經(jīng)是意識在作用了。 耳識 耳朵具有聽的功能,同樣耳朵只是具有聽見的功能,而不會區(qū)分這個是長笛的聲音、那個是小號的聲音。一區(qū)分,就是意識在作用了。 鼻識 鼻子具有嗅覺,它也只是具有嗅覺功能,一區(qū)分香臭,就已經(jīng)是意識在作用了。 舌識 舌頭具有味覺,同樣它也只是具有味覺的功能,一區(qū)分甜和咸,就已經(jīng)是意識在作用了。 身識 身體具有觸覺的功能,同樣他也只具有觸覺的功能,一區(qū)分快感和痛感,就已經(jīng)是意識在作用了。 意識 它又稱“心識”,其具有認識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識中有一識起作用,意識便同時俱起。五位中心法是根本,除了預(yù)知推斷或機體覺外,佛法重點在于通過修煉達到“心識”不受五塵傳遞而干擾,心中不為所動,最終做到六根清凈的目的。 此外,它對內(nèi)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及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有比知、推測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業(yè),皆由意識而作。心理學(xué)上,研究到前六識為止,在佛法上的分析,還有第七、第八——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的存在,前六識合稱了別境識。 末那識 末那是梵語manas的音譯,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zhì)是恒審思量,科學(xué)上指第七感時間覺,佛學(xué)解釋為修行人放棄善惡的分別心。由于它是執(zhí)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或其種子為我,使意識生起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zhí)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 這種我執(zhí)的具體表現(xiàn),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所思想所經(jīng)驗的東西,有其余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于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面執(zhí)取這些種子,以之為我。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來前滅后生、非常非斷的作用?!督饎偨?jīng)》中最重要的三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贝酥斜緛頍o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因此生起貪、嗔(chen)、癡、疑、慢和愛戀與憎惡等種種煩惱。 末那識屬于潛意識的范圍,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惡之業(yè),可因它執(zhí)著自我,故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識所執(zhí)著的我是什么呢?即是最后一個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阿賴耶是梵音alaya的音譯,又稱為藏識,含能藏、所藏、執(zhí)藏三義,它是一切善惡種子寄托的所在,在六識之外,肯定有潛在的阿賴耶識存在,它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科學(xué)上指第八感空間覺,佛學(xué)解釋為修行人放棄的執(zhí)念。 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由無明(無明二字的含義見我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稱為阿賴耶識的見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xiàn)一種對象的境界,稱為阿賴耶識的相分。 一切眾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yè)種,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故此識有能藏的含義。前七識的作用是能熏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所熏所緣,故有所藏義。第七識恒定執(zhí)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故有我愛執(zhí)藏義。 八識其它觀點和解釋 初發(fā)菩提心菩薩須修行‘六波羅蜜’,方能成就佛道。何謂‘六波羅蜜’?即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此六波羅蜜可使學(xué)佛修道者,從生死苦惱此岸,度到涅槃安樂彼岸。而所謂‘般若波羅蜜’,乃指因眾生無明煩惱,癡迷無知,故應(yīng)靠智慧光明之般若來度脫,菩薩若修行般若波羅蜜,即能‘轉(zhuǎn)識(八識)成智’,以了脫生死、超出三界,達到涅槃之彼岸。至于何謂‘八識’?依《大乘義章》云:‘八識’之義,出《楞伽經(jīng)》,所言識者,乃是神知之別名也,隨義分別;識乃無量,今據(jù)一門且論八種。八名是何?即所謂: (一) 【眼識】。謂眼根對色塵,而生見的了別作用,故稱眼識。 (二) 【耳識】。謂耳根對聲塵,而生聞的了別作用,故稱耳識。 (三) 【鼻識】。謂鼻根對香塵,而生嗅的了別作用,故稱鼻識。 (四) 【舌識】。謂舌根對味塵,而生味的了別作用,故稱舌識。 (五) 【身識】。謂身根對觸塵,而生覺的了別作用,故稱身識。 (六) 【意識】。謂意根對法塵,而生思的了別作用,故稱意識。 (七) 【阿陀那識(又名‘末那識’)】。此方正翻名為無解,體是無明癡暗心故。 阿賴耶識隨義傍翻之一,差別有八: (1)無明識,體是根本無明地故; (2)業(yè)識,依無明心不覺妄念忽然動故; (3)轉(zhuǎn)識,依前業(yè)識,心相漸麤,轉(zhuǎn)起外相分別取故; (4)現(xiàn)識,所起妄境,應(yīng)現(xiàn)自心,如明鏡中現(xiàn)色相故; (5)智識,于前現(xiàn)識所現(xiàn)境中,分別染凈違順法故,此乃昏妄分別名智,非是明解脫為智也; (6)相續(xù)識,妄境牽心,心隨境界,攀緣不斷,復(fù)能住持善惡業(yè)果,不斷絕故; (7)妄識,總前六種非真實故; (8)執(zhí)識,執(zhí)取我故,又執(zhí)一切虛妄相故。 (八)【阿梨耶識(又名‘阿賴耶識’)】。 1. 此方正翻名為無沒,雖在生死,不失沒故。 阿賴耶識隨義傍翻之二,名別有八: (1)藏識,如來之藏為此識故,是以經(jīng)言,如來之藏名為藏識,以此識中涵含法界恒沙佛法,故名為藏,又為空義所覆藏故,亦名為藏; (2)圣識,出生大圣之所用故; (3)第一義識,以殊勝故,故《楞伽經(jīng)》說之以為第一義心; (4)凈識,亦名無垢識,體不染故,故經(jīng)說為自性凈心; (5)真識,體非妄故; (6)真如識,論自釋言,心之體性無所破故,名之為真,無所立故說以為如; (7)家識,亦名宅識,是虛妄法所依處故; (8)本識,與虛妄心為根本故,名別如是。 由此觀之,八中前六,有所了別可名為‘識’;后之二種,云何名識? 釋有兩義: (1)后二雖非了別之因,而是了體,故名為識; (2)八識并有了別之義,故通名識。 云何了別?了別有三: (1)事相了別,謂前六識; (2)妄相了別,謂第七識; (3)真實自體了別,謂第八識。 了別既通是故八種俱名為‘識’,名義如是。八中前六,隨根受名;后之二種,就體立稱。根謂眼耳鼻舌身意,從斯別識,故有六種;體含真?zhèn)?,故?fù)分二。就前六中,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依此生心,能有了別故,名眼識乃至意識。 總而言之,吾等學(xué)佛修道者若能‘如法(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修學(xué),將能獲得‘般若波羅蜜’而登涅槃之彼岸。何以故?蓋‘般若’能度愚癡,般若意譯為凈智妙慧,簡稱勝慧,又名智慧。是從實相般若本體,生起觀照般若妙智。因有智慧,故對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能把前五識轉(zhuǎn)成‘成所作智’,把第六識轉(zhuǎn)成‘妙觀察智’,把第七識轉(zhuǎn)成‘平等性智’,把第八識轉(zhuǎn)成‘大圓鏡智’,而至究竟涅槃。 小結(jié): 八識概念是唯識學(xué)的理論基礎(chǔ)。在阿含經(jīng)中也有提及,比如阿含部中《佛說長阿含經(jīng)》卷第十,在解深密經(jīng)中,佛判定唯識為最圓滿的法門,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xiàn)故。到了公元四世紀左右,無著、世親兩大論師,大力弘揚唯識學(xué),其后有戒賢,護法等諸人廣為宣傳,在中國玄奘集唯識之大成,其弟子窺基創(chuàng)立慈恩宗。 “佛法還說,一識到六識,會與死同時消滅,但“末那識”,“阿賴耶識”決不會消滅,從無限的過去一直延至未來的永遠?!?--阿賴耶識 再,佛法教化眾生,為方便領(lǐng)悟和教誨,有“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法相與法力。佛法普渡眾生,說法“一切眾生皆是我佛化生”,“眾生皆有佛性,愚癡不明者眾”,意即佛性為七識所蒙蔽,難以認知。故說,佛法難聞,能修成佛道就更難了。這里的“唯我獨尊”的“我”與“眾生皆有佛性”的“佛性”,恰恰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耙娦闹感?,見性成佛”,“心”即是第七識,“性”即是第八識。“性”也做真如之性,剔除自我見分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佛性”?!炯?,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常被認做第九識--“阿摩羅識,意譯作清凈識、白凈無垢識。此識乃一切眾生清凈本源心地,諸佛如來所證法身果德,在圣不增,在凡不減,非生死之能羈,非涅槃之能寂,染凈俱泯,湛若太虛。〔大乘密嚴經(jīng)卷中、卷下、大乘入楞伽經(jīng)卷九、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