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 [作品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 [賞析二] [賞析三] [賞析四] [寫作手法] 【古風(fēng)泊客談】 葛覃 葛之覃兮⑴,施于中谷⑵,維葉萋萋⑶。黃鳥于飛⑷,集于灌木⑸,其鳴喈喈⑹。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⑺。是刈是濩⑻,為絺為綌⑼,服之無斁⑽。 言告師氏⑾,言告言歸⑿。薄污我私⒀,薄浣我衣⒁。害浣害否⒂?歸寧父母⒃。
⑴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紅色,莖可做繩,纖維可織葛布,俗稱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即葛屨),夏日穿用。覃(tán):本指延長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⑵施(yì):蔓延。中谷:山谷中。 ⑶維:發(fā)語助詞,無義。萋萋:茂盛貌。 ⑷黃鳥:一說黃鸝,一說黃雀。于:作語助,無義。于飛,即飛。 ⑸集:棲止。 ⑹喈喈(jiē):鳥鳴聲。 ⑺莫莫:茂盛貌。 ⑻刈(yì):斬,割。濩(huò):煮。此指將葛放在水中煮。 ⑼絺(chī):細(xì)的葛纖維織的布。綌(xì):粗的葛纖維織的布。 ⑽斁(yì):厭。 ⑾言:一說第一人稱,一說作語助詞。師氏:類似管家奴隸,或指保姆。 ⑿歸:本指出嫁,亦可指回娘家。 ⒀?。赫Z助詞,或曰為少。[2] 污(wù):洗去污垢。私:貼身內(nèi)衣。 ⒁澣(huàn):浣,洗。衣:上曰衣,下曰裳。此指外衣,或曰為禮服。[2] ⒂害(hé):通“曷”,盍,何,疑問詞。否:不。 ⒃歸寧:回家慰安父母,或出嫁以安父母之心。[3] 寧,安也,謂問安也。
葛草長得長又長,漫山遍谷都有它,藤葉茂密又繁盛。黃鸝上下在飛翔,飛落棲息灌木上,鳴叫婉轉(zhuǎn)聲清麗。 葛草長得長又長,漫山遍谷都有它,藤葉茂密又繁盛。割藤蒸煮織麻忙,織細(xì)布啊織粗布,做衣穿著不厭棄。 告訴管家心里話,說我心想回娘家。快把內(nèi)衣洗干凈。洗和不洗分清楚,回娘家去看父母。
不管抒情主人公是待嫁女還是新嫁娘,她此刻正處在喜悅而急切的企盼之中卻毫無疑問。詩分三章,展出的是跳躍相接的三幅畫境。首章似乎無人,眼間只見一派清碧如染的葛藤,蔓延在幽靜的山溝;然而這幽靜的清碧,又立即為一陣“喈喈”的鳴囀打破,抬眼一看,原來是美麗的黃雀,在灌木叢上啁哳。這“無人”的境界只是作者營造的一種畫境,在那綠葛、黃雀背后,還有一位喜悅的女主人公,在那里顧盼、聆聽。次章終于讓女主人公走進(jìn)了詩中,但那身影卻是飄忽的:剛看到她彎腰“刈”藤的情景,轉(zhuǎn)眼間又見她在家中“濩”葛、織作了。于是那萋萋滿谷的葛藤,又幻化成一匹匹飄拂的葛布;而女主人公,則已在銅鏡前披著這“絺綌”,正喜孜孜試身。那一句“服之無斁”,透露著辛勤勞作后無限的快慰和自豪。三章的境界卻又一變,詩行中多了位慈祥的“師氏”。她似乎在傾聽,又似乎在指點,因為她的女主人,此刻正央求她告知急需澣洗的衣物。“害澣?害否?歸寧父母”——那便是情急的女主人公,帶著羞澀和抑制不住的喜悅,終于向師氏透露的內(nèi)心的秘密。這里終于透露出,這位女主人公,原來是一位急切待“歸”(出嫁或者回娘家)的新人。這樣,前兩章的似斷似續(xù),山谷中葛藤、黃雀的美好春景,和“刈濩”、織作的繁忙勞動,就不僅傳達(dá)著女主人公期盼中的喜悅,而且表現(xiàn)著一種熟習(xí)女工、勤勞能干的自夸自贊了。這樣的女子,無論是嫁到夫家還是回返娘家,都是足以令夫家愛憐并帶給父母莫大安慰的。 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中,對女子的要求從來是嚴(yán)苛的。所謂“婦德、婦言、婦功、婦容”,便是古代的男子世界所強(qiáng)加給女子必須習(xí)練的“婦教”。其要在于規(guī)定女子必須“貞順”、“婉媚”和勤于絲麻織作之勞,老老實實作男子的附庸和婢妾,若非如此,便不配為人之婦。此詩所表現(xiàn)的,便正是一位“待歸”女子勤于“婦功”的情景。
男女有分工,這是自然法則。吃苦耐勞粗獷剽悍是男子漢的本色,靈巧細(xì)心溫柔賢慧周到體貼是女人的本色。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陶冶出的是自然平和恬淡悠然的心態(tài),是知足常樂、樂天知命的滿足和幸福感。 父母是親人中最可尊敬和想念的,因此思念父母、盼望回家的急切心情更在情理之中。樸實恬淡的生活,辛勤繁忙的勞作,深深眷念的親情,全都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如同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一樣。 正如動物的雌雄有分工一樣(比如蜜蜂、螞蟻等等),男人和女人在生活中的角色也有分工。男子漢種田耕地打獵經(jīng)商騎馬打槍,吃苦耐勞粗獷驃悍是男子漢的本色。女子采??棽紳{洗做飯哺育子女,靈巧細(xì)心溫柔賢慧周到體貼是女人的本色。這是自然法則。 過去數(shù)千年中,我們的祖先遵循自然法則生活,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這種生活,陶冶出的是自然平和恬淡悠然的心態(tài),是知足常樂、樂天知命的滿足和幸福感。 紡紗織布,縫衣漿洗既是女子的職責(zé),無可非議,也就懷著快樂的心情歌唱它。父母是親人中最可尊敬和想念的,因此思念父母、盼望回家的急切心情更在情理之中,同樣也值得歌唱。樸實恬淡的生活,辛勤繁忙的勞作,深深眷念的親情,全都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如同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一樣。 倘若在現(xiàn)在,這樣的詩恐怕絕不會被看作藝術(shù)品,唱這歌的人恐怕絕不會被稱為詩人,樸實自然的生活恐怕會讓習(xí)慣了電燈電視洗衣機(jī)自來水出租車的都市人鄙棄。畢竟時代不同了嘛。 然而,雖然時代在不斷變遷,但由自然法則所決定的男、女角色的差別和分工,卻不應(yīng)當(dāng)由此被抹殺。但如果抹殺了男女的差別,肯定是違背自然法則的。古人說,天不變道亦不變。現(xiàn)代的女子不一定非要紡紗織布、縫衣漿洗,也不一定非要相夫教子、做飯持家,但如果非得拋棄靈巧細(xì)心溫柔賢惠周到體貼,變得象男子漢一樣粗獷驃悍,那這世界也將變得十分可怕。
《葛覃》講的是女子歸寧。當(dāng)時社會的女孩子出嫁后,回娘家不容易,所以,回娘家是一件大事,很值得高興。然而詩并不從她要歸寧直接寫起,而是先寫季節(jié)、寫天氣、寫自然景物,山谷之中,葛藤長得十分茂盛,葉子翠綠,黃雀上下飛鳴,停落在灌術(shù)叢中,詩人用丁六句,二十四個字,先描繪出一幅陽光明媚的景象,接著講到收割,講到煮葛,講到用葛的纖維織成粗布、細(xì)布,作成衣服,這樣的衣服,穿起來舒舒服服?!胺疅o斁”,四個字,樸素?zé)o華地體現(xiàn)了穿著自已親自割、親自煮、親自織,并且親自縫制的衣服那種高興而得意的心情,最后一段寫到本詩的主體了?;罱K于干完了,女孩子可以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爹媽去了。她征得了公婆的同意,她是多么快活啊!她告訴“師氏”,快快幫我收拾衣物吧,哪件衣服當(dāng)洗、哪件衣服不必洗,趕快挑出來,我就要動身了。應(yīng)該說詩的內(nèi)容并不復(fù)雜,但卻含蘊了很多內(nèi)容。概括起來,這首詩寫了一個女孩子的勤、儉、敬、孝。她自已收割、煮葛,自己織布、作衣。是說她勤儉,她干完活征得公婆同意才回娘家,是說她敬,她雖然出嫁了,但時時惦記看望自己的父母,能夠回去是那樣的高興,是說她孝。短短一首小詩,寫了女孩子勤、儉、敬、孝的品德,含意可謂深長。
有這樣一個女子,她穿梭于漫山遍野的葛藤叢中,素衣纖影時隱時現(xiàn),藤葉茂密蔥翠,鳥兒也不怕人,在灌木中來回紛飛,鳴叫清脆婉轉(zhuǎn),或許時不時還繞著割采葛藤枝的女子飛舞,停留在她的肩上和裝滿葛藤的沿上。
技巧。第一章,風(fēng)景的描寫有特色,葛藤長得很茂盛,爬滿山谷,呈現(xiàn)出一種靜態(tài)美;黃鳥上下飛鳴,穿行于樹叢中,美妙的鳴聲,艷黃的顏色,表理出一種動態(tài)美。動靜結(jié)合,繪出了一幅美妙的色圖。這個美麗的景致,是我們一眼便可以看到的,是實的;透過這實的景象,讓人感到的卻是一種快樂的氣氛。這氣氛是虛的。景實而情虛,情景交融,我們從中感受一種“景有限而情無限”的美感。這種快樂的情緒由于詩篇的展開而不斷加強(qiáng),到第三章,一切活都干完了,女孩子就要回娘家時,達(dá)到了高潮。讓人佩服的是,這個高潮卻是借助于語言的功夫表達(dá)出來的。第三章,最后六句,詩人多次使用語助詞復(fù)疊,使句子更加短,節(jié)奏當(dāng)然也就更加急,急速的節(jié)奏,表現(xiàn)了一種急迫的心情。當(dāng)我們讀完最后六句,一個要回娘家看望父母的女孩子,急切而歡快地準(zhǔn)備行裝的情景,就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這首詩很短,很樸素,但卻給人以美的享受。 《葛覃》主旨有贊美后妃說,有婦女歸寧探望父母說。依主人公的身份有貴族女子、一般女子、女奴、女仆、新婚女子,甚至還有受訓(xùn)女子和隨軍女子說等等。 有兩個關(guān)鍵詞得很好地注意。一是“師氏”。師氏在春秋時代主要是官名或者指貴族家庭當(dāng)中有藝術(shù)有技藝手段的老師;二是“歸寧”??赡芘?、女奴回父母家用不著這樣的詞匯。同時,收割、煮葛,織布、作衣這樣一條龍的工作,又絕對不是貴族女子更談不上是后妃所干的活。因此, 《葛覃》的主人翁只能是在貴族家里干活的一般女子。用古風(fēng)泊客的話來說,算是位在貴族家庭里面自由身的“合同制女工”吧。 簡單來說,樸素的《葛覃》短詩,描寫了一位利利索索把活干完、干好,充滿著喜悅心情,急切要回家探望父母的古代女子。從而告訴大家:勞動的女子最美麗,孝順的女子最美麗。 修心 · 養(yǎng)性 · 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xùn)|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jìn)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jìn)大腦的書。 古風(fēng)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
|
來自: 古風(fēng)泊客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