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文筆錄莎士比亞的音樂輻射楊燕迪 權(quán)威的英文版《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辭典》辟有專條“莎士比亞與音樂”,詳細梳理莎翁運用音樂的實例以及四百余年來莎翁進入音樂的歷史沿革。另據(jù)牛津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的 《莎士比亞音樂目錄》統(tǒng)計,全世界根據(jù)莎翁文學作品所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總數(shù)達到了兩萬首 (部) 之巨! 據(jù)此可以毫無夸張地說,就給予音樂以文學素材和戲劇養(yǎng)料而論,莎士比亞是影響音樂最深遠的文學家———沒有之一。 莎士比亞辭世距今整四百年,為此2016年全世界又掀起新一輪莎翁熱。國內(nèi)近來也頻頻見到各類莎劇上演,報道和評論不斷。這不免勾起我作為一個音樂人的好奇:莎翁對音樂的影響范圍有多大? 輻射有多遠? 細查之下,果然不出所料———莎士比亞作為世界文化史中的巨人,其超越國界、穿越時空的強大輻射力在音樂領(lǐng)域中也得到充分驗證。權(quán)威的英文版 《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辭典》 辟有專條“莎士比亞與音樂”,詳細梳理莎翁運用音樂的實例以及四百余年來莎翁進入音樂的歷史沿革。另據(jù)牛津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的 《莎士比亞音樂目錄》 (A Shakespeare Music Catalogue) 的統(tǒng)計,全世界根據(jù)莎翁文學作品所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總數(shù)達到了兩萬首 (部) 之巨! 這真是一個驚人的數(shù)字! 據(jù)此可以毫無夸張地說,就給予音樂以文學素材和戲劇養(yǎng)料而論,莎士比亞是影響音樂最深遠的文學家———沒有之一。 正是在如此龐大的積累基礎(chǔ)上,才涌現(xiàn)出至今仍“活”在舞臺上的、為數(shù)并不很多的優(yōu)秀“莎翁音樂”———其間的大面積淘汰也可謂驚人! 看下來,《羅密歐與朱麗葉》 催生音樂杰作的幾率似乎比較高[包括法國作曲家柏遼茲的戲劇交響曲(1839)、法國作曲家古諾的歌劇 (1867)、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交響序曲(1869)、蘇聯(lián)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的舞劇(1936) 等,而美國人伯恩斯坦的著名音樂劇 《西城故事》 (1957) 借用并翻新了莎翁這個膾炙人口的故事]。而其他基于莎翁的音樂名作還包括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的戲劇配樂 《仲夏夜之夢》 (1826),德國作曲家尼科萊的歌劇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1849),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交響詩《哈姆雷特》 (1858),法國柏遼茲的歌劇《比阿特麗斯和本尼迪克》 (1862,基于《無事生非》),法國作曲家托馬斯的歌劇《哈姆雷特》 (1868),柴科夫斯基的交響詩 《暴風雨》 (1873) 與 《哈姆雷特幻想序曲》 (1888),等等。 有個事實可能會讓英國人感到尷尬:這些源自莎翁的音樂杰作很少出自英國作曲家之手。自巴洛克時期英國作曲家珀賽爾的 《仙女皇后》 (1692,基于 《仲夏夜之夢》) 之后兩百年,盡管有很多英籍作曲家從莎翁文學中汲取營養(yǎng)創(chuàng)作音樂,但這些作品幾乎無一“存活”。這一窘?jīng)r顯然與英國在18、19世紀中沒能出現(xiàn)具有世界意義的重磅作曲家有關(guān)。好在進入20世紀后,情況有所改觀———埃爾加于1913年寫作了一首高質(zhì)量的交響樂隊作品 《法爾斯塔夫》,而本杰明·布里頓于1960年推出的歌劇 《仲夏夜之夢》 被公認不僅緊扣莎翁原劇,并且用音樂捕捉甚至強化了此劇所特有的輕盈而精妙的本質(zhì)。 源自莎翁的音樂杰作大多來自非英籍作曲家,這從某個特殊的角度印證了莎翁同代人本·瓊森的那句名言:“莎士比亞不是屬于某個時代,而是屬于所有時代”。不妨引申說,莎翁不僅屬于英國,而且屬于全世界。近在手邊的例證是,在無數(shù)為莎翁所吸引的作曲家中,公認取得最高成就的是一位比莎翁誕生晚了近兩個半世紀的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 威爾第之所以在“莎翁音樂”中獨領(lǐng)風騷,主要原因是他的三部源自莎翁的歌劇達到了完全不輸于莎翁的藝術(shù)高度:《麥克白》 (1847/1865)、《奧賽羅》(1887)、《法爾斯塔夫》 (1893),這樣的水準和成就在所有作曲家中獨一無二。這是三部處于世界各大歌劇院保留劇目中心地帶的歌劇,至今盛演不衰,常演常新。說起來,威爾第完全不通英語,這倒并沒有成為他接近莎翁的障礙。借助當時正方興未艾的意大利語莎劇翻譯,成人之后的威爾第熟讀莎翁,并終生為之傾倒?!八俏易钕矏鄣脑娙?,我從青年時代就熟讀他,而且一直反復(fù)誦讀,直至今日。”———1865年4月,威爾第在信中這樣寫道。他贊嘆莎劇所提供的豐富人性維度,著迷于如何用音樂重塑莎劇人物的可能性。間或,他曾考慮 《暴風雨》、《哈姆雷特》 或 《羅密歐與朱麗葉》 的歌劇改編,但并未具體實施。其實,威爾第最喜愛的莎劇是 《李爾王》,他的腦海里幾乎一直盤桓著歌劇《李爾王》 的創(chuàng)作計劃。1850年代,他曾認真準備啟動這個項目,甚至寫出了詳盡的劇情大綱和音樂布局,但出于各種主客觀原因,計劃擱淺。至晚年,在 《法爾斯塔夫》 大功告成之后,《李爾王》 的計劃再次在威爾第的友人聚會中被提及,威爾第自己也動了念頭。然而,威爾第的妻子斯特萊波妮出面進行勸阻———大師年歲已高,因長期從事創(chuàng)作已過度疲勞,他所需要的只是休息。于是,《李爾王》 最終成為威爾第的未竟之事,這是歌劇史留給后人的最大遺憾之一。 不過,威爾第留下三部無與倫比的莎翁歌劇,后人已經(jīng)感恩不已。莎劇的精華元素不僅在這三部戲中得以保留,而且通過威爾第的音樂處理,甚至得到了別具一格的呈現(xiàn)和升華。相比較,《麥克白》 是作曲家早年創(chuàng)作 (1865年的巴黎演出版進行了大幅度修改,由此導致音樂寫作風格上的不統(tǒng)一),略顯稚嫩,但因莎劇題材和內(nèi)涵的刺激,威爾第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之嚴肅和靈感水平之高妙均代表了意大利歌劇發(fā)展至此的制高點。莎翁原劇中兩個核心人物———麥克白及其夫人———的犯罪心理變化過程,其復(fù)雜和糾結(jié)通過歌劇音樂來展現(xiàn)或許有所欠缺,但威爾第對女巫合唱尖厲聲響的運用以及對麥克白夫人的放大處理帶來令人震懾的效果,其怪誕和陰森也給這部歌劇染上了奇異的色彩。 歌劇 《麥克白》 與莎翁偉大原劇的豐滿和深刻相比,或許有所不足。而歌劇《奧賽羅》 則是完全可與莎翁原劇平起平坐的不朽創(chuàng)作。此時的威爾第已是七十歲上下的老人,積累了四十余年的歌劇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可謂“滿腹經(jīng)綸”,而身體仍“壯得像頭?!?。完成腳本改編的是卓有成就的作曲家兼文人博伊托———正因博伊托同時精通音樂和文學,所以成就了他作為史上莎劇最佳腳本改編者的美譽。這是莎翁歌劇恰逢“天時、地利、人和”的巧遇,所有的最佳條件在此聚合。奧賽羅的英勇和盲目、黛絲狄蒙娜的純凈與悲憫,伊阿古的陰險與狡詐,共同構(gòu)成戲劇前行的驅(qū)動能量。威爾第-博伊托背靠莎劇的指引,同時充分尊重意大利歌劇的傳統(tǒng),又考慮當時條件下的音樂語言走向,其結(jié)果是促生了意大利悲劇性歌劇中這一最偉大的范例。 而最不可思議的奇跡應(yīng)是 《奧賽羅》之后的喜歌劇 《法爾斯塔夫》 ———1893年首演時威爾第已年近八十。腳本改編者依然是博伊托,功不可沒。這里,我們見證了基于莎劇而又超越莎劇的罕見景象。莎翁原作中并沒有一部名為 《法爾斯塔夫》 的對等戲劇。博伊托基于莎翁的《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和 《亨利四世》,將故事核心集中到法爾斯塔夫這個大胖子令人發(fā)笑的“艷史”趣聞上。與莎翁筆下的無賴漢法爾斯塔夫相比,威爾第和博伊托所創(chuàng)造的這個人物更放松,更逗趣,更“無厘頭”,也更可愛。令人驚訝的是,威爾第以耄耋高齡寫就的音樂,居然充滿了青春的朝氣和敏捷的創(chuàng)意,全劇音樂以靈活、靈巧和靈敏的運行為其特色,充滿出其不意的對比和轉(zhuǎn)折,極為精巧的“饒舌”多聲部重唱回響在全劇各個部位,而一對年輕戀人的溫情脈脈又為喧鬧的喜劇增添怡人的浪漫色調(diào)———最后一幕將這種色調(diào)發(fā)揚光大,幾乎成功嫁接了《仲夏夜之夢》 童話般的晶瑩剔透品質(zhì)。這是意大利喜歌劇發(fā)展到頂點的產(chǎn)物,也是威爾第個人天才發(fā)展到頂點的結(jié)晶。意大利的歌劇藝術(shù)通過莎翁的啟迪,在此收獲了最美妙的果實。 莎士比亞對音樂的強大輻射在19世紀達至高潮,其影響在20世紀繼續(xù)延伸,直至今日———除上文所提及的布里頓的歌劇《仲夏夜之夢》,取材莎翁的歌劇尚有美國作曲家塞繆爾·巴伯 (Samuel Barber) 的歌劇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1966/1975),德國作曲家阿里伯特·萊曼( Aribert Reimann) 的歌劇 《李爾王》(1978) 等。最近一部引起關(guān)注的莎翁歌劇是2004年在倫敦首演并隨后多次在世界各大劇院復(fù)排的歌劇 《暴風雨》,作曲家為英國“70后”當紅作曲家托馬斯·阿戴斯(Thomas Adès)。上述這些莎翁歌劇是否能夠“存活”尚有待時日驗證,但可以肯定的是,莎士比亞的文學對于音樂界仍將保持其一如既往的吸引力。古往今來,文學為音樂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而在這其中,歷史已經(jīng)證明,莎士比亞是最不可多得的偉大寶藏。對國人而言,諸如威爾第的莎翁歌劇這樣源自文學的音樂戲劇杰作或許提供了深刻的啟迪:文學通過音樂可以獲得多么異樣的延伸性生命,反之亦然———音樂通過文學能夠承載多么巨大的文化附加值。 2016年4月2日于滬上書樂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