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此篇為針灸專欄“針海拾遺”第十篇。(對于專欄大家想看哪些內(nèi)容呢?可與底下回復喲?。?/p> 中醫(yī)的“慢效”經(jīng)常受到人們的攻伐,然非是中醫(yī)不能救急,而是中醫(yī)人缺乏對救急之法的了解,今談談針灸救急:抽搐(痙證)治療之法,望指正。 本文總分四個篇幅,此篇為最后一篇,閱讀前期推送: 中醫(yī)并非“慢郎中”:針灸治急癥(內(nèi)附賀普仁治心絞痛驗案) 針灸治急—厥證篇(內(nèi)有多位名醫(yī)治療經(jīng)驗) 一、概述 (1)抽搐:是指四肢(或軀干、顏面)不隨意的肌肉抽動、痙攣,或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口噤不開為主的病癥。又名“痙”、“?。ǒ€)瘲”。
文獻資料:《張氏醫(yī)通·瘈疭》“ 瘈者,筋脈拘急也,疭者,筋脈弛縱也?!?/span>
《溫病條辨·痙病瘈疭總論》“痙者,強直之謂,后人所謂角弓反張,古人所謂痙也。瘈者,蠕動引縮之謂,后人所謂抽掣,搐搦,古人所謂瘈也”
首見《內(nèi)經(jīng)》,其認為與感受風、寒、濕、熱邪有密切關(guān)系: 《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痙項強,皆屬于濕?!薄爸T暴強直,皆屬于風?!?/span> 《靈樞·經(jīng)筋》:“經(jīng)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span> 《靈樞·熱病》:'熱而痙者死。'
《金匱要略》:瓜萎桂枝湯、葛根湯、大承氣湯治療痙證的主方。 大承氣湯----溫病學派治療'熱甚致痙'先導。
唐·孫思邈《千金方》首提“新產(chǎn)婦人及金瘡血脈虛竭,小兒臍風”致痙。
明代·張景岳----陰虛精血虧損 《景岳全書·雜證謨·痙證》“凡屬陰虛血少之輩,不能養(yǎng)營筋脈,以致抽攣僵仆者,皆是此證?!?清代溫病學說----提出“熱極生風,熱甚津傷”----病因?qū)W說更趨完善。
《臨證指南醫(yī)案》“肝為風木之臟,因有相火內(nèi)寄,體陰用陽,其性剛,主動主升……倘精液有虧,肝陰不足,血燥生熱,熱則風陽上升,竅絡阻塞,頭目不清,眩暈跌仆,甚則瘈疭厥矣?!?/span>
(2)本證多為全身性、對稱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識障礙;常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神經(jīng)精神系統(tǒng)疾病,如各種腦炎、腦膜炎、腦腫瘤、腦血管疾病、腦先天發(fā)育障礙、癲癇、小兒驚厥、癔病性抽搐等;其他如感染性疾?。ǜ邿幔?、破傷風、中毒、高血壓腦病、代謝障礙性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亦可導致抽搐。 二、病因病機 熱盛風動、熱入營血、筋脈失養(yǎng)。 肝主筋,主藏血,為風木之臟,體陰而用陽。
l 熱動肝風 l 水不涵木,風陽內(nèi)動, l 血虛肝失滋養(yǎng),虛風內(nèi)動, l 邪壅經(jīng)脈
-----筋脈拘急,項背強急,甚至角弓反張。
★肝腎陰虛→血不養(yǎng)筋 —→ 水不涵木, ★高熱→傷陰(營血津液) —→ 筋脈失養(yǎng) ★血家汗法或汗家血法 —→ 動風。 三、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 1.起病突然,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要特征。 2.外感--起病前多有惡寒發(fā)熱、頭痛等癥狀;內(nèi)傷--常有素體虛弱,反復發(fā)作抽搐史,或有失血過多史,或有汗、吐、下太過史等。 3.血常規(guī)、生化、腦脊液檢查,頭顱CT、MRI等。
(二)鑒別診斷
1.癇病 癇病反復發(fā)作性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喉中發(fā)出豬羊樣叫聲,移時自行蘇醒,醒后如常人。 痙證無上述特征,一般不會自行恢復,即使能暫時緩解,亦多有發(fā)熱、頭痛等癥狀存在。
2.厥證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移動時蘇醒,或一厥不起為特征。一般無四肢抽搐和項背強急等癥狀。
3.破傷風——典型的痙證 外傷后創(chuàng)口不潔,感受風毒而成,常在外傷后4~14天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苦笑面容,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此為典型的痙證。 有明顯的外傷史,本病常在外科學中介紹。 四、針灸辨證治療
1.熱盛風動
【癥狀特點】:高熱不解,手足攣急、甚至項背強直、角弓反張、口噤、口干唇燥、尿少而赤。舌紅少苔或苔黃、脈弦細數(shù)。 【治法】: 清熱生津,熄風止痙。以督脈、足厥陰肝經(jīng)穴為主。 【處方】: 大椎、曲池、合谷 陽陵泉、太沖、行間 大椎、曲池、合谷:瀉熱止痙; 陽陵泉:(筋會)擅疏筋通絡,治筋要穴; 太沖、行間:平肝熄風;(或百會、風府、風池:平肝熄風。) 【隨證配穴】: 口噤不開者,加下關(guān)、頰車; 口干而渴者,加廉泉、金津玉液; 角弓反張者,加后溪、筋縮; 腓腸肌痙攣者,加承山。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
2.熱入營血
【癥狀特點】:高熱不退,肢體攣急,角弓反張,口噤不開,心煩躁動,甚至神昏譫語、斑疹隱現(xiàn),舌紅絳,苔黃燥,脈弦數(shù)。 【治法】:清熱涼血,鎮(zhèn)痙寧神。 以手厥陰心包經(jīng)、足厥陰肝經(jīng)穴為主。 【處方】: 陽陵泉、太沖、行間 大椎、曲池 十宣、勞宮 陽陵泉:(筋會)擅疏筋通絡,治筋要穴; 合谷、大椎、曲池:瀉熱止痙; 十宣、勞宮、大陵:泄熱清肝安神志; 太沖、行間:平肝熄風; 【隨證配穴】 頭暈頭痛者,加百會、太陽。 口噤不開者,加下關(guān)、頰車。 煩躁神昏者:加內(nèi)關(guān)、人中。 斑疹隱現(xiàn)者:加血海、膈俞、曲澤、委中。 【刺灸方法】 針用瀉法。
3.津血不足(肝腎陰虛)
【癥狀特點】:形體消瘦,精神疲憊,頭暈目眩,盜汗或自汗氣短,眼瞼或面肌蠕動,肢體搐搦抖動,咽干口燥,舌淡少津,脈細。 【治法】:益氣養(yǎng)血,滋陰止痙。以手足陽明經(jīng)和足三陰經(jīng)及相應背俞穴為主。 【處方】: 足三里、脾俞:健脾益氣以生血源; 血海、三陰交、肝俞:滋陰補血柔筋; 合谷、手三里:益氣且可鎮(zhèn)靜止痙。 【隨證配穴】: 頭暈目眩者,加百會、太陽。 面肌蠕動者,加四白、翳風。 咽干口燥者,加照海、涌泉。 【刺灸方法】:以針刺為主,加灸。針用平補平瀉法。 五、醫(yī)案舉例 沈X,男,11個月。 于1977年10月12日晚先有發(fā)熱、微咳,經(jīng)用西藥抗生素治療未效,翌日午后體溫上升至41.4℃,并突然出現(xiàn)項背強直,角弓反張,手足拘急,兩目上翻,牙關(guān)緊閉,意識喪失,呼吸急促,鼻翼扇動,口中白沫從齒縫、鼻孔中飛濺而出等癥狀。(浙江省普陀縣中醫(yī)院:徐廣拯)
【取穴】:十宣、人中、長強、大椎、中脘、足三里、陽陵泉、昆侖、丘墟、曲池、解溪,用瀉法。
【操作】: 先取十宣,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再取水溝瀉之、又刺中脘、足三里瀉之?;純汉粑杉贝俎D(zhuǎn)為平穩(wěn),痰濁即時消散,抽搐也見減輕;
半小時后體溫降至39℃。又取大椎、曲池、昆侖、丘墟、陽陵泉,針用瀉法。約1小時后全身抽搐癥狀基本消失,但項背強直尚存。即刺長強瀉之,頸背立軟,意識即清,留針約2小時許,起針。約7小時后體溫降至36℃,病兒神情安詳,能尋乳韞吮奶而愈。
【按語】:本病為因外感風熱,高熱傷陰導致一系列驚風的危急癥象,如果沒有有力的搶救措施,很可能引起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的障礙而窒息致死;或施治不力,延誤病機而轉(zhuǎn)入昏迷,不僅療程延長。而且很可能給患兒帶來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雖然,此病例用了西藥治療,但針刺對本例的功效還是比較滿意的。尤其是長強一穴刺后頸背立軟,神識即清,這給作者提示尤深,證實祖國醫(yī)學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整體觀。上取能升,下取能降。
作者在1976年,家中6歲女孩,半夜突然出現(xiàn)角弓反張、四肢抽搐、二目上翻、面色蒼白、痰濁上雍的癥狀,急忙之中來不及取針,即用拇指甲掐人中穴而蘇;后析其因,為脾腎陽虛,濕痰內(nèi)生,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陰居陽位發(fā)為慢驚。人中有升舉清陽之功,故清陽升而痰濁降,不降痰而痰自降。可見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其次要矛盾也能迎刃而解。后服補腎片而告愈。
人中為治驚厥之要穴,善醒腦而止痙,配足太陽之昆侖,足少陽之陽陵泉止痙力雄。長強穴又為督脈之起端,督脈起自胞中循脊上通于腦,刺長強既能降沖氣之上逆,又能疏通督脈,使陰陽清濁升而得降。其中十宣三棱針點刺出血,能清熱解毒、疏上焦諸經(jīng)之氣;大椎清督脈之郁熱;曲池、昆侖、丘墟、解溪散陽明、太陽、少陽之風熱;中脘,足三里疏中焦之氣而降痰;陽陵泉、丘墟又能清肝膽之火而熄內(nèi)風。
《靈樞·終始篇》說:“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腡?!?span>昆侖,丘墟、解溪三穴為治頭病之要穴,臨床應用每都獲效,諸穴并用效力更雄。
特殊情況下,可選手三陽之腕下穴或井穴,《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說:“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臨床上證實,左穴治右病,右穴冶左病,療效十分迅速。 此病例同時還配合西藥治療。 六、注意事項 (1)抽搐患者在針刺治療時,每易引起彎針、斷針,故醫(yī)生在行針、留針時應耐心細致,防止患者體位變動,引起意外發(fā)生。
(2)抽搐為多種疾病的一個臨床表現(xiàn),因此在治療抽搐的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3)針刺治療無效時,應適當給予抗驚厥藥物。 熱證者--清開靈注射液或醒腦靜注射液。 七、現(xiàn)代臨床研究 ★百會穴長時間留針治療發(fā)熱驚厥40例。40例子中首次發(fā)作者21例,發(fā)作約2~3次者13側(cè),4次以上者6例。以百會穴為主穴,用1寸半不銹鋼毫針,沿頭皮刺入針體2/3,留針6小時,上午針刺,下午起針,隔日針1次。5次為1療程。抽搐發(fā)作者加人中;高熱者加大椎、曲池、合谷;嘔吐者加上脘、梁門、氣海、內(nèi)關(guān);腹脹者加中脘、章門;腹瀉者加足三里、天樞;咳嗽者如肺俞;面黃體弱,食欲不振者加四縫。結(jié)果全部病例在配合治療原發(fā)病藥物同時,基本痊愈38例,好轉(zhuǎn)2例。(《中國針灸》1987) 【編輯:木木,校對:戰(zhàn)東明,來源:網(wǎng)絡,作者:中醫(yī)教研室。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天醫(yī)堂推薦編校發(fā)表。歡迎投稿呦,投稿請微信聯(lián)系:wxyoky 郵箱:1838029708@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