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的主要方法是歸納和演繹。演繹的主要方法是推理,推理可以獲得正確的結論,而前提就是推理前提的正確。我們必須相信推論前提的正確性,才可以進行推理。對這種正確性的質疑,必將導致無窮的論證。而一直以來,對原因的探索都是給予歸納。然而歸納方法真的能夠發(fā)現(xiàn)和檢驗事件的原因嗎?理論是怎么產生的?理論和客觀實在的關系是什么?我從波普爾的《猜想與反駁》中找到了答案。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不僅僅是對牛頓形而上學觀念的破除,也使得眾多的科學家對知識有了更深的思考。因為愛因斯坦像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不同的世界。如果說知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緣何不同的理論向我們呈現(xiàn)的世界是不同的?對人類知識的反思,就從就獲得知識的方法開始,即歸納和演繹。 英國古典經(jīng)驗主義認為知識來源于觀察。知識的積累就是人類觀察收集信息的結果。波普爾對其進行了反駁: 1. 觀察不是全面無偏倚的觀察,觀察是有目的性的。波普爾在一個課堂上要求他的學生去觀察,然后把觀察到的東西寫給他。有趣的是,學生們目瞪口呆的看著他,因為他們不知道,要觀察什么?人類的注意力只要求我們去觀察需要觀察的東西,而忽視我們認為無用的事物。 2. 觀察受到既有理論引導下的觀察。好像帶上有色眼鏡一樣,這種觀察不能客觀的反映現(xiàn)實世界?!榜R克思主義者打開一張報紙,必定會在每一版上都看到確證他對歷史解釋的證據(jù);不僅在新聞中,而且還會在版面安排上發(fā)現(xiàn)這一點”。波普爾發(fā)現(xiàn),一旦我們贊成某項理論,就會在生活中極力地尋找這種理論并使用這種理論去解釋所有看到的事物,然后反過來運用這些已經(jīng)經(jīng)過理論裝飾過的事物,去證明該項理論的正確性。猶如心理學家使用精神分析理論去解釋一個自殺的患者,其根據(jù)就是“已經(jīng)有1000位自殺的患者可以使用該理論解釋”,然而波普爾認為,這不過是心理學家又增加了一次經(jīng)驗,不能證明精神分析理論的正確性。 因為觀察是在理論的指導下的,波普爾引用了休謨的觀點“我仍可以說理論決不能從觀察陳述推演出來,也不能靠觀察陳述為理論尋找理性論證”。 所以波普爾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我們愿意,我們可以用歸納的方法為任何理論找到那所謂的根據(jù)或緣由,但是,這種根據(jù)或緣由是不可靠的,我們就是在這種理論的知道下去觀察,猶如戴著有色的眼鏡,世界很可能按我們希望的樣子發(fā)生了扭曲。作者引用了休謨的觀點:“理論決不能從觀察陳述推演出來,也不能靠觀察陳述為理論尋找理性論證”。 那么人類為什么會如此的效忠于觀察繼而歸納的論證方法? 休謨認為,人類之所以認為觀察是理論的來源,是因為觀察產生了習慣,是因為人類會習慣, “也就是說在肯定規(guī)則性或經(jīng)常與各種事件相聯(lián)帶的陳述中,我們信仰規(guī)律的事實”。這也就是歸納的根源,即習慣。人類會習慣,因此重復就會產生習慣,而如果習慣上升到思維的程度的話,那就是歸納,產生了理論。 但是,波普爾對休謨的這個理論進行了批判,他認為, 1. 恰恰相反,習慣的開始并不是無意識的,正如鋼琴的重復彈奏,一開始是有意的,而隨著數(shù)量程度的提高,當這種有意識的行為變成習慣時,就稱為無意識的活動了。 2. 習慣不產生于重復。(ps.這倒是對巴普洛夫的狗的實驗的一個挑戰(zhàn))但作者并為詳細說明。 3. 如果說知識是因為習慣,那么對知識的信仰必定是建立在對某一事物習慣的基礎上的。但是,“信仰一條規(guī)律,同表現(xiàn)出對一種事件的類規(guī)律序列的期待行為不完全一樣”,“甚至一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觀察,可能已足以造成一種信仰或期望?!毙葜兯噲D通過“歸納習慣”進行的解釋并不能使波普爾信服。 4. 純邏輯學的批判:即使重復可以產生習慣(習慣進一步的上升為歸納),邏輯學上并不存在一種絕對的重復。即完全相同的事例,而只能是類似的事例,那么,人類怎么產生的重復感?波普爾認為,一定先有一種見解,通過這種見解,判斷兩個或多個事例是相同的,繼而產生重復的感覺。那么就要問,這種見解從何而來?產生與重復嗎?不是,因為其先于重復而存在,只有一種可能,產生與內心的信念。即波普爾所說的信念起源的心理理論。 波普爾認為在理論的探求中,有一個“較早的假設”,或者稱為無意識的天生的期望,就是期望找到規(guī)律性。這種天生的期望并不是說天生的知識(與柏拉圖“對絕對觀念的自覺,對理念的回憶”不同),“一個天生的期望,不管它多么強烈和多么特殊,仍可以是錯的?!?/p> 提到了天生的期望,作者就引入了康德的“因果律”,這種在心理學上是先天的尋找規(guī)則性的“本能”期望,和康德的“因果律”非常接近的。同時,期望找到規(guī)則性不但在心理學上是先天的,而且在邏輯上也是先天的。它在邏輯上先于一切觀察經(jīng)驗,因為如我們看到的,它先于任何對相似性的認識,而一切觀察都包括對相似性(或不相似性)的認識。 由于這種天生的意識的存在,即探求因果律的期望,人們可以根據(jù)這一個期望產生理論,這是可能的。但是,如果說因為我們有這種期望,就必定能夠獲得知識,產生理論,就不對了。因為,理論的形成不是產生與觀察,而是猜想,所謂的理論是還沒有被反駁的猜想,但很可能是錯誤的。這就是作者要說的,科學的方法就是批判,就是通過證偽去驗證猜想,繼而獲得理論(知識)。 至此,波普爾將人類思想從死板的歸納方法中解脫了出來,我們因為與生俱來的尋求規(guī)律的天性,不斷地創(chuàng)造著科學的神話。每一種理論的性質是相同的,即被證偽的猜想。那么,這科學的神話和無稽的迷信之間有什么區(qū)別那?怎么樣去定位科學? 關于科學有三種觀點:本質主義,工具主義,猜想、真理和實在。 1.本質主義認為世界萬物均有一個最終的原因,把我們日常世界僅看作是它在其背后發(fā)現(xiàn)實在世界的現(xiàn)象世界。我們每個理論所描述的世界,可能本身又要用其他理論描述的深一層的世界來解釋,這些理論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普通性和可檢驗性。本質或終極實在的學說和終極解釋的學說在此一起崩潰了。 2.工具主義認為的理論是任何可以用來指導實踐的論述,即使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與預想的作用結果不一致,但是,總是可以尋找出其應用范圍,也就是說一般不會出現(xiàn)理論的否定(絕對的否定);但是波普爾卻認為,理論的證偽過程就是否定理論的過程,一旦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的情況與理論預想的不同,科學家就必須對理論進行批判修改,繼而得到一個更完善的理論,尋找出其內在的規(guī)律性,而不僅僅是為了使用而保留一個理論。 3.第三種觀點也即作者的觀點,認為科學家的目的在于真實地描述世界或者世界的某些方面,在于真實地解釋可觀察事實。波普爾把關于科學理論的“第三種觀點”簡單表述為科學理論是真正的猜測——關于這個世界的提供豐富信息的猜測,它們雖然不可能證實(即不可能表明為真實),但可以付諸嚴格的批判檢驗。 至此,作者建立了自己的科學觀,認為理論是我們自己的發(fā)明物,是我們自己的觀念。它們不是強加給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思想工具。觀察的功能并不是產生理論。觀察在拒斥、排除和批判理論之中發(fā)揮作用。筆者認為,這對于我們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思維有著指導作用。 |
|
來自: alvint201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