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赴饒州》(清)王必達(dá)(他對鄱陽的山川風(fēng)物情有獨(dú)鐘,作于鄱陽知府任上):
明湖如鏡稽聲柔,云影天光豁遠(yuǎn)眸。差喜魚龍安大壑,且陪鷗鷺過前洲。蒼茫吳楚思高詠,浩渺沉湘憶舊游。為語南山須記取,待輸片石送歸舟。
《秋月》(清)陳瓊仙(茶回文詩):
輕舟一泛晚霞?xì)?,潔漢銀蟾玉吐寒。楹倚靜蔭移沼樹,閣涵虛白失霜巒。清琴品茗和心洗,韻竹敲詩入夢刊。驚鵲繞枝風(fēng)葉墜,聲飄桂冷露浸浸。
浸浸露冷桂飄聲,墜葉風(fēng)枝繞鵲驚??瘔羧朐娗弥耥崳葱暮蛙非偾?。巒霜失白虛涵閣,樹沼移蔭靜倚楹。寒吐玉蟾銀漢潔,殘霞晚泛一舟輕。(回文)
茶對聯(lián):(選自《紅樓夢詩詞》):
靜夜不眠因酒渴;沉煙重?fù)芩髋氩琛?/div>
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
倦繡佳人幽夢長;金籠鸚鵡喚茶湯。
茶寓言(這首寓言詩,記載在一本清末的筆記小說上,寫的是茶、酒、水的“對陣”。此詩,展示了清代茶文化別具一格的風(fēng)趣。)
戰(zhàn)退睡魔功不少,助戰(zhàn)吟興更堪夸。忘國敗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飲茶?(茶對酒發(fā)話);
搖臺紫府薦瓊漿,息訟和親意味長。祭禮筵席先用我,可曾說著談黃湯。(酒針鋒相對);
汲井烹茶歸石鼎,引泉釀酒注銀瓶。兩家且莫爭閑氣,無我調(diào)和總不成。(水插嘴)。
背景畫面《品茗圖》(清)吳昌碩
此畫縱42厘米,橫44厘米。畫右部似乎隨意點(diǎn)染,淡墨輕掃、畫出一把泥壺,壺形古雅樸拙。泥壺邊勾勒出茶杯一只,筆觸淡如輕煙。畫上部有幾枝梅花,自右向上一直向左下斜出,俯仰、正側(cè)、向背、交疊的梅枝與花萼,姿態(tài)生動有致。以濃筆勁寫折枝梅花,寥寥數(shù)筆,頓有茶香梅馨躍然紙上。茶的清淡、梅的雅致,暗喻了文人高潔與淡泊之性情。
收藏:瓷器茶具,中國景德鎮(zhèn)定燒瓷粉彩壺,現(xiàn)藏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博物館。
進(jìn)入封建末世的清朝,雖然有過“康乾盛世”,但終究無可挽回地走上了政治經(jīng)濟(jì)的式微之路。在這種新的格局下,中國茶文化不免受到影響,因而,與“唐煮宋點(diǎn)明沖泡”的鼎盛相比,清代在茶文化上更多的是傳承。
清代茶文化的畫卷徐徐地展開,扉頁鑲嵌著兩幅圖:菊花圖和梅花圖,展示著平民化和貴族化的茶文化。
清代畫家余省《菊石圖》:此畫描繪秀石之畔叢菊盛開的景象。秀石以淡墨勾染,濃墨點(diǎn)苔。粗獷硬朗,而菊花描繪極其細(xì)致,具有寫實(shí)風(fēng)格。設(shè)色艷麗飽滿,以色彩的濃淡變化,延伸了空間的伸縮感,使菊花具有空靈高潔之氣。
“白菜青鹽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菊花系一種大眾化的草本花卉,以菊花入茶,寓意清代也崇尚更為平民化,更為普及的茶文化;
清代畫家余省《梅花圖》:全圖以梅著花為主體,樹干粗壯雄渾,花枝盤曲伸展;樹下泉石清幽,旁襯兩叢天竺,綠葉朱實(shí);四只八哥,飛鳴對唱,形成滿園花香、色彩繽紛、春意喧鬧的祥瑞之氣。畫幅墨韻輝粲、清潤高雅。墨隨筆運(yùn),筆力沉著勁利,在色彩與明暗上參用了西法。這幅畫寓意著——
茶香四溢滿紅樓,鐘鳴鼎食、詩禮簪纓之家的茶文化、——《紅樓夢》茶文化。世界名著〈紅樓夢〉——
《紅樓隨筆》(清)唐寅
瀟湘又是一年新,一部紅樓事已陳。展卷幾多絕色女,合書只見葬花人。情深難度閨中夜,意切常留夢里春。秋怨成詩詩濺淚,怨秋成恨恨還嗔。
壽山石雕刻《日黃秋韻》:刻劃了《紅樓夢》中寶黛讀《西廂記》的情景,利用原石通靈的白色石皮。
剪影:林黛玉、賈寶玉(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總虛化?)
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diǎn)點(diǎn),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賈寶玉,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轉(zhuǎn)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fēng)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音樂:《紅樓夢》原色插曲12首,王立平作曲,聲樂器樂合奏;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演唱,器樂二胡笛子長簫古箏等伴奏。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品茶攏翠庵》唯美地演繹了鐘鳴鼎食、詩禮簪纓之家的賈府的茶文化。
彈出畫面:櫳翠庵:那琉璃世界的白雪紅梅是多么的優(yōu)雅。那雪中櫳翠庵的數(shù)枝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顯得妖嬈。白雪紅梅中,亭亭玉立著絕色佳人妙玉、——
剪影:妙玉(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zhì),終陷淖泥中。)
背景畫面:《墨梅 虛舟普度墨梅詩》(禪詩)
常憶西湖處士家,疏枝冷蕊自橫斜。精時一片當(dāng)時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美感盡在品茶中,雅趣亦從盞中出。妙玉與黛玉、寶玉、寶黛、賈母、劉姥姥等在櫳翠庵品茶賞雪,這是《紅樓夢》中雅到極致的品茶盛宴。
背景禪樂《贈琴僧》:太古清音發(fā)指端,月當(dāng)松頂夜常寒。悲風(fēng)流水多嗚咽,不聽希聲不用彈。(《老子》“大音希聲”。希聲,極細(xì)微的聲音。)
品茶: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妙玉)
曹雪芹借妙玉之口道出了品茶中的至高無上的境界:一杯茶,七分滿,宜淺泡三開,慢飲細(xì)品,以顯示文雅與修養(yǎng)。飲茶,作為一種審美狀態(tài),含有我們東方文化中簡約、含蓄、寬容、自律的處世哲學(xué)。
妙玉善于鑒水,她對烹茶之水要求極高,用的是隔年蠲的雨水,梅花上的雪。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冬夜即事》);琥珀杯傾荷露滑,玻璃檻納柳風(fēng)涼。(《夏夜即事》)。
妙玉品茶:
在茶文化中,“論器”(即選擇茶具)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但在不同的朝代,對茶具的選擇則有不同的審美意趣。在元代,崇尚陶器的紫砂茶具,而在曹雪芹的審美世界里,崇尚古道。古就是一種美,用古器就是行古道,這代表了清代文人對茶具的審美傾向。同時也表示著陸羽所創(chuàng)立的“因茶擇器”原則到了清代已走到了它的盡頭了。(收藏:宋代建陽窯曜變天目茶碗,單品,舉世無雙,日本收藏)
《茶壺回文詩》(清)黃伯叔
落雪飛芳樹,幽紅雨淡霞。薄月迷香霧,流風(fēng)舞艷花。(回文):花艷舞風(fēng)流,霧香迷月薄。霞淡雨紅幽,樹芳飛雪落。
陶瓷:我寫不出你的潔
剪影:《紅樓夢》里寫到的幾款茶具:(瓦銚煮春雪,淡香生古瓷):
《海棠》蘇軾
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龍獻(xiàn)壽的小茶盤。
這些茶具晶瑩剔透流光溢彩價值連城,在清代〈紅樓夢〉的茶文化中蔚為大觀,是清代茶文化中一朵奇葩。
現(xiàn)在,我們將畫面切換到《紅樓夢》中茶文化中的禪意:禪心夜更闌,煎茶留靜者。
《趙州吃茶二首》慧南(禪詩)
趙州驗(yàn)人端的處,等閑開口便知音。覿面若無青白眼,宗風(fēng)爭得到如今?(其一)
相逢相問知來歷,不揀親疏便與茶。翻憶憧憧往來者,忙忙誰辨滿甌花?(其二)
《紅樓夢》中的茶與宗教(背景音樂:《竹里館》王維
西湖龍井茶:就是南北朝詩人謝靈運(yùn)在天竺翻譯佛經(jīng)時,從佛教天臺宗的發(fā)祥地天臺山帶去的;
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傳是西漢蒙山甘露寺禪師吳理所栽,稱為“仙茶”;
廬山云霧茶:晉代名僧慧遠(yuǎn)在廬山東林寺所植;
江蘇洞庭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水月茶”。
外國學(xué)者也創(chuàng)作了不少有關(guān)中華茶文化中禪意的作品。最著名的有日本千鶴大師原著《茶與悟》;日本伊藤古鑒《茶與禪》等。
禪是一種智慧,一種感悟,看不到,摸不著,聽不見,說不清,悟不透,學(xué)不盡,思不完。在《紅樓夢》中,通過清凈、恬淡、幽寒、曠遠(yuǎn)的茶文化,創(chuàng)造出一種寂寥、寧靜、超塵脫俗的意境,演繹著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演繹著傳承古樸的清代茶文化。
在清代,也有不少著名的詩人寫下了流芳千古膾炙人口的茶詩,當(dāng)然,他們寫的不是錦衣玉食深閨繡閣的官宦之家的茶詩,而是凡夫俗子下里巴人的茶詩,這兩種風(fēng)格迥異的茶詩,在清代茶文化中俗雅共賞,相輔相成。
《袞州太守贈茶》(清)鄭板橋
頭綱八餅建溪茶,萬里山東道路賒。此是蔡丁天上貢,何期分賜野人家。
《謝南浦太守贈雨前茶葉》(清)袁枚
四銀瓶鎖碧云英,谷雨旗槍最有名。嫩綠忍將茗碗試,清香先向齒牙生。
東湖 薦福寺
清代茶文化畫卷中扉頁上的《紅樓夢》淡出畫面,但林黛玉的《葬花辭》、妙玉的品詩仍久久地繚繞在耳畔……
在風(fēng)雪迷茫中,民國的茶文化畫卷隨之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