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的石窟造像地點較多,較著名的有河北南北響堂山,山西太原天龍山和分散在山東中部的幾個規(guī)模較小石窟。 南響堂山與北響堂山相去約三十余里。是北齊的高澄、高洋兄弟為紀(jì)念他們的父親高歡及其他先祖而開鑿的。在北響堂山開了三個大窟(刻經(jīng)洞、釋迦洞、大佛洞),南響堂山開了兩個大窟(華嚴(yán)洞,般若洞),其中以北響堂山第六窟(大佛洞)最為宏偉,面寬約一二米,進深約一一米,中央有方柱,面前及左右兩面都有一佛二菩薩的三尊龕。本尊表現(xiàn)出北齊造像的新風(fēng)格:面型圓渾,衣褶貼在身上,處理得很洗練,成勻稱而單純的線。外形上有大片的光潔面。此特點在南響堂山千佛洞的釋迦立像及菩薩像上更為明顯。第六窟壁上的龕形裝飾很華麗,和窟門口的唐草紋都是新的風(fēng)格,開始了隋唐時代裝飾藝術(shù)的新趨勢。南北響堂山也開始了一龕七尊(佛、比丘、菩薩、天王)的新的組合方式,是隋唐時代比較流行的。 南北響堂山尚有一部分隋唐時代的較小石窟。 響堂山之被選擇作為石窟造像的地點是由于北齊在“鄴”(今河南安陽)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高歡死后葬在響堂山(公元五五○年前后),石窟寺就有靈廟的意義。及至公元五六○年前后,北齊皇室內(nèi)部互相傾軋,政治中心由鄴移至?xí)x陽(今山西太原),石窟造像也就在太原附近的天龍山開始。 天龍山在太原西南三十里,有大窟十四,其中唐代的造像最為重要(見第四章)。北齊石窟為第一、二、三各窟,規(guī)模不大。佛像及菩薩像皆承繼北魏末的服飾。但在造型上,猶如麥積山的泥塑,趨向柔和的表情,衣褶亦較自然寫實。壁間浮雕羅漢像及窟頂飛天,都保持了更多魏末的傳統(tǒng)風(fēng)格。天龍山的造像沒有表現(xiàn)出響堂山那種洗練的作風(fēng)。 山東中部也分散著一些南北朝時代的小型石窟群。濟南東南三十里的龍洞,有北魏造像。玉函山佛峪寺,有北齊造像。濟南附近黃石崖,有北魏、東魏及北齊造像。其中佛峪寺的造像是薄衣式的洗練風(fēng)格,值得注意。 北齊時代的石窟造像,可以看出在石窟的形制上仍繼承魏末的傳統(tǒng);在造像上,一部分繼承魏末的樣式,和麥積山的泥塑相似,但臉型漸圓,表情柔和,衣褶雖繁復(fù)重疊,但不平板程式化,造像的總的趨勢是更自然更寫實。而同時也出現(xiàn)了另一種全新的風(fēng)格,即衣服薄,貼緊身體,衣褶少,或半裸上身,光潔的大面上能看出筋肉細(xì)部的輕微起伏變化,身體比例勻稱合理。此一在響堂山及佛峪寺已可以見到新風(fēng)格的出現(xiàn),是有劃時代的意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