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及競賽規(guī)則的調整,在職業(yè)領域使用防護打法的運動員極為稀少,但在我國的乒乓球歷史中,也曾涌現過蔡振華、林志剛這種進攻型防弧打法的世界冠軍、目前,防守型防護打法在業(yè)余乒乓球圈中仍然保有著生命力,構成了乒乓球賽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防弧膠皮正手攻球 防弧打法的正手基本功主要是為了讓大家建立起使用防弧膠皮擊球的手感。從整體結構上看,它與“常規(guī)正手攻球”的動作并無大異,但由于膠皮本身摩擦系數低、海綿彈性弱的特點,大家在擊球時板型可基本垂直于球臺,手腕要保持固定,以此保證出球的穩(wěn)定性。此外,在觸球時,要盡量用球拍中軸線的中下部擊打球體水平的中下部,也就是稍微有些“抬著打”的感覺。在正手圖4-5中,我們可以看到出球是擦網后落臺的,這是因為董為民擊球時的板形少有前傾,“立”的成分不夠。 防弧膠皮反手退檔
在使用防弧退檔時,大家的板形同樣要適當后仰,趕在來球的上升中后期擊球,通過小幅度的引拍和前送,以借對方的力量為主。這樣推過去的球沒有旋轉,弧線低且過網后迅速下墜,往前的動力性不強,常常會給人以“轉”的假象,大家可以從退檔圖中看到,使用反膠和防弧膠皮在擊球瞬間的板形區(qū)別。 防弧乒乓球膠皮的膠面粘性較差,表面光滑切具有生澀的特點。由于摩擦系數低,海綿普遍厚且彈性差,故不易“吃轉”。膠皮出球速度快,但衰減也快,弧線低平,落臺后下沉的趨勢明顯,令對手難以判斷。對于弧圈球來說,防弧膠皮能夠有效改變回球的節(jié)奏,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尤其是在業(yè)余選手中,能夠在節(jié)奏變化的回合中連續(xù)使用弧圈球進攻的球友比較少,所以能夠熟練使用防弧膠皮,同樣可以制約對手。
雖然能夠干擾對手的擊球節(jié)奏,但畢竟防弧打法不屬于一種實力型打法,由于膠皮特性,其不宜主動制造旋轉,回球規(guī)律性較強的弱點一旦被對方掌握,也會讓使用者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防弧膠皮發(fā)球
在用乒乓球反膠發(fā)旋轉時,借助膠皮的粘性可以擊球延長摩擦時間,所以出球的旋轉性較強,而在使用防弧膠皮發(fā)球時,要注重在觸球瞬間將爆發(fā)力釋放出來,利用瞬間的撞擊使出球產生一種“飄”的效果,雖然出球旋轉不如反膠發(fā)出的足,但是防弧膠皮發(fā)出的球過網后容易下墜,給對方造成“很轉”的假象。 從發(fā)球圖中,大家可以看到示范者在使用兩種不同膠皮時,擊球的拍形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由于膠皮特性以及擊球部位的不同,其出球效果卻具有很大的差異,時常會讓不熟悉防弧特點及一時疏忽的球友“上當”。 要點:發(fā)球時利用幾乎同樣拍形,可增加出球的差異性,達到“騙”的目的。
防弧膠皮搓球
同樣發(fā)球技術一樣,在用反膠進行常規(guī)搓球時,球的下旋比較強烈,尤其“加力搓球”在業(yè)余比賽中很具有實戰(zhàn)意義。而在使用防弧膠皮搓球時,出球效果會體現出類似于長膠搓球時的“反旋轉”,達到迷惑對手的效果。 從整體結構上看,用反膠及防弧膠皮搓球時的動作也大致相同,只是在擊球瞬間,防弧搓球的板形要相對更“立”一些,不像反膠搓下旋球時那么后仰,雖然板形需要立起來,但是防弧的搓球動作也要做完整,并且不能和“推”“切”等其他擊球手法混淆。
防弧膠皮經典套路
使用反膠發(fā)下旋球,在和對方進入對搓的情況下,先利用反膠搓一板加轉,之后倒板利用防弧以同樣的動作搓球,由于球性的明顯變化,對方在不注意的情況下很容易直接將球接飛,或是接出機會球。 防弧膠皮挑打
雖然防弧膠皮的海綿彈性較差,但是在接發(fā)球的過程中,挑打依然是一項非常行之有效的技術,就特殊打法而言,長膠的挑打時的特點在于旋轉的變化,而防弧膠皮的長處則更傾向于擾亂對手的擊球節(jié)奏,破壞其發(fā)球后的戰(zhàn)術銜接,而且由于膠皮的摩擦系數低,所以在防弧挑打時不會太受對方發(fā)球旋轉的影響,這也是為出球的線路和落點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保障。
要點:
1、在使用防弧膠皮挑打不太轉的球時,拍形要保持得亮一些,如果對方發(fā)出比較強烈得下旋球,球板還可以適當后仰,所以在引拍的過程中,就要通過手腕提前調整拍型,以免在擊球瞬間給手腕動作增加壓力,降低出球的命中率。
2、防弧的挑打與生膠的挑打相似,要在觸球時擊打球體的中部偏下位置,大力時要稍微用一些手腕的力量,但是切忌晃的太厲害。
3、在挑打使,示范者的身體重心沒有呈現幅度較大的前傾或者壓低的動作,手臂的伸曲變化也較小,這是由于使用防弧膠皮挑打并不需要發(fā)太大的力,這樣過去的球速度較慢,下墜感比較強,對方不容易找好擊球點且難借力。
4、“出手挑向對手的中間偏反手位”,這是一條對付很板選手的經典線路,用防弧膠皮挑打過去的球“不往前走”,而落點又是“硬傷”,對于大多數橫版選手而言,這板挑打是非常具有威脅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