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清·沈金鰲著) 內(nèi)容簡介 · · · · · ·《雜病源流犀燭》是《沈氏尊生書》的重要組成部分,計三十卷,以介紹雜病為主,包括臟腑門、奇經(jīng)八脈門、六淫門、內(nèi)傷外感門、面部門、身形門、共六門,每門分若干病證,每病各著源流,詳述病證原委,悉其形證,考其主治,因病用方,理法方藥甚為契合。卷首(二卷)并有習(xí)熟基本診斷需要的脈象統(tǒng)類、諸脈主病詩,故此書列為尊生書第一種,為自明清以后,最有影響、流傳甚廣的一部杰世專著。 《沈氏尊生書》,七十二卷,錫山沈君芊綠所著也。沈君著作等身,而此書之成最晚,將付梓,問序于予,予曰:君非業(yè)醫(yī),通于醫(yī)者也,予不知醫(yī),喜讀醫(yī)書者也,予不能序醫(yī)書也,請即以所聞于君者序之。君之言曰:醫(yī)之難人知之,人不能盡知之,誠知其難,則習(xí)者寥寥,自詡為醫(yī)師者益寥寥矣,何今日醫(yī)者之多也?夫神明于醫(yī)者,必有博愛濟眾之仁,方便慈悲之力,而后病無不可救,否則具通乎陰陽之智,三折肱之手,倉公之目,而后灼見而無疑,下此則虛心謹(jǐn)細(xì),按經(jīng)切脈,定癥立方,從源溯流,亦良醫(yī)矣,是尊生書之所由作也?;蛟唬骸鹅`樞》等經(jīng),巨細(xì)賅備,望問聞切,內(nèi)外不遺,古名家疏解述作,主治簡誤,既詳且盡,循而行之,可以無過,又何必矻矻曉嘵為。應(yīng)曰:子言誠然,其不能已于言者,實有因焉,如瀉南方補北方,經(jīng)語也。丹溪主以治虛勞,胃弱者服之,陰未滋而陽已消,非兼會東方實、西方虛之語,經(jīng)意不全,識得標(biāo)只治本,經(jīng)語也。景岳主以治虛勞,火盛者服之,陰日削而陽轉(zhuǎn)空,又未會急則治標(biāo)之經(jīng)旨也。學(xué)古稍偏,遺害匪細(xì),即虛勞一癥如此,他概可知。望以辨色,聞以審聲,而病人聲色有早暮數(shù)易者矣。問以知受病之由,乃有旁人不能知,病者亦不自知,而聽命于醫(yī)者矣。屈鐵為環(huán),屈必以漸,引繩而截,截必有處,不得其源,何由下藥。切以定脈,而脈更難測,人之有病,七情所感,六淫所侵,重則臟受,輕則腑受,深則經(jīng)受,淺則膚受,象現(xiàn)于脈,脈胗于指,人與人異,指與肉隔,氣有長短,質(zhì)有清濁,且陰陽殊其票,寒熱虛實互其發(fā),而欲于三指之下,頃刻之間,臟腑畢現(xiàn),洞幽徹微,不有犀照,何能毫厘不差,因著脈象統(tǒng)類一卷、諸脈主病詩一卷、雜病源流犀燭三十卷。至于《傷寒》、《金匱》備矣,諸家之言,亦復(fù)可采,最初發(fā)熱,辨內(nèi)傷外感及傳經(jīng),依次越次,或只在一經(jīng)不傳,變證百出莫定,春濫夏熱,與正傷寒不同,至難辨晰,臨病施治,必斟酌盡善,乃無弊誤,因著《傷寒論綱目》十八卷。婦人之性,善補惡瀉,婦人所患,非氣即血,其他雜癥,多半由肝,諱疾忌醫(yī),以實為虛,種種隱幻,不可枚舉,主見不定,鮮不為惑,因著《婦科玉尺》六卷。小兒啞科,厥有專家,隨病用藥,亦貴圓通,如執(zhí)古方,謬守家法,病變而方不變,天札者眾矣,呱呱小兒,冤將誰訴,茍有惻隱,能不矜憐,因著《幼科釋謎》六卷。古人十劑分藥大法,莫外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靈通無礙,顛撲不破,而藥材必道地,炮制必如法,尤不可不慎,蓋藥不良不止病反增病,不如不服藥為中醫(yī)也,因著《要藥分劑》十卷。沈君之言如是,是齊俞瑅為述而序之。 《 沈氏尊生書》,醫(yī)學(xué)叢書。七十二卷。沈金鰲撰。刊于1773年。作者以"人之生至重,必知其重而有以尊之,庶不致草菅人命。"故命其書曰"尊生"。 基本信息 全書共七種,即:《脈象統(tǒng)類》、《諸脈主病詩》、《雜病源流犀燭》、《傷寒論綱目》、《婦科玉尺》、《幼科釋迷》、《要藥分劑》。于醫(yī)理、診法、內(nèi)、兒、婦各科臨床證治均有論述,在治療上除方藥外,對氣功療法亦頗為重視。現(xiàn)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目 錄 卷首上 脈象統(tǒng)類 卷首下 諸脈主病詩 卷一 臟腑門 肺 肺病源流 肺脹 肺萎 肺癰 息賁 咳嗽哮喘源流 卷二 諸氣源流 中氣 上氣 下氣 短氣 少氣 氣逆 氣郁 氣滯澀 氣痛 疹子源流 卷三 大腸 大腸病源流 大腸癰 臟毒 腸鳴源流 脫肛源流 肛門癢痛 胃 胃病源流 胃癰 胃痛 霍亂源流 諸痿源流 卷四 脾 脾病源流 痞氣 嘔吐噦源流 噎塞反胃關(guān)格源流 泄瀉源流 卷五 腫脹源流 痞滿 卷六 心 心病源流 伏梁 心痛 心癰 怔忡源流 卑? 驚悸悲恐喜怒憂思源流 煩躁健忘源流 不寐多寐源流 夢魘 卷七 癲狂源流 諸汗源流 涕淚涎唾 小腸 小腸病源流 小腸氣 小腸癰 膀胱 膀胱病源流 膀胱氣 轉(zhuǎn)胞癥 小便閉癃源流 小便黃赤 遺溺 飲后即便 交腸癥 卷八 腎 腎病源流 奔豚 腎癰 腎俞發(fā) 土龍疽 虛損癆察源流 五勞六極七傷 煎厥癥 解人亦癥、食人亦癥 二陽病 卷九 遺泄源流 五淋二濁源流 胞痹 尿血 白淫 諸厥源流 諸癇源流 大便秘結(jié)源流 大便不通 脾約癥 卷十 心包絡(luò) 心包絡(luò)病源流 三焦 三焦病源流 膽 膽病源流 肝 肝病源流 肥氣 脅肋痛 腋臭、漏腋 卷十一 奇經(jīng)八脈門 沖脈 沖脈病源流 任脈 任脈病源流 七疝源流 督脈 督脈病源流 帶脈 帶脈病源流 二維脈 陽維陰維脈病源流 二足喬脈 陽足喬陰足喬脈病源流 卷十二 六淫門 風(fēng) 風(fēng)病源流 毒風(fēng)論 感冒源流 中風(fēng)源流 卷十三 諸痹源流 白虎歷節(jié)風(fēng) 麻木源流 破傷風(fēng)源流 痙? 卷十四 寒 寒病源流 惡寒發(fā)熱 痼冷 寒厥暴亡 積聚?瘕痃癖痞源流 息積病 卷十五 暑 暑病源流 伏暑 暑風(fēng) 暑瀉 疰夏 瘧疾源流 痢疾源流 卷十六 濕 濕病源流 痰飲源流 諸疸源流 黃胖 卷十七 燥 燥病源流 三消源流 消癉 火 火病源流 諸血源流 蓄血癥 脫血癥 暖氣嘈雜吞酸惡心源流 呢逆源流 卷十八 內(nèi)傷外感門 內(nèi)傷 內(nèi)傷外感源流 脫營失精 傷食不能食源流 諸郁源流 色欲傷源流 卷十九 外感 春溫病源流 夏熱病源流 濕溫癥源流 陽毒陰毒源流 卷二十 瘟疫源流 邪祟病源擴 卷二十一 內(nèi)傷外感 痧脹源流 卷二十二 面部門 面部 面部病源流 面瘍 目病源流 眉棱骨痛 卷二十三 耳病源流 鼻病源流 口齒唇舌病源流 卷二十四 咽喉音聲病源流 卷二十五 身形門 身形 身形病源流 筋骨皮肉毛發(fā)病源流 頭痛源流 眩暈 風(fēng)頭旋 頭風(fēng) 首風(fēng) 腦風(fēng) 腦疽 卷二十六 肩?肘臂腕手病源流 頸項病源流 頸項瘡瘍 痰核 瘰癘 癭瘤 腋肢脅肋瘡瘍源流 卷二十七 胸膈脊背乳病源流 腰臍病源流 卷二十八 腹少腹病源流 前陰后陰病源流 卷二十九 腿股膝臏踝足病源流 卷三十 跌撲閃挫源流 金瘡杖傷夾傷源流
雜病源流犀燭 首頁 -> 中醫(yī)常識 -> 歷代名著選
-> 沈氏尊生書
- 臟腑
- 諸氣
- 大腸病
- 脾病(痞氣)
- 腫脹(痞滿)
- 心病
- 癲狂
- 腎病
- 遺泄
- 心包絡(luò)病
- 沖脈病
- 六淫
- 諸痹
- 寒病
- 暑病
- 濕病
- 燥病
- 內(nèi)傷外感
- 春溫病
- 瘟疫
- 痧脹
- 面部病
- 耳病
- 咽喉音聲病
- 身形門
- 肩臑肘臂腕手病
沈氏尊生書(上) 雜病源流犀燭
卷首上脈象統(tǒng)類(直看橫推)
提綱要脈, 不越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字,以足該表裡陰陽、冷熱虛實、風(fēng)寒燥濕、臟腑氣血也。 說浮為陽、為表;沉為陰、為裡;
遲為在臟,為冷、為虛、為寒; 數(shù)為在腑, 為熱、為燥、為實; 滑為血有餘;澀為氣獨滯。 能於是薄晰以求之,而疢疾莫能逃矣。
頤浮沉以舉按輕重言,若洪、芤、弦、虛、濡、長、散,皆輕按而得之類, 故統(tǒng)於浮; 短、細(xì)、實、伏、牢、革、代, 皆重手而得之類,
故統(tǒng)於沉。 遲數(shù)以息至多少言,若微、弱、緩、結(jié), 皆遲之類, 故統(tǒng)於遲; 緊、促、 動, 皆數(shù)之類, 故統(tǒng)於數(shù)。至如滑雖似數(shù), 澀雖似遲, 而其埋自殊,
緣遲數(shù)以呼吸察其至數(shù), 滑澀則以往來察其形狀, 且滑澀二脈, 多主氣血故也, 故此二脈, 雖無所統(tǒng), 亦平列於後,以為六綱云。 浮
浮以候表(其象輕手乃得, 重手不見,動在肌肉以上。) 浮為風(fēng)虛眩掉之候。陽脈浮, 表熱。陰脈浮, 表虛。秋為正,肺脈宜,久病則忌。
- 左寸(傷風(fēng)、發(fā)熱、頭疼、目眩、風(fēng)痰。兼虛遲,心氣不足、 心神不安。兼散, 心耗虛煩。兼洪散,心熱。
- 左關(guān)腹脹。兼數(shù),風(fēng)熱入肝經(jīng)。 兼促, 怒氣傷肝,心胸滿逆。
- 左尺(膀胱風(fēng)熱,小便赤澀。兼芤,男子尿血。 女子崩漏。兼遲, 冷疝,臍下痛。)
- 右寸(肺感風(fēng)寒,咳喘、鼻寒、清涕、自汗、 體倦。兼洪, 肺熱而咳。兼遲,肺寒喘嗽。)
- 右關(guān)(脾虛,中滿不食。兼大澀, 宿食。兼遲, 脾胃虛。兼滑,痰飲。
右尺(風(fēng)邪客下焦,大便秘。兼數(shù), 下焦風(fēng)熱, 大便秘。兼虛,元氣不足。) 浮而有力為洪 (即大脈,又名?脈。 其象極大而數(shù), 按之滿指, 如群波之湧, 來盛去衰,來大去長也。 ) 洪為經(jīng)絡(luò)大熱,
血氣燔灼之候, 夏為正, 心脈宜。血久嗽忌。形瘦多氣者死。 凡脈洪則病進(jìn)。 (為表裡皆熱, 為大小便秘, 為煩,為口燥咽乾。) - 左寸(心經(jīng)熱,自赤、口瘡、頭疼痛、心內(nèi)煩。)
- 左關(guān)(肝熱,身痛、四肢浮熱。)
- 左尺(膀胱熱,小便赤澀。)
- 右寸(肺熱, 毛焦、唾粘、咽乾。)
- 右關(guān)(胃熱, 反胃、嘔 吐、口乾。兼緊, 胸中脹滿。)
右尺(腹?jié)M、大便難或下血。 (★原書附之圖形) ) 浮而無力為芤 ★(其象浮大而軟,按之中有兩邊無, 中空兩邊實, 指下成窟, 診在浮舉重按之間得之。) 芤為失血之候, 大抵氣有餘血不足,
血不足以載氣, 故虛而大, 為芤之狀。火犯陽經(jīng), 血上溢, 火侵陰絡(luò), 血下流, 三部脈芤,久病,卒病死。 - 左寸(心血妄行、吐衄。)
- 左關(guān)(?間血氣動、腹中瘀血、吐血、目暗而?;琛?
- 左尺(小便、女子月事為病。)
- 右寸(胸有積血,或衄或嘔。)
- 右關(guān)(腸癰瘀血,嘔血不食。)
右尺(大便血。) (古人云,前大後細(xì), 脫血也, 夫前大後細(xì),非芤而何。) 浮而端直為弦★(其象按之不, 舉之應(yīng)手, 端直如新張弓弦之狀。) 弦為血氣收斂, 為陽中伏陰, 或經(jīng)絡(luò)間為寒所滯之候。弦緊數(shù)勁為太過,
弦緊而細(xì)為不及; 弦而軟病輕, 弦而使病重; 輕虛以滑者平; 實滑如盾長竿者病; 勁急如新張弓弦者死。春為正,肝脈宜,若肝木T土而至不食難治。瘧病自弦。
(凡脈弦, 為痛, 為瘧, 為疝, 為飲, 為冷痺, 為勞倦, 為拘急, 為寒熱, 為血虛盜汗, 為寒凝氣結(jié)。兼數(shù), 勞瘧。兼長, 中有積滯。雙弦,急痛。) - 左寸(頭疼、心惕、勞傷、盜汗、乏力。)
- 左關(guān)(?肋痛、?癖。兼小, 寒冷癖。兼緊,瘀血、疝瘕。)
- 左尺(小腹痛。兼滑腰腳痛。)
- 右寸(肺經(jīng)受風(fēng)寒,咳嗽胸膈間有寒痰。)
- 右關(guān)(脾胃傷冷、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又為飲。)
右尺(臍下急痛不安,下焦停水。) 浮而遲大為虛★(其象遲軟散大, 舉按少力, 豁然空,不能自固。) 虛為氣血俱虛之候,氣血虛則脈虛, 主多在內(nèi)不足之癥,
久病脈虛,多不治。 (凡脈虛,為傷暑,為虛煩,為自汗,為小兒驚風(fēng)。) - 寸(血不榮心、怔忡、恍惚、驚悸。)
- 關(guān)(腹脹、食不易化。)
尺(骨蒸、,痿痺、精血虧損。) 浮而遲細(xì)為濡★(即軟脈。其象虛軟無力, 應(yīng)手細(xì)散, 如綿絮之在水中, 輕手相得, 重手按之, 即隨手而沒。) 濡為氣血兩虛之候,亦主脾濕, 病後產(chǎn)後可治, 平人脈濡難治。 (凡脈濡, 為疲損, 為自汗,為痺,為下冷,為無血少氣。) - 左寸(心虛易驚、盜汗、短氣。)
- 左關(guān)(榮衛(wèi)不和、精神離散、體虛懶、少力。)
- 左尺(男傷精女脫血、小便數(shù)、自汗多。)
- 右寸(烘熱憎寒、氣乏體虛。)
- 右關(guān)(脾弱,食不化;胃虛,食不進(jìn)。)
右尺(下元冷憊、腸虛泄瀉。 ) 浮而迢?為長★(其象不大不小, 迢迢自若, 指下有餘,過於本位。 ) 長為氣血皆有餘之候, 有三部之長, 有一部之長,
按之如牽繩,則病矣。 長屬肝, 宜於春, 診無病肝脈自見。 (凡脈長, 為壯熱, 為癲癇, 為陽毒內(nèi)蘊, 為三焦煩熱,為陽明熱甚。) 浮而虛大為散★(其象有表無裡,有陰無陽, 按之滿指,散而不聚, 來去不明, 漫無根柢, 如渙散不收。) 散為氣血耗散, 臟腑氣絕之候,
在病脈主虛陽不斂, 又主心氣不足,大抵非佳兆也。心浮大而散, 肺短澀而散, 猶為平脈。若病脈見代散, 必死。產(chǎn)婦脈散, 臨盆之兆, 如未到產(chǎn)期,必至墮胎。
寸(怔忡、雨汗。) 關(guān)(溢飲,胻腫。) 尺(腎絕。)
沉 ★
沉以候裡(其象輕手不見, 重手乃得, 按至肌肉以下,著於筋骨之間。) 沉為陰逆陽虛之候, 主陰經(jīng)、主氣、主水、主寒、主骨,
太過病在外,不及病在內(nèi), 冬為正,女寸男尺俱宜。 (凡脈沉, 為停飲, 為癖瘕, 為?脹,為厥逆, 為洞泄。兼細(xì), 少氣。兼滑, 宿食停滯。兼遲,
痼冷內(nèi)寒。兼伏, 霍亂吐瀉。 兼數(shù), 內(nèi)熱甚。兼弦,心腹冷痛。) - 左寸(心內(nèi)寒邪痛、胸中寒飲、?痛。)
- 左關(guān)(伏寒在經(jīng), 兩?剌痛。兼弦,癖內(nèi)痛。)
- 左尺(腎臟寒, 腰背冷痛、小便濁而頻、男為精冷女為血結(jié)。兼細(xì),脛酸陰癢、溺有餘瀝。)
- 右寸(肺冷,寒痰停蓄、虛喘少氣。兼緊滑, 咳嗽。兼細(xì)滑,骨蒸寒熱、皮毛焦乾。)
- 右關(guān)(胃中寒積, 中滿吐酸。兼緊,懸飲。)
右尺(病水,腰腳痛。兼細(xì),下利、小便滑、臍下冷痛。) 沉而不及為短 (其象兩頭無, 中間有,不及本位,應(yīng)手而回。) 短為氣不足以前導(dǎo)其血之候,
俱主不及之病。 短脈只見寸尺, 若關(guān)部短, 則上不通寸, 下不通尺, 是陰陽絕脈, 必死, 故關(guān)不診短。 短屬肺, 宜於秋, 診無病肺脈, 其形自可見。 (凡脈短, 為三焦氣壅, 為宿食不消。兼浮, 血澀。兼沉, 痞塊。兼滑數(shù),酒傷腸胃。) 寸(頭痛。) 尺(腹痛。) 沉而微軟為細(xì)★(其象小於微而常有,細(xì)直而軟, 指下尋之,往來如蠶絲狀。) 細(xì)為血冷氣虛不足以充之候, 故主諸虛勞損, 或濕侵腰腎,
應(yīng)病則順, 否則逆。 吐衄得之生, 春夏與少年不利, 秋冬與老弱可治。憂勞過度者脈亦細(xì),凡細(xì)脈,病俱在內(nèi)、在下。 (凡脈細(xì), 為元氣不足, 乏力,
無精, 內(nèi)外俱冷, 痿弱, 洞泄,為積,為痛。) - 寸(嘔吐。)
- 關(guān)(胃虛,腹脹。)
尺(丹田,泄痢、遺精。) 沉而弦長為實★(其象舉按不絕, 迢?而長,不疾不徐,動而有力) 實為三焦氣滿之候,俱主有餘之病。 (凡脈實, 為嘔, 為痛,
為利, 為氣寒, 為氣聚, 為食積,為伏陽在內(nèi)。) - 左寸(心中積熱, 口舌瘡、咽喉痛。兼大,頭面熱風(fēng)、煩躁、體痛、面赤。)
- 左關(guān)(腹?痛滿。兼浮大, 肝盛,目暗、痛而赤色。)
- 左尺(少腹痛、小便澀。兼滑, 莖中痛、淋瀝不止、溺赤色。兼大, 膀胱熱結(jié),小便難。兼緊,腰脊疼痛。)
- 右寸(胸中熱, 痰嗽、煩滿。兼浮, 肺熱,咽燥而疼、喘嗽、氣壅。)
- 右關(guān)(伏陽蒸內(nèi)、脾虛食少、胃氣壅滯。兼浮, 脾熱,消中善飢、口乾、勞倦。)
右尺(臍下痛、便難或時下利。) 沉極幾無為伏★ (其象極重按之, 至於透筋著骨,指下始覺隱隱然。) 伏為陰陽潛伏, 關(guān)格閉塞之候, 關(guān)前得之為陽伏,
關(guān)後得之為陰伏,脈伏者不可發(fā)汗, 痛甚者脈必伏。 凡脈伏, 為積聚, 為瘕癥, 為霍亂, 為水氣, 為食不消,為榮衛(wèi)氣閉而厥逆。) - 左寸(心氣不足、神不守常、憂鬱。)
- 左關(guān)(血冷、腰腳痛、?下寒氣。)
- 左尺(腎寒精虛、瘕疝寒痛。)
- 右寸(胸中冷滯、寒痰積冷。)
- 右關(guān)(中脘積塊作痛、脾胃間停滯痞積。)
右尺(臍下冷痛、下焦虛寒或痛、腹中痛冷、少腹痛。) 沉而有力為牢★(其象似沉似伏, 實大而長, 少弦, 按之動而不移,若牢固然。) 牢為裡實表虛, 胸中氣促,勞傷痿極之候。大抵牢脈近乎無胃氣者,
故為危殆之脈。 如失血人宜沉細(xì); 若浮大而牢, 必死,以虛病反見實脈也。 (凡脈牢, 為氣居於表,為骨節(jié)疼痛。) - 寸
- 關(guān)(木乘土而心腹寒疼。)
尺(癩疝、癩瘕。) 沉失常度為革★(其象沉伏實大,如按鼓皮一般。) 革為虛寒失血之候, 其實即芤弦二脈相合之象, 芤為虛, 弦為寒,虛寒相搏,
故主男子亡血失精, 女子半產(chǎn)漏下, 又為中風(fēng)感濕之癥。久病死,卒病生。 脈來渾濁變革, 急如湧異, 出而不反, 病進(jìn)而危,去如弦絕者死。 寸 關(guān) 尺 沉而更代為代★(其象動而中止, 不能自還, 因而複動, 由是複止, 尋之良久,乃複強起而動。) 代為臟氣多衰, 形容羸瘦,
口不能言之候。若不病而羸瘦, 脈代止, 是一臟無氣, 他臟代之, 必危; 若因病而氣血驟損, 致元氣卒不相績,或風(fēng)家痛家,
只為病脈,故傷寒亦有心悸而脈代者(複脈湯主之。) 腹心疼亦有結(jié)澀止代不勻者, 久痛之脈, 不可準(zhǔn)也; 妊娠脈代, 必懷胎三月, 代脈有生有死,
非定為死脈,宜辨之。 (凡脈代, 為腹痛, 為便膿血, 為泄利吐瀉, 為下元虛損。)
遲 ★
遲以候臟(其象呼吸之, 脈僅三至,去來極慢。) 遲為陰盛陽虛之候, 陽不勝陰, 故脈來不及也。居寸為氣不足,氣寒則縮也; 居尺為血不足,
血寒則凝也。 (凡脈遲, 為寒, 為虛。兼浮, 表寒。兼沈,裡寒。) - 左寸(心上寒、精氣多慘。)
- 左關(guān)(筋寒急、?下痛、手足冷。)
- 左尺(腎虛便溺、女人不月。)
- 右寸(肺感寒,冷痰、氣短。)
- 右關(guān)(中焦寒, 脾胃傷冷物。不食,食不化。兼沉為積。)
右尺(臟寒泄瀉、小腹冷痛、腰腳重。) 遲而細(xì)軟為微★(其象極細(xì)而軟, 若有若無, 多兼於遲,按之如欲絕。) 微為久虛血弱之候, 又主陰寒或傷寒蓄熱在裡, 脈道不利,
亦有微細(xì)濡弱,不可為寒者, 當(dāng)以標(biāo)本別之, 總之氣血微脈即微。 (凡脈微, 為虛弱, 為虛汗,為泄瀉, 為少氣, 為崩漏不止。兼浮, 陽不足,
必身惡寒冷。兼沉, 陰不足,必臟寒下利。) - 左寸(心虛憂惕、榮血不足。)
- 左關(guān)(胸滿氣乏、四肢惡寒、拘急。)
- 左尺(男子傷精尿血,女子崩漏敗血不止或赤白帶下。)
- 右寸(上焦寒,痞痛、冷痰凝結(jié)不化、中寒少氣。)
- 右關(guān)(胃寒氣脹、食不能化、脾虛噫氣、心腹冷痛。)
右尺(臟寒泄瀉、臍下冷痛。)
遲而無力為弱★(其象極軟而沉細(xì), 怏怏不前, 無息以動,按之如欲絕,略舉手即無。) 弱為陽陷入陰, 情氣不足之候, 亦主筋。脈弱以滑,
是有胃氣, 脈弱以澀, 是為久病; 陽浮陰弱, 應(yīng)為血虛筋急、惡寒發(fā)熱之病。老得之順,壯得之逆。 (凡脈弱, 為痼冷, 為烘熱, 為泄精,
為虛汁,為元氣虧耗,為痿弱不前。) - 左寸(陽虛心悸、自汗。)
- 左關(guān)(筋痿無力,女人主產(chǎn)後客風(fēng)面腫。)
- 左尺(小便頻數(shù)、腎元虛、耳鳴或聾、骨肉間酸疼。)
- 右寸(身冷多寒、胸中短氣。)
- 右關(guān)(脾胃虛、食不化。)
右尺(下焦冷痛、大便滑泄不禁。)
遲而有力為緩★(其象比浮而稍大, 似遲而小疾, 一息四至,來往紆緩,呼吸徐徐。) 緩為氣血向衰之候。若不沉不浮,
從容和緩,乃脾家之正脈。 四季亦為平脈, 非時即病。和緩而勻, 無浮沉徐疾微弱之偏,即為胃氣脈。 (凡脈緩, 為風(fēng), 為虛, 為痺, 為弱, 為疼。在上為項強,
在下為腳弱。兼浮,感風(fēng)。兼沉,血氣弱。) - 左寸(心氣不足,怔忡、健忘。亦主項背拘急而痛。)
- 左關(guān)(風(fēng)虛眩暈、腹?氣結(jié)。)
- 左尺(腎元虛冷、小便頻數(shù),女人主月事過多。)
- 右寸(肺氣浮、言語短氣。)
- 右關(guān)(胃弱、氣虛。兼浮, 脾虛。)
右尺(下寒腳弱、風(fēng)氣秘滯。兼浮, 腸風(fēng)泄瀉。兼沉,小腹感冷。) 遲而時止為結(jié)★(其象來時遲緩, 時一止,複又來。) 結(jié)為陰獨盛而陽不能相入之候,此為陰脈之極。按之累累如循長竿曰陰結(jié),
藹藹如張車說曰陽結(jié), 又有如麻子動抽、旋引旋收、聚散不常之結(jié), 此三脈, 名雖同而實則異。 (凡脈結(jié), 為亡陽, 為汗下, 為疝瘕, 為癩結(jié), 為老痰滯結(jié),
為氣血凝結(jié), 為七情鬱結(jié), 內(nèi)為積聚, 外為癰腫。兼浮, 寒邪滯結(jié)。兼沉。積氣在內(nèi)。) (又為氣, 為血, 為痰, 為飲, 為食, 說先因氣寒脈緩,
五者有一留滯其間,因而為結(jié),故仲景謂促結(jié)皆病脈。)
數(shù) ★
數(shù)以候腑(其象一息六至,數(shù)數(shù)然來。) 數(shù)為君相二火炎熱之候, 陰不勝陽, 故脈來太過, 小兒吉, 肺病秋深皆忌。 - 寸(頭疼、上熱咽喉口舌瘡、上血咳嗽。)
- 關(guān)(胃火, 脾熱口臭、煩滿、嘔逆; 肝火,目赤。)
尺(腎火熾, 小便黃赤、大便秘澀。兼浮, 表熱。兼沉,裡熱。) 數(shù)而弦急為緊★(其象來時動急, 按之長, 左右彈指,舉之若牽繩轉(zhuǎn)索之狀。) 緊為寒風(fēng)搏急, 優(yōu)於營衛(wèi)之間之候。凡緊脈皆主寒與痛,
內(nèi)而腹, 外而身, 有痛必見緊象。亦有熱痛者, 必兼實數(shù), 熱為寒束, 故急數(shù)如此, 但須有神氣為妙。 (凡脈緊, 人迎傷寒、氣口傷食。兼浮,
傷寒而身痛。兼沉,腹中有寒,或為風(fēng)癇。) - 左寸(頭熱目痛, 項強。兼沉, 心中氣逆,或多寒冷。)
- 左關(guān)(心腹?jié)M痛、腰痛、?痛、筋急。緊甚, 傷寒渾身痛。兼實,?癖。)
- 左尺(腰連臍下及腳痛,小便難。)
- 右寸(鼻塞、膈壅。兼沉滑,肺實咳嗽或多痰。)
- 右關(guān)(吐逆、脾腹痛。緊太盛,腹脹傷食。)
右尺(下焦築痛。) 數(shù)而時止為促★(其象來時數(shù), 時一止, 複又來,徐疾無一定之狀。) 促為陽獨盛而陰不能相和之候。怒氣逆上,亦令脈促。此陽脈之極。
(凡脈促為氣痛, 為狂悶, 為毒疽, 為瘀血發(fā)斑,為三焦鬱火,為痰積咳嗽或喘逆。) (又為氣, 為血, 為食, 為痰, 為飲,說先因氣熱脈數(shù),
五者有一留滯其間, 則因之而促。此促與結(jié), 非定為惡脈也, 雖然,有加即死,能退則生。)
數(shù)見關(guān)中為動★ (其象數(shù)見關(guān)中, 形圓如豆, 無頭無尾,厥厥動搖, 尋之有, 舉乏無, 不往不來,不離其處。) 動為陰陽相搏之候,
關(guān)位前半屬陽,後半屬陰, 陰與陽搏, 陽虛則陽動, 陰虛則陰動。動脈即滑數(shù)二脈相兼為極甚者,故女人心脈動甚妊子。 (凡脈動, 為痛, 為驚, 為泄利,
為拘攣, 為崩脫,為虛勞體痛, 陽動汗出,陰動發(fā)熱。)
滑 ★
滑以候氣(其象往來流利,如珠走盤。不進(jìn)不退。) 滑為血實氣壅之候, 血不勝於氣也,主痰飲諸病。 脈為血府, 血盛則脈滑,
惟腎宜之。女人脈滑斷絕不勻, 經(jīng)閉之驗, 諸脈調(diào), 尺獨滑,必有胎。 上為吐逆, 下為氣結(jié),滑數(shù)為熱結(jié)。 - 左寸(心獨熱。兼實大,心驚舌強。)
- 左關(guān)(肝熱, 頭目為患。)
- 左尺(尿赤、莖中痛、小便淋漓。)
- 右寸(痰飲、嘔逆。兼實,肺熱、毛髮焦、膈壅、咽乾、痰嗽、頭目昏、涕唾稠粘。)
- 右關(guān)(脾熱, 口臭、吐逆、宿食不化。兼實,胃熱。)
- 右尺(因相火炎而引飲多,臍冷、腹鳴或時下利。女人主血熱氣壅、月事不通, 若和滑,為有孕。)
澀 ★
澀以候血(其象虛細(xì)而遲, 往來極難,或一止複來, 三五不調(diào)。) 澀為氣多血少之候, 故主血少精傷之病。說氣盛則血少, 脈因澀,
惟肺宜之。女人有孕而脈澀, 為胎病; 無孕而脈澀, 為敗血(凡脈滑為無汗,或為血痺痛。) - 左寸(心肺虛耗不安、冷氣心痛。)
- 左關(guān)(肝虛血散、肋脹?滿、身痛。)
- 左尺(男子傷精、癩疝, 女人月事虛敗。若有孕,主胎漏不安。)
- 右寸(榮衛(wèi)不和、上焦冷痞、氣短、臂酸。)
- 右關(guān)(脾弱不食、胃冷多嘔。)
- 右尺(大便、津液不足、少腹寒、足脛逆冷。經(jīng)云: 滑者傷熱, 澀者傷霧露。 )
附載人迎氣口脈法
(以上統(tǒng)類所載二十七脈,皆按各脈之寸關(guān)尺三部診候。 人迎、 氣口二脈, 無從列入,故特附於後。) 人迎 ★人迎候天六氣(左手關(guān)前一分為人迎。寸關(guān)尺, 每部各有前中後三分,關(guān)前一分者, 乃是關(guān)部上之前一分, 非言關(guān)部之前寸部上之一分,
切勿誤認(rèn)。氣口同。) 六淫之邪, 襲於經(jīng)絡(luò)而末入胃腑, 致左手人迎脈緊盛, 大於氣口一倍, 為外咸風(fēng)寒, 皆屬表, 陽也, 腑也。人迎之脈浮傷風(fēng), 緊傷寒,
虛弱傷暑, 沉細(xì)傷濕, 虛數(shù)傷熱, 洪數(shù)傷火, 皆屬外因, 法當(dāng)表散滲泄。 又陽經(jīng)取決於人迎, 左人迎脈不和, 病在表為陽, 主四肢。士材曰: 左關(guān)前一分,
正當(dāng)肝部, 肝為風(fēng)木之臟, 故外傷於風(fēng)者, 內(nèi)應(yīng)風(fēng)臟而為緊盛也。 又曰: 但言傷於風(fēng), 勿泥外因, 而概以六氣所傷者,亦取人迎也。 氣口 ★氣口候人七情(右手關(guān)前一分為氣口。) 七情之氣, 鬱於心腹不能散, 飲食五味之傷, 留於腸胃不得通, 致右手氣口脈緊盛,
大於人迎一倍, 為內(nèi)傷七情飲食, 皆屬裡, 陰也, 臟也。 氣口之脈, 喜則散, 怒則濡, 憂則澀, 思則結(jié), 悲則緊, 恐則沉, 驚則動,
皆屬內(nèi)因。診與何部相應(yīng), 即知何臟受病, 法宜溫潤以消平之。 又陰經(jīng)取決於氣口。右氣口脈不和, 病在裡為陰, 主腹臟。士材曰: 右關(guān)前一分, 正當(dāng)脾部,
脾為倉廩之官, 故內(nèi)傷於食者, 內(nèi)應(yīng)食臟而為緊盛也。又曰: 但言傷於食, 勿泥內(nèi)因, 而概以七情所傷者, 亦取氣口也。 人迎氣口俱緊盛, 則為夾食傷寒,
內(nèi)傷外感俱見。
附載奇經(jīng)八脈
(此脈亦以不能混列統(tǒng)類二十七脈中,故又附人迎氣口二脈之後。 八脈不拘制於十二正經(jīng), 無表裡相配, 故名曰奇。凡診, 八脈所見, 統(tǒng)兩手皆然,
其從寸部斜至外、斜至內(nèi)者, 左手之外, 即右手之內(nèi), 左手之內(nèi), 即右手之外,相反推之自見。) 陽維 ★★★陽維候一身之表(以左手為主, 其脈從寸部斜至外者是也。右手反看, 下同。) 本脈起於諸陽之會, 所以維於陽, 說人身之衛(wèi)分即是陽,
陽維維陽即維衛(wèi), 衛(wèi)主表, 故陽維受邪為病亦在表, 寸為陽部, 外亦為陽位, 故陽維之脈, 從寸斜至外,不離乎陽也。 陰維 ★★★陰維候一身之裡(以左手為主,其脈從寸部斜至內(nèi)者是也。右手反看。) 本脈起於諸陰之交, 所以維於陰, 說人身之營分即是陰,
陰維維陰即維營, 營主裡, 故陰維受邪為病亦在裡, 寸雖為陽部, 內(nèi)實為陰位,陰維之脈, 從寸斜至內(nèi),是根於陽而歸於陰也。 陽蹻 ★★★陽蹻候一身左右之陽(其脈從寸部左右彈者是也。不論左右手。) 本脈為足太陽經(jīng)別脈, 起跟中, 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
所以使機關(guān)之蹻捷也。 陽蹻在肌肉之上, 陽脈所行, 通貫六俯, 主持諸表, 故其為病,亦表病裡和。 陰蹻 ★★★陰蹻候一身左右之陰。(不論左右手, 其脈從尺部左右彈者是也。) 本脈為足少陰經(jīng)別脈, 起跟中、循內(nèi)踝上行於身之左右,
所以使機關(guān)之蹻捷也。 陰蹻在肌肉之下, 陰脈所行, 通貫五臟, 主持諸裡, 故其為病,亦裡病表和。 督 ★★★督候身後之陽(不論左右手, 其脈三部中央俱浮, 直上直下者是也。) 本脈起腎下胞中, 循背而行於身之後, 為陽脈之總督,
故曰陰脈之海, 故其為病,亦往往自下衝上而痛。 任 ★★★任候身前之陰(不論左右手, 其脈丸丸, 橫於寸口者是也。) 本脈起腎下胞中, 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 故曰陰脈之海,
故其為病, 亦往往自下衝上而痛。 衝 ★★★衝候身前之陰(不論左右手, 其脈來寸口中央堅實, 徑至關(guān)者是也。) 本脈起腎下胞中, 夾臍而行, 直衝於上, 為諸脈之衝要,
故曰十二經(jīng)脈之海。 又以其為先天精血之主, 能上灌諸陽, 下滲諸陰, 以至足跗, 故又曰血海, 而其為病,多氣逆而裡急。 帶 ★★★帶候諸脈之約束(不論左右手, 其脈來關(guān)部左右彈者是也。) 本脈起少腹之側(cè), 季?之下, 環(huán)身一周, 絡(luò)腰而過, 如束帶狀,
所以總約諸脈, 故名曰帶。而衝任二脈, 循腹?, 夾臍旁, 傳流於氣街, 屬於帶脈, 絡(luò)於督脈, 衝任督三脈, 同起而異行, 一源而三岐, 皆絡(luò)帶,
因諸經(jīng)上下往來, 遺熱於帶脈之間, 客熱鬱抑, 白物淫溢, 男子隨溲而下, 女子綿綿而下, 皆濕熱之過, 故帶脈為病, 即謂之帶下。
卷百下
諸脈主病詩
瀕湖脈訣, 各有主病歌辭, 然只言其梗概, 餘撰脈象統(tǒng)類, 各脈所主之病已詳, 但瑣碎無文義相貫, 難於記識, 因仿瀕湖法, 作二十七脈主病詩。
鴃者讀此, 複按核統(tǒng)類, 則某脈主某病, 某病合某脈,庶益洞然於中矣。
浮
(其象輕手乃得, 重手不見, 動在肌肉以上) 浮脈為陽表病真, 遲風(fēng)數(shù)熱緊寒因(是浮脈兼遲、兼數(shù)、兼緊也, 各脈相兼仿此,) 浮而有力是風(fēng)熱,
無力而浮血弱人。(此首總言浮脈病。) 寸頭疼眩(目眩)熱(身熱)因風(fēng), 更有風(fēng)痰(左寸病)右咳攻(右寸肺感風(fēng)邪作咳,) 關(guān)右脾虛(中滿不食)左腹脹,
溲多赤澀(左尺膀胱風(fēng)熱)糞難通(右尺風(fēng)邪客下焦,故大便秘。) 浮而有力為洪(即大脈, 其象極大而數(shù), 按之滿指, 如群波之湧起,來盛去衰, 來大去長。)
脈洪陽盛血應(yīng)虛, 相火炎炎熱病居,脹滿胃翻須早治,陰虛泄痢急當(dāng)除。(此首總言洪脈病。) 心經(jīng)火盛內(nèi)多煩(左寸病,又兼目赤、 口瘡、頭疼,
)肺熱毛焦咽更乾(右寸病, 又兼涎唾稠粘, )肝火身疼(左關(guān)病, 又兼四肢浮熱)胃虛嘔(右關(guān)病, 又兼口活舌乾, )腎虛陰火便相難(左尺, 膀胱然、 小便赤澀,
右尺, 腹?jié)M、大便難或下血。) 浮而無力為芤(其象浮大而軟, 按之中空兩邊實, 指下成窟, 診在輕舉重按之間。) 左芤吐衄兼心血(左寸病,
)關(guān)上為瘀?痛真(腹中瘀血,間血氣痛, 吐血, 目暗, )左尺男人小便血, 女人月事病相因。(此首單言左手芤脈病。) 右芤積血在於胸(右寸病, 又兼衄血、
嘔血, )關(guān)內(nèi)逢之腸胃癰, 嘔血不食兼瘀血, 尺多血痢與腸紅。(此首單言右手芤脈病。) 浮而端直為弦(其象按之不移, 舉之應(yīng)手, 端直如箏弦。)
左弦頭痛還心惕, 盜汗勞傷力懶牽, 關(guān)左?疼兼?癖, 尺疼小腹腳拘攣。(此首單言左手弦脈病。) 右寸膈痰多咳嗽(由肺受風(fēng)寒,
) 右關(guān)胃冷腹心疼(脾胃傷冷, 宿食不化,多飲,) 下焦停水弦逢尺,陰疝常從臍下侵。 (此首單言右手弦脈病。) 浮而遲大為虛(其象遲軟散大, 舉按無力, 豁豁然空,不能自固。) 脈虛(血氣虛, 故脈亦虛)身熱為傷暑, 虛損疲煩汗自多,發(fā)熱陰虛宜早治,
養(yǎng)榮益氣莫蹉跎。(此首總言虛脈病。) 怔忡驚悸寸常虛, 血不榮心奈若何,腹脹診關(guān)(食不化)尺痺痿, 損傷精血骨蒸俱。 (此首統(tǒng)言左右兩手虛脈病。)
浮而遲細(xì)為濡(即軟脈, 其象虛軟無力, 應(yīng)手細(xì)散, 如綿絮之在水中, 輕手乃得, 重按隨手而沒。) 濡為亡血陰虛病, 髓海丹田暗已虧, 汗雨夜來蒸入骨,
血山崩倒?jié)袂制ⅰ?此首總言濡脈病。) 左寸心虛(故驚悸盜汗)還短氣, 精神離散左關(guān)濡(又兼榮衛(wèi)不和, 虛少力, )尺男精敗女脫血, 自汗淋漓溲數(shù)俱。
(此首單言左手濡脈病。) 憎寒烘熱濡右寸, 氣乏身疲怎得安, 關(guān)上胃虛(飲食不進(jìn))脾更弱(食不消,)尺腸虛瀉下元寒。(此首單言右手濡脈病。) 浮而迢?為長(其象不大不小, 迢迢自若, 指下有餘,過於本位。) 氣血有餘長脈見(長脈主有餘之病,
)陽明熱勢自然深,若非陽毒(陽毒內(nèi)蘊)癲和癇,即是焦煩壯熱侵。 浮而虛大為散(其象有表無裡,有陰無陽, 按之滿指, 散而不聚, 去來不明,
漫無根柢,渙散不收。) 左寸怔忡右寸汗, 溢飲左關(guān)應(yīng)軟散, 右關(guān)軟散腫胻腑,散居兩尺魂當(dāng)斷。
沉
(其象輕手不得, 重手乃得, 按至肌肉以下,著於筋骨之間) 沉潛脈主陰經(jīng)病, 數(shù)熱遲寒滑有痰,
無力而沉虛與氣,沉而有力積兼寒。(此首總言沉脈病。) 寸沉痰鬱(右寸病)飲停胸(左寸病,)關(guān)主中寒痛不通(左右關(guān)病同,) 尺部濁遺精血冷(左尺病, 男精冷, 女血冷,)腎虛腰及下元痼。(右尺病。 此首統(tǒng)言左右手沉脈病。) 沉而不及為短(其象兩頭無, 中間有,
不及本位, 應(yīng)手而回, 短脈只見寸尺, 若在關(guān)部, 將上不接寸, 下不接尺矣,故前人云,短不診關(guān)。) 短脈內(nèi)虛真氣弱,
三焦氣壅是真因,胃衰宿食多停滯,寸主頭疼尺腹疼(左右手同。) 沉而微軟為細(xì)(其象小於微而常有, 細(xì)直而軟, 指下尋之,往來如蠶絲。) 寸細(xì)應(yīng)知嘔吐頻,
入關(guān)腹脹胃虛形, 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遺精號脫陰。 (此首統(tǒng)言左右兩手細(xì)脈病。) 沉而弦長為實(其象舉手不絕, 迢?而長, 不疾不徐,動而有力。血實則脈實。)
實脈為陽火鬱成, 發(fā)狂譫語吐頻頻, 或為陽毒或傷食(古云: 脈實者, 水谷為病,)大便不通或氣疼。(此首總言實脈病。) 寸心與面熱兼風(fēng)(左寸實,
心中積熱,口舌瘡。咽喉痛, ) 痰嗽中煩氣積胸(右寸實, 胸膈中熱, 痰嗽煩滿, 肝火(左關(guān)實, 腹?痛滿)脾虛(右關(guān)實, 脾虛少食, 又兼胃氣滯,伏陽蒸內(nèi))
關(guān)上見, 尺臍腹痛便難通(左尺實、小腹痛, 小便澀, 右尺實, 臍下痛,便難或時下痢。此首統(tǒng)言左右手脈實病。) 沉極幾無為伏(其象極重,
按之著骨,指下隱隱然。傷寒病一手伏曰單伏, 兩手伏曰雙伏, 不可以陽癥見陰為診, 乃火邪內(nèi)鬱,不得發(fā)越,陽極以陰, 故脈伏也, 必得大汗乃解。又夾陰陽寒,
先有伏陰在內(nèi),外又感寒, 陰盛陽衰,四肢厥逆, 六脈沉伏, 須投薑桂,脈乃覆出。若太溪、衝陽皆無脈, 則必死矣。 古云: 伏為真氣不行,
邪氣積伏。又云:痛甚者脈必伏。) 伏為霍亂食常停, 蓄飲頑痰積聚真, 榮衛(wèi)氣凝(凝,閉也)而厥逆,散寒溫裡莫因循。(此首總言伏脈病。)
憂鬱傷心神不守(左寸病,) 胸中氣滯冷痰凝(右寸病, )當(dāng)關(guān)腹痛分寒食(左關(guān)伏,下有寒氣, 血冷, 腰腳痛, 右關(guān)伏, 中脘積塊痛, 脾胃停滯,
)尺部腹疼與疝疼)左尺伏, 腎寒精虛, 疝痛。 右尺伏, 臍下冷痛, 下焦虛寒,旋中冷痛。此首統(tǒng)言左右手伏脈病。) 沉而有力為牢(其象似沉似伏, 實大而長,
少弦, 按之動而不移。牢而疾, 必發(fā)熱, 牢而遲, 必發(fā)寒, 遲疾不常, 寒熱往來。) 牢為喘(氣)促(息)皮膚腫(兩寸病,)心腹寒疼肝T脾(兩關(guān)病,)
癥瘕疝?猶可治, 陰虛失血怎相宜(兩尺病, 失血。脈宜沉細(xì), 反浮大而牢, 是虛病見實脈, 必死。此首統(tǒng)言左右手牢脈病。) 沉失常度曰革(其象沉硬實大,
如按鼓皮一般。革為陰陽不交之名。) 革合芤弦寒與虛(芤為虛, 弦為寒, 虛寒相搏, 故芤弦相合而成革脈, 革因為虛寒失血之候,)中風(fēng)感濕脹兼醫(yī),
女人半產(chǎn)並崩漏, 男子營虛或夢遺。(此首總言革脈病。) 沉而更代為代(其象動而中止, 不能自還, 因而複動又複止, 尋之良久,乃複強起而動。) 代脈原因臟氣衰,
腹疼便膿下元虧, 或為吐瀉兼泄痢,女子懷胎三月兮。(此首總言代脈病。) 遲
(其象呼吸之間脈僅三至,來去極慢) 遲司臟病或多痰, 沉痼癥瘕仔細(xì)看, 有力而遲為冷痛,遲而無力是虛寒。(此首總言遲脈病。)
寸遲心(左)肺(右)上焦寒(左寸遲, 心上寒, 精氣多慘, 右寸遲, 肺受寒, 冷痰氣短,) 關(guān)主中寒痛不堪(左關(guān), 筋寒急, 手足冷, ?下痛, 右關(guān),
中焦寒, 脾胃傷冷, 食不化,) 左尺腎虛(故便濁)女不月, 右為泄瀉疝牽丸(臟寒泄瀉, 小腹冷痛,腰腳重而無力。 此首統(tǒng)言左右兩手遲脈病。)
遲而細(xì)軟為微(其象極細(xì)而軟, 若有若無, 多兼於遲, 氣血微兮脈亦微, 惡寒(陽微也)發(fā)熱(陰微也)汗淋漓, 男為勞極諸虛候, 按之無欲絕之狀。)
女作崩中帶下醫(yī)。(此首總言微脈病。) 寸微氣促與心驚(右寸, 中寒少氣, 又兼上焦寒痞、冷痰不化, 左寸, 心憂惕, 榮血不足,)
關(guān)脈微時脹滿形(左關(guān)微, 中滿氣乏, 四肢寒冷, 拘急, 右關(guān)微, 胃寒氣脹, 食不化, 脾虛噫氣, 心腹間冷疼, )尺部見之精血弱(左尺微, 傷精尿血,
)臟寒泄瀉痛呻吟(右尺微, 臟寒泄痢, 臍下冷積痛疼。此首統(tǒng)言左右兩手微脈病。) 遲而元力為弱(其象極軟而沉細(xì), 怏怏不前, 按之如欲絕,
舉手即無。弱猶愈於微。) 脈弱陰虛陽氣衰(氣虛則脈弱, 寸弱陽虛, 關(guān)弱胃虛, 尺弱陰虛, )惡寒發(fā)熱骨筋萎, 多驚多汗精多泄,
益氣調(diào)營(弱脈必宜補)及早醫(yī)。(此首總言弱脈病。) 寸汗心虛(左寸弱, 陽虛心悸自汗)右身冷(右寸弱病, 又兼短氣, )關(guān)中筋萎(肝主筋, 左關(guān)弱,
故筋萎少力, 又兼女人主產(chǎn)後客風(fēng)面腫)胃脾虛(右關(guān)弱, 脾胃虛而食不能化, )欲知陽陷陰微病, 骨痛耳聾(左尺弱, 胃虛之故)糞數(shù)遺(右尺弱, 大便滑,
又兼下焦冷痛。此首統(tǒng)言左右手弱脈病。) 遲而有力為緩(其象比浮而稍大, 似遲而小疾, 一息四至, 來往紆緩, 呼吸徐徐。緩脈有二, 從容和緩者為正脈,
前人所云, 諸病脈緩, 為胃氣回, 不治自癒者是。若氣血衰而遲緩,則為緩病脈。 ) 緩脈驥驥侵營衛(wèi)衰,或痺(緩而細(xì))或濕(沉而緩)或脾虛(緩而澀, )
上為項強下腳軟, 浮風(fēng)(緩兼浮, 傷風(fēng))沉弱(緩兼沉,血氣衰弱)細(xì)區(qū)分。(此首總言緩脈病。) 寸緩心虛(左寸緩, 心氣不足,怔忡多忘, 又兼項背拘急痛)
肺則浮(右寸緩, 肺氣浮, 言語短氣, )當(dāng)關(guān)風(fēng)眩(左關(guān)緩,風(fēng)虛眩暈, 又兼腹?氣急) 胃虛求(右關(guān)緩, 胃弱氣虛, )尺為腎冷便頻數(shù)(左尺緩,腎虛冷,
小便多, ) 下寒風(fēng)秘便常憂(右尺緩, 下寒腳弱,風(fēng)氣閉滯。 ) 遲而時止時結(jié)(其象來時緩甚, 時一止, 複又來前人云:陰凝則結(jié)。又云: 結(jié)脈亦因思慮過度,
脾氣不足。 又云: 脈結(jié)者, 亦病四肢不快,為氣所結(jié)。 ) 結(jié)脈皆因氣血凝, 老痰結(jié)滯苦沉吟, 內(nèi)生積聚外癰腫, 疝瘕亡陽汗自淋(凡結(jié)脈, 主疝瘕癥結(jié),
七情鬱結(jié), 老痰滯結(jié), 一切氣血凝結(jié), 又為亡陽、為汗下, 內(nèi)為積聚, 外為癰腫, 兼浮寒結(jié),兼沉氣結(jié)。此首總言結(jié)脈病。) 數(shù)
(其象一息六至, 數(shù)數(shù)然來) 數(shù)脈為陽熱可知, 只將君相火來醫(yī),實宜涼瀉虛溫補, 肺病秋深卻忌之。(此首總言數(shù)脈病。) 寸數(shù)咽喉(右寸數(shù))口舌(左寸數(shù))瘡, 吐紅咳嗽肺生瘍(左右寸同, 又兼頭疼上熱, )當(dāng)關(guān)胃火(右關(guān)數(shù), 胃火, 脾熱口臭, 煩滿嘔逆)並肝火(左關(guān)數(shù),
肝火目赤, )尺用滋陰降火湯(左右尺同, 主腎火熾, 小便黃赤, 大便閉塞。此首統(tǒng)言左右兩手?jǐn)?shù)脈病。) 數(shù)而弦急為緊(其象來時勁急, 按之長, 左右彈指,
舉之若牽繩轉(zhuǎn)索之狀, 又名急脈。) 緊為諸痛主於寒, 癖積風(fēng)癇吐冷痰, 浮緊汗之(緊兼浮, 表寒身痛)沉緊下(緊兼沉,裡寒腹痛,)
人迎(因傷寒)氣口(因傷食)更須看。(此首總言緊脈病。) 左頭目項(左寸緊頭熱、 目痛、項強)右鼻膈(右寸緊, 鼻塞、膈壅, )關(guān)從心腹?筋尋(左關(guān),
心腹?jié)M痛、痛筋急, 右關(guān), 脾腹痛、吐逆, )尺為腰腳臍下痛, 知是奔豚與疝疼(左尺,腰腳臍下痛, 又兼小便難, 右尺,下焦氣築痛。此首統(tǒng)言左右手緊脈病。)
數(shù)而時止為促(其象來時數(shù), 時一止, 複又來, 徐疾無一定,有迫促之狀。 凡脈促者, 亦病氣痛, 亦病怫鬱,亦病氣血不疏通。)
脈促惟將火病醫(yī)(三焦有鬱火,)其因有五細(xì)推之(氣、血、熱、痰、飲,) 時時咳嗽皆痰積, 或發(fā)狂?與毒疽(皆瘀血之故。此首總言促脈病。)
數(shù)見關(guān)中為動(其象數(shù)見關(guān)中, 形圓如豆, 無頭無尾, 厥厥動搖, 尋之有, 舉之無, 不往不來, 不離其處。動脈亦為神氣不安, 脫血虛勞。)
動脈專司氣與驚, 汗因陽動熱因陰, 或為泄痢拘攣病, 男子亡陽女子崩。 (此首總言動脈病。)
滑
(其象往來流利,如珠走盤,不進(jìn)不退) 滑脈為陽元氣衰, 痰生百病食生?(浮滑風(fēng)痰, 滑數(shù)痰火, 短滑宿食,)上為吐逆下蓄血, 女脈和時定有胎(女人督脈滑,
血熱、經(jīng)不通, 和滑為有孕。此首總言滑脈病。) 寸滑膈痰生嘔吐(右寸病, )心驚舌強緣熱故(左寸病,) 當(dāng)關(guān)宿食肝脾熱左關(guān), 肝熱, 頭目為患, 右關(guān), 脾熱,
口臭、吐逆、宿食不化,) 渴痢癩淋看尺部(左右同。此首統(tǒng)言左右手滑脈病。)
澀
(其象虛細(xì)而遲,來往極難, 一止複來, 三五不調(diào)。) 澀緣血少或傷精, 反胃亡陽汗雨淋,寒濕入營痺為血, 女人非孕即無經(jīng) (女人左尺澀, 無孕主血少,
有孕胎病或漏。此首總言澀脈病。) 寸心虛痛乖營衛(wèi)(左寸心肺虛耗不安, 及冷氣心痛,右寸營衛(wèi)不和, 上焦冷痞, 氣短, 臂酸, ) 脾弱(右關(guān)澀,
脾弱不食,胃冷多嘔) 肝虛(左關(guān)弱, 肝虛血散, 肋脹?滿, 身痛(關(guān)內(nèi)逢, 左尺傷精兼及疝, 右寒小腹足脛痌(又兼大便閉,
津液不足。此首統(tǒng)言左右兩手澀碗病。)
人迎(左手關(guān)前一分為人迎)
表候人迎屬腑陽(人迎主外感六淫, 屬表腑也,陽也, ) 風(fēng)浮暑弱緊寒傷(如人迎脈浮, 主傷風(fēng), 六淫仿此, )濕應(yīng)沉細(xì)火熱數(shù)(熱虛數(shù),火洪數(shù), )
四末清寒表散良(人迎又主四肢病。)
氣口(右手關(guān)前一分為氣口)
氣口為陰裡臟看(氣口候內(nèi)傷七情及傷飲食, 屬裡, 臟也, 陰也, )怒濡憂澀散因歡(如氣口脈濡, 即因傷怒, 餘皆仿此,) 恐沉思結(jié)驚多動,
悲緊還推何部乾(診得氣口濡澀等脈, 並看與何部相關(guān), 即知何臟受病。如氣口脈濡即屬肝病, 而肝脈又適弦硬是也。 此首單言氣口內(nèi)傷七情之病。) 飲食傷留脾臟因,
通腸快胃法相應(yīng), 人迎氣口俱沉緊, 夾食傷寒病日增。(此首言氣口內(nèi)傷飲食之病, 及人迎氣口俱傷之病。)
陽維(以左手為主, 其脈從寸部斜至外者是也。右手反看, 則從寸部斜至內(nèi)矣)
陽維脈起會諸陽(陽維脈從少陰斜至太陽, 發(fā)足太陽之金門, 而與手足少陽陽明五脈會於陽白, 故所會皆陽, )根柢於陰表是彰(陽維主一身之表,
)風(fēng)府風(fēng)池應(yīng)並刺, 長沙法設(shè)桂枝湯(風(fēng)池風(fēng)府二穴, 陽維之會也。仲景法, 先刺二穴, 卻與桂枝湯。)
陰維(左手為主, 其脈從寸部斜至內(nèi)者是也。右手反看, 則從寸部斜至外矣)
陰維主裡會諸陰(陰維主一身之裡, 其脈從少陽斜至厥陰, 發(fā)足少陰之築賓, 至頂前而終, 故所發(fā)所至皆陰也, ) 卻起於陽根自深(陽根陰, 陰根陽,
故此二脈, 又為榮衛(wèi)之綱領(lǐng), )心痛病來詳潔古, 理中四逆法堪尋(潔古云: 陰維為病若心痛, 其治在足少陽三陰交, 乃陰維所起也。又按促景法, 太陰癥用理中湯,
少陰癥用四逆湯, 厥陰癥用當(dāng)歸四逆湯, 酌其劑以治陰維之病。 即潔古所以治足少陽三陰交也。)
陽蹻(不論左右手, 其脈從寸左右彈者是也)
一身左右陽專候(陽矯主一身左右之陽,) 脈得陽躋六腑和, 表病裡安陽分愆(陽蹻在肌肉之上, 陽脈所行, 通貫六腑, 主持諸表, 故其為病, 亦表病裡和,
)法兼汗下治無訛(潔古云: 陽病則寒。 若在陽表當(dāng)汗, 桂枝湯、麻黃湯。若在陰裡當(dāng)下, 大小承氣湯。)
陰蹻(不論左右手, 其脈從尺部左右彈者是也。)
諸裡相持通五臟(陰躋在肌肉之下, 陰脈所行, 通貫五臟, 主持諸裡, 故其為病, 亦裡病表和, )脈行左右有陰躋(陰蹻主一身左右之陰,
)病來陽緩陰多急(陽躋病, 陰緩陽急, 陰躋病, 陽緩陰急, )診察須從陰熱調(diào)(潔古云: 陰病則熱, 甘草乾薑湯。)
督(不論左右手, 其脈三部中央俱浮, 直上直下者是也)
督司陽脈稱為海,循背而行遍後身 (督脈起胞中, 循背而行於身之後, 為陽脈之總督, 故為陽脈之海,) 脊強頭沉虛實判(督脈為病, 實則脊強而發(fā)厥,
虛則頭重,) 上衝作痛苦吟呻(督病又往往自下衝上而痛。)
任(不論左右手, 其脈丸丸, 橫於寸口者是也。)
任承陰海因名任(任脈亦起胞中, 循腹而行於身之前, 為陰脈之承任, 故曰陰脈之海, )天癸從生陰有陽(任主天癸, 乃天之元氣, 任脈充, 然後衝脈旺,
月事時下而有子, 故真陰之盛, 必由真陽之實, )若使結(jié)陰陽氣絕, 疝瘕崩帶腹前殃(任脈病, 非陰自病, 實由陰中無陽, 故疝瘕崩帶, 皆結(jié)陰之故。)
衝(不論左右手, 其脈來寸口中央堅實, 徑至關(guān)者是也)
衝俱督任起胞中, 獨主先天精血充(衝脈亦起胞中, 夾臍而行, 直衝於上, 為諸脈衝要, 故曰十二經(jīng)脈之海, 又為先天精血之主, 故又曰血海,
)本病須分寒火逆(衝脈病, 一曰寒逆, 陽不足也, 一曰火逆, 陰不足也, )更傳肝腎患無窮(經(jīng)云: 衝病傳肝腎, 發(fā)為痿厥。)
帶(不論左右手,脈來關(guān)部左右彈者是也)
約持諸脈遍腰環(huán)(帶脈起少腹側(cè)、季?下, 環(huán)身一周, 絡(luò)腰而過, 如束帶狀, 所以總約諸脈, )肝腎心脾上下安(帶之上心脾, 帶之下肝腎),
濕熱滯留中間斷, 淫淫白物下無端(心脾上鬱, 肝腎下虛, 停濕為熱, 留滯中分, 必病作而流白物。)附錄運央規(guī)法 (餘輯《雜病源流》, 凡脈癥方藥,
所以講明調(diào)治之者, 似已詳備。然劉海蟾云: 醫(yī)道通仙道, 則修煉家導(dǎo)引運央之法, 所以卻病延年者, 未始不可助方藥所不逮。說既已卻病, 自可延年。
在修煉家固以延年為主, 而欲求延年, 必先卻病, 在醫(yī)藥家則以卻病為主也。 故《雜病源流》中, 於每病方論後, 有導(dǎo)引運央之法, 可以卻此病, 即附載於末,
總期醫(yī)者、病者, 展覽及之, 以備採用, 庶獲萬病回春也。但其法有專治一病者, 既分載於各病之後, 而又有總法數(shù)條, 不必每病皆為遵用。而時有必採取者,
亦不必一病全用總法。而或有此病則用何法, 彼病又用何法者, 既不得贅列於各病之末, 而又無處可以混入, 故特附於此, 如於各病運央中,
見有宜用歸元、周天、艮背、行庭, 及?法、通關(guān)、滌穢等法者, 查明此處所載諸法, 應(yīng)如何引運, 遵而行之, 無漏無遺, 自可卻病, 可延年也。)
南北規(guī)中引(諸法皆本《保生秘要》, 係明哄哄道人曹士珩元白氏所著) 凡人亡念奔馳, 不思回頭, 說不知有己。 然學(xué)道初入門, 及乎卻病初下手,
每云先要築基煉己者, 何也? 己者, 意中之土也, 時時返念守中。然崑崙至於湧泉, 周身前後之竅, 雖各家傳授, 各取其善, 若能精守其一, 皆可起病,
不必得一望二, 持兩可之見, 而辯孰是孰非。餘訣云: 總之?dāng)z心歸一, 專其一處, 皆可止念, 故取身中前後二竅為則, 其歸元取用父母生人受S之初,
而能聚氣之原, 運動周天, 可參艮背通關(guān)之效。 然艮背者, 昔林子闡教為最, 餘受之家傳捷徑而更妙。若夫運動, 則貫徹任督二脈, 兼以導(dǎo)引, 則神央爍見矣。
南旋式
【歸元訣竅】
歸元者, 父母生人受S之初, 剪斷臍帶, 一點落根元也。 有生之後, 情欲雕琢, 未免精耗氣散, 不能返本, 須求安土敦仁之法。說土者歸元也, 人者仁也,
以一點仁心, 敦養(yǎng)於土, 六根皆歸於元, 心有所注, 久久凝定, 便覺真種常在, 方可用意運行。行之之法, 提意出上, 斡旋造化, 從左而右, 先運臍輪,
收而放, 放而複收, 以還本位, 不離這個, 念自歸真矣。
【周 天】
先立安土守中, 得訣純熟, 後行周天, 流通一身, 散徹四肢滯氣。 其法從前運於臍輪, 由小而大, 大而收小, 依次而上, 至璇璣穴向左臂打圈而下,
至曲池, 經(jīng)內(nèi)關(guān)溯掌心及指尖, 圈出手背外關(guān), 而上肘後肩井, 及大椎而下, 運於尾閭, 由上複下過玉枕, 逾崑崙泥丸面部, 上鵲橋, 降重樓, 達(dá)胃口過臍,
至玉柱, 複氣海, 行於右腿, 歷膝關(guān), 由鞋勞穴穿足背, 至指尖轉(zhuǎn)湧泉踵後, 上運過陰谷, 通尾閭, 又圈至頂門, 如前下鵲橋, 依次送左腿,
似右法而落湧泉, 又升泥丸及璇璣穴右行, 照左手轉(zhuǎn)過肩背, 貫崑崙而下攝元海, 如此將周身經(jīng)脈宣暢, 徐徐回轉(zhuǎn), 但意至而氣相隨, 是為有作之周天法,
亦可與造化參。 北旋式
【艮背訣竅】
易曰: 艮其背。艮者, 止也, 其象屬土。背從北方水, 屬於陰。 心從南方火, 屬於陽。人能以南火而投於北水之中, 得以水火交而既濟,
所謂洗心退藏於密也。說五臟六腑根蒂, 皆係於此。所謂止者, 先立內(nèi)念之正, 而止外念之邪也。然大道貴無念, 雖立正念亦是念也。當(dāng)明內(nèi)外兩忘以忘而離亡,
必先忘其外者, 而後定其心, 自忘其內(nèi)也。故初學(xué)之士, 靜坐片時, 將萬慮掃除, 凝神定志於本穴之中, 背之腔子裡, 平心元虛處, 初起口念太乙救苦(咒四,
)而漸歸於心、歸於背, 存無守有, 念玆在玆, 有複冥於無, 神自虛而靈矣。
【行 庭】
吾身一小天地也, 周身三百六十骨節(jié), 七孔八竅。一竅相通, 竅竅光明, 而乾旋坤轉(zhuǎn)。前屬於天, 後屬於地。前從左旋, 後運右轉(zhuǎn)。前後相通, 周乎其天,
則知人與天一矣。其法, 從艮背守念, 念而提出腔子, 行其背數(shù)十回, 複收歸腔稍空, 又運行至兩腎之間, 念刻部, 從腎中意想, 溯尾閭, 起運上泥丸,
經(jīng)明堂、人中接下承漿, 降重樓至於心臍之間, 約以臍上三指為則, 不前不後, 不左不右之中, 而為立極定樞。懸一斗杓行於臍下一寸三分, 斡旋上升,
左轉(zhuǎn)於心之後, 有旋下降於腎之前, 循環(huán)不息, 上行由背之北, 下行由臍之南, 如北極定樞, 斗柄推旋者, 若轉(zhuǎn)則以意隨之, 不轉(zhuǎn)則以意引之, 久而煉度,
所以混其氣, 且所以和其神也。
【通 關(guān)】
從北極定樞, 斗柄大旋三遍, 天地包羅, 行於臍下, 分開兩路, 旋下兩腿之前, 聯(lián)絡(luò)不絕, 雙行轉(zhuǎn)腳底, 向後繞元海, 上至命門會合, 從右轉(zhuǎn)左,
大旋三遍, 從椎骨下分行兩肩, 經(jīng)肘後外關(guān)達(dá)掌心, 循內(nèi)關(guān)過肩井, 由項後透泥丸, 行明堂, 漸落雙瞳, 自面部下胸膈, 會心窩, 從左轉(zhuǎn)下降, 大旋三遍,
如前臍下分開, 循環(huán)遍體, 周流運行。卯酉二辰行之, 或九度, 或二十一度而止, 慎勿執(zhí)著, 若有若無, 此所謂煉其形和其氣也。
【? 法】
從歸元注念起用意左邊, 運?過腰, 從右旋上, 至左肩膊, ?至胸前行旋過右膊, 後下旋至腰, 如法運數(shù)十回, 而又複?上行, 周而複始, 不必計籌,
使前後融洽。或從艮背起手, 轉(zhuǎn)絛而前, 左右次序, 會意行之。
【滌 穢】
其法, 在胃口旋入, 憑虛而行, 運入大腸, 由左繞右, 回旋九曲, 以真氣滌垢, 轉(zhuǎn)出谷道, 噓往吸回, 自右而左, 旋出胃口, 收歸元海, 靜念刻部,
以還本位。此法不宜輕用, 凡送濁氣出谷道外, 即隨念吸轉(zhuǎn)慎泄真氣。丹法有云, 勿使尾閭墜, 說謂此也。
【運規(guī)十二則】
身著安和氣不必運, 宜當(dāng)守靜定息, 節(jié)飲除慾, 則百病不生。 若身稍有絲毫不快, 宜速行運動, 免氣久滯, 積成大病。故設(shè)調(diào)養(yǎng)之央,
用之須得其宜。然運法如風(fēng)車樣, 不疾不徐, 皮裡膜外, 挨次運去, 可大可小, 任意收而放, 放而複收, 男左女右, 陰陽之分, 一動一靜, 天之行也。
行央之時, 目視頂門, 微露一線, 迎天地之光, 返照內(nèi)景, 勿全下視, 免致昏沉馳念。 卻病坐央, 不比真修磨煉, 每按時坐香後, 欲睡即睡,
睡則病者精神完足。 若心血少不寐, 可定意想歸元, 或依法運轉(zhuǎn), 神自安而寐矣。 開關(guān)之說, 學(xué)者不必用意, 候到自然通透。說靜中運用, 無念自是水升,
不然則為火矣。 或腹中響聲, 或兩腎微動, 或背或眉端隱隱如蟻行, 手足似一線冷風(fēng), 皆現(xiàn)真境也。 亦有陽火衝病根, 腸內(nèi)有聲, 即用真意逐響運旋, 撒而散之。
凡行氣過峽處或崑頂, 須多旋繞數(shù)十匝, 令氣浸灌為妙。閒時如不守前後二竅, 懸心於空虛地, 四大皆空, 無人無我, 極為養(yǎng)火之法。又名休息以養(yǎng)其氣。
若運法無時度, 則神敝疲, 譬如伐兵勞頓, 而又遇勁敵, 豈不危乎。 觀燈玩月, 目向外射則傷神, 返照於我, 多益於我, 其他自可以類推。 卻病工夫,
須立課程, 逐日檢點, 勿失其時, 日日如是, 提醒縝密, 自不間斷而效。 運氣當(dāng)由後而前, 以取西北方水而灌東南方火, 不可逆此?;蛴袀鞣? 各關(guān)節(jié)處,
不必打圈, 直行亦可, 行後定要收歸元位。退欲火法, 注念氣海, 記數(shù)斡旋, 或記運尾閭升降之法, 邪火自散, 大固元陽。 入定看書, 易於通悟,
坐下止念為先, 定神元海, 不以目睹, 而以心視, 不以心視, 而以內(nèi)觀, 說神有所斂, 不至散於外, 受益自無窮盡矣。 嘻笑場中, 最易耗神, 令人疲倦,
得以內(nèi)斂音聲, 言語少減, 或氣穴中發(fā), 神氣亦不覺其耗。 上丹田穴, 最可養(yǎng)性, 亦可注念, 為藏神之府。 運法, 旋至鼻柱七竅之宗, 斡行入內(nèi)些些,
則耳目口三寶, 皆有靈矣。 想湧泉穴, 最能健步行動, 略得運法, 血脈自可以漸漸流通, 而不傷筋, 省氣。
卷一 臟腑門
肺病源流(肺脹 肺萎 肺癰 息賁)
(手太陰肺脈, 起於中焦, 下絡(luò)大腸, 還循胃口, 上膈到肺, 從肺係橫出?下, 下循MJM1內(nèi), 行少陰心主之前, 下肘中, 循腎內(nèi)骨上廉, 入寸口,
上魚際, 出大指之端, 少商穴止。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nèi)廉之端, 次注於手陽明大腸經(jīng)。 每日寅時, 周身氣血俱薈萃而注於肺。手太陰肺經(jīng), 多氣而少血。)
肺主氣, 上連喉係, 下通心肝之竅, 司呼吸出人。居上以鎮(zhèn)諸臟, 而壓糟粕, 以行於大腸, 出納清氣, 以出濁物。所受者太陽之陰, 以固陽氣。所司者太陰之陽,
以行陰物。 又與足太陰脾, 同行氣以給眾臟, 故亦名太陰。其屬則位西方金, 其配則為秋令。 秋則氣化清肅, 萬物賴以成遂。金則為水之母, 其氣恆下行,
靜時下澄於腎宮, 與水相通, 經(jīng)所謂母隱子胎是也。但腎為真水, 天一所生, 肺既為其母, 故居華說之頂, 猶據(jù)天河之上源以注崑崙,
而入龍門以匯於海也。其輸精臟腑, 猶在天之雨露, 廣沛群生也。然嘗病燥與寒熱, 以輸精布眾, 或太過末及滋化, 或邪乘不得行令, 故反病燥(宜滋燥飲,
)反病寒熱也(寒宜紫蘇飲子, 熱宜瀉肺湯, )
古人嬌臟之名所由來矣。夫肺主皮毛, 而皮毛則純屬太陽之部, 太陽之傷風(fēng)傷寒, 汗出中風(fēng), 與形寒飲冷, 皆能傷肺, 故其現(xiàn)癥,
如鼻塞、聲重、喘咳、氣逆、肩背痛、 嚏噴、胸滿、煩心, 亦與太陽同。五志之火上炎, 陰虛內(nèi)爍, 肝火挾心而刑金, 亦能傷肺, 故其現(xiàn)癥,
如肺萎、肺癰、痿蹩、吐血、聲嘶、息有音、鼽衄、掌熱、 喘不休、口血出、皮毛焦, 皆由火燥焦卷之故。若虛, 則有少氣不能報息、耳聾、 嗌乾諸癥。而此諸癥,
或由外傷, 治與足太陽所感病同法。或邪盛鬱塞, 必於足太陽瀉之。若傷於內(nèi)者, 正氣衰, 金被殘賊, 必於足少陰養(yǎng)之, 使子能助母, 而金氣不至耗泄,
於足太陰培之, 使母能生子, 而金氣得以涵育。昔人云, 補水培土, 是養(yǎng)金善法, 洵有然也, 抑猶有進(jìn)者。金性下沉, 隱於子胎, 腎家水火兩病, 肺俱能受其害,
故有時腎水上泛為痰, 肺受之, 則喘壅而嗽。有時腎火上凌其母, 肺受之, 則喘息而鳴。皆腎氣上逆而為病也。要不外足太陽、足太陰、足少陰三經(jīng), 從而治之。
【脈 法】
《脈經(jīng)》曰: 肺傷者, 其脈細(xì)緊浮數(shù), 其人勞倦咳唾血。
【肺病癥】
經(jīng)曰: 風(fēng)寒入舍於肺, 名曰肺痺, 發(fā)咳上氣。又曰: 大骨活, 大肉陷。胸中氣滿, 喘息不便, 其氣動形, 期六月死, 真臟脈見, 乃與之期日。注曰:
肺之臟也?!峨y經(jīng)》曰: 外癥, 面白善嚏, 悲愁欲哭; 內(nèi)癥, 右有動氣, 按之牢若痛, 其病喘咳, 灑淅而寒熱也。
《靈樞》曰: 肺氣虛則鼻息不利, 少氣, 實則喘咳, 胸頻伸息。
【肺病間甚】
經(jīng)曰: 肺病者, 下晡慧, 日中甚, 夜半靜。
【肺病治法】
經(jīng)曰: 肺苦氣上逆, 急食苦以泄之。注曰: 此肺氣有餘也, 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補之, 辛瀉之。又曰: 肺病禁寒飲食, 寒衣。
【肺絕侯】
經(jīng)曰: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 行氣溫於皮毛者也, 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jié)傷, 皮節(jié)傷則爪活毛折。毛折者, 毛先死, 丙日篤,
丁日死。又曰: 肺絕, 三日死, 何以知之?口張, 但氣出而不返。, 一云口鼻虛張, 短氣。仲景曰: 汗出發(fā)潤, 喘不休者, 此為肺絕。
【肺氣滯澀保養(yǎng)法】
《保生秘要》曰: 凡人氣旺則血榮而潤澤, 氣絕則血活而滅形, 故氣虛弱滯澀而成病。如澀於肺, 則肺氣不清, 液凝滯而為痰。 諸痰膹鬱, 皆屬肺。上焦之疾,
或傳於大腸。秋月金旺, 宜常呬吸, 以和其氣, 慎勿用諸肺, 則不厭其魄。時秋初夏末, 熱氣酷甚, 宜少貪風(fēng)涼(一切行立坐臥飲食衣服, 皆慎之,
)免傷背之腧穴。中風(fēng)之癥, 說感此也。 肅殺之天, 殺中有生。秋分之日, 戒傷生命。大抵時至萬物收斂, 人心更要持守, 勿為馳逞發(fā)揚, 以散其氣。 肺脹
肺家氣分病也。
仲景曰: 咳而上氣煩躁者, 為肺脹, 欲作風(fēng)水, 發(fā)汗自愈。又曰: 咳而上氣, 此為肺脹, 其人喘, 目如脫狀, 脈浮大者, 越婢加半夏湯主之。又曰:
肺脹咳而上氣, 煩躁而喘, 脈浮者心下有水氣, 小青龍湯加石膏主之。
丹溪曰: 肺脹而嗽, 或左或有, 不得眠, 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 宜養(yǎng)血以流動乎氣, 降火疏肝以清痰, 四物湯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之類。
據(jù)二家說, 可知肺脹本為肺經(jīng)氣分之病, 故宜以收斂為主(宜訶子青黛丸、清化丸。) 即挾痰挾血者, 亦不離乎氣, 不得專議血, 專議痰也。 肺萎
久嗽氣虛而熱在上焦病也。其癥之發(fā), 必寒熱往來自汗, 氣急, 煩悶多唾, 或帶紅線膿血, 宜急治之(宜舉肺湯、元參清肺飲, )切忌升散辛燥溫?zé)帷?
仲景云: 或有患此癥吐涎沫而咳者(宜生薑甘草湯, )有吐涎沫而不咳者, 其人不渴必遺尿, 小便數(shù), 所以然者, 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 此為肺中冷, 必眩,
多吐涎必溫之(宜甘草乾薑湯。)又有火盛者(宜人參平肺散,) 有喘急而面浮者(宜葶棗散。)大約此癥總以養(yǎng)肺、養(yǎng)氣、養(yǎng)血, 清金降火為主。 若肺萎將變?yōu)榘b,
又必兼理膿毒(宜紫菀散。)
【脈 法】
《脈經(jīng)》曰: 左寸脈數(shù)虛澀, 肺萎也。
【肺萎之因】
仲景曰: 熱在上焦者, 因咳為肺萎。 此從何得之?說以或從汗出, 或從嘔吐, 或從消渴, 小便利數(shù), 或從便難, 又被快藥下利, 重亡津液,
故得之。又曰: 寸口脈數(shù), 其人渴, 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 此為肺萎之病。
《脈經(jīng)》曰: 肺萎咳唾, 咽燥欲飲水者, 自愈。自張口者, 短氣也。 肺癰 肺熱極而成病也。其癥痰中腥臭, 或帶膿也(總治宜清金飲,
)皆緣土虛金弱不能生水, 陰火爍金之?dāng)“Y, 故補脾亦是要著。而其條治之法, 如初起, 咳嗽氣急, 胸中隱痛, 吐膿痰, 急平之(宜麥冬平肺飲。)或咳吐膿痰,
胸膈脹滿, 喘氣, 發(fā)熱, 急清之(宜元參清肺飲。)或病重不能臥, 急安之(宜寧肺桔梗湯。)或已吐膿血, 必以去膿補氣為要(宜排膿散, )勿論已成末成,
總當(dāng)清熱滌痰, 使無留壅, 自然易愈(宜金鯉湯。)凡患肺癰, 手掌皮粗, 氣急脈數(shù), 顴紅鼻煽, 不能飲食者, 皆不治。
【脈 法】
《脈經(jīng)》曰: 右寸脈數(shù)實, 肺癰也。但色白而脈兼短澀者生, 色赤而脈兼浮大者死。
【肺癰之因】
仲景曰: 寸口脈數(shù), 若口中辟辟燥咳, 胸中隱隱痛, 脈反兼滑, 此為肺癰。 息賁 肺積病也, 在右?下, 如覆盆狀, 令人灑灑寒熱, 背痛, 嘔逆,
喘咳, 發(fā)肺癰, 脈必浮而長, 皆由肺氣虛, 痰熱壅結(jié)也(宜調(diào)息丸、息賁丸, )當(dāng)以降氣清熱, 開痰散結(jié)為主。
治肺病諸藥要品及方五
- 肺實宜降氣清潤(蘇子 桑皮 天冬 貝母 枇杷葉 杏仁 前胡 白前 知母 瓜蔞根 竹 茹 石膏 黃芩 麥冬 車前子 竹葉 桑葉 牛蒡子 葶藶)
- 肺虛宜順氣清熱(蘇子 貝母 百部 沙參 枇杷 百合 桑皮 杏仁 天冬 五味子 麥冬 梨肉 柿子 無熱可加人參)
滋燥飲 |
肺燥 |
天冬 麥冬 生地 花粉 白芍 秦艽 加蜜、童便服。 |
紫蘇飲子 |
肺寒 |
蘇葉 桑皮 青皮 杏仁 麻黃 陳皮 甘草 五味子各一錢 人參 半夏各六分 薑三片 |
瀉肺湯 |
肺熱 |
山梔 黃芩 薄荷 枳殼 杏仁 連翹 桑皮 桔梗 甘草 酒大黃各七分 |
瀉白散 |
肺實 |
地骨皮 桑皮各二錢 甘草一錢 或加知母、貝母、桔梗、山梔、生地、麥冬亦可 |
補肺散 |
肺虛 |
阿膠二錢 牛蒡炒糯米各一錢 馬兜鈴七分 杏仁麩炒九個 甘草五分治肺脹方五 |
越婢加半豆湯 |
總治 |
麻黃 石膏 甘草 半夏 薑 棗 |
小青龍湯 |
水氣] |
桂枝 麻黃 乾薑 酒白芍 炙甘草 細(xì)辛 半夏 五味子 |
四物湯 |
挾瘀 |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生地 |
訶子青黛丸 |
收斂 |
訶子 青黛 杏仁 海粉 便香附 瓜蔞仁 半夏曲 薑汁 蜜丸, 含化。 |
清化丸 |
總治 |
貝母一兩 杏仁五錢 青黛二錢 薑汁、砂糖丸, 含化。 |
治肺萎方七
生薑甘草湯 |
吐咳 |
生薑五錢 炙甘草三錢 人參二錢 棗五枚 |
甘草乾薑湯 |
吐而不咳 |
炙草四錢 炮乾薑二錢 |
人參平肺散 |
火盛 |
桑皮二錢 知母 人參 地骨皮 炙草各一錢 天冬 赤苓各八分 陳皮 青皮各五分 五味子二十粒 薑三片 |
葶棗散 |
喘急面浮 |
炒葶藶為末, 大棗十枚, 煎湯去棗, 調(diào)末二錢服。 |
舉肺湯 |
總治 |
桔梗 甘草 天冬 竹茹 阿膠 沙參 貝母 百合 |
元參清肺飲 |
又 |
元參 柴胡 桔梗 陳皮 地骨皮 茯苓 麥冬 苡仁 人參 甘草 檳榔 加童便一小杯 沖服。 |
紫菀散 |
肺萎成癰 |
紫菀 人參 知母 五味子 桔梗 貝母 甘草 茯苓 阿膠 薑 |
治肺癰方六
清金飲 |
總治 |
苡仁 橘葉 黃芩 花粉 貝母 桑皮 桔梗 牛蒡 白蒺藜 |
麥冬平肺飲 |
初起 |
麥冬 人參 赤芍 檳榔 甘草 赤苓 陳皮 桔梗 |
元參清肺飲 |
吐膿 |
方詳上。 |
寧肺桔梗湯 |
不臥 |
桔梗 貝母 當(dāng)歸 黃耆 枳殼 桑皮 防己 瓜蔞仁 甘草節(jié) 五味子 百合 苡仁 葶藶 杏仁 地骨皮 知母 咳甚倍百合, 身熱加柴胡,
便秘加大黃。 |
排膿散 |
已成 |
人參 黃耆 白芷 五味子等分 |
金鯉湯 |
總治 |
鯉魚重四兩者, 去腸, 勿見水, 入貝母末二錢縫好,童便半碗, 浸之, 重湯煮至睛出, 去鱗骨, 將肉仍浸童便內(nèi)頓熱, 一日分三次, 便肉俱食之,
其效至速。 |
治息賁方二
調(diào)息丸 |
總治 |
陳皮 蔻仁 射干 紫菀 桑皮 桔梗 石咸 海浮石 旋覆花 水泛丸。 |
息賁丸 |
又 |
川連一兩三錢 厚樸八錢 乾薑 茯苓 紫菀 川椒各錢半 人參二 錢 桂枝 桔梗 三稜 天冬 陳皮 川烏 蔻仁各一錢 青皮五分 巴霜四分茯苓另 研,
餘為末, 篩出, 和茯苓末研勻, 再入巴霜研勻; 蜜丸, 梧子大, 初服二丸, 每日加一丸, 漸加至大便微溏, 再從兩丸加服, 積去大半,
便勿服。 |
咳嗽哮喘源流
咳嗽, 肺病也, 然雖為肺之主病, 五臟六腑皆有之。說肺不傷不咳, 睥不傷不久咳, 腎不傷火不熾, 咳不甚其大較也。而咳與嗽異, 先不可不辨,
有聲無痰曰咳, 非無痰, 痰不易出也, 病在肺, 肺主聲, 故聲先而痰後。 有痰無聲曰嗽, 非無聲, 痰隨嗽出, 聲不甚響也, 病在脾, 脾藏痰,
故痰出而嗽止。 二者總因心火困土T金所致。因咳有痰, 重在咳, 肺為主, 急宜順氣, 肺惡溫燥, 橘紅、貝母、桔梗、桑皮、知母、麥冬、紫菀為要藥。因痰致嗽,
重在痰脾為主, 速宜消痰, 脾惡寒潤。二朮、南星、半夏為要藥, 清火兼之, 最是要法。
而致咳之由, 則有兩大頭腦, 一曰內(nèi)傷, 七情飢飽是也; 一曰外感, 風(fēng)寒暑濕是也。 而風(fēng)寒暑濕所感, 竟有不咳者, 感太重徑傷臟腑, 不留於肺,
故不咳。不然, 先中皮毛以次傳及五臟, 故亦不複咳。七情飢飽所傷, 竟有不嗽者, 病尚淺, 止在本臟, 不上乾於肺, 故不咳。否則, 臟氣受傷以次病及上焦,
故一時不遽咳。 所以傷寒以有嗽為輕, 七情之咳, 必久而後見也。自表入者病在陽, 若用寒涼收斂, 必連綿不解, 變生他癥, 故宜辛溫(寧嗽湯,
或二陳湯加防風(fēng)紫蘇之屬, )以求其屬, 散其邪, 肺清而嗽自愈。自內(nèi)生者傷其陰, 陰虛陽浮, 水涸金燥, 喉癢而咳, 最忌辛香助陽,
故宜甘潤(宜保和湯、滋陰清化丸, )以滋養(yǎng)肺, 水旺氣暢, 而咳自愈。 然外治雖宜散, 若病氣形氣俱虛, 又當(dāng)補益以溫解, 如參蘇飲之用參, 桂枝湯之用甘芍,
實脾也, 脾實則肺金得養(yǎng), 前邪易出, 後邪難入矣。內(nèi)治雖宜潤, 若命門火衰氣不化水, 不得概執(zhí)滋陰之說, 而參羌附桂不妨酌用也。 然則內(nèi)傷外感之殊,
不可先悉其源流乎, 而其發(fā)於五臟移於六腑者, 可更條析言之。
經(jīng)曰: 肺咳之狀, 喘息有音; 甚則唾血(宜以肺經(jīng)藥治之, 如桔梗、貝母、瓜蔞、桑皮、蘇子、花粉等。)咳不已, 大腸受之, 咳則遺尿(引上加升麻,
引下加大黃。主治餘糧湯。)
心咳之狀, 心痛, 喉中介介如梗狀, 甚則咽腫喉痺(宜以心經(jīng)藥治之, 如黃連、細(xì)辛、鬱金、麥冬、 遠(yuǎn)志等。)咳不已, 小腸受, 咳則失氣,
氣與咳俱失(引上加桔梗, 引下加木通、小茴。 主治芍藥湯。)
脾咳之狀, 有胠下痛引肩背, 甚或不可動, 動則咳劇(宜以脾經(jīng)藥治之, 如半夏、二朮、陳皮、腹皮之屬。)咳不已, 胃受之, 咳則嘔?;蜷L蟲出(引上加升麻,
引下加石膏、益智、厚樸。主治烏梅丸。)
肝咳之狀, 左?下痛, 甚則不可以轉(zhuǎn), 轉(zhuǎn)則兩胠下滿(宜以肝經(jīng)藥治之, 如柴胡、前胡、川芎、青皮、青黛等。)咳不已, 膽受之, 咳則嘔膽汁(引上加川芎,
引下加青皮。主治黃岑湯。)
腎咳之狀, 腰背相引痛, 舌本乾, 咽作咸, 甚則咳涎(宜以腎經(jīng)藥治之, 如獨活、天冬、山萸、 故紙等。)咳不已, 膀胱受之, 咳則遺溺(引上加羌活,
引下加橘核。主治茯苓湯。 )
久嗽不已, 三焦又受之, 咳則腹?jié)M, 不欲飲食(引上加川芎, 引下加青皮。 主治木香順氣散。)
心包絡(luò)咳, 心胸間隱隱作痛(宜以心經(jīng)藥治之, 如丹皮、山梔、 肉桂等。)
此經(jīng)言臟腑相因之咳, 所當(dāng)分別而治者也。其餘又有肺脹, 痰挾瘀血, 或左或有, 不得眠, 動則喘急者(宜四物加山梔、紅花、訶子、青皮、竹瀝、薑汁等。
不得臥者不治。)
又有肺勞熱, 生蟲如蠶, 咳逆氣喘, 謂之膏肓病, 針灸不至者(宜驅(qū)二 丸。)
又有脾胃先虛, 不能製水, 水泛為痰, 水冷金寒而咳者(宜六君子加減。)
又有過服涼冷, 脾胃受傷, 寒水挾木勢而上侵肺胃, 前病末除, 新病更甚, 若進(jìn)寒涼, 必至危殆者, 急補土母(宜八味丸、 六君子湯加炮附。)
又有因火爍肺金而咳者, 清金降火, 誰不知之, 岑連二冬知柏誤用, 必至更甚, 急補北方以瀉南方(宜六味丸、桔梗湯。)補陰後, 隨用參耆救肺,
使金土相生, 方可謂識先後著, 若用參耆於壯水之先, 陽火愈旺, 金愈傷矣。
以上皆臟腑餘癥, 未可忽視者也。且夫咳之為病, 有新久虛實之殊。 新咳者, 肺有實邪, 風(fēng)則散之(宜參蘇飲, )寒則發(fā)之(宜二陳湯加紫蘇、葛根、杏仁、
桔梗, )熱則清之(宜金沸草散去麻黃、半夏、加薄荷、五味、杏仁, 桑皮、貝母、 茯苓、桔梗、枇杷葉之屬, )火則瀉之(宜清火止咳湯, 濕則除之(宜白朮湯,
)痰則滌之(宜加味二陳湯。)
有久病忽咳, 病雖久而咳則暴, 亦為新咳, 必新傷風(fēng)食也, 風(fēng)則疏之(宜消風(fēng)寧嗽湯, )食則消之(宜大安丸去連翹、黃連, 加桔梗、枳實等,
)即愈矣。久咳者, 屬虛屬鬱。有由氣虛者(宜補中益氣。 )有由血虛者(宜阿膠四物湯。)有由血虛火盛, 喘咳聲嘶者(宜岑連四物湯。
)有氣血兩虛者(宜寧肺湯。)有虛勞嗽, 痰熱渴汗者(宜滋陰清化丸。 )有虛勞咳血痰喘者(宜五汁膏。)有虛勞嗽一二聲, 無痰, 夜則發(fā)熱, 過則冷,
睡多夢者(宜劫勞散。)有火鬱於肺, 咳則有聲無痰者(宜桔梗湯。)有濕痰內(nèi)鬱, 痰出則咳少止, 少項又咳者(宜加味二陳湯。)而又有咳久傷脾,
滿面生瘡者(宜人參蛤蚧散。)有久咳失音者(宜杏仁膏、清肺湯。 )有久咳失氣者(宜劫嗽丸。)有久咳面目浮腫者(宜葶藶散。)有久咳不止,
諸藥不效者(宜噙化丸、立效方。)有久咳成癆者(宜保和湯。)有久咳經(jīng)年百藥不效, 餘無他癥, 與勞嗽異者(宜百部膏、烏梅膏。)有痰鬱火邪在中, 成乾咳嗽者,
此癥極難治, 先用開劑(宜逍遙散重加桔梗, )後用補陰之品(宜本事鱉甲丸加熟地、 當(dāng)歸、白芍、麥冬、阿膠、茯苓之屬。)
咳之為病, 又有四時晝夜之異: 春嗽, 春氣上升也, 宜清氣(宜二陳湯加川芎。)風(fēng)咳遇春即發(fā), 為脾病, 健脾為主(宜異央散加止嗽藥。)夏嗽,
炎火逼肺也, 無黃連不愈(宜桔梗加石膏、 黃連。)秋嗽, 燥金用事也(宜二陳湯加桑皮、天冬。)秋禾發(fā)嗽, 交夏方愈, 乃寒包熱也,
還須解表(宜二陳湯加柴胡、葛根。)冬嗽, 風(fēng)寒外束也, 亦須發(fā)散(宜二陳湯加麻黃、杏仁、羌活、防風(fēng)。)
五更嗽, 或五更痰多, 或清晨痰多, 總皆脾虛所致(宜六君子湯加炮薑。)日夜不咳, 但朝晨咳幾聲, 火空則發(fā)也宜二陳加黃岑、桔梗、桑皮。)日夜亦嗽,
惟早晨嗽更甚, 胃中有食積, 至此時火氣流入肺中也(宜瀉白散加知母, 或二母散, 五更嗽同。)上半日咳, 痰稠黃,
胃火也(宜二陳湯加竹茹、貝母、石膏。)午後咳, 痰黑粘滯, 陰虛火動也(宜六味作湯, 加止嗽藥。)黃昏咳, 腎經(jīng)陽衰陰弱, 虛火上炎也, 當(dāng)補脾肺, 生腎水,
不可專用嗽藥(宜六味丸、六君子湯間服。)不論大人小兒, 黃昏熟睡中忽咳兩三聲, 食積痰也, 消其痰而咳自止(宜二陳湯加山楂、神麴、麥芽。 )後半夜嗽,
風(fēng)也(宜二陳湯加防風(fēng)。)日輕夜重咳, 血少也(宜二陳湯多加當(dāng)歸即止。 )凡黃昏五更, 上半夜咳屬實, 後半夜咳屬虛, 此又不可不知者。 總而言之, 咳嗽之因,
共十有六:
- 一曰風(fēng)嗽, 風(fēng)乘肺也, 其脈浮, 必兼鼻塞, 流涕聲重, 口乾喉癢, 憎寒發(fā)熱, 自汗惡風(fēng), 煩躁, 語未竟自咳(宜款冬花散、金沸草散。 )
- 二曰寒嗽, 脾肺皆受寒邪也, 其脈弦微, 必兼面白口甘, 水反侮土, 寡于畏也, 腹中大寒, 痰白作泡, 口甘涎沫者, 胃寒不和,
必以辛甘熱去之(宜紫蘇飲子、 半夏溫肺湯。)或有遇寒即發(fā)者, 乃寒包熱也, 解表則熱自除(宜桔梗湯加麻黃、防風(fēng)、
杏仁、陳皮、紫蘇、木通、黃岑。)大概寒傷肺而咳者, 其脈緊, 必兼鼻塞聲重, 憎寒發(fā)熱, 無汗, 煩躁, 不渴胸緊, 甚至音啞(宜二陳加麻黃、杏仁、桔梗。 )
- 三曰熱嗽, 傷於暑熱而得嗽也, 其脈數(shù), 必兼口燥, 聲嘶, 煩熱引飲, 或吐涎沫, 甚至咯血(宜洗肺散、岑半丸、黃連化痰丸。)須知咳嗽面赤,
胸腹?常熱, 惟足乍有時冷, 其脈洪滑者, 必?zé)崽盗魷秲?nèi), 故嗽而胸滿也(宜半黃丸、小陷胸湯。 )
- 四曰濕嗽, 濕傷脾也, 其脈濡細(xì), 必兼骨節(jié)煩疼, 四肢沉重, 或有汗, 小便不利, 痰多(宜白朮、白朮丸。)
- 五曰鬱嗽, 即火嗽也, 其脈數(shù), 必兼面赤, 或肺脹喘急, 睡不安, 痰少, 甚者乾咳而無痰, 乃腎水活涸, 邪火獨炎所致(宜清化丸、 清金降火湯。)
- 六曰勞嗽, 虛勞咳嗽也, 其脈細(xì)數(shù), 必兼盜汗出, 痰多, 作寒熱, 火升喘促, 說緣酒色過度, 虛勞少血, 津液內(nèi)耗, 心火上炎, 遂使燥熱乘肺,
唾咯膿血, 上氣涎潮, 其嗽連續(xù)不已也(宜人參清肺、訶黎勒丸、人參芎歸湯。 )
- 七曰食積嗽, 傷食生痰, 久積發(fā)咳也, 其脈數(shù)硬, 必兼胸滿噫酸, 發(fā)熱, 或稠痰壅滯喘滿, 皆由胃火上炎, 衝逼肺氣, 久而不愈也, 此非青黛、
瓜蔞不除(瓜蔞丸、二母寧嗽湯。)總之, 凡有食積者, 必面青黃白不常, 面上如蟹爪路, 一黃一白者, 此又可望色而知也。
- 八曰氣嗽, 七氣積傷成咳也, 其脈浮洪滑數(shù), 必兼上氣喘急, 痰涎凝結(jié), 或如敗絮, 或如梅核, 滯塞咽喉, 吐不出, 咽不下, 多因七情鬱結(jié),
或勞傷脾肺, 甚而多吐膿血, 漸成肺萎, 將作勞瘵也。 然氣嗽一癥, 婦人多有之(宜團參飲子、蘇子降氣湯、星香丸。)
- 九曰痰嗽, 嗽動便有痰聲, 痰出即嗽止也, 其脈浮滑, 必兼胸膈滿, 痰涎多, 或寒熱交作, 面浮如盤, 緣濕痰在胃,
上干於肺也(宜半瓜丸、滴油散、澄清飲。)其有一種發(fā)咳時, 直至頓吐飲食, 痰物俱盡, 方小安者, 此乃肝木T脾土, 風(fēng)痰壅盛所致也(宜白圓子。 )
- 十曰乾嗽, 肺中無津液也, 其脈細(xì)澀, 必兼氣弱或促, 乃痰鬱火邪於肺中, 輕則連咳數(shù)十聲, 方有痰出, 重則雖多咳亦無痰, 故為乾咳嗽, 極難治,
始宜用苦桔梗以開之, 再用補陰降火之劑, 不已, 則成勞瘵, 在不得志者多患此(宜乾嗽補肺膏、加味二母丸、瓊玉膏。)
- 十一曰血嗽, 嗽而多唾瘀血也, 其脈浮芤而數(shù), 必兼喉中有腥氣, 或因上焦有熱, 血瘀沉悶, 嗽聲連並, 氣不得透(宜桑皮散, )或因打撲損傷肺氣作咳,
多吐黑血(宜當(dāng)歸散。 )
- 十二曰酒嗽, 傷酒而成也, 說酒大熱有毒, 或冷熱兼飲, 日久漸傷胃脘, 其氣結(jié)聚不流, 致成濕痰作嗽(宜瓜蔞青黛丸、瓜蔞杏連丸、蜂薑丸。)
- 十三曰久嗽, 諸般嗽久也, 說積痰留聚肺脘, 粘滯如膠, 以致氣不升降, 或上氣喘急(宜蜂薑丸、
貝母湯、加味百花膏。)並有至數(shù)十年不癒者(宜馬兜鈴?fù)琛櫡纬燥嫛?)
- 十四曰火嗽, 火熱嗽也。其脈洪數(shù), 必兼面赤, 煩渴引飲, 有聲痰少。 或由肺家積熱(宜清肺飲。)或由傷寒潮熱, 痰盛, 胸?痛(宜柴胡枳桔湯。
)或由火肺鬱脹, 氣急息重(宜海青丸。)說以肺腎二經(jīng), 乃人身之化源, 二經(jīng)有虧, 則化源絕, 故痰火益盛, 而嗽發(fā)不止, 也(宜滋陰清化丸。)
- 十五曰夜嗽, 陰虛嗽也, 多屬腎氣虧損, 火炎水涸或津液壅而為痰, 故夜間屬陰分, 陰氣相感, 故咳聲不絕, 至?xí)苑骄? 或兼口苦, 胸痞, ?痛,
多吐涎沫, 不進(jìn)飲食, 故夜咳必用知母, 切忌生薑, 以其辛散, 恐複傷陰也。古人多以六味丸加知、柏、天冬、貝母、 橘紅治之,
所以滋化源也(宜滋陰清化丸、麻黃蒼?湯。)
- 十六曰天行嗽, 感時行之氣作咳也, 說因時令不正, 人多感冒, 以致痰盛, 寒熱, 或鼻塞聲重(宜人參飲子、一服散。)而亦有四時感受風(fēng)寒作嗽,
不盡由一時天行之氣者(宜參蘇飲。)由是以治諸咳, 庶幾用藥皆有關(guān)竅, 而罔弗奏央矣。
【脈 法】
(咳嗽哮喘肺萎肺癰。)《內(nèi)經(jīng)》曰: 喘鳴肩息者, 脈實也, 緩則生, 急則死也。
《脈訣》曰: 咳嗽所因, 浮風(fēng)緊寒, 數(shù)熱細(xì)濕, 房勞澀難。右關(guān)濡者, 飲食傷肺。左關(guān)弦短, 疲極肝衰。浮短肺傷, 法當(dāng)咳嗽。 五臟之嗽,
各視本部。浮緊虛寒, 沉數(shù)實熱。洪滑多痰, 弦澀少血。形盛脈細(xì), 不足以息, 沉小伏匿, 皆是死脈。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證內(nèi)脈, 參考調(diào)停。
《正傳》曰: 關(guān)上微為咳, 脈弦或緊為寒, 脈浮為風(fēng), 脈細(xì)為濕, 脈數(shù)為熱, 脈沉為留飲, 沉數(shù)為實熟, 洪滑為多痰, 脈浮軟者生,
沉小伏匿者死。又曰: 喘脈滑而浮者生, 澀而數(shù)者死, 大抵宜浮遲, 不宜急數(shù)。又曰: 咳逆脈浮而緩者易治; 弦急而按之不數(shù)者難治; 脈急或促或微皆可治;
脈代者死; 右關(guān)脈弦者, 木乘土位, 難治。仲景曰: 咳唾膿血, 脈數(shù)虛, 為肺萎, 數(shù)實為肺癰。
《脈經(jīng)》曰: 喘脈滑而手足溫者生, 脈澀而手足寒者死, 數(shù)者亦死, 為其形損故也。又曰: 肺癰唾血, 脈緊強者死, 滑者生。
《回春》曰: 喘急脈沉, 肺脹停水, 氣逆填胸, 脈必沉取, 沉而實滑, 身溫易愈, 身冷脈浮, 尺澀難補。
《入門》曰: 咳逆上氣, 脈散者死。散即數(shù)也??饶婷}數(shù), 為火刑金, 故必死。
【咳嗽之因】
《內(nèi)經(jīng)》曰: 人感於寒, 微則為咳, 甚則為洩、為痛。河間曰: 經(jīng)云秋傷於濕, 冬生咳嗽者, 說傷濕積於脾也。大抵秋氣宜清肅, 若反動之,
氣必上沖為咳嗽, 甚則動脾濕而為痰也, 是知脾無留濕, 雖傷肺氣, 亦不為痰。 若有痰而寒少熱多, 故咳嗽。是咳嗽非專主於肺病, 以肺主皮毛, 而司於外,
故風(fēng)寒先能傷之也。經(jīng)云: 五臟六腑皆能使人咳, 非獨肺也。各以其時主之而受病焉。 非其時, 則傳以與之也, 所病不等。風(fēng)寒燥濕火, 皆能令人咳,
惟濕病痰飲入胃, 留之而不行, 上入於肺則為嗽。假令濕在心經(jīng), 謂之熱痰; 濕在肝經(jīng), 謂之風(fēng)痰; 濕在肺經(jīng), 謂之氣痰; 濕在腎經(jīng),
謂之寒痰。各隨癥用藥。又曰: 無痰有聲曰咳。 肺氣傷而不清也。無聲有痰曰嗽, 脾濕動而為痰也。有痰又有聲則曰咳嗽耳。
【喘咳由腎家虛】
《直指》曰: 腎虛不能納氣歸元, 故氣逆。咳喘痰盛, 或喘或脹, 髓虛多唾, 足冷骨痿, 胸腹百骸俱為牽掣, 咳愈重, 聲愈乾, 當(dāng)於受病之處圖之。又曰:
肺出氣, 腎納氣, 凡咳嗽暴重, 動引百骸, 自覺氣於臍下逆奔而上, 此腎虛不能納氣也, 當(dāng)以補腎為主, 毋徒寧肺。
【咳嗽不治癥】
《靈樞》曰: 咳而羸瘦, 脈堅大者死; 咳而脫形發(fā)熱, 脈小堅急者死。
《入門》曰: 凡咳喘至肺脹有咽瘡, 失音者必死; 脈數(shù)有熱, 喘嗽吐血上氣不得臥者死。
《正傳》曰: 久嗽不止, 成癆聲啞, 或喉中生瘡者不治。
《丹溪》曰: 咳嗽肺脹, 鬱遏不得眠者, 為難治也。
【禁忌法】
《入門》曰:凡久嗽, 忌用人參、半夏、陳皮等燥藥, 久喘亦忌人參。凡氣嗽, 忌罌粟殼、 肉豆蔻等澀藥。丹溪曰: 凡咳嗽, 口乾咽燥而有痰者,
忌南星、半夏, 宜瓜蔞仁、 貝母。若有飲水者, 又忌瓜蔞, 恐膩膈。
【導(dǎo) 引】《保生秘要》曰:伸足坐定雙捏兒訣, 用力撐起, 低頭躬身漸下, 以兩手扳足尖三次, 隨原訣用力仰起,
次咽津下降幽闕。如此躬法二十四回, 養(yǎng)靜半香效。 【運 央】
《保生秘要》曰: 此癥有三種: 或感風(fēng)寒而嗽, 或因心火妄動, 於肺竅, 但用歸元凝神一法封固, 火不上行, 肺竅不癢, 其嗽自止。 卻寒嗽持守微用閉法,
卻火嗽但用封固取靜, 後引腎水澆灌肺火, 周旋度數(shù), 肺得水潤, 嗽自然止。
哮肺病也, 當(dāng)先辨哮與喘與短氣三癥之相似而不同。 李氏士材曰: 喘者, 促促氣急, 嗡嗡痰聲, 張口抬肩, 搖身擷肚; 哮者, 與喘相類,
但不似喘開口出氣之多, 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開, 呀者口閉, 開口閉口, 俱有聲音。 呀呷二音, 合成哮字, 以痰結(jié)喉間, 與氣相擊,
故呷呀作聲。短氣者呼吸雖急, 而不能接續(xù), 似喘而無痰聲, 亦不抬肩, 但肺壅而不能下。按士材分別三癥, 至為精細(xì), 臨癥時所當(dāng)詳察。哮之一癥, 古人專主痰,
後人謂寒包熱, 治須表散(宜陳皮湯, 冬加桂枝。)竊思之大都感於幼稚之時, 客犯鹽醋, 滲透氣脘, 一遇風(fēng)寒, 便窒塞道路, 氣息急促, 故多發(fā)於冬初,
必須淡飲食, 行氣化痰為主(宜千金湯能治一切哮。)禁涼劑恐風(fēng)邪難解也, 禁熱劑恐痰火易升也,
蘇子、枳殼、青皮、桑皮、桔梗、半夏、前胡、杏仁、山梔皆治哮必用之藥。 士材謂先於八九月末寒時, 用大承氣下其熱, 至冬寒無熱可包, 此法大妙。
而又有食哮(宜清金丹, )有水哮(宜水哮方, )有風(fēng)痰哮(宜千緡導(dǎo)痰湯, )有年久哮(宜皂莢丸、青皮散, 若服青皮散癒後, 宜用半夏八兩, 石膏四兩,
蘇子二兩, 丸服。)皆當(dāng)隨癥治之, 無不可以斷其根也(宜定喘湯。)
【哮病證治】
《入門》曰: 哮以聲響言, 喘以氣息言。
《綱目》曰: 哮喘遇冬則發(fā)者有二癥, 一由內(nèi)外皆寒, 須用東垣參蘇溫肺湯, 一由寒包熱, 須用越婢加半夏湯表散之。
《正傳》曰: 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 氣促而連續(xù)不能以息者謂之喘。 喘, 肺病也。
《內(nèi)經(jīng)》論喘之因甚多, 獨諸病喘滿, 皆屬乎熱一語, 足為綱領(lǐng)。王海藏云: 氣盛有餘便是火, 氣盛當(dāng)作氣衰, 有餘當(dāng)作不足, 肺氣果盛有餘, 則清肅下行,
豈複為喘, 皆以其火入肺, 炎爍真陰, 氣衰不足, 故喘。所謂盛有餘者, 非肺之氣, 肺中之火也。海藏誠發(fā)千古之精奧, 而猶末究火所由來。火之有餘,
即水之不足, 諸逆衝上, 皆緣壯火食氣, 銷爍肺金。 真陰虛, 故火益旺, 其癥多自小腹下火起而上, 左尺大而虛, 非四物陰血之劑可療。 下焦龍火,
亦非寒涼可降。其挾痰者, 乃水挾木火而上, 非竹瀝枳半能消, 必當(dāng)補瀉兼行(宜六味作湯, 加麥冬、五味子, 大劑濃煎服之, )則水自升, 火自降,
痰自消。若六脈俱沉實, 遍身痰氣火氣, 坐臥不得, 則又不在此例(宜黃連膏。)總之, 喘因雖多, 而其原未有不由虛者, 元氣衰微, 陰陽不接續(xù), 最易汗脫而亡,
一時難救。 古人言諸般喘癥, 皆屬惡候是也, 說人身氣血陰陽, 如連環(huán)式樣一般。
★★兩圈交合之中, 一點真陽, 命也。牽扯和勻即呼吸調(diào)息也, 若不接續(xù), 即見鼻扇唇青, 掀胸抬肚, 張口搖肩等狀, 脈亦不續(xù), 無神即死,
故凡喘皆不可忽視也。試條列之: 火鬱喘, 六脈俱澀, 或沉伏, 四肢厥冷, 拂拂氣促而喘, 以為有餘, 脈卻不緊數(shù), 以為陰虛, 尺脈又鼓指, 寒熱俱難投,
惟當(dāng)宣散畜熱(宜逍遙散加黃連、吳萸, )使之發(fā)汗, 既癒, 再養(yǎng)陰和陽(宜六味丸)乃佳。水氣喘促, 乃水氣逆行乘肺, 肺得水而浮, 喘不能臥, 氣不宣通,
當(dāng)從小便去之(宜桂苓甘?湯、腎氣丸。)風(fēng)寒外束喘, 喘必有力, 其氣粗, 有餘之喘也(宜三拗湯。)勞碌氣虛喘, 必呼吸急促(宜六君子湯。)胃虛喘, 抬肩擷肚,
喘而不休(宜五味子湯。)食喘, 凡病初起即喘急, 多食, 或放屁, 或咬人, 或見壯脈, 皆食重之故, 消其食自愈(宜資生丸。)痰喘,
動作便有痰聲(宜先服定喘加瓜蔞三劑, 次照痰癥治。)痰甚喘, 痰聲更甚, 喘不休(宜神仙住喘湯。)氣喘, 呼吸急促無痰聲(宜定喘湯。)火喘, 乍進(jìn)乍退,
食則減, 已則發(fā)(宜桔梗二陳湯。 )暑喘, 遇暑熱即病(清暑益氣湯。)濕喘, 不論內(nèi)蒸外感, 皆胸滿, 張口促急, 以利水為要(宜滲濕湯。)陰虛喘,
火自臍下上衝, 便喘不休(宜四物加知柏、麥冬、 五味, 間服六味丸。)肺癰喘, 必口燥, 胸中隱隱痛, 吐膿, 右寸脈數(shù)實,
以保金化毒為主(宜桔梗湯加防風(fēng)、橘紅、金銀花、麥冬。)肺萎喘, 唾有膿血, 或濁痰(宜紫菀散。)肺脹喘, 上氣煩躁, 目如脫狀, 脈浮而大(宜越婢加半夏湯,
)脈浮, 心下必有水氣(宜小青龍加石膏。)藥後喘, 或其人素來勞倦氣虛, 或當(dāng)病後用攻伐藥太過, 以致喘不能收(宜補中益氣湯。)忽作喘, 必因感風(fēng)感氣,
或多食飲酒而然, 須兼所感治之(宜以定喘湯為主, 各加所感藥。)似喘非喘之喘, 由陽明之氣下行, 胃絡(luò)不和, 逆而上出也(宜六君子湯。)似火非火之喘,
真元耗極, 腎氣上奔, 四肢厥冷, 面赤煩躁惡熱, 此非邪火, 乃命門真火離宮不歸, 兩寸浮數(shù), 兩尺微弱, 用涼藥似稍快, 少頃依然, 此當(dāng)細(xì)求其緒,
與以助元接真鎮(zhèn)墜之品(宜六味丸、腎氣丸, 生脈散送下)覺氣稍定, 複用大劑以鎮(zhèn)於下, 或可回生(宜大齊參、耆, 加故紙、牛膝、阿膠。 )小兒行走氣急作喘,
必是食, 食喘必兼感, 如感風(fēng)疏風(fēng), 感氣開氣, 受驚鎮(zhèn)驚, 加入消食中自癒(宜以平胃散為主, 各加所感藥。)老人動即作喘, 皆由虛衰, 必用補益,
不可專任定喘之劑(宜嵩崖脾腎丸。)喘遇秋冬即發(fā), 寒包熱也, 解表則愈(宜陳皮湯。)喘不休, 汗出如油, 氣脫也, 不治, 惟獨參湯濃煎多服,
或可少延時日。種種喘癥, 皆當(dāng)詳察治之, 至用藥, 通忌斂澀升發(fā)燥熱酸鹼之品, 降氣清火潤肺, 方為治喘平和之法(宜通用蘇子、桑皮、枇杷葉、前胡、烏藥、枳殼、
半夏、山梔、元參、知母、青黛、黃岑、梨肉、貝母、杏仁、花粉、桔梗、橘紅、 天冬、麥冬等。)孫慶曾先生云, 凡喘, 皆不可輕視, 言易治, 旨哉言乎,
誠見乎喘病之重, 而治喘之難也, 臨癥者慎旃。
【喘急形癥】
《肉經(jīng)》曰: 肺主氣, 形寒飲冷則傷肺, 故其氣逆而上行, 衝衝而氣急, 喝喝而息數(shù), 張口抬肩, 搖身掀肚者是為喘。丹溪曰: 喘急者, 氣因火鬱,
而成稠痰在肺胃也。《入門》曰: 呼吸急促者謂之喘, 喉中有聲響者謂之哮, 虛者氣乏身冷, 痰如冰, 實者氣肚胸滿, 身熱便硬。又曰: 有起居如故, 而息有音者,
乃肺之絡(luò)脈逆, 而不得隨經(jīng)上下也。 又曰: 喘非風(fēng)寒傷肺, 則痰火脹急, 風(fēng)寒則祛散, 痰火則疏導(dǎo), 但火熱者亦不可純用苦寒, 宜溫以劫之。又曰: 凡喘未發(fā),
以扶正為主, 已發(fā)以散邪為主。
【喘由腎虛】
《得效》曰: 下元虛冷, 腎氣不得歸元, 上喘氣急, 安腎丸、八味丸主之。
【喘嗽聲嘶】
丹溪日; 聲嘶者, 由血虛受熱也, 蛤粉、青黛, 蜜丸, 時常含化。
【喘病不治癥】
仲景曰: 凡喘,煩躁無脈, 身冷神昏者死; 發(fā)汗如油, 汗出如珠不流, 抬肩擷肚, 喘而不休, 及膈前高起, 手足厥冷, 脈散及數(shù)者, 皆死。《直指》曰:
汗出發(fā)潤喘者為肺絕, 身汗如油喘者為命絕, 直視譫語喘滿者不治。諸有病篤, 正氣欲絕之時, 邪氣盛行, 都壅逆而為喘。然則喘之危急, 又何可以尋常小癥目之哉。
【導(dǎo) 引】
(哮喘同。)《保生秘要》曰: 用手法於十一椎下脊中穴,掐之六十四度, 擦亦如數(shù), 兼行後央, 喘自然安。
【運 央】
(哮喘同。)《保生秘要》曰: 以手摩擦兩乳下數(shù)遍, 後擦背, 擦兩肩, 定心咽津降氣, 以伏其喘。
治咳嗽方八十三
寧嗽湯 |
表病嗽 |
桔梗 半夏 枳殼 陳皮 前胡 葛根 桑皮 茯苓 蘇葉 杏仁 甘草 加薑、蔥。冬加麻黃取汗。 服此方後, 再用加味二陳湯一劑, 全癒, 不必多服。
|
二陳湯 |
寒嗽 |
半夏 陳皮 茯苓 甘草 |
保和湯 |
內(nèi)傷咳 |
貝母 知母 天冬 麥冬 款冬花 苡仁 五味 炙草 紫蘇 薄荷 馬兜鈴 紫菀 桔梗 百合 阿膠 當(dāng)歸 百部 飴糖 加薑。 失血加蒲黃、生地、小薊;
痰多加橘紅、茯苓、瓜蔞仁; 喘者, 去紫蘇、薄荷。 加蘇子、桑皮、陳皮。 |
滋陰清化丸 |
內(nèi)傷咳 |
天冬 麥冬 生地 熟地 知母 貝母 茯苓 山藥 粉 五味子 甘草 蜜丸彈子大, 含化。 |
芍藥湯 |
小腸咳 |
白芍、甘草各四錢煎。 |
餘糧湯 |
大腸咳 |
禹餘糧 赤石脂 |
烏梅丸 |
胃咳 |
烏梅 細(xì)辛 炮附 桂枝 人參 黃柏 乾薑 黃連 當(dāng)歸 蜀漆 飯丸。 |
黃岑湯 |
膽咳 |
黃岑 生薑 半夏 甘草 |
茯苓湯 |
膀胱咳 |
茯苓 桂枝 生薑 炙甘草 |
木香順氣散 |
三焦咳 |
木香 香附 青皮 陳皮 厚樸 蒼朮 枳殼 砂仁 甘草 |
四物湯 |
肺脹 |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地黃 |
驅(qū)二豎湯 |
肺勞生蟲 |
麥冬 炮薑 川椒 黃耆 人參 肉桂 百部 白朮 遠(yuǎn)志肉 細(xì)辛 炙甘草 杏仁 蜜丸含化。 |
六君子湯 |
水冷金寒咳 |
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 半夏 廣皮 |
八味丸 |
過服寒涼 |
地黃 萸肉 山藥 茯苓 丹皮 澤瀉 附子 肉桂 |
六味丸 |
火爍肺金 |
地黃 山藥 萸肉 丹皮 澤瀉 茯苓 |
桔梗湯 |
火鬱於肺 |
桔梗 香附 山梔 黃岑 前胡 貝母 知母 |
參蘇飲 |
風(fēng)嗽 |
人參 紫蘇 葛根 半夏 前胡 桔梗 枳殼 廣皮 茯苓 甘草 木香 |
金沸草散 |
熱嗽 |
金沸草 麻黃 前胡 荊芥 甘草 半夏 赤苓 細(xì)辛 加薑、棗。 |
清火止咳湯 |
火嗽 |
枳殼 杏仁 黃岑 石膏 山梔 瓜蔞霜 桔梗 桑皮 知母 貝母 前胡 甘草 加生薑。 |
白朮湯 |
濕嗽 |
白朮三錢 半夏 橘紅 茯苓 五味各一錢半 甘草五分 薑五片 |
人參飲子 |
天行嗽 |
人參 桔梗 五味子 赤苓 半夏各一錢半 枳殼 甘 草各七分 加薑。 |
麻黃蒼朮湯 |
夜嗽 |
麻黃 蒼朮 黃耆 草蔻仁 柴胡 羌活 防風(fēng) 歸尾 炙草 生草 黃岑 五味子 加薑。 |
加味二陳湯 |
痰嗽 |
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草 枳殼 桔梗 瓜蔞仁 杏仁 黃岑 前胡 山梔 |
消風(fēng)寧嗽湯 |
新風(fēng)嗽 |
桔梗 枳殼 半夏 陳皮 前胡 葛根 茯苓 紫蘇 杏仁 桑皮 甘草 |
大安丸 |
食嗽 |
白朮 山查 橘紅 半夏 神麴 麥芽 茯苓 蘇子 連翹 黃連 |
補中益氣湯 |
氣虛嗽 |
人參 黃耆 甘草 陳皮 白朮 歸身 升麻 柴胡 |
阿膠四物湯 |
血虛嗽 |
阿膠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地黃 |
岑連四物湯 |
聲嘶 |
黃岑 黃連 麥冬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地黃 |
寧肺湯 |
氣血兩虛 |
人參 當(dāng)歸 白芍 桑皮 阿膠 麥冬 茯苓 白朮 熟地 炙甘草 五味子 川芎 |
五汁膏 |
虛勞咳血 |
天冬 麥冬 各二錢半 生地 薄荷各二錢 貝母 丹 皮各一錢 茯苓八分 犀角 羚羊角各五分 梨汁 藕汁 萊菔汁 蔗汁 人乳汁 各二杯, 水八杯,
將諸藥煎至三杯, 去渣, 入五汁煉成膏, 收蜜二兩, 重湯頓半日。 |
劫勞散 |
虛勞嗽 |
白芍 黃耆 人參 甘草 熟地 麥冬 茯苓 當(dāng)歸 五味 阿膠 半夏 |
人參蛤蚧散 |
久嗽生瘡 |
人參 蛤蚧 杏仁 甘草 茯苓 桑皮 知母 貝 母 |
杏仁膏 |
失音 |
杏仁三兩 薑汁 砂糖 白蜜各一兩五錢 桑皮 木通一兩 二錢半 紫菀 五味各一兩 將後四味先熬三炷香, 去渣, 入前四味煉成膏, 含化。
|
清肺湯 |
又 |
五味子 五倍子 黃岑 甘草等分 |
劫嗽丸 |
久嗽失氣 |
訶子 百藥煎 荊芥 蜜丸含化。 |
葶藶散 |
浮腫 |
葶藶隔紙炒 鬱李仁 桑皮各一錢 旋覆花 檳榔 木通各 八分 大腹皮七分半 加生薑。 |
噙化丸 |
久嗽 |
熟地 阿膠 五味子 貝母 款冬花 杏仁 人參 炙草 蜜丸。 |
立效方 |
又 |
五味子四錢 貝母 瓜蔞各五錢 杏仁 蘇梗 天冬各一兩 款冬花八錢 蔥白七根 川椒每歲一粒 共為末, 入豬肺中, 荷葉包, 蒸熟, 五更作一次食盡,
大妙, 否則留第二日五更再食, 同淡燒酒食, 食完另飲陳酒少部, 安臥至?xí)浴? |
百部膏 |
經(jīng)年咳 |
百部只一味, 煎膏, 每含化。 |
烏梅膏 |
又 |
烏梅 只一味, 煎膏, 每含化。 |
逍遙散 |
乾咳 |
自? 白荷 當(dāng)歸 柴胡 茯苓 丹皮 薄荷 麥冬 山梔 牛膝 甘草 |
本事龜甲丸 |
補陰 |
龜甲 五味 地骨皮 蜜丸, 食前鹽湯下。 |
異央散 |
春嗽複發(fā) |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陳皮 |
瀉白散 |
晨嗽 |
桑皮 地骨皮 甘草 粳米 人參 茯苓 知母 黃岑 |
款冬花散 |
風(fēng)嗽 |
麻黃 貝母 阿膠 杏仁 炙草 知母 桑皮 半夏 款 冬花 加薑。 |
紫蘇飲子 |
寒嗽 |
蘇葉 杏仁 桑皮 青皮 陳皮 五味 麻黃 甘草 人 參 半夏 加薑。 |
半夏溫肺湯 |
胃虛冷嗽 |
半夏 細(xì)辛 桂心 旋覆花 陳皮 人參 桔梗 白芍 甘草各一錢 赤苓六分 加薑五片。 |
桔梗湯 |
寒包熱嗽 |
桔梗 去白陳皮各一兩 半夏八錢 枳實二錢 為粗末 , 每三錢, 薑五片煎。 |
洗肺散 |
熱嗽 |
半夏三錢 黃岑 天冬 麥冬各二錢 五味 杏仁各一錢 甘草五分 薑五片 |
岑半丸 |
又 |
黃岑 半夏各一兩 薑汁糊丸, 每薑湯下五七十丸。 |
黃連化痰丸 |
又 |
黃連 梨汁 藕汁 萊菔汁 生薄荷汁等分 入砂糖, 細(xì)火熬膏, 以匙挑服。 |
半黃丸 |
熱痰嗽 |
黃岑一兩半 南星 半夏各一兩 薑汁打糊丸。 薑湯下三五十丸。 |
小陷胸湯 |
又 |
|
白朮丸 |
濕嗽 |
白朮一兩半 南星 半夏各一兩 薑汁糊丸, 薑湯下五七十丸。 |
清化丸 |
鬱嗽 |
貝母一兩 杏仁五錢 青黛三錢 薑汁、 砂糖丸, 含化。 |
清金降火湯 |
肺胃痰火 |
陳皮 杏仁各一錢半, 赤苓 半夏 桔梗 貝母 前胡 瓜蔞仁 黃岑 石膏各一錢 枳殼八分 甘草三分 薑一片。水煎食後服。 |
訶黎勒丸 |
勞嗽 |
訶子皮五錢 海粉 瓜蔞仁 青黛 便香附 杏仁 貝母各二錢半 薑汁和蜜丸, 櫻桃大, 含化。 |
人參芎歸湯 |
嗽血 |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各一錢半 赤苓 人參 陳皮 半夏 阿膠 細(xì)辛 五味 甘草各七分 加薑三片, 棗二枚。 |
瓜蔞丸 |
食嗽 |
瓜蔞實 山查 半夏曲 神麴等分 瓜蔞瓤、竹瀝和丸, 薑湯下。 |
二母寧嗽湯 |
又 |
石膏二錢 知母 貝母各一錢半 山梔 黃岑各一錢二分 瓜蔞仁 赤苓 桑皮 陳皮各一錢 枳實七分 甘草二分 五味子十粒 薑二片 |
團參飲子 |
肺萎癆瘵 |
人參 半夏 紫菀 阿膠 百合 天冬 款冬花 杏 仁 桑葉各一錢 細(xì)辛 甘草各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加薑二片 |
蘇子降氣湯 |
氣嗽 |
橘紅 半夏 當(dāng)歸 前胡 厚樸各一錢 炙甘草 沉香 各五分 加薑 |
星香丸 |
又 |
南星 半夏 去白陳皮各三兩 香附二兩皂角水浸一伏時曬乾 薑汁糊丸。 |
半瓜丸 |
痰嗽 |
半夏 瓜蔞仁各五兩 貝母 桔梗各二兩 枳殼一兩半 知 母一兩 薑汁糊丸。 |
滴油散 |
又 |
蚌殼?一兩 青黛二錢 研和, 淡虀水滴入麻油數(shù)點, 調(diào)服三錢。 |
澄清飲 |
痰嗽他藥不效 |
蚌粉 南星 半夏 知母 貝母 白礬各一錢 薑 五片 水煎, 澄清。 |
乾嗽補肺膏 |
乾嗽 |
生地二斤 杏仁二兩 生薑 白蜜各四兩 搗如泥, 飯上蒸五七度, 每於五更挑三匙咽下。 |
加味二母丸 |
又 |
知母、貝母, 同巴霜十粒炒黃色, 入明礬、白芨, 四味等分, 薑汁蜜丸, 含化。 |
瓊玉膏 |
又 |
生地十六斤搗絞取汁 人參細(xì)末二十四兩 白茯苓細(xì)末四十八 兩 白蜜煉去渣十斤 一方加天冬、麥冬、地骨皮各八兩, 名益壽永真膏。 製法、治法,
詳在喘病方後。 |
桑皮散 |
血嗽 |
甘草一錢半 薄荷 桔梗 川芎 防風(fēng) 桑皮 黃岑 前胡 柴胡 蘇葉 赤苓 枳殼 川貝母各八分 加薑三片, 棗二枚。 |
當(dāng)歸飲 |
又 |
川大黃 蘇木 生地 當(dāng)歸 赤芍 等分為末, 每三錢, 溫酒調(diào)服。 |
瓜蔞青黛丸 |
酒嗽 |
瓜蔞仁一兩 青黛三錢 蜜丸, 含化。 |
瓜蔞杏連丸 |
又 |
瓜蔞仁 杏仁 黃連等分 竹瀝、薑汁丸。 |
蜂薑丸 |
又 |
便香附 白薑蠶 蛤粉 瓜蔞仁 蜂房 杏仁 神麴等分 薑 汁、竹瀝加蜜和丸, 噙化。 一方無便香附, 有茜根。 |
貝母湯 |
久嗽 |
貝母薑製 乾薑五味子 陳皮 半夏 柴胡 肉桂各五錢 黃岑 桑皮各二錢半 木香 甘草各一錢二分半 共為粗末, 每五錢, 入杏仁七枚、薑五片煎。
|
加味百花膏 |
久咳不愈 |
紫菀 款冬花各一兩 百部五錢 每周末三錢, 薑三片、梅一枚煎湯下。 |
馬兜鈴?fù)?/td>
| 又 |
馬兜鈴 杏仁 半夏各一兩 另研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心油皂 角煎膏和丸, 雄黃為衣, 每用十丸, 空心, 烏梅二個煎湯送下, 以能利為度。
|
潤肺除嗽飲 |
又 |
款冬花 紫菀 麻黃 陳皮 石膏 半夏 桔梗 桑皮 枳殼 烏梅肉 罌粟殼各七分 杏仁 薄荷 甘草各五分 五味子九粒 加薑三片 茶 葉三分
|
清肺飲 |
火嗽 |
前胡 荊芥 桑皮 枳殼各一錢 知母 貝母 薄荷 赤 苓 桔梗 蘇葉 阿膠 杏仁 天冬 甘草各七分 薑三片 梅一個 |
柴胡枳桔湯 |
又 |
麻黃 杏仁 枳殼 桔梗 柴胡 黃岑 半夏 知母 石膏 葛根各一錢 甘草五分 加生薑三片。 |
海青丸 |
又 |
海蛤粉 青黛 瓜蔞仁 訶子皮 便香附 半夏各一兩 薑汁 糊丸, 薑湯下三十丸。 |
滋陰清化丸 |
又 |
生地 熟地並酒浸 天冬 麥冬各二兩 黃柏鹽酒炒一兩 半 酒白芍 茯苓 山藥 杞子 元參 苡仁各一兩 五味子七錢 甘草五錢 蜜丸, 彈子大,
空心含化下一丸。如痰嗽太甚, 加入陳皮、貝母各一兩。 |
一服散 |
天行嗽 |
大半夏三個 杏仁七個 罌栗殼二個 烏梅二個 阿膠一 錢 生薑十片 紫蘇十葉 甘草一錢治哮方九 |
陳皮湯 |
表散 |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殼 紫蘇 桔梗 蒼朮 黃岑 冬加桂枝。 |
千金湯 |
總治 |
麻黃 桑皮 蘇子 杏仁 白果 黃岑 半夏 甘草 款冬 花 |
清金丹 |
食哮 |
蘿卜子蒸曬為末一兩 豬牙 皂角燒存性三錢 薑汁糊丸。 |
水哮方 |
水哮 |
芫花 大水上浮萍 米粉 三味搜為粿, 清水煮熟, 恣意食之。 |
皂莢丸 |
久哮 |
皂莢去皮 子弦蜜丸二錢 明礬 杏仁 白丑頭末各一錢 紫 菀 炙甘草 桑皮 石菖蒲 半夏各二錢 膽星一錢半 百部一兩二錢, 煎膏丸前藥。
|
千緡導(dǎo)痰湯 |
風(fēng)痰哮 |
半夏七個泡切四片 南星 陳皮 赤苓 枳殼各一錢 皂角 甘草各一寸並蜜炙 加薑五片, 煎服。 |
參蘇溫肺湯 |
內(nèi)外皆寒 |
人參 紫蘇 木香 肉桂 五味子 桑皮 陳皮 半夏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加薑三片。 |
越婢加半夏湯 |
寒包熱 |
石膏四錢 麻黃二錢 半夏一錢半 甘草一錢 薑 五片 棗二枚 |
定喘湯 |
除根 |
麻黃八分 杏仁一錢半 黃岑 半夏 桑皮 蘇子 款冬花 甘草各一錢 白果二十一粒去殼炒黃色治喘方二十四 |
六味丸 |
總治 |
地黃 山藥 山萸 丹皮 茯苓 澤瀉 |
黃連膏 |
工喘難坐臥 |
川連四兩 金銀各一錠, 水九碗, 煎二碗, 再用水六碗, 煎一碗, 再用水二碗, 煎半碗, 共成膏, 入人乳一碗、童便一碗、 薑韭拍田螺汁各一碗,
薄蜜收, 貯瓷器中, 漸漸服。 |
逍遙散 |
火鬱 |
當(dāng)歸 茯苓 白? 白芍 柴胡 甘草 |
桂苓甘術(shù)湯 |
水氣 |
茯苓四錢 桂枝 白朮各三錢 甘草二錢 |
金匱腎氣丸 |
又 |
地黃 萸肉 山藥 丹皮 澤瀉 茯苓 附子 肉桂 牛 膝 車前子 |
三拗湯 |
風(fēng)寒 |
麻黃不去節(jié) 杏仁不去尖 甘草不炙等分 加薑取汗。 |
六君子湯 |
勞碌 |
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 半夏 陳皮 |
五味子湯 |
胃虛 |
五味子 人參 杏仁 麥冬 陳皮 白朮 加薑、棗。 |
資生丸 |
食喘 |
人參 白朮 茯苓 橘紅 山查 神麴 川連 白蔻仁 澤瀉 桔梗 廣藿香 白扁豆子 建蓮肉 薏苡仁 山藥 芡實 麥芽 |
定喘湯 |
痰喘 |
紫菀 五味子 橘紅 炙甘草 蘇子 桑皮 蘇葉 杏仁 半夏 枳殼 加生薑。甚者加葶藶子、厚樸、陳皮、前胡。 |
神仙住喘湯 |
痰甚 |
黑丑頭末一錢 明礬三分 皂角四分 木香三分 人參一分 共為末, 用萊菔汁調(diào)下十服, 無不愈著。 |
桔梗二陳湯 |
火喘 |
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草 桔梗 枳殼 黑山梔 黃岑 黃連 |
清暑益氣湯 |
暑喘 |
人參 黃耆 蒼? 白? 升麻 陳皮 神麴 澤瀉 當(dāng)歸 青皮 麥冬 葛根 甘草 五味子 |
滲濕湯 |
濕喘 |
蒼朮 白朮 甘草 乾薑 茯苓 橘紅 丁香 加薑、棗。 |
四物湯 |
陰虛 |
川芍 當(dāng)歸 白芍 地黃 |
桔梗湯 |
肺癰 |
桔梗 貝母 當(dāng)歸 瓜蔞仁 枳殼 苡仁 桑皮 黃耆 漢防己 甘草節(jié) 杏仁 乾百合 |
紫菀散 |
肺萎 |
紫菀 知母 貝母 人參 桔梗 甘草 茯苓 阿膠 五味 子 |
越婢加半夏湯 |
肺脹 |
麻黃 石膏 生薑 甘草 半夏 大棗 先煮麻黃去沫, 再入諸藥合煎。 |
小青龍湯 |
水氣 |
麻黃 桂枝 白芍 細(xì)辛 甘草 乾薑 半夏 五味子 |
補中益氣湯 |
藥後喘 |
人參 黃耆 歸身 白朮 甘草 陳皮 升麻 柴胡 |
生脈散 |
似火非火 |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
平胃散 |
小兒 |
蒼朮 厚樸 陳皮 甘草 加薑、棗。 |
嵩崖脾腎丸 |
老人 |
熟地 山萸 山藥 補骨脂 益智仁 砂仁 丹皮 茯苓 澤瀉 桂 附子 車前子 牛膝 蜜丸。 |
瓊玉膏 |
乾咳 |
生地十六斤搗絞取汁 人參末一斤半 茯苓末三斤 自蜜煉去 渣十斤 上和勻, 入磁缸內(nèi), 以油紙五重, 厚布一重, 緊封缸口, 置銅鍋內(nèi)水中,
懸胎令缸口出水上, 以桑柴火煮三晝夜, 鍋內(nèi)水減, 用暖水添之。日滿取出, 再用蠟紙緊封缸口, 納井中浸一日夜, 取出, 再入舊湯內(nèi)煮一日夜, 以出水氣,
乃取出, 每取一二匙, 溫酒調(diào)服。如不飲酒, 白湯下, 日進(jìn)二三服。 如夏熱天置陰涼處, 或藏水中, 或埋地中。製時終始勿犯鐵器,
服時忌食蔥蒜萊菔醋酸等物。 |
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