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秘訣--活血化淤 30位國寶級《大國醫(yī)》之一:顏德馨老師的膏方很不錯! 顏德馨:長壽秘訣是祛淤,健康在于氣血行,生命在于流動:氣血暢通,百病不生.老年養(yǎng)生,慎用攻伐之藥.顏老的延壽"仙丹",你也可以配制。 顏德馨老師的膏方(活血化淤的極好方劑,顏老的延壽"仙丹"也?。┎粌H簡單,而且很管用,非常適合老年人,我爺爺最近一直在用,方法就在下面,我給大家抄下來了,推薦大家用一用。 顏教授的防衰老膏方其實很簡單,每個人都可以試用,而且其中也沒有多么名貴的藥材,但是它的功效驚人,顏老如今已年近九十,仍奮戰(zhàn)在生命科學的第一線,體力充沛,從無倦容。 膏方的具體配制方法如下:紅花9克、桃仁(桃子的米米,非核桃也!)9克、丹參12克、赤芍9克、柴胡9克。把這五味中藥一齊倒入盛有清水的沙鍋中,用大火煎30分鐘,然后把藥汁倒在一個碗里;再往沙鍋里續(xù)上半杯開水,第二次煎煮鍋里的藥,再煎上20分鐘,20分鐘之后再倒出第二碗藥汁;第三次再反復第二次的做法,續(xù)上開水,再煎一次,還是20分鐘;20分鐘后,把第三碗藥汁也倒出來,接下來把沙鍋里的藥渣都倒掉,再把剛才煎出的三碗藥汁全部倒回沙鍋,用大火把它燒至濃縮,再加兩三勺蜂蜜(可以考慮改用冰糖)繼續(xù)熬,把藥汁幾乎收成膏狀,最后盛在一個容器里放進冰箱備用。 服用方法:溫開水化開加熱或煮開之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每次1~2湯匙。 化瘀贊育酒 【配方】紅花、當歸、柴胡、桃仁、赤芍、川芎各9克,枳殼、桔梗、牛膝各5克,熟地、紫石英各30克。 【制法】上藥切碎,放進潔凈的瓦罐或瓶中,加入米酒或黃酒1000毫升,密封,置于陰涼干燥處。每日搖動數(shù)次。14日后飲用。 【用法】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20~30毫升。 【功效】疏肝益腎,活血化瘀。 【適應范圍】用于男子性功能低下,如陽痿、早泄、不射精等。 【注意事項】胃腸道有活動性出血者不宜服。不會飲酒或因患其他病不宜飲酒者,改用湯劑治療。 【評介】此方引自《中國中醫(yī)藥報》,原為湯劑,系上海鐵道醫(yī)學院*顏德馨*教授的經(jīng)驗方。方中以柴胡、枳殼疏理肝氣;以紅花、桃仁、當歸、赤芍、川芎、熟地活血化瘀,生地改熟地,意在滋補腎精;以桔梗、牛膝提上利下,疏肝氣之有于,化血府之瘀結,以振奮腎氣。顏教授用此方治療男子性功能低下多例,療效顯著。 桃仁的功效: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癓瘕痞塊,跌撲損傷,腸燥便秘。桃仁性甘平、味苦,入肺、肝、大腸經(jīng);有破血行瘀,潤燥滑腸的功效;治經(jīng)閉、痛經(jīng)、瘕瘕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秘 在王清任的著作《醫(yī)林改錯》有關活血化瘀的方劑有二十二例,如五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身痛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等。其中紅花、當歸、桃仁、赤芍、雞血藤、丹參等是藥方中被廣泛運用的藥材,也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藥。 1.身痛逐瘀湯:【來源】《醫(yī)林改錯》卷下。【組成】秦艽3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 紅花9克 甘草6克 羌活3克 沒藥6克 當歸9克 靈脂6克(炒) 香附3克 牛膝9克 地龍6克(去土)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祛風除濕,通痹止痛?!局髦巍筐鲅獟讹L濕,經(jīng)絡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經(jīng)久不愈者?!靖骷艺撌觥俊夺t(yī)林改錯注釋》:方中秦艽、羌活祛風除濕,桃仁、紅花、當歸、川芎活血祛瘀,沒藥、靈脂、香附行氣血,止疼痛,牛膝、地龍疏通經(jīng)絡以利關節(jié),甘草調(diào)和諸藥。方歌:身痛逐淤湯膝地龍,香附秦羌草歸芎,黃芪蒼柏量加減,要緊五靈沒桃紅。 2.通竅活血湯目錄:【來源】弘醫(yī)林改錯》卷上。【組成】赤芍3克 川芎3克 桃仁9克(研泥) 紅棗7個(去核) 紅花9克 老蔥3根(切碎) 鮮姜9克(切碎) 麝香0.15克(絹包) 【用法】用黃酒250毫升,將前七味煎至150毫升,去滓,將麝香入酒內(nèi),再煎二沸,臨臥服.【功用】活血化瘀,通竅活絡.用于血瘀所致的斑禿,酒渣鼻,蕁麻疹,白癜風,油風等.【主治】頭發(fā)脫落,眼疼白珠紅,酒渣鼻,久聾,紫白癜風,牙疳,婦女干血勞,小兒疳證等。 編輯本段用法用量 用黃酒半斤(各處分兩不同,寧可多2兩,不可少),煎前7味至1鐘,去滓,入麝香再煎2沸,臨臥服。大人每日1付,連吃3付,隔1日再吃3付;若7-8歲小兒,兩晚吃1付;3-4歲小兒,3晚吃1付。麝香可煎3次,再換新的。頭發(fā)脫落,用藥3付發(fā)不脫,10付必長新發(fā);眼疼白珠紅,無論有無云翳,先將此藥吃1付,后吃加味止痛沒藥散,1日2付,2-3日必全愈;糟鼻子,無論20-30年,此方服3付可見效,20-30付可全愈;耳聾年久,晚服此方,早服通氣散,1日2付,20-30年耳聾可愈;白癜風、紫癜風,服3-5付可不散漫,再服30付可痊;紫印臉,如3-5年,10付可愈,若10余年,20-30付必愈;青記臉如墨,30付可愈;牙疳,晚服此藥1付,早服血府逐瘀湯1付,白日煎黃耆8錢,徐徐服之,1日服完,1日3付,3日可見效,10日大見效,1月可全愈;出氣臭,晚服此方,早服血府逐瘀湯,3-5日必效;婦女干勞,服此方3付或6付,至重者9付,未有不全愈者;男子勞病,輕者9付可愈,重者18付可愈,吃3付后,如果氣弱,每日煎黃耆8錢,徐徐服之,1日服完,此攻補兼施之法;若氣不甚弱,黃耆不必用,以待病去,元氣自復;交節(jié)病作,服3付不發(fā);小兒疳證,用此方與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3方輪服,未有不愈者。 編輯本段臨床應用 1.中風:用通竅活血湯治療中風34例。其中腦溢血14例(均經(jīng)西醫(yī)搶救和治療3-7天,病情已相對穩(wěn)定,沒有繼續(xù)惡化)、腦血栓形成20例。其臨床表現(xiàn):淺昏迷9例,失語14例,語言障礙14例,二便失禁17例,半身不遂34例。均予赤芍9g,川芎9g,紅花9g,紅棗10枚,鮮生姜3片,老蔥3根,冰片0.1g,黃酒1鐘。加減法:若見氣虛者,加黃耆60g;陰虛者,加玄參20g,生地30g;肝陽上亢者,加羚羊角粉0.3g,石決明30g;風盛者,加僵蠶9g,天南星9g;兼腑實者,加小承氣湯。本組14例出血性中風從發(fā)病3-7天開始服中藥治療,基本恢復率為78.5%;而20例缺血性中風病例病程較長,基本恢復率為65%。 2.白癜風:作者應用通竅活血湯治療白癜風128例,其中110例治愈(病變部位顏色恢復正常),18例也有不同程度好轉,療效滿意。 編輯本段各家論述 1.《醫(yī)林改錯評注》:方中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紅花活血通絡,蔥、姜通陽,麝香開竅,黃酒通絡,佐以大棗緩和芳香辛竄藥物之性。其中麝香味辛性溫,功專開竅通閉,解毒活血(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其中含麝香酮等成分,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呼吸中樞及心血管系統(tǒng),具有一定抗菌和促進腺體分泌及興奮子宮等作用),因而用為主要藥;與姜、蔥、黃酒配伍更能通絡開竅,通利氣血運行的道路,從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更能發(fā)揮其活血通絡的作用。 2.《歷代名醫(yī)良方注釋》:婦女干血勞或小兒疳證,都因瘀血內(nèi)停,新血不生所致,必須活血化瘀,推陳致新。本方用活血通竅之品治療勞癥,深得此法。方中麝香為君,芳香走竄,通行十二經(jīng),開通諸竅,和血通絡;桃仁、紅花、赤芍、川芎為臣,活血消瘀,推陳致新;姜、棗為佐,調(diào)和營衛(wèi),通利血脈;老蔥為使,通陽入絡。諸藥合用,共奏活血通竅之功。 3.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組成】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當歸三錢(9g) 生地黃三錢(9g) 川芎一錢半(4.5g) 赤芍二錢(6g) 牛膝三錢(9g) 桔梗一錢半(4.5g) 柴胡一錢(3g) 枳殼二錢(6g) 甘草二錢(6g)【用法】水煎服?!竟τ谩炕钛?,行氣止痛?!局髦巍啃刂醒鲎C。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飲水即嗆,干嘔,或內(nèi)熱瞀悶,或心悸怔忡,失眠多夢,急躁易怒,入暮潮熱,唇暗或兩目暗黑,舌黯紅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弦緊。 【方解】本方主治諸癥皆為瘀血內(nèi)阻胸部,氣機郁滯所致。胸脅為肝經(jīng)循行之處,瘀阻胸中,氣機不通,清陽不升,故胸痛如刺,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瘀熱上沖動膈犯胃,可見呃逆不止、干嘔等,郁滯日久,肝失調(diào)達之性,故急躁易怒;氣血郁而化熱,病在血分,故入暮潮熱、內(nèi)熱瞀悶;瘀熱閉阻心脈,心失所養(yǎng),故心悸失眠。唇、目、舌、脈所見,皆為瘀血之象。治以活血化瘀為主,兼以行氣止痛。 本方系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桃仁破血行滯,紅花活血化瘀,共為君藥。川芎、赤芍助君藥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脈,引血下行,共為臣藥。生地、當歸益陰養(yǎng)血,清熱活血;桔梗、枳殼一升一降,開胸行氣:柴胡疏肝解郁,升達清陽,與桔梗、枳殼同用,使氣行則血行,以上均為佐藥。桔梗并能載藥上行,兼為使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亦為使藥。配伍特點:一氣血同治:以化瘀為主,理氣為輔。二活中寓養(yǎng):活血不耗血,行氣不傷陰。三升降同調(diào):徹上通下,使氣血升降和順?!具\用】1.辨證要點 本方用于胸中血瘀而引起的多種病證。臨床應用以胸痛,頭痛,痛有定處,舌黯紅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為辨證要點。2.加減變化:若瘀痛甚者,可加乳香、沒藥、活血止痛:如氣滯較重可加青皮、香附加強行氣之功;若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可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等以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3.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胸部挫傷與肋軟骨炎之胸痛,以及腦震蕩后遺癥之頭痛頭暈等。此外,精神抑郁屬于瘀阻氣滯者,亦有一定療效。4.使用注意 本方活血祛瘀力強,孕婦忌用。 4.膈下逐瘀湯(《醫(yī)林改錯》) 五靈脂炒,二錢(6g) 當歸三錢(9g) 川芎二錢(6g) 桃仁研泥三錢(9g) 丹皮. 赤芍 .烏藥各二錢(各6g) 延胡索一錢(3g) 甘草三錢(9g) 香附一錢半(4.5g) 紅花三錢(9g) 枳殼一錢半(4.5g).水煎服。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治:瘀血阻滯膈下證。膈下瘀血蓄積;或腹中脅下有痞塊;或肚腹疼痛,痛處不移;或臥則腹墜似有物者。 5.少腹逐瘀湯(《醫(yī)林改錯》)小茴香炒,七粒(1.5g) 干姜炒二分(3g) 延胡索一錢(3g) 沒藥二錢(6g) 當歸三錢(9g)川芎二錢(6g) 官桂一錢(3g) 赤芍二錢(6g) 蒲黃三錢(9g) 五靈脂炒,二錢(6g)水煎服。功用:活血祛瘀,溫經(jīng)止痛。主治:寒凝血瘀證。少腹瘀血積塊疼痛或不痛,或痛而無積塊,或少腹脹滿,或經(jīng)期腰痠,少腹作脹,或月經(jīng)一月見三五次,接連不斷,斷而又來,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塊,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癥。 以上各方皆為王清任創(chuàng)制的活血化瘀名方,常稱五逐瘀湯,各方均以桃仁、紅花、川芎、當歸、赤芍等為基礎藥物,都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主治瘀血所致病證。其中血府逐瘀湯中配伍行氣寬胸的枳殼、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故宣通胸脅氣滯,引血下行之力較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證;通竅活血湯中配有通陽開竅的麝香、老蔥等,故活血通竅作用較強,主治瘀阻頭面之證;膈下逐瘀湯中配有香附、烏藥、枳殼等疏肝行氣止痛藥,故行氣止痛的作用較大,主治瘀阻膈下,肝郁氣滯之兩脅及腹部脹痛有痞塊者;少腹逐瘀湯中配有溫通下氣之小茴香、官桂、干姜,故溫通止痛作用較優(yōu),主治血瘀少腹之積塊、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等;身痛逐瘀湯中配有通絡宣痹止痛之秦艽、羌活、地龍等,故多用于瘀血痹阻經(jīng)絡所致的肢體痹痛或周身疼痛等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