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期緊張癥如何防治在月經前出現煩躁、易怒、失眠等一系列癥狀,而在月經后又消失者,叫經前期緊張征。此類癥狀多見于35歲以上婦女,或伴有不孕癥、月經失調病人。僅少數病人癥狀較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經前期緊張的病人,一般在月經來潮前7~~14天開始出現癥狀,經前2~~3天加重,行經后癥狀明顯減輕,或者完全消失。常見的癥狀有精神緊張、神經過敏、煩躁易怒或憂郁、全身無力、容易疲勞、失眠、頭痛、思想不集中等。還有的病人出現手、足、臉浮腫。腹壁及內臟水腫而出現腹部脹滿感,胃腸粘膜水腫出現腹瀉或軟便,盆腔水腫出現下腹墜脹或疼痛,乳房水腫而脹痛。水腫明顯時體重比經前增加許多。 引起經前期緊張征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可能與情緒緊張、不愉快等精神因素或患有肝臟病及水鹽在體內潴留有關。 月經前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精神過分緊張,少吃鹽,可以預防和減輕癥狀。如出現水腫癥狀,可在月經前10天或出現癥狀后口服雙氫克尿噻,每日25~~50毫克,或每日口服氨苯喋啶100~~200毫克,直到月經來潮。注意在連服上述利尿藥5日以后應加服氯化鉀。還可服鎮(zhèn)靜藥,如魯米那每次0.03克,每日3次,或者利眠寧每次10毫克,每日2~~3次;每晚服0.2~~0.4克眠爾通也可以;谷維素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連服1~~2個月,有調節(jié)植物神經功能作用;月經來潮前10天始口服碳酸鋰,每次0.3克,每日3次,直到月經來潮止,能改變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促進水、鹽化謝,有一定治療作用。性激素及大量維生素a于經前14天開始服用,直至月經來潮。 中醫(yī)辨證施藥效果較好。肝郁氣滯型是常見的一種,表現為經前乳房、乳頭脹痛,甚至不能觸衣,頭痛、小腹脹滿連及胸脅、煩躁易怒、脈弦 、舌黯,用逍遙散加減;脾腎陽虛型,表現為面部浮腫、頭暈、體倦、嗜睡、納少、便溏或經前泄瀉,脘腹脹滿、腰酸腿軟、舌胖有齒印、苔白潤、脈沉細弱,應用健固湯;陰虛肝旺型,表現經前心煩易怒、頭暈目眩、健忘失眠、舌紅少苔、脈弦細,應用杞菊地黃湯加減;心脾兩虛型,表現經前心悸失眠、神疲乏力、多思善慮、面色萎黃、食欲差、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數,應用歸脾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