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出身於宋朝宗室(宋太祖第十一世孫,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趙德芳後代),宋亡後,辭官返回故鄉(xiāng)吳興閑居。趙孟頫在詩、書、畫、印上皆有很高造詣。詩作有《松雪齋集》。書法上精通行書、楷體,獨創(chuàng)“趙體”,對後代書法藝術影響很大;篆刻以“圓朱文”著稱;畫法上也有獨創(chuàng)性,首次提出書畫用筆相同的理論。 趙孟頫的畫作題材廣泛:山水、人物、動物、花鳥、竹石無所不有,其後各代幾乎無人能超過他。他前期的畫作設色獨到,即“絢麗之極,仍歸自然”。後期多作淡墨畫,近乎白描。繪畫作品有《鵲華秋色圖》。
《歸去來辭》 行書 藏上海博物館 趙孟頫《止齋記》 紙本 上海博物館藏 趙孟頫《王羲之軼事帖》(局部)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行書右軍四事(部分非) 調良圖,紙本,現(xiàn)藏於臺北故宮? 秀石疏林圖 鵲華秋色圖,現(xiàn)藏於臺北故宮 吳鎮(zhèn)(1280年—1354年),中國元代畫家,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梅沙彌等,嘉興魏塘橋(今嘉善縣魏塘街道)人。 吳鎮(zhèn)性孤介,一生清貧,曾在村塾教書、並賣卜於武林等地。但他博學多識,工書法,善草書,能詩文,繪畫善水墨山水畫,師法巨然,用長披麻皴,兼以斧劈,筆力勁爽,墨氣淋漓,寫出山川林木崢嶸鬱茂之景,改變了巨然“淡墨輕嵐”的風格。也畫松竹,亦挺拔有致。尤其重視畫面題詠書法與繪畫風格的協(xié)調統(tǒng)一。他的畫善用老筆濕墨,筆力雄勁,墨氣沉厚,題詠詩文較多。畫墨竹筆意豪宕,生意滿紙;畫古木、怪石挺勁有力。明清兩代書畫家均受他很大影響。
黃公望(1269年-1354年),字子久,號大癡、大癡道人、一峰道人,平江路常熟州(今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人,元朝畫家。
黃公望學識淵博,工書法,通音律,能詩文,鍾嗣成說他:“公之學問,不在人下,天下之事,無所不知,薄技小藝亦不棄?!?0歲才開始學繪畫,曾得到趙孟頫的指教,陶宗儀說他“畫山水宗董、巨”。黃公望自稱為“松雪齋中小學生”,重視寫生,常在風景名勝地隨筆摹寫,其水墨山水尤為出色,創(chuàng)立了淺絳山水,代表作為《富春山居圖》,鄒之麟在題跋中稱此圖“筆端變化鼓舞,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其著作有《山水訣》是中國山水畫的重要理論著作。
王蒙(1308年—1385年,一作1298年—1385年),字叔明(一作叔銘),號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人。元末明初畫家,元四家中最年輕者。 王蒙於元朝末年曾入仕,後來棄官隱居於今浙江餘杭黃鶴山達30年,自號黃鶴山樵。明初出任山東泰安知州,由於曾在當時宰相胡惟庸家觀畫,胡被捕時受牽連入獄,死於獄中。 王蒙自幼受外祖父趙孟頫的影響,喜好繪畫,後來得到黃公望的指教,又常與倪瓚等人切磋,對山水畫有獨到的創(chuàng)新,發(fā)明了解索皴畫法,善用渴墨苔點,所畫山水景色稠密,山重水複,布局繁密,蒼鬱深秀;用解索皴和渴墨點苔,表現(xiàn)林巒鬱茂蒼茫的氣氛,為他的獨到處。 流傳後世的作品有《青卞隱居》、《夏日山居》、《夏山高隱》、《秋山草堂》、《花溪漁隱》、《溪山高逸》、《穀口春耕》、《葛稚川移居》、《太白山》、《丹山瀛?!返茸髌?。
特別關注:弘揚中國傳統(tǒng),傳承藝術文化精髓。 |
|
來自: 東方竹馬 > 《書法國畫篆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