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武乙,姓子,名瞿(qú),號武乙,殷墟甲骨文作“武且乙”。中華遠(yuǎn)古王族分封時代商王朝第二十八任王。子瞿的祖父是商王朝二十五任王祖甲,父親是商王朝二十七任王庚丁,商王朝二十六任王廩辛是他的伯父。
子瞿約生于商王祖甲十一年(辛卯,前1170),他是商王庚丁的長子,庚丁即王位后他被立為太子。庚丁十一年(癸丑,前1148),商王庚丁因外傷突然離世,子瞿以太子身份繼承了王位,號武乙,以甲寅年(前1147)為武乙元年。
子瞿即位時,商王朝西部的周族正在崛起。武乙元年,周侯公亶父率領(lǐng)周部族從豳(今陜西咸陽市旬邑縣西南)遷于岐山(今陜西寶雞市岐山縣),恢復(fù)了姬姓。
武乙三年(丙辰,前1145),武乙在河北(洹河北,今河北邯鄲市磁縣一帶)建筑豪華的宮室,稱為別都,又稱新宮,并帶著寵愛的妃子和宮女遷居于此(不是遷都),引起部分大臣的反對,認(rèn)為他這樣做違背了祖宗的規(guī)矩,歷代天子和王妃都是住在國都的王宮里,怎么可以住在都城以外呢?這樣做就是不守先王之道,是背叛祖宗的行為。
但武乙不以為然,他認(rèn)為殷邑雖為商朝百年古都,但宮室陳舊,而且到處都是腐朽迷信的東西,缺少生機和活力。為什么不可以到一個新鮮的地方去開開心,透透氣呢!
周侯亶父善于察言觀色,很會見風(fēng)使舵,他對商王武乙的做法表示支持和贊同,認(rèn)為君王就應(yīng)該有這樣的魄力。武乙總算找到了知音,一高興,便把岐邑(岐山附近的土地)賜封給了亶父。此后周族便在岐邑建都,史稱西岐,又作西周。
對上司阿諛奉承就能得到封賞,周侯亶父堪稱取悅上司的典范,是后世的楷模。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是位遠(yuǎn)見卓識英明果敢的改革家、軍事家、政治家。在商王武乙執(zhí)政時期,亶父一直和商王朝友好,經(jīng)常來往。
武乙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離經(jīng)叛道的君王,也是商王朝第一位否定天神存在的國君。武乙宣稱天上沒有神,神是人們虛構(gòu)出來的,神不能給人類帶來任何好處,人類的命運應(yīng)該由人類自己來主宰。他的這一觀念遭到了后世儒家的攻擊,因此他也被正史列為昏君。
司馬遷說:“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仍辰之。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保ā妒酚洝ひ蟊炯o(jì)》)意思是:武乙無德,不守先王祖訓(xùn),公然藐視天神。他用土木做成偶人,稱作天神,然后命士兵與偶人打斗。偶人被打倒了,他便哈哈大笑,用極為尖酸刻薄的語言進行羞辱,說你不是萬能的天神嗎,怎么會被凡人打倒呢?于是,他又命人用皮袋子裝滿豬血拋向天空,他從旁射之,皮袋子被射破,血從天空灑落,他又哈哈大笑,說天被我射中了,我征服了天!
這兩件事表面看似乎有些荒唐,但認(rèn)真分析卻有著深刻的政治含義。武乙是個很聰明的人,他不可能無緣無故做這種游戲。他認(rèn)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神仙鬼怪,都是人們自己在欺騙自己。為了證明天神的不存在,他就做了現(xiàn)場演示。他這種褻瀆神靈逆天犯上的做法,遭到了許多貴族和大臣的反對,被視為無道昏君。后世的歷代君王和所謂的忠臣、良民,也都對他橫加指責(zé)。
其實這是極不公正的。武乙沒有錯,只是他的思想過于進步和超前,如果他當(dāng)時的政治主張能夠得到普及和發(fā)展,中國社會恐怕早就進入到了現(xiàn)代文明時代。遺憾的是,傳統(tǒng)的落后觀念和腐朽的貴族勢力造就了一塊堅硬無比的頑石,武乙雖然有勇氣與之碰撞,終歸還是以卵擊石,落得個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惡名。
武乙的改革措施并非一概被后世君主所否定,比如“父傳子,家天下”的世襲制,就被后世繼承了下來。商王朝在武乙以前所施行的世襲制是“兄終弟及,弟死傳子”,因為先王子弟都有稱王的機會,所以先王一死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因爭奪王位而發(fā)生窩里斗的現(xiàn)象。武乙對王位的繼承做了重新規(guī)定:“父死傳子,無子傳弟?!蔽湟业倪@項規(guī)定有利于王室內(nèi)部的穩(wěn)定,對王朝的鞏固有益處,所以這項改革措施便得以延續(xù)。
武乙十二年(乙丑,前1136),商王武乙的長孫子羨約生于本年。
武乙十三年(丙寅,前1135),武乙再次大興土木,在王都殷邑西南一百里之外的沫邑(今河南鶴壁市淇縣)建造新的都城,稱之為陪都。城中精心設(shè)計了大型的豪華宮殿,其規(guī)模超越殷邑都城,其豪華勝過河北新宮。武乙的心中沒有前生和來世,他只關(guān)心今生今世。他認(rèn)為既為人間之王,就應(yīng)該享受人間富貴,帝王應(yīng)該住天下最豪華的宮室,穿天下最名貴的服飾,吃天下最鮮美的食物,飲天下最醇正的美酒,納天下最優(yōu)秀的女人。他為了自身享樂,不管奴隸和平民的死活,橫征暴斂,引起百姓的痛恨。
武乙十五年(戊辰,前1133),沫邑陪都建成,武乙將陪都命名為朝歌。接著他便派出上百輛車把居住在河北新宮的妃子和奴仆們接到朝歌。殷邑仍為王都,但武乙命令將一些重要的辦事機構(gòu)遷往朝歌,迫使部分大臣也只好把家搬到朝歌去。殷邑都城逐漸變得冷落蕭條,只有祖廟墓地還留在那里,還有一部分沒有官職的貴族仍居住在殷邑都城。武乙把元妃和太子及部分大臣留在殷邑,留一部分軍隊守護王宮和宗廟。他把河北的宮殿改作行宮,心血來潮時便帶著自己喜歡的妃子去游玩一番。不過,他的大部時間還都是住在朝歌城。這樣一來,武乙時期王都的范圍可就大了,南至今河南淇縣,北至今河北磁縣,方園二百余里皆在王都范圍之內(nèi)。
由于武乙一意孤行,商王朝貴族內(nèi)部矛盾激烈,一些保守派頑固地堅持先王舊制,反對武乙不尊祖制的種種行為,對他的命令陽奉陰違,消極抵抗。野心勃勃的周侯亶父便利用這個機會巴結(jié)和討好武乙,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各方面大力支持他,得到了武乙的信任。于是,周侯亶父以助商討伐叛逆為名,多次出兵攻伐弱小的諸侯,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并以岐邑為根據(jù)地,不斷向四方擴張。
武乙十八年(辛未,前1130),周侯姬亶父的孫子姬昌出生。姬昌是姬季歷的原配夫人太任生的第一個兒子,也是姬亶父的長孫,全族設(shè)宴慶賀。商王武乙聞訊特意使人帶上禮物往西岐祝賀。
武乙二十一年(甲戌,前1127),周侯姬亶父去世。他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也稱泰伯),次子虞仲,三子季歷。姬亶父在位時,非常喜歡孫子姬昌(即后來的周文王),打算讓姬昌將來繼承侯位。但是周人的傳統(tǒng)是長子為裔,而姬昌的父親是老三季歷,姬亶父一時有點難以決斷。太伯、虞仲明白父親的心思,就決定讓位給季歷,成全父親的心愿。他們出游荊楚,在夷蠻之地斷發(fā)文身,安家落戶。于是姬亶父去世后,他的小兒子十九歲的姬季歷繼位。此時姬亶父的孫子姬昌已經(jīng)四歲。
武乙三十五年(戊子,前1113),西落鬼戎(古國名,亦稱鬼方,在今山西西北部)叛亂,武乙領(lǐng)兵親征,并讓周侯姬季歷統(tǒng)領(lǐng)周人與他聯(lián)合作戰(zhàn)。這次戰(zhàn)役打得很順利,一舉擊敗鬼方諸戎聯(lián)軍,活捉了二十位部落首領(lǐng)(狄王),俘獲狄(翟)民數(shù)千人。武乙非常高興,舉辦大型慶功宴會來祝賀。宴會之后,武乙乘興率人往渭水與黃河之間(今陜西潼關(guān)北)巡游打獵。因突遇大雷雨,武乙躲在一棵大樹下避雨,不幸被雷電擊中,當(dāng)場身亡。
武乙被雷電擊中而死,這不過是生活中的一種偶然,原本沒什么大驚小怪??墒且恍┓磳ξ湟业馁F族大臣卻借此大做文章,說他不孝祖宗,不敬天神,觸怒了天帝,天帝才讓雷神將他擊死。原本是一種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統(tǒng)治集團卻把它提升到政治領(lǐng)域,這是保守勢力對革新派勢力在輿論上的反擊。后世帝王和御用文人也把武乙當(dāng)成帝王的反面教材,加以鞭撻。為了貶損他的形象,甚至把他在位執(zhí)政的年數(shù)從三十五年減少到四年和三年。直到今天,傳統(tǒng)的所謂“正史”還這樣記載著。
關(guān)于武乙在位執(zhí)政的時間,《帝王世紀(jì)》、《通鑒外紀(jì)》、《帝王年表》、《綱鑒全編》、《通志》等諸多史書都記載武乙在位四年或三年。可是,晉武帝時在汲郡(今河南衛(wèi)輝市西南)戰(zhàn)國魏襄王墓中出土的《竹書紀(jì)年》卻明明白白地記載著“(武乙)三十五年,周公季歷伐西落鬼戎。王畋于河、渭,暴雷震死?!?/span>
這就有些奇怪了!“正史”的紀(jì)年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查所謂正史之根,都是出自于《帝王世紀(jì)》,而這部著作又早已亡佚,后世輯錄是否有偽已無從核實。即便諸書的引文是如實輯錄,那么《帝王世紀(jì)》本身是否有偽呢?
讓我們來看一看《帝王世紀(jì)》誕生的背景。
《帝王世紀(jì)》全書共十卷,起自三皇,止于曹魏,專記帝王事跡。它的編撰者是西晉的皇甫謐(公元215——285年)。這位皇甫謐先生是西晉安定朝那(今寧夏固原縣東南)人,從小就游蕩無度,二十歲以后才開始用心讀書,據(jù)說他后來發(fā)憤讀書,曾親自上表向晉武帝借書。晉武帝一高興,送給了他一車書。從此他對晉武帝感恩戴德,便著書立說,為帝王歌功頌德,成為晉朝皇帝的御用文人。他的著作除《帝王世紀(jì)》外,還有《高氏傳》、《玄晏春秋》及《甲乙經(jīng)》等。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皇甫謐著書立說完全是迎合專制帝王的口味,其真實性很值得懷疑。所以,筆者在撰寫本篇時,不從《帝王世紀(jì)》而依《竹書紀(jì)年》,因為《竹書紀(jì)年》是戰(zhàn)國時藏書,先于司馬遷的《史記》,更接近于歷史的真實。
另外,從帝王的年齡上判斷,筆者認(rèn)為武乙在位也不可能是三年或四年。武乙即位時還不到二十五歲,如果他在位四年,他死時的年齡超不過二十九歲,他的兒子文丁最多也只有十五歲。按《歷代帝王年表》所說,文丁在位三年去世,傳位于兒子帝乙。武乙和文丁父子倆的年齡加起來不足三十歲,那么文丁的兒子帝乙又該幾歲呢?大概是一位剛出娘胎的娃娃帝王吧!而事實上帝乙并非是娃娃帝王(三代時期也沒有娃娃帝王),他即位時最小的兒子都已經(jīng)接近成年了??梢姟罢贰彼小吧檀弁醣怼笔遣豢尚诺?,它缺少讓人信服的有力證據(jù)。
公而論之,武乙在歷代商王中應(yīng)該是位思想進步有頭腦有作為的君王。
子瞿二十三歲即王位,在位執(zhí)政虛記三十六年(《竹書紀(jì)年》),卒于武乙三十五年(戊子,前1113),終年五十八歲。死后葬在商王武乙墓(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商王陵西區(qū)),尊號商王武乙,謚號帝武乙,廟號“武乙”。
殷墟卜辭中,武乙被列為直系先王祭祀。
更多博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