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武術家們,對武術技藝有著極嚴格的標準。春秋時期楚國著名的神射手養(yǎng)由基有一次在幾千名觀眾面前表演射箭,百發(fā)百中,觀眾們禁不住齊聲喊好。養(yǎng)由基頗為得意,不料有一個人卻冷冷地說:“射得不錯,可以學習射術了?!别B(yǎng)由基聽后十分惱怒,但此人確實十分內行地指出,養(yǎng)由基在連續(xù)射箭時不善于放松,如果這樣射下去,很快就會因氣力衰竭而弓斜矢偏,而只要一發(fā)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史記·周本紀》)。養(yǎng)由基有百步穿楊的驚人箭法,仍有人說他不過是可以培養(yǎng)的可造之才,這個故事說明古代的武術家們對武術認真嚴肅,精益求精,幾乎到了苛求的程度,就像荀子說的“百發(fā)失一,不足謂善射”(《荀子·勸學》)。三國時魏文帝 曹丕的射術也有相當?shù)墓Φ?,有左右開弓的本領。他認為在箭靶固定的習射場上做到箭不虛發(fā),還不能算是技藝高超,只有在草木茂盛的曠野,縱騎馳騁,下?lián)艚偏F,上射飛禽,弓不虛彎,所中洞穿,達到這樣的程度,才算得上行家里手。(《典論·自敘》) 武術家為了使自己的武技達到爐火純青之境,無不經年累月,以10年、20年,甚至一生的時間苦練不輟,即使在飲食不濟、饑腸轆轆時,也不敢稍有懈怠,如春秋時孔子的高足子路在隨孔子外出時,有一次被困在陳蔡之間,七天吃不上飯,仍然操著盾牌堅持習武(《莊子·讓王》)。一提起練武,人們就會自然地聯(lián)想起武術界廣為流傳的說法,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拳三年,丟拳三天”,“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功用一日,技精一日”,“太極十年不出門”等等。 中國古代武術與西方格斗術練習的本質區(qū)別之一,就在于它有“功夫”。僅僅從動作的外表上,外行們很難看出武術家的功夫如何,因為功力深厚的武林宗師們的動作都是樸實無華的,看上去普普通通,與戲臺上花里胡哨、引人入勝的武打有天淵之別。但是,在生死之搏的實際格斗中,這些似乎輕描淡寫的一踢、一點、一拿卻有著制敵于死命的巨大威力,其原因就在于“功夫”。 功夫是中國武術的精髓,有功夫的武術大家可以憑借普通的一招一勢,攻堅擊硬,無往不利;沒有功夫的初學者即使將高難的武術套路演練得滾瓜爛熟,一經試敵總不免破綻百出。因此,在武術界流傳著“力不打拳,拳不打功”的說法,也就是說拙力、蠻力敵不過技擊的技巧,而技擊的技巧又敵不過修煉深厚的功夫。因此,古代武術家既要練身、練形、練力,又要練精、練氣、練神。在這種神形俱練的實踐中,一代代武術家們以令人難以相信的執(zhí)著追求,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發(fā)展出了一個體系博大、內容龐雜的武術功法體系。因此,武術家們把習練武術稱為“練功”。練功,是古代的武術家們習武活動的主要內容。 中國古代武術的功法可以分為練內和練外兩大部類,也就是武林中人們常說的“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練內,就是改善習武者的意念、氣息、臟腑、經絡、血脈等方面的狀態(tài),達到“內壯”;而練外,則是增強骨骼、筋腱、肌肉、皮膚等部位的機能,以求外壯。練內是練外的基礎,而練外又將雄厚的內功轉化為強大的技擊力,這樣,內外結合,相輔相成?!稐钍咸珮O拳譜》中的一段話將這種關系說得十分清楚:“氣走于膜、絡、筋、脈,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壯于皮骨,形也;有氣者是內壯于筋脈,象也。氣血功于內壯,血氣功于外壯?!泵靼琢诉@個道理,知道了力氣的來源,自然就會知道“用力、行氣之分別。行氣于筋脈,用力于皮骨。”(《太極拳譜》卷七《楊譜:清代楊氏傳鈔老譜》)因此,太極拳的練功要“沉肩墜肘,氣沉丹田。氣能入丹田,為氣總機關,由此分運四體百骸,以氣周流全身,意到氣至。練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太極拳譜》卷八《楊譜:清代楊氏傳鈔老譜》) 陳式太極拳家陳鑫(公元1849—1929年)也說:“打拳也是運其任督二脈,使之順逆往來循環(huán)無間也?!钡ぬ锸恰吧鷼庵粴w于此,則小勢之動氣必漸竭而運動無力矣?!彼詮娬{練氣。(《太極拳圖畫講義初集拳譜》) 就是以攻堅打硬稱著的少林拳法,也同樣重視這種內外結合的修煉:“無論練功習技,首須養(yǎng)氣,氣沛則神完,神完則力足。”(《少林七十二藝練法摘要》) 總的說來,武術這種內外合一的練功思想與實踐,就是要讓習武者的意、氣、力、身四者有機配合,融為一體,內功和外功相互作用,做到“內壯外勇”,從而以意導體,以體導氣,以氣發(fā)力。這樣的力就不再是肢體的拙力、僵力、蠻力。拙力、僵力、蠻力看起來氣勢洶洶,卻不過徒有其表,打擊的力度僅限于人體的表淺部位,而中國武術內外功結合而發(fā)出的力,綿遠深厚,剛中有柔,柔中帶剛。這樣的力有極大的穿透性,可以透過皮骨,直逼臟腑,打擊效果遠遠超過沒有功夫的拙力。 武術功法,特別是內功的出現(xiàn)與中國古代行氣術進入明代以來的空前繁榮有直接關系。自明代開始,氣功出版物大量涌現(xiàn),其數(shù)量之多,超過了歷代的總和。也是在這一時期,古代導引術在經歷了宋元時期的低潮后,進入明代也掀起了一個高潮。 內功主練精、氣、神,強內固本,如洗髓經、易筋經等;外功主練身體之靈活、協(xié)調、力量和身手樁步,以提高自衛(wèi)與攻擊能力;硬功主練身體各部抗堅擊硬之功力,如鐵布衫、紅砂掌、一指禪、上缶功、石柱功、排打功等;輕功主練輕身騰躍與超距之能,如跑墻游墻等;氣功有養(yǎng)氣與練氣之分,養(yǎng)氣功主要為坐禪等靜功,以調息養(yǎng)神。練氣即指武禪結合的動功,以活血助力。盡管功法各有所長,但是由于練功總的指導思想是強調整體,即內外合一,神形俱練,因此各種功夫在練法上也多有交叉,極少是純粹練內或練外的。 那么,古代的武術家是如何習武練功的呢? (1) 內功 內功的主要目的是養(yǎng)氣和練氣。養(yǎng)氣以凝氣清神,練氣以運使氣息,自由地調動氣息,為練功服務,正如《少林拳術秘訣·氣功闡微》所說:“養(yǎng)氣而后氣不動,氣不動而后神清,神清而后操縱進退得其宜,如是始可言命中制敵之方?!薄熬殮庵畬W,以運使為效,以呼吸為功,以柔而剛為主旨,以剛而柔為極致?!庇捎趦裙Σ皇菫榱酥苯蛹紦簦菑妰裙瘫?,使習武者深含不露,沉著冷靜,并可根據技擊的需要,隨意自如地調動氣息,因此內功多采用靜態(tài)的,或緩慢而簡單的動態(tài)的功法,靜中求動。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樁功 “要學拳,須站樁,欲習打,先練樁?!闭緲豆κ俏湫g內功的基本功法,“樁”的意思是比喻習練時像樁一樣靜止不動,久練后如樁一般堅實穩(wěn)固。 武術的樁功種類很多,各門各派武術多有自己的樁功,如八卦掌的八卦樁、虎坐樁、夾馬樁,太極氣功十三樁,少林拳的子午樁,形意拳的三才樁,峨眉十二樁,內家八樁(渾元八樁),醉拳的立樁,苗拳的箭樁和藏山樁,還有馬步樁、丁步樁、虛步樁、三角樁、四平樁、七星樁、撐抱樁、伏虎樁、降龍樁等。這些以靜態(tài)姿勢為主的樁功樁勢多樣,神態(tài)各異,各有側重,養(yǎng)氣練氣,練神練意,調身練力,從容不迫地為武術技擊奠定基礎。 武術的樁功除了上述靜態(tài)為主的形式外,還有各拳種用來練習基本身體姿勢,在走動中練習的“行樁”(又叫“動樁”、“活樁”),行樁與武術技擊有更為直接的關系,如通背六路行樁、落地梅花樁、醉拳的擺樁等。 作為武術習練基本功法的樁功,也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在清代中葉已有人將站樁功引入普通人的養(yǎng)生術中,但流行不廣。 易筋經 上文提到過的托名達摩,而實際上出現(xiàn)于明代后期的《易筋經》是武術功法的一部代表作,被少林武術家們奉為經典著作而流傳開來。 《易筋經》認為:“筋,人身之筋絡也。骨節(jié)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筋非絡。聯(lián)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如人肩之能負,手之能攝,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潑靈動者,皆筋之挺然者也?!?《易筋經·上卷總論》)身體的種種病癥,如病、瘦、痿、懈、亡等,都是由筋的不良狀態(tài),如弛、攣、靡、弱、縮而造成的。因此,需要將病弱之筋換為強健之筋,因為“筋壯則強,筋舒則長,筋勁則剛,筋和則康”。雖然,“筋”是外功練習的對象,但是,《易筋經》卻從形神統(tǒng)一的觀點出發(fā),認為“練有形者為無形之佐,培無形者為有形之輔”(《易筋經·膜論》),就是說,無形的練內與有形的練外是相輔相成的。 于是,《易筋經》將練功分為三個層次,即練筋、練膜和練氣。練筋必須練膜,練膜必須練氣。從最難練習的練氣入手,“使氣清而平,平而和,和而暢達”,這樣,氣就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靈動,無處不行,無處不到。氣至則膜起,氣行則膜張”。進而練筋,使筋舒、強、和、長、壯,最終練成“金石之體”。 根據這種修煉理論,《易筋經》采取按摩、拍擊與入靜誘導和意守按摩、拍擊部位相結合的功法,并輔之以服用補益氣血的內壯藥物和藥浴,以取得內壯外勇的效果。 《易筋經》還附有練功的12個術勢,稱為“易筋經十二圖”,分別為韋馱獻杵第一、二、三勢、摘星換斗勢、出爪亮翅勢、倒拽九牛尾勢、九鬼拔馬刀勢、三盤落地勢、青龍?zhí)阶?、臥虎撲食勢、打躬勢和工尾勢。 (2) 外功 武術的主旨是防身健體、擊打格斗,因此骨骼是否強壯,筋腱是否柔韌,肌肉是否有力,皮膚是否堅韌,直接關系著在防守時能否抗打經摔,保護自己,在攻擊時的擒打摔拿中能否攻堅打硬,克敵制勝。因此,古代武術家無不花費大量時間來練外功,絲毫不敢懈怠。武術中所有的絕招、險招、狠招無不與外功密切相關。中國古代武術家在實踐中發(fā)展出了內容極為豐富的外功練法,化去一身的拙力,使身體剛堅而柔韌,勁力變化無窮,深不可測,同時在外功習練中引入調息運氣、調動意念等內功,以意導氣,以氣催力,大大提高了外功的效果。 柔功 中國武術的動作方向多變、線路復雜、騰挪翻閃、大開大合,對身體的柔韌性有極高的要求。關節(jié)、韌帶僵硬,肌肉缺乏彈性的人難以進入武學的高妙之境。因此,古代武術家十分注意對身體柔韌的練習,將其作為習武者入門的基本功,稱作“柔骨功”或“柔功”。柔功包括發(fā)展肩、腕、胸背、腰、腿、踝各個關節(jié)運動幅度和肌肉靈活性的功法。采用主動性或被動性的壓、擺、牽、拉等,擴大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像人們經??吹降牧曃湔邆兙毩暤摹皦和取薄ⅰ跋卵?、“劈叉”、“壓肩”、“開胸”、“跪壓”等方法都屬于武術柔功。如明代的《武編》就指出在練習腿法時,先要踢開腿后再習練腿法。所謂踢開腿,就是發(fā)展腿部的柔韌性(《武編》前集卷五)。武術的柔功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柔軟、伸展,致使動作速度下降,而是在放松時,柔若無骨,發(fā)力時疾若閃電。因此柔功不光是靜態(tài)的壓拉,還包括大量動態(tài)的動轉練習,如踢腿、擺腿、甩腰、掄臂等。 由于關節(jié)的靈活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因此,柔功必須從幼年練起。 自我保護功法 俗話說“打鐵先得自身硬”,古代武術的外功訓練也是從強固自身開始的,首先要練的是抗擊打能力,也就是“學打人,先習挨打”。古代武術家們以一系列精心設計的自我捶練方法,先練皮肉,進而練筋骨,將自己練得如同金石之身、鋼鐵之體一般的強壯。用器械對自身進行拍擊是武術家自我保護功法的基本形式。用拍擊器械對身體進行拍擊,其實也是中國傳統(tǒng)保健的一個重要方法,早在漢代馬王堆的導引圖中就有了用袋狀物拍擊身體之法。古代武術家將拍擊法引入武術習練,對拍擊的器械和效用進行了大膽的開發(fā)和實驗,發(fā)展出了一系列“挨打”功法,用于拍打的器械也越來越多,如《易筋經》中提到的拍擊器除石袋、鉛屑袋外,還有石杵、木杵、木槌。在實際的運用中,還有使用磚和鐵磚的。 排打功一般是由習武者本人或其同伴,用拍擊器械擊打全身各部,從大小臂開始,繼而大小腿,然后胸腹部,最后是背部。擊打時要鼓氣,擊打間隔時吐氣,早晚各排打一遍。隨著習武者抗擊打能力的提高,增加擊打的力度,進而換用質地更堅實的擊打器械,如石、鐵等,最后甚至可以采用刀斧等鋒利之物。 與排打功練法相類似的有主練頭部的“鐵頭功”,主練腹部的“鐵牛功”,主練全身的“鐵布衫”和“金鐘罩”等。這些武術硬功練成后,常常有著令人難以想象的功效,如清代的少林武術家們“運氣于筋肉,則脈絡突起,筋如堅索,肉如韌革,刀擊之不能傷也”(《清稗類鈔》)。鄭板橋也記載了湖北一個叫魏子兆的人學習了少林寺僧的練氣運神之訣,練習了數(shù)年,“周身堅硬如鐵,值運氣時,氣之所至,雖刀斧無能傷也。”(《鄭板橋筆記》) 進攻性功法 中國武術中有許多招勢看起來簡單平常,但卻有令人驚奇的威力。在武術家們出手的剎那間,他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如頭、肩、臂、肘、掌、拳、指、腿、膝、足等,似乎從血肉之軀的一部分突然化為犀利無比的刀劍或萬鈞之力的重錘,所向披靡,令人防不勝防,揮掌揚指之間,處處隱藏著殺機。中國古代武術有大量的各種專門功法來培養(yǎng)和提高身體整體及各個部位的攻擊能力。這些功法除了少數(shù)是練陰柔之勁的外,多為外壯類型,以練陽剛之勁為主。雖然這些功有突出的動作性,重在練形練力,但在習練時仍然一時一刻也離不了意念、氣息這些內功的輔助。這些功多利用外物進行練習,由于古代武術練功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生活化,練功與日常生活結合得十分緊密,因此練功中使用的外物也都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尋常之物。與前面說過的自我保護功法相同,這些攻擊性功法的練習方法也不復雜,大都是一些十分簡單的動作。但是,就是用這些毫不起眼的尋常之物和這些人人都會的簡單動作,古代的武術家們以無忘無助的耐心,鍥而不舍,練出一身的絕技。如明代武功練習采用的練習器械有木凳、石墩、糠袋、蒲團、木柱等。用放在地上的木凳練彈腿,一腿彈出,能將木凳踢得后退,而不翻倒為宜;用踢石墩練彈腿的勁力;用懸在梁上的糠袋或蒲團練蹬腿或踹腿的高度;用木柱練蹬腿或踹腿的勁力。(《武編》前集卷五) 如練指力的“一指金剛法”不過是在平時行走之間用手指點擊墻壁、樹木,逐漸增加力量,久而久之,便有驚人的效果,據說“觸木木可洞,觸石石可碎”。再如練手臂打擊力的基本功法“打紙墩”,是在結實的凳上放置一墩厚紙,配合步法,用拳、掌、指、肘以打、拍、插、切、削等各種手法反復擊打,經年累月,功力自增。有幾分神奇色彩的“一指禪”的練法,主要是在家里過道懸一鐵錘,出出進進只要看到這個懸錘,就以食指或中指戳它一下,時間長了,一指便可將錘催動。還有練手指抓勁的“拔釘功”,是將大鐵釘敲入厚厚的木板,然后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釘子一一拔出。此功練成后,在格斗中拿對方的穴位時,有無窮威力。 輕功 武技高強的人,靜止時,如深深扎根于地下的大樹,堅如磐石,穩(wěn)如泰山。沒有功夫的人就是來他三五個也不能使其動一絲一毫,而武術家們一旦動起來,卻又輕靈得像一片羽毛,跑則疾如旋風,躍則飄如猿猱。古代武術家們輕捷的身手,在正史和野史中也時有記載。如東漢末期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東吳的孫權命令威武中郎將賀齊征討據守在丹陽林歷山的陳仆、祖山。林歷山山勢險峻,壁如刀削,數(shù)月攻之不下。賀齊決定出奇兵,暗訪到一個輕功高超的壯士,以鐵戈為登山器具,在濃黑的夜色掩護下,在敵人意想不到的險峻處,登上山頂。繼而,百余名軍士拉著這位壯士放下的長長的布條,也登頂成功,鳴鼓吹號,就這樣山上山下配合,大破敵軍(《資治通鑒》卷六五)。唐人張鷟〔zhuo濁〕記錄了這樣一個傳奇故事,柴紹有個弟弟有一身超人的輕功,縱身一躍,可輕盈盈地飛出去十多步之遙。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測驗他的技能,命令他去取趙公長孫無忌的鞍轡,卻又事先告訴無忌有人要來行竊,須小心在意。到了夜里,長孫無忌忽然看見一件東西像鳥一樣飛入自己的宅內,一瞬間便割下雙鞍逸去,追之不及。唐太宗又讓此人去竊丹陽公主的鏤金枕頭,只見他飛身潛入公主的寢室,在公主臉上輕輕撒了一點土,乘公主一抬頭的瞬間,用其他物件換去了這個鏤金枕頭,丹陽公主渾然不知,直至早晨才發(fā)覺。此人還曾穿著皮靴,不靠手攀引,走上磚城,直至女墻,又足踏佛殿柱,直上檐頭,接著手抓椽子蜷身而上。翻越百尺樓閣,對他來說如履平地。唐太宗看后既感驚奇,又有幾分畏懼,說:“此人不可留居京城?!?《朝野僉載》) 宋人洪邁的筆下也有一個輕功非凡的人物楊宜中。一次,他與弟子們來到福州水西里中一座山下,此山壁立百丈,從來就沒有人上去過。只見楊宜中用手提起衣服的下擺,就登上了峭壁,步履從容,似乎在平地上行走,弟子們大驚不已時,他已在山巔上笑著向山下招手。(《夷堅志》支戊卷) 有的婦女的輕功也不讓須眉。清代有一故事講的是一個女子與一個小偷比賽“飛檐術”。只見這個小偷“向壁躡足而上”,就像登梯子一樣爬上墻頂,翻身跳下,頗為得意。不料這個女子竟嗤之以鼻,問道:“你的本事僅此而已?”小偷回答道:“這是飛檐走壁之術?!痹捖晞偮洌灰娺@個女子以比小偷迅捷得多的動作,躡足而上,登上墻頂,接著又背貼墻壁,徐步而下。小偷大吃一驚。(《清稗類鈔·技勇類》) 古代的武術家究竟是怎樣練出一雙健腿利足,使他們跨壕越坡,如履平地,上墻過屋,轉眼無蹤,以至人們傳說他們有飛檐走壁之能,平地升舉之術? 古代武術有一系列旨在練習身體輕捷的功法,稱為“輕身術”。如先練負重在山路土嶺上奔跑的“躥縱術”,繼而練習跑缸邊,即習武者負重在盛滿水的大缸沿上行走,逐漸減少缸里的水,一直練到能在空缸的缸沿上行走如飛的程度。接著,將缸換為盛鐵砂的大簸籮,在簸籮沿上跑,逐漸減少簸籮中的鐵砂,直到最后在空簸籮沿上跑。再如跳坑功,在腿上綁縛鉛包,重的可達三斤,從淺坑里往上躍,逐漸增加坑的深度,直到三尺之深。據《清稗類鈔》記載,清代時,河南、山東一帶的孩子們就用這種方法練“飛檐走壁”。其他的練法還有跑樁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