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0 文|李婧 圖|網(wǎng)絡(luò) 昨天晚上去參加了電視臺的一個相親類節(jié)目。本來自己有點像潛水狀態(tài)默默的在后排座位做著人肉背景,但是到了某一環(huán)節(jié),還是有些氣憤。 三號女嘉賓出場前,主持人向背對著屏幕的男嘉賓們這樣介紹她:溫文爾雅,知書達理。 于是一位男嘉賓在不知道女嘉賓長相如何的情況下,立馬狂按燈轉(zhuǎn)了身。 三號女嘉賓也確實不錯,小家碧玉,端莊溫柔。然后放出了一段VCR介紹她: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但是勇敢樂觀的面對了離婚,想要迎接新的生活。 臺下一片唏噓。當主持人再問狂按燈的這位男嘉賓還繼續(xù)選擇嗎,他果斷搖頭了。 坐在下面的觀眾們紛紛說這個男嘉賓“沒腔調(diào)”,吐槽不斷。不過我想,這樣的情況,即使放在實際的婚姻選擇中,男性朋友們聽到“離婚”二字,不搖頭也會立馬打個問號。 而那些口口聲聲說自己“其實沒有什么要求”的人,早就把這個作為“一票否決”的條件,限死在自己本來就有限的人生選擇里。 更不用說那些一定要“眼大膚白腰細腿長年齡小”的各種無理條件了。 一個人是否離異,到底能不能證明什么。 恐怕也只有在中國的各類履歷表里,才會有“婚姻狀況”一欄里有“離異”的這個特殊選項。 沒有人知道,這個人當初為什么會結(jié)婚;也沒有人知道,為什么會離婚;更不會知道,他或她,離婚后,會變成什么樣的人。 而對曾離婚的當事人來說,離婚并不代表永恒的狀態(tài)。它只不過是對當時一個無比糟糕的婚姻狀況,最后的終結(jié)。 歸根結(jié)底,它是一個方法。 但大多數(shù)人,甚至女性自己,都把它當成了一個問題本身,并貼上了自帶貶義的標簽。于是面對離婚,驚恐萬分。 即使一個女人本身已經(jīng)足夠優(yōu)秀,“做得好不如嫁得好”,也會一巴掌把她pia死。——你沒嫁好,你就輸了。 所以就目前的標準來說,我知道自己被貼上了“l(fā)oser”(“離異”/“單親媽媽”/“前妻”)的種種標簽。我也看到世相百態(tài),對自己的冷嘲熱諷。 這一幕我不是不熟悉。 在我懷孕到產(chǎn)后的那段時間里,一度感到世界有點崩塌。 大家不再記住你的名字,不再呼喚你的姓名。而是從遙遠的2012年就開始叫你“大肚皮”。 這個稱呼一直伴隨我到生完小孩。哪怕我當中幾個月,工作多么賣力,也好像沒有什么關(guān)系。2013年底休完假返工,接起第一個電話,仍被驚訝問候:“大肚皮你回來啦”。 然后大家又順其自然的換了一個名字,熱乎乎的叫你“四筒媽”。連我都快忘記自己叫什么了。 并非說介意稱呼。而是這個稱呼本身,就代表了他人眼中你個人存在的意義。 這些稱呼,“大肚皮”、“XX媽”,和“女博士”、“剩女”、“單親媽媽”一樣,讓人困惑。 “女博士”本來代表了女性通過努力達到高級知識分子的一個狀態(tài),卻被冠以普遍貶義。 “剩女”本來只是到了社會標準意義中適婚年齡的女性,沒有結(jié)婚而已。 “單親媽媽”也不過是一個有了孩子的母親。 這些,都很正常。 這些人群,也都有自己的堅持,甚至比一般女性還要閃光。 但這些詞匯,統(tǒng)統(tǒng)都敵不過一個詞,“白富美”。 這些詞匯,也沒有它們的反義詞,叫“剩男”、“單親爸爸”、“男博士”。 這些詞如果有它們的反面,就會被統(tǒng)稱為“鉆石王老五”。 一個男人可以因為不婚或離異而變得更有價值。一個女人卻因為不婚或離異,變得一文不值。 這就是這個社會的價值觀。 在這樣性別差異的世俗標準下生活,作為女性要多努力,才能擺脫這些冠名帶來的壓力? 答案只有一個:努力賺錢,獲得話語權(quán)。 因為這個社會最根本的價值觀,其實是以財富論成敗。 前天晚上我和一個女性朋友吃宵夜。她比我晚工作,卻已經(jīng)靠自己的積蓄為在老家的父母買了三套房子。 父母這么多年都在逼婚,但是到今時今日,她已經(jīng)慢慢為自己爭取了占主導(dǎo)的家庭地位。 當這個家庭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她時,她說自己“不婚”,父母便不再有什么資格反對了。 因為你已經(jīng)(讓我們)過得很好了。 這段時間我不斷在思考婚姻存在的意義。 人類為了穩(wěn)固私有財產(chǎn),而成立家庭,發(fā)明了婚姻制度,并通過繁衍后代,使財產(chǎn)的繼承有名有份。女性在歷史的長河里,從來都屬于附屬地位,為了繁衍而具備自己存在的意義。 但是到今天,經(jīng)濟獨立的女性,存在的意義早已不是為了婚姻中的繁衍(以及相夫教子)。 但生育著實給大家?guī)砹撕艽蟮睦Щ?。我看到很多媽媽都在掙扎,包括我自己。因為在生育以前,我們本來就是獨立完整的自己。為何在成為媽媽以后,周遭甚至最親的人,都對你如此苛刻。 你賺錢養(yǎng)家,就顧不著孩子。 你不工作,就放棄了獨立的自己。 是要有多難,讓一個身體還未完全康復(fù)的女性回到職場后在一天24小時里,通過維持僅有的睡眠,面對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而變得焦頭爛額。 即使你已經(jīng)拼盡全力了,卻仍會被摯愛的人給出一個評價:“你對這個家庭毫無貢獻?!?/p> 這樣的當頭一棒,徹底喚醒了我心底反抗甚至憤怒的聲音。 婚姻的建立是否因為真愛,還是本質(zhì)因為利益的結(jié)合,不再予以評判。但真愛在現(xiàn)實的世俗標準(男人所謂的“面子”)面前,確實不堪一擊。 為母則強。在呼喚女性的獨立意識時,這是個褒義詞;在大多數(shù)男性眼里,根本就是個貶義詞。 一個離了婚的母親,在女性眼里代表勇敢;在男性眼里,恰恰代表了對男權(quán)標準的對抗和挑戰(zhàn)。 所以為什么我的訂閱號80%是女性朋友在關(guān)注(甚至大家都很瘋狂),也是可以理解了。 回到相親節(jié)目本身,后來那個開始狂按燈因為“離婚”二字放棄了的男嘉賓,在游戲互動環(huán)節(jié)以后,又重新選擇了自信大方的“離婚”女嘉賓,讓大家又有點摸不著頭腦。——如果你一開始就以婚姻狀況作為評判標準,到最后能否有點骨氣堅持自己莫名的標準呢? (還是連你也自證了,這個標準本身就是荒謬的。) 不過我想說的是,你看中一個人,到底是她的美貌,還是她的性格,還是她的過去,還是你們共同溝通的基礎(chǔ),也反過來映射了你這個人的智慧。 作者:李婧,跨界自由撰稿人&專欄作者。曾經(jīng)5個月減了50斤,后來為寫作辭職。現(xiàn)在創(chuàng)業(yè)并發(fā)起[100個城市生活的人]集體寫作計劃。豆瓣@mumudancing,微信公眾號@鹿之角(id:mumudancing)。生活態(tài)度:做愛做的事,愛想愛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