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秋以來,諸子百家競相爭鳴,各種思想蜂擁而起。到戰(zhàn)國末年,有完整的政治主張、明確的施政綱領、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以及能夠為大一統(tǒng)王朝提供堅實理論支撐的學說,大致為三家:儒家、法家和道家。 儒家自孔子以來,即為世之“顯學”。然而頗為尷尬的一點是,當時的各諸侯國盡管都尊重儒家,但卻并不使用儒家的學說來治理國家,用《史記·孟子列傳》的話講就是“天下方務于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而他“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說白了,就是儒家的各種政治主張并不符合當時的歷史潮流,所以雖然聲譽極高,卻始終無法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推行其治國理念。 以李悝變法為起點,法家在歷史舞臺上發(fā)出了震耳發(fā)聵的吼聲,從此一躍而成為推動封建王朝到中央集權制王朝歷史性轉(zhuǎn)變的主導力量。經(jīng)過李悝變法的魏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中第一位霸主,其后各國紛紛效法,“變法圖強”成了那個時代所有人的共識。身處邊鄙的秦國,因?qū)嵭辛俗顬閺氐椎淖兎ǎ罱K得以兼并天下,法家也因此成為統(tǒng)一后中國的官方學說。先秦法家學說大致可以分為兩支:秦晉法家和齊法家。顧名思義,秦國推行的商鞅變法就是秦晉法家這一派的杰作。他們推動了秦王朝的興盛與強大,同時也埋下了其消亡與覆滅的種子。 先秦道家流派眾多,既有南北道家之不同,又有老子、老莊、楊朱等學派之分別,更兼齊道家、楚道家、晉道家等各具地域特色,可謂眼花繚亂。然而最后成為戰(zhàn)國中后期諸子百家第一顯學的,卻是依托于齊國稷下學宮的“黃老道家”這一脈。齊國的開創(chuàng)者姜太公,本身就是一位道家人物,受封于齊國之后,便在齊國大力推行道家的治國理念,“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yè),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齊國的法家有了不同于秦晉法家的特點,而“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黃老道家這一脈,便成為了東方大國——齊國,官方的治國學說。經(jīng)由稷下學宮的輝煌,黃老之道流布四方,其風頭不僅勝過當時道家的老莊學派,更是雄踞諸子百家之首。 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之后,按照丞相李斯的建議“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對除法家之外的各家學說采取禁絕態(tài)度。然而“炕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法家種種強硬激烈的措施,不僅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反而激起了矛盾的升級。從秦二世元年的陳勝、吳廣大澤鄉(xiāng)起義開始,秦并六國天下一統(tǒng)的局面被徹底打破,中華大地再一次烽火連天、生靈涂炭。西漢初年,歷經(jīng)七年戰(zhàn)亂之余,生民十室九空,國家滿目瘡痍。當時漢高祖劉邦乘坐的馬車,竟然配不齊四匹毛色一樣的馬。更有甚者,將相們找不到合適的馬,只能乘坐牛車外出。擺在這個建立在廢墟之上的新生王朝——漢朝,統(tǒng)治者面前的,就是這么一個爛攤子。 漢朝的統(tǒng)治集團在冷靜思索了秦國二世而亡的教訓之后,迅速達成了共識,采取輕徭薄役、休養(yǎng)生息的策略,以此來安定民生,積蓄國力。在一代賢相蕭何去世之后,同為開國功臣的曹參接替他了他的相位。曹參曾擔任齊王劉肥的相國并他禮請黃老道家的傳人——膠西蓋公為師,學習道家治國之術并以此來治理齊國,在他擔任齊相國九年的時間里,齊國上下和睦,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戶口增殖,人人都稱贊他為賢相。 據(jù)史料記載,曹參成為漢王朝的第二任相國之后,從各郡以及各諸侯國征調(diào)來一些不善言辭而穩(wěn)重寬厚的長者,作為自己的屬官。而那些為人苛刻,喜歡給人羅織罪名而又貪圖名聲之人,則全部予以罷黜。然后他每天就在相府里日夜喝酒,無所事事。很多朝臣以及輔佐他的吏員,見此情形都非常著急,想要勸諫他。而面對這些想要進言的人,曹參總是大手一揮,不等對方開口就招呼著喝酒,相國的面子誰也不能駁,來人只能硬著頭皮喝幾杯,后面再找機會說兩句,可是曹參看見對方準備講話,就又招呼大家喝酒,幾輪下來,想要進諫的人全都喝的東倒西歪,一句話沒說上就醉著回了家。相國如此,手下的官吏們自然也有樣學樣,大家沒事就聚在一起,歌舞連天痛飲一番。官吏們無意犯了過失,或者有小的毛病,曹參也一概視而不見,有時還加以包庇,因此整個丞相府歌舞升平,一派和諧景象。 這時漢朝已經(jīng)迎來了第二位統(tǒng)治者——漢惠帝劉盈。年紀輕輕的皇帝正張大眼睛等著新任相國的“三把火”,卻不想這位相國整天泡在酒缸里,什么事也不做。皇帝有些不解,以為自己是年輕人,被曹參輕視,于是兩人之間有了這么一番對話: 曹參:“陛下您覺得您跟先帝相比,誰更圣明呢?”惠帝:“我哪里敢跟先帝比呢!”曹參:“那陛下覺得我跟蕭何相比,誰更出色呢?”惠帝:“你恐怕比不上他。”曹參:“陛下您說的沒錯!先帝跟蕭相國安定天下, 制定好了各種制度規(guī)章,明確了法律條例。陛下您只需要垂拱而坐,我和其他僚屬各自謹守職分,大家遵守法度、相安無事,這不是很好嗎?”惠帝:“我懂了!”君臣二人這一席看似平常實則玄機重重的對話,就這樣被太史公司馬遷記錄了下來,而后世之人也得以藉此略窺道家的治國理念。筆者認為,這番對話突出反映了兩個方面: 其一,世俗之人往往以精明善察為優(yōu)點而加以褒揚,因此人們也總是喜歡以聰明能干的形象示人。尤其官場中人,為了顯示自己的高明之處,繼任以后總是喜歡對前任的政策作出調(diào)整。如果前后兩位官員有私人矛盾,或者他們所處的陣營是對立的,那么這種“調(diào)整”就成了政治斗爭的最佳著手處,無論前任的政策是否利國利民,都會成為這種矛盾斗爭的犧牲品,而最終買單的卻是國家和人民,宋朝的新舊黨之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同樣是精明善察的禍患,秦王朝的覆滅更是給漢朝的統(tǒng)治者們以極為深刻的印象。秦人以法治國,其官吏皆善于舞弄文墨而陷人于法網(wǎng)之中,結果卻是趙高弒君于上,陳勝起兵于下。沒出幾年時間就社稷不存,江山易手。秦之亡,亡于用法深刻,這種觀點成了漢初舉國上下的一大共識。而面對同樣的問題,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指出了一條不同之路:“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以我之“昏昏”包容萬物,以我之“悶悶”泯滅是非?!按炱滗J,解其紛”,故能上下相安?!昂推涔?,同其塵”,故能內(nèi)外無事。這正是道家修身治國的絕妙智慧。 其二,秦朝自統(tǒng)一中國以來,北擊匈奴,南伐百越,筑長城,修阿房,無一不是需傾舉國之力的大工程。這一切都極大的消耗了國家財富,加重了人民負擔,激化了社會矛盾。早在西漢立國之初,休養(yǎng)生息、節(jié)約民力成為了雷打不動的國策之一,漢高祖劉邦就曾批評過丞相蕭何主持修建的宮殿太過奢華。曹參的這一番議論雖然沒有直接點明,實際上也隱含著這一層意思。老子首倡“道法自然”,這也成了后世道家學說的核心思想。日月星辰的運行有其法度,春夏秋冬的交替有其常制。世間一切的興衰變化皆有其內(nèi)在規(guī)律,大道未曾有所施為而萬物自然得以生長。深得道家思想個中三昧的曹參自然精于此道,故借此勸喻漢惠帝效法自然之道,清靜自守垂拱而治,以期達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的“無為而無不為”之境界。 漢惠帝懂了,他確實懂了,不僅他懂了,在他之后執(zhí)掌國政的呂后、漢文帝、漢景帝、竇太后都懂了,漢初延續(xù)了幾代人的黃老道家治國理念,最終成就了中國歷史上中央集權制大一統(tǒng)帝國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而流傳下“蕭規(guī)曹隨”美名的曹參,也得到了時人極高的評價:“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靖,民以寧壹?!?/p> (文章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黃老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