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學說的起源相關(guān)論述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五運六氣的源流、推演及51年10地區(qū)氣象資料的統(tǒng)計驗證
【摘要】: 本文對運氣學說的起源,發(fā)展,演變進行了探討。認為運氣學說是中醫(y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見于《內(nèi)經(jīng)》中的《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六節(jié)藏象論》和《九宮八風》。運氣學說的形成時代和作者至今仍然有著爭論,但傾向于東漢時期,與《內(nèi)經(jīng)》其他篇章的成書時間一致。運氣學說綜合了當時的醫(yī)學、天文、氣象、地理、歷法、陰陽術(shù)數(shù)、五行等多學科的知識,在天人感應的思想指導下,受到了當時讖緯之學和占星術(shù)的影響,將自然界的天文、氣象、與人體的健康與疾病聯(lián)系起來,對自然界的氣象變化和疾病的發(fā)病作了預測與推演,提出了完整的推演模式,并以此來指導臨床的預防和治療。運氣學說的推演方式也經(jīng)過了長期的發(fā)展,有著不同的模式。唐代王冰提出了六氣的初氣交司時刻在于大寒之日,宋代劉溫舒提出了五運六氣有兩個不同推演系統(tǒng),根據(jù)五運和六氣之間的生克關(guān)系來運氣合參,從而推測氣候和疾病的變化。 本文總結(jié)了前人對運氣學說的研究成果,認為運氣學說是中醫(y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成和發(fā)展雖然受到時代的局限,但其中所蘊含的天人相應和運氣勝復的思想,對臨床仍然有指導作用。運氣學說的推演方式當遵循《素問》運氣七篇中推演方式,方能符合實際的氣象變化。為了進一步驗證運氣學說對天氣的預測,從國家氣象中心下載了500兆自1951年到2002年共51年的氣象數(shù)據(jù),選取10個地區(qū)的氣象資料,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處理,對兩種運氣的推演方式進行了驗證,算法甲以大寒日為六氣之初氣的交司時刻,算法乙以立春日為六氣之初氣的交司時刻。驗證結(jié)果表明,兩種算法的差別不大,以立春日為初氣的交接時刻的推演方式可能更加符合實際情況,中原地區(qū)的符合率較高。運氣學說的價值是不可以否認的,對其所運用的天干地支的推演方式,應當進一步進行研究,以探測蘊含在其中的古代天文歷法背景知識。 田合祿觀點
關(guān)于五運六氣學說中的六氣開始時間,自王冰提出六氣開始于大寒說(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亦持此說),后人都宗之,可是《內(nèi)經(jīng)》無此說?!秲?nèi)經(jīng)》卻明確提出六氣始于農(nóng)歷每年的正月初一。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夫六氣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視之,覩其位而知其所在矣。運有余,其至先;運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氣之常也。運非有余,非不足,是謂正歲,其至當其時也。”經(jīng)文說的明明白白,六氣的次序和氣位,要以“正月朔日”為始點?!端貑枴ぶ琳嬉蟠笳摗氛f:“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薄端貑枴ちo大論》又說:“歲半以前,天氣主之;歲半以后,地氣主之。”說明六氣是在一年之中,六氣的始點應從一年的“正月朔日”開始,這是“天之道,氣之?!保褪钦f,它是有天文背景的。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說:“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huán)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帝曰:五運之始,如環(huán)無端,其太過不及何如? 岐伯曰: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帝曰:平氣何如? 岐伯曰:無過者也。帝曰:太過不及奈何? 岐伯曰:在經(jīng)有也。帝曰:何謂所勝? 岐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藏。帝曰:何以知其勝? 岐伯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nèi)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nèi)生,工不能禁也。帝曰:有不襲乎? 岐伯曰: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帝曰:非常而變奈何? 岐伯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因而重感于邪,則死矣。故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也。”《素問·五運行大論》說:“五氣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帝曰:病生之變何如? 岐伯曰:氣相得則微,不相得則甚。”《素問·五常政大論》說:“不知年之所加,氣之同異,不足以生化?!薄端貑枴ちo大論》說:“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shù),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見,民氣可調(diào),陰陽卷舒,近而無惑,數(shù)之可數(shù)者,請遂言之?!?/span> 經(jīng)文告訴我們,判斷五運的太過、不及、平氣的關(guān)鍵在于“始春”。而《內(nèi)經(jīng)》對春天的解釋有兩種:一是從立春到立夏為春天,如王冰注“始春”,謂春始于立春日。這是以太陽運動規(guī)律所劃分的節(jié)氣。太陽運動是六氣劃分的依據(jù)。二是以農(nóng)歷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天,稱為“春三月”,此始于正月朔日。這是以朔望月運動規(guī)律所劃分的月份。朔望月運動是五運劃分的依據(jù)。在傳世農(nóng)歷的歷元年,這二種春天的始點皆在立春日,即正月初一合于立春日其后則有差錯,過60年就又重合于始點。這二種春天時段的調(diào)諧,就是日月運動周期的調(diào)諧,也就是五運與六氣的調(diào)諧。據(jù)此才能真正解釋清楚“求其至也,皆歸始春”的意思,‘‘皆’’字概括春的二種含義。就是說,五運與六氣都要以“始春”為基準日(在歷元年,主運與主氣“皆”始于立春),才能測量太過,平氣及不及,即早至或遲至。這在《內(nèi)經(jīng)》是有明確闡述的。 在傳世歷元年,正月朔日合于立春日,即六氣的始點與五運的始點重合,在歷元年之外則有差錯。六氣化生于太陽,二十四節(jié)氣的劃分也源于太陽運動,若以立春日為參照基準日,那么以朔望月運動規(guī)律的春天始日“正月朔日”的到來,就有先有后。先于立春者為早春太過,后于立春者為晚春不及,合于立春者為“正歲”平氣。五運化生于月亮,十二月的劃分源于朔望月運動,若以“正月朔日”為參照基準日,也可以說明問題。所以我們提出六氣始于立春日的觀點,請大家指正。 為什么要以立春為“始春”泥? 因為立春日在地戶到天門之半,即在太陽從地戶冬至點運行到天門夏至點之半的春分點,正是陰陽氣分之時,術(shù)數(shù)推算以立春為分界點的含義亦在于此。 從氣候溫度說,太陽運行到南回歸線,是天道最寒冷的冬至日,即黃道上的冬至點,其陽氣內(nèi)藏不出。然天地之氣相差“三十度有奇”,地道最寒冷的日子不在冬至日,而在大寒日,也是陽氣內(nèi)藏不出的時間,天寒地凍,冰封萬里。春天必須是陽氣上升的時候,開始于立春時間。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薄秲?nèi)經(jīng)》還指出,農(nóng)歷的正月在寅不在丑,丑月的二個節(jié)氣是小寒、大寒,寅月的二個節(jié)氣是立春、雨水(最早為驚蟄),所以本年的六氣開始之時絕對不在大寒。 據(jù)《內(nèi)經(jīng)》記載,預測全年氣候的開始大關(guān)鍵,是觀測每年正月初一的氣候。如《開元占經(jīng)》載:“正月一日風雨,其年大惡,微風小雨,年小惡。風悲鳴,疾作災起。……米貴蠶傷……正月一日無風而雨,歲中下,田麥成,禾黍小貴。正月晦日雨風兼至,糴貴禾惡。”又如《乙巳占》載:正月旦,風從西北方來,有小雨;正北風,多水大雨;東北風,豐稔;正東風,大水;東南風,民有疾病;南風,大旱;西南風,小旱?!鹅`樞·九宮八風》有此記載。 那么王冰為什么提出六氣始于大寒的觀點呢?如王冰在解釋《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時說:“凡氣之至,皆謂立春前十五日,乃候之初也。”在解釋《素問·六微旨大論》“復行一步,木氣治之”時說:“風之分也,即春分前六十日而有奇也,自斗建丑正至卯之中,初之氣也,天度至此,風氣乃行,天地神明號令之始也,天之使也?!贝悍智啊傲斩衅妗笔谴蠛?jié)。但又說“自斗建丑正至卯之中”,眾所周知,丑正為小寒、丑中為大寒,此言初氣當始于小寒了。而且從“丑正至卯之中”為75日有奇,與一氣為“六十日而有奇”不合,前后自相矛盾。 再者,中國古代有兩套授時系統(tǒng),一是面南觀日月運行之黃道來制定歷法,二是面北觀北極星北斗星的運行來制定歷法。面北斗建左行,面南日月視運動右行,兩者相反,假如把兩者相合,是否有一節(jié)氣之差?王冰在這里說是面北用斗建的歷法系統(tǒng)則六氣始于大寒,而用日月視運動黃道定位則六氣始于立春?大家可以探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