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了淘寶店鋪,經常有人來求醫(yī)問診,身體在遭罪,去西醫(yī)又查不出問題的太多了,通常我會婉言謝絕,建議請身邊的中醫(yī)當面問診,望聞問切,這才是中醫(yī)辨證的本貌。
但我得到的答案很多都是,附近沒有好的中醫(yī),又或者去過很多次,都沒什么效果之類的話,有的更是將中醫(yī)開的藥方發(fā)過來讓我來幫忙把關。坦率的說,我基本看不懂。。這種方子我們稱之為時方,少則十幾多則幾十味藥材混到一起,沒什么規(guī)律可循,我想也許大概的原則就是血虛了就用當歸、阿膠、大棗,氣也虛了就干脆黨參、人參、太子參一氣上吧。。這的確是中醫(yī)目前的現(xiàn)狀,喜歡研究和使用經方的人越來越少,我的朋友有在中醫(yī)院工作,呆不了多久就想著跳槽離開,因為同其他醫(yī)院相比待遇差,他說中醫(yī)現(xiàn)在講究中西醫(yī)結合,單純靠中醫(yī),醫(yī)生都該餓肚子了。。。
其實我只是一名中醫(yī)愛好者,平時喜歡思考,研究中醫(yī),炒炒股,我不是專業(yè)的,我所從事的職業(yè)和中醫(yī)相差萬里開外,我只希望能夠將我對中醫(yī)的認識通過這個博客分享出來,給有需要的人,這就是我能夠為中醫(yī)學發(fā)展所能盡到的微薄之力,僅此。我能感受到患者對中醫(yī)的渴望與中醫(yī)的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到底問題出在那了呢?是中醫(yī)治不了病嗎?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
“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 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目閏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 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nbsp;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jié)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font>
真武湯方: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姜三兩、白術二兩、附子一枚。
附子湯方:茯苓三兩、芍藥三兩、人參二兩、白術四兩、附子二枚。
真武湯與附子湯,細心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兩個方子幾乎相同,僅一味藥之差別,把真武湯中的生姜換成人參就變成附子湯了,而它們各自所針對的癥候完全不同。
最明顯的區(qū)別就在一個表現(xiàn)為熱,一個表現(xiàn)為寒,也就是一個可能怕熱多汗,一個反而怕冷無汗;一個小便不利,一個并無小便問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么明顯的差別,答案就在生姜和人參的差別這里。這就是研究兩個方子異同的切入點。
人參是補脾氣的,脾為臟屬陰,歸太陰經,在里;生姜是宣統(tǒng)胃氣的,胃為腑屬陽,歸陽明經,在表,脾與胃,互為表里,兄弟哥們,肝膽相照,人參、生姜,一個走里補陰氣,一個走表達陽氣。
《傷寒論》: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font>
我在解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點擊進入)”的時候曾給出結論,發(fā)熱無汗屬腎氣實而脾虛,需要扶脾利水,因土能克水,而真武湯是發(fā)熱多汗,很明顯是腎氣虛而脾氣實,屬里寒外熱,需要扶肝腎之氣瀉脾氣,因木能克土。補肝要用辛辣味藥,補肝瀉土,姜最好用。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椒為火,姜為土,細辛為金,附子為水?!?/font>
需要注意的是,姜分為干姜和生姜,干姜走里暖脾,生姜走表散胃寒,在《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的小玄武湯中(等同于真武湯)用的是干姜,而《傷寒論》中仲景的真武湯使用的卻是生姜,兩者一臟一腑,一里一表,功效上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需要讀者臨床慢慢體會總結,我個人更傾向于生姜,主要原因是,生姜辛辣發(fā)散作用更明顯,能夠散胃寒,制約芍藥及白術的酸寒斂降,白術是清胃熱的,芍藥清膽火敗胃火。
附子湯癥并無小便不利的問題,因此此時人體水液代謝是正常的,同時他沒有多汗的問題,因此,不能認為是腎氣虛,但他骨節(jié)痛,身體痛,這說明經絡不通,什么經絡不通呢?腎主骨,骨節(jié)痛,讓我們聯(lián)想到了腎經,腎氣氣血受到了阻礙,不能前行,同時還有后背惡寒的問題,后背是膀胱經的管轄區(qū)域,膀胱經需要靠小腸火來溫馴,膀胱經寒,說明心火不能降于小腸,導致小腸也寒,此類人肚皮應該是比較涼的,因此需要用人參,味道甘苦,苦降心火,甘補脾氣。《黃帝內經》:“少陰之右,太陰治之?!?/font>
腎的問題我們通常要找脾,因為脾氣虛寒,導致氣化及推動力不足,津液不能化為精血而變?yōu)闈駳?,阻礙了腎經氣血的運行,其根本都是心火不降,小腸寒導致的。
從癥狀上看,真武湯較附子湯嚴重,脾氣由虛轉實,本虛而標實,應該就是兩個方子的衍化過程。
《黃帝內經》:“脾欲緩,以甘補之;肝欲散,以辛補之;腎欲堅,以苦補之?!?/font>
從藥味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兩者的迥同:
附子湯,人參、甘草味甘,白術味苦,附子味辛、芍藥味酸苦,甘苦為主屬脾腎之劑,健脾制腎可知。
真武湯,生姜、附子味辛,茯苓味甘、白術味苦、芍藥味酸苦,辛苦為主屬肝腎之劑,補肝瀉脾可知。
最后通過這兩個方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粗淺的結論就是熱從肝治,寒從脾治。
這就是中醫(yī)古方的奧妙之處,一味藥的差別,能夠衍化出如此多不同,不研究組方原理及藥性是無法發(fā)現(xiàn)的,而這個過程需要不斷的總結和嘗試,中藥組方講究的是藥物相互輔助及互相制約,有時候多一味藥物,哪怕是劑量的增減,都會大大影響效果,這就是經方的魅力,《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緣諸損候,藏氣互乘,虛實雜錯,藥味寒熱并行,補瀉相參,先圣遺奧,出人意表其間,其間增減,雖各擅其異,或致新效,似亂舊經,而其旨趣,仍方圓之于規(guī)矩也?!?/font>,我相信臨床上很多中醫(yī)使用過這兩個方子,并且在其基礎上嘗試著不同的加減法,而任何不能理解兩者的隨意加減都是不可原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