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省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觀摩課 課題:囚綠記 學校:安徽省太湖中學 執(zhí)教:陳煜 班級:高一(5)班 時間:2009年12月10日 教學設(shè)想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 新的課程理念指出,語文教學應(yīng)注重學生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肚艟G記》是現(xiàn)代散文家陸蠡所寫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講述的是作者與常春藤綠枝條的一段“交往”歷程。在文章中,作者詳盡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tài)和“性格特點”,這篇文章以小見大、借物抒情,把“綠”比喻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也象征著追求光明與自由的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整篇文章洋溢著作者對生命的真摯而熱烈的愛,教師要引領(lǐng)同學通過反復(fù)誦讀和感悟品味來把握文章的感情傾向,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本篇教學設(shè)計的重點放在閱讀方法的引導和對主題的深入探討兩個方面,其中閱讀方法主要突出朗誦在鑒賞文章中作用。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綠”的涵義。 2.探討文章中以小見大、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 過程與方法 1.布置預(yù)習任務(wù),要求熟讀課文。 2.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探究文章的主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愛,對光明自由的向往,對堅貞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頌。 教學重點、難點 在感知課文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題。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前準備 布置預(yù)習任務(wù),要求同學熟讀課文,通過網(wǎng)絡(luò)熟悉陸蠡其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的文化人是最講究骨氣的。文學史上就有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lǐng)美國救濟糧的朱自清。今天,我們要解讀的這位作家——陸蠡——也是一位寧死不屈的文化人。 (以“文人的骨氣”引入對作者的簡介,照應(yīng)本單元學習過的內(nèi)容) 二、解題 “囚”,囚住、囚禁之意;“綠”,自然的顏色,生命的象征。 (既然綠色是生命的象征,為什么作者要囚住綠色?從文章的標題中尋找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 三、整體感知 1.自由朗誦:找出作者“囚綠”的原因 2.教師巡視 3.分析引導 四、品味鑒賞 1.快速閱讀:找出文章中描寫綠藤的句子,說說作者寫出了綠色的哪些特點。 2.學生品讀: 示例: ①我天天望著窗口常春藤的生長??此鯓由扉_柔軟的卷須,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看它怎樣舒開折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luò),嫩芽,我以揠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綠。下雨的時候,我愛它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 ②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并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我好像發(fā)現(xiàn)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 ③可是每天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莖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植物是多固執(zhí)??! ④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得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3.綠藤的特點:頑強、美麗、固執(zhí)、不屈服。 五、合作探究 1.小組討論:作者為什么稱常青藤為“綠友”?談?wù)勀愕睦斫狻?/P> 2.時代背景: “盧溝橋事件發(fā)生了.擔心我的朋友電催我趕速南歸.我不得不變更我的計劃;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連于烽煙四逼中的舊都,火車已經(jīng)斷了數(shù)天,我每日須得留心開車的消息……” 在這樣烽火連天、國難當頭的歲月里,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者為何能如此留戀專注于這常青藤呢? ①以小見大,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 ②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③表現(xiàn)了民族氣節(jié),永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和自由。 2.走近作者: 陸蠡是一位真誠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以34歲的英年殉于日寇屠刀之下。1942年4月,陸蠡工作的上海文化出版社遭日軍搜查,當時陸蠡恰好外出,本應(yīng)慶幸自己的脫險,但他出于責任感,獨自一人到捕房去問個究竟,結(jié)果被引渡到日本憲兵部。日本憲兵問他:“愛不愛國?”他說:“愛國?!庇謫枺骸百澇刹毁澇赡暇┱俊彼f:“不贊成。”又問:“依你看,日本能不能把中國征服?”他斷然回答:“絕不能征服?!比毡緫棻匏麘B(tài)度強硬,認為有政治背景,屢施酷刑,但他決不改口,結(jié)果吐血而亡。 3.情感體驗:讀陸蠡像,談自己閱讀本文的感受。 六、拓展練習 課后練筆:觀察我們的校園,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寫一段描寫“綠色”的文字,字數(shù)不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