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經和大腸經的循行路線還記得嗎?孔最穴、魚際穴、手三里穴、合谷穴的位置還記得嗎?
今天我們學習第三條經絡,和手陽明大腸經同名的——足陽明胃經。 細心的朋友、聰明的你可能已經發(fā)現(xiàn)了這個規(guī)律了。一條經絡前后是與相表里或者同名的經絡相聯(lián)系,所以其實經絡的走向和連接是很好記的,今天我們先來學學這個知識點。 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正如《靈樞·逆順肥瘦》中所載:“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span> 【十二經脈的交接】 相表里的陰經與陽經在四肢末端交接,如手太陰肺經在手食指端與手陽明大腸經交接,手少陰心經在手小指端與手太陽小腸經交接,手厥陰心包經在手無名指端與手少陽三焦經交接,足陽明胃 經在足大趾內端與足太陰脾經交接,足太陽膀胱經在足小趾端與足少陰腎經交接,足少陽膽經從足跗上斜趨足大趾叢毛處與足厥陰肝經交接。 同名的陽經與陽經在頭面部交接,如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交接于鼻旁,手太陽小腸經與足太陽膀胱經在目內眥交接,手少陽三焦經與足少陽膽經均通于目外眥。 相互銜接的陰經與陰經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陰脾經與手少陰心經交接于心中,足少陰腎經與手厥陰心包經交接于胸中,足厥陰肝經與手太陰肺經交接于肺中。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 其支者,下廉叁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足陽明胃經上有45個穴位,均為雙穴,左右各一,共90個。起于鼻旁,上行鼻根,向下沿鼻側目下承泣穴,止于足第2趾外側端的厲兌穴。 胃經上的容易堵塞的位置多在下肢上,分別是髀關穴、梁丘穴、豐隆穴。記住哦!就三個哦! 圖片看不清,可以點擊放大看哦 正坐位,從大腿中線偏外側一線,由腿根至膝蓋用雙手小指掌指關節(jié)輕輕敲打3-5遍,在腿根中點下面3指寬的地方或者髕骨上3指寬處有明顯的痛感。腿根中點下3指寬的地方我們稱之為“髀關穴”。 胃有隱患時,此處的反應十分強烈。多數(shù)人梁丘穴的痛感沒有髀關穴明顯。 “梁丘穴”是胃經的郄穴,郄穴為氣血深聚之處,有救急的作用,陽經的郄穴止痛效果很好。 初次探查的朋友,如果胃有潛在的疾患,這兩個部位的其中一處會有痛點,或在左側或在右側,兩側全部有反應的人不多見。急性胃炎發(fā)作或者前額部頭痛者,這個線路上必有痛點,嚴重者會痛不可摸。當經絡堵塞點經過敲、點、揉等疏通之后,上述癥狀會馬上緩解。 形體偏胖者,由于體內痰濕較重,沿著胃經小腿部分由上向下敲,豐隆穴會有反應,這是化痰的要穴。不論是我們能咳出的有形之痰,還是體態(tài)肥厚的無形之痰,經常疏理這個地方則益處頗多。初次疏理此穴可能有紅腫的現(xiàn)象,嚴重者還會影響走路,這也是正氣的表現(xiàn),不過要恐慌,一兩日也就沒事了!
【如何取穴】“天樞穴”平臍,在肚臍兩側2寸(3指寬)處。 北斗七星之首即稱“天樞”,可見天樞穴乃人身上下樞要之處,是人體上的重要樞紐。此穴還是大腸經的募穴,募穴是某臟腑的汽血在胸腹部募集、匯聚之處,所以天樞穴是大腸經氣血在腹部募集的地方,刺激此穴可以調節(jié)腸道的功能。 便秘、腹瀉屬于腸道功能紊亂,點揉、針刺天樞穴都有治療作用,路新宇老師的經驗是配合脾經的大橫穴(天樞穴旁開3指寬處)效果更佳。具體方法是:食指、中指同時置于天樞穴、大橫穴,微用力點揉5-10分鐘/側,對于腹瀉、便秘有輔助調理的作用。 【如何取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4指寬)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 按照五輸穴的五行關系,胃經屬土,足三里穴是土經的土穴,是培補后天之本脾胃、強壯身體的要穴,30歲以上的人常灸此穴可以保健。 治療肚腹疾患時,足三里穴是首選穴位,如有胃痛、嘔吐、腹脹、腹瀉、痢疾、便秘、乳癰、胃下垂、子宮脫垂等癥狀,可以敲揉、艾灸此穴。敲揉時酸脹感明顯則為得氣,可繼續(xù)操作,如果沒有感覺則要向上探查髀關穴、梁丘穴。 闌尾炎發(fā)作時,在足三里穴下1.5-2寸處可尋找到―個最痛點,這是經外奇穴“闌尾穴”,此穴可敲、點、按揉,也可請專業(yè)醫(yī)生針刺,可有效緩解不適。 解釋說明在“審微恙”理論形成的過程中,對胃經反應點的尋找,我首先想到的是足三里穴。但很多人按照標準定位來尋找時并沒有明顯酸痛的感覺,所以不能確定此穴。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久,直到發(fā)現(xiàn)髀關穴或梁丘穴痛點的存在,我方才醒悟,和道路堵車一樣,順著車流方向,前方的道路是空曠無物的,因為車輛都被堵在上面了,所以,當經氣堵在大腿部時,膝蓋下方的足三里穴自然反應不明顯了。只有把上面疏通了,足三里穴才可能有感覺。 【如何取穴】“內庭穴”在足背,當?shù)?、3腳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此穴是胃經的滎穴,滎主身熱,故內庭穴清胃火的效果很好,由胃火引起的牙齦腫痛、咽喉紅腫、口臭、善饑、鼻衄皆可用掐揉“內庭穴"的方法來治療。 妻子在哺乳期,有―天孩子在吮吸吃奶時,妻子一側乳頭疼痛,因為慎重,不敢用藥,乳頭正好在胃經上,猛然然想起內庭穴可以清胃經的火,我立即掐揉同側的內庭穴,結果痛不可摸,慢慢點揉3~5分鐘,當此穴痛感下降時,乳頭的問題亦迎刃而解了。 ﹡本文摘自路新宇老師所著《上班族身體保養(yǎng)指南》,有增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