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幼兒一項快樂而自由的實踐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動,愉快地與同伴交往、合作。作為思維工具和交際工具的語言,自始至終伴隨著游戲,游戲為幼兒提供了語言實踐的良好機會和時佳途徑。 幼兒初期,在獨自游戲中,幼兒往往賃借語言支配和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對游戲過程的思考,常常用有聲語言表達出來。他們邊想邊說邊玩,而這種獨自言語,正是社會性交往語言產生的基礎。如一名小班幼兒在“娃娃家”游戲中獨自抱著娃娃喂飯,邊喂邊說:“快吃!快吃!不要把飯含在嘴里,要一邊嚼一邊咽。”喂完飯,又把娃娃放在小床上,蓋好小花被說:“吃完飯,要睡覺,不要亂動,亂動會掉下來。你呀不要踢被子,要著涼的,生病上醫(yī)院要打針,要哭的,眼睛快點閉閉好,嘴巴不要發(fā)出聲音?!边@些語言既有模仿因素,也有創(chuàng)造因素,已不完全是老師或成人交往語言的原詞原句,語句中明顯摻進了幼兒自己的經驗和創(chuàng)造成分。此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和傾聽幼兒的獨自言語,予以正確引導。有時游戲中教師還應鼓勵幼兒把思考的過程說出來,以引導孩子對事物進行較為深入細致的分析,這是創(chuàng)造性教育的策略之一,同時也是一種語言教育策略。有時,幼兒能夠完成一種較為復雜的游戲,但不一定能夠說清楚理由和過程。過了一段時間,幼兒還可能完不成過去能完成的操作,這是缺乏強化的緣故。可見,教師應該鼓勵幼兒把自己思考的理由和過程說出來。比如在孩子完成了積木拼搭以后,教師不妨鼓勵孩子再回頭看看,說說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這將有助于幼兒形成一種連貫的、清楚的、有條理的表達能力,滿足幼兒用語言表達成功的體驗,促使幼兒積極地參與講述游戲;同時,讓幼兒把游戲的過程說出來,可以幫助幼兒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思維模式,形成一種良好的反思習慣,從而把創(chuàng)新當作是一件更能產生自我肯定體驗的事情。 幼兒與同伴共同游戲,更是交往語言實踐的大好時機。開始時游戲主題的確定、游戲場地和游戲材料的選擇、游戲角色的分配等,都需要幼兒陳述自己的觀點,傾聽同伴的意見,隨著游戲的展開,逐步統(tǒng)一玩法和展開游戲的情節(jié)。如在“自選商場”、“娃娃樂園”、“醫(yī)院”、“家電縱部”、“社區(qū)服務”、“獻愛心文藝演出”、“娃娃家”等游戲中,讓幼兒通過各種角色扮演,自編自導游戲的情節(jié),必會產生與人、與事物打交道的現(xiàn)象,諸如借玩具和工具、共同商量演出節(jié)目、給娃娃過生日、導購物品、樂園導游、借打電話、問路、商品咨詢、請求幫助等等。正是在這些游戲過程中,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實際的練習。在游戲時,無論是幼兒之間日常生活語言的交流,還是角色之間的對話,無不實現(xiàn)著幼兒的社會性交往與合作能力的提高,同時,語言的對答、應變、協(xié)調能力也得到很大的鍛煉;反過來,語言表達和交往上的成功,又會大大地調動幼兒學習和使用語言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
|
來自: 梅香盈袖1961 > 《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