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廣東省 (一)(10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招旃珌恚胍曋砸詾椴蝗?;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SPAN>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SPAN>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U>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孰視之(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譯文: (2)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譯文: 8.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鄒忌面對妻、妾、客的贊美,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靜思考,由己及君,現(xiàn)身說法,勸說齊王除蔽納諫。 B.齊威王的可貴之處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廣開言路,博采眾議,使齊國在內(nèi)政治清明,在外“戰(zhàn)勝于朝廷”。 C.諷喻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色。文章用鄒忌與徐公比美設(shè)喻,從家事到國事,以小見大,由淺入深,說服力強。 D.本文剪裁巧妙,詳略得當(dāng)。開頭詳寫比美,為下文做充分的鋪墊,突出了進諫的作用和納諫的效果。 (二)(9分) 祁黃羊去私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qū)υ唬骸敖夂??!逼焦唬骸敖夂亲又鹦埃俊睂υ唬骸熬龁柨?,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逼焦唬骸拔绶亲又有埃俊睂υ唬骸熬龁柨?,非問臣之子也?!逼焦唬骸吧啤!庇炙煊弥?。 國人稱善焉??鬃勇勚唬骸?U>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SPAN>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其誰可而為之/或異二者之為 C.國無尉/去國懷鄉(xiāng) 10.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 善 哉 祁 黃 羊 之論 也 外 舉 不 避 仇 內(nèi) 舉 不 避 子 11.結(jié)合選文,分析“國人稱善”的原因。(3分) 答: (一)(10分)6.(1)孰:仔細(2)私:偏愛(3)間:間或,偶然。(每項1分,意思對即可。)7.(1)(2分)(鄒忌)再照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不如(徐公美)。關(guān)注點:“自視”(看看自己)、“弗如遠甚”(遠遠比不上)。(2)(2分)命令剛下達,群臣都來進諫,門前、院內(nèi)像集市一樣(熱鬧)。關(guān)注點:“初下”(剛發(fā)布)、“若市”(如同市場)。8.D“開頭詳寫比美”不對,是詳寫鄒忌與妻、妾、客的對話,以及鄒忌比美后對這些對話的反思領(lǐng)悟。9.B你(A.任用/行為。C.諸侯國,國家/國都。D.聽說/出名。)10.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用了1—3條“/”,每對1處給1分;用了四條或四條以上“/”,本題給0分。)11.一是因為祁黃羊大公無私(或“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2分)二是因為晉平公從善如流,知人善任(或“聽從祁黃羊的建議,任用解狐和(祁)午”)。(1分) 【參考譯文】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這個地方?jīng)]有長官,誰可以任用?”祁黃羊回答說:“解狐適合?!逼焦f:“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的是誰可任用,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逼焦ǚQ贊)說:“好?!本腿斡昧私夂?。過了一段時間,晉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沒有掌管軍事的官,誰可以任用?”祁黃羊回答說:“祁午適合?!睍x平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的是誰可任用,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睍x平公(又稱贊)說:“好。”就任用了祁午。 國人都稱贊這件事??鬃勇牭搅诉@件事,說:“祁黃羊的建議真好?。∷]舉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SPAN> 2014年廣東省廣州市 8.根據(jù)課本,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5分) (1)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 (2) (3) (4) (5) 8. 【參考答案】(1)具:通“俱”,全、都。(2)餓:使…饑餓(3)謝:道歉(4)比:靠近。(5)敵:攻擊,襲擊。 三、(4小題15分) 1.閱讀下面文段,完成9-11題。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B. C. D. 10.把“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譯文: 11.下列對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 B. C. D. 9.【參考答案】:B【思路解析】A編次、編排;臨時駐扎和住宿 2014年廣東省深圳市 2014年廣東省珠海市 2014年廣東省汕頭市 2014年廣東省佛山市 二、文言文閱讀(共1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10題。 A文段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B文段 漢蔣琬①為大司馬,東曹掾犍為楊戲②,素性簡略,琬與言論,時不應(yīng)答?;蛑^琬曰:“公與戲言而不應(yīng),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后言,古人所誡。戲欲贊吾是邪,則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則顯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戲之快也?!庇侄睫r(nóng)③楊敏嘗毀琬曰:“作事憒憒,誠不及前人?!被蛞园诅?,主者請推治敏,琬曰:“吾實不如前人,無可推也。”主者乞問其憒憒之狀,琬曰:“茍其不如,則事不理,事不理,則憒憒矣?!焙竺糇孪氮z,眾人猶懼其必死,琬心無適莫 ④,敏得免重罪。 【注釋】 ①蔣琬:字公琰,諸葛亮死后,掌管軍政。②東曹掾犍為楊戲:東曹,主管二千石長史及軍史的人事官員。掾是僚屬的通稱。犍為,郡名。楊戲,先當(dāng)過諸葛亮的主簿,后蔣琬用為東曹掾。③督農(nóng):掌管農(nóng)事的官職。④心無適莫:適,可的意思;莫,不可的意思。心里無可無不可。 6.選出對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陶后鮮有聞(少) C.或謂琬曰(有的人) 7.選出對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2分) A.花之隱逸者也(助詞,的) C.公與戲言而不應(yīng)(表順承) 8.選出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 A.琬與言論,時不應(yīng)答(蔣琬和他談話,他有時不回答) B.欲反吾言,則顯吾之非(想要反對我說的話,就顯揚了我的錯誤) C.主者乞問其憒憒之狀(主管法紀(jì)的人請問他糊涂的樣子) D.后敏坐事系獄,眾人猶懼其必死(后來楊敏坐了監(jiān)獄,大家都猶豫擔(dān)心他一定會死) 9.選出對“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翻譯正確的一項。(3分) A.沒有枝蔓和枝節(jié),香氣在遠方才顯清芬,柔美地潔凈地種植在那里。 B.沒有枝蔓和枝節(jié),香氣在遠方才顯清芬,柔美地潔凈地立在那里。 C.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香氣遠播更顯清芬,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 D.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香氣遠播更顯清芬,筆直地潔凈地種植在那里。 10.選出下列對B文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蔣琬覺得人心很難猜測,不能單從臉色判斷出來,所以不能輕信于人。 B.蔣琬并不認(rèn)為楊戲怠慢自己,反而認(rèn)為楊戲是一個率性之人。 C.楊敏曾毀謗蔣琬,但蔣琬并沒有公報私仇,足見其雅量。 D.蔣琬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時,能主動地反省自己。 二、文言文閱讀(6、7題每小題2分;8、9、10題每小題3分;共13分)6.B 【參考譯文】 蜀漢蔣琬當(dāng)了大司馬。東曹掾犍為人楊戲,平常為人坦率不拘禮節(jié),蔣琬和他談話,有時不回答,有人跟蔣琬說:“您跟楊戲說話而他不理睬您,他太傲慢了?!?蔣琬說:“人們的思想不同,就好像人的面孔不同一樣?!灰?dāng)面順從,背后又說相反的話’,這是古人所提出的告誡。楊戲要贊許我的看法吧,又不是他的本心;想要反對我的話吧,又顯揚了我的錯誤,所以他就沉默不語 了,這是楊戲率性的地方?。 倍睫r(nóng)楊敏曾經(jīng)毀謗蔣琬說:“辦事糊涂,實在不如從前的人?!庇腥税堰@話告訴了蔣琬,主管法紀(jì)的人要求對楊敏追究治罪,蔣琬說: “我實在不如前人,沒有什么可追究的?!敝鞴芊o(jì)的人請問他糊涂的表現(xiàn),蔣琬說:“假使不如前人,政事就辦理不好,政事辦理不好,那 自然就是糊涂了?!焙髞項蠲粢驗榉阜ㄗ吮O(jiān)獄,大家還擔(dān)心他一定活不了,而蔣琬心里沒有什么傾向,楊敏才得以免除重罪。 2014年廣東省韶關(guān)市 2014年廣東省河源市 2014年廣東省惠州市 2014年廣東省汕尾市 (一)(14分) 桃花源記 陶淵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