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超強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的民族,這一點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例子,都可以說舉不勝舉,俯拾皆是。 至于中國人為什么這么好學,這么能學,這其中除了一些久遠的只剩下一些如煙似縷的歷史原因,乃至一些至少到今天,還沒有辦法確認的基因特征之外,毫無疑問,作為一種行為的習慣和思想的定式,在很大程度上,要拜兩千五六百以來的儒家思想的影響與熏習。 誰都知道,作為儒家的基礎的《論語》,開篇第一句就是——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此后,孔老夫子又屢屢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的學習歷程與心得,比如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諸如此類,等等。雖然沒有詳細統(tǒng)計,但是估計這個“學”字,在《論語》中應當是出現頻率僅次于仁與義的幾個關鍵詞之一。 想象一下,在那個只要讀書,就需要背誦《論語》的歲月里,這個“學”字,以及關于“學”的精神,將會怎樣深刻的滲透在每一個中國人的思想之中。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那就是我們從孔老夫子這里學來的這個“學”字,以及由此而被激發(fā)出來的學習熱情與行動,可能是與孔子關于“學”的初衷,是有偏差的。 而且,這個問題不僅孔子在當年就已經意識到了,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偏差在當時就已經出現,甚至比較嚴重了,而孔子對“學”的倡導,正是有感于此,而發(fā)起的一場“運動”。因為——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很明顯,古今不同,而且孔子是傾向于“古”的,是要引導人們重新回到古代的“為己”之學,并起今日的“為人”之學。 雖然這種區(qū)分看似清晰明白,但是只要稍微以深入,我們就會發(fā)現,為人和為己的確是一個挺難區(qū)分的事情。我們學習的那一項內容是完全為人的?哪一項又是完全為己的?在這樣一個人與人之間,實際上是處于相互依賴的共生關系的社會之中,誰又能絕對獨立的存在呢? 這么看來,孔子的這句話就是有問題的了。 當然不會的,因為如果這么容易就讓我們找到了破綻,那它就不會流傳這么久了。 這里面的核心問題在于,孔子所說的“學”,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目的上,尤其是在目的上,與后來人們所說的學,有著本質性的區(qū)別。 對此,我們可以從下面的這段非常著名的,孔子評價他最得意的弟子顏淵的言論中,窺見一些端倪——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 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哀公就是與孔子同時期的魯國君主魯哀公,哀公問孔子,在他的弟子當中,有哪些是堪稱好學的。 我們知道,在孔子門下,有孔門十哲,有七十二賢,這些人在今天看來,幾乎無一不是好學的典范,然而孔子卻說,只有顏淵(名回,字淵)這么一個弟子可以稱得上好學。這倒也無妨,可能孔子的標準要高過我們普通人。 但,問題在于他給出的這兩個依據——不遷怒,不貳過。 為什么只有做到了這兩條,才能稱得上好學呢?其中的“不貳過”,相對來說還比較好理解一些,但是“不遷怒”就好像與我們今天說的學習,完全不沾邊了。 所以,結論只能是一個,那就是孔子所說的,所關注的“學”,跟我們今天所說的“學”在內涵上不同的。 既然這句話,能夠清楚的告訴我們,孔子所說的,所關注的“學”,跟我們今天所說的“學”在內涵上不同的,那么關于孔子所說的“學”到底是指什么,我們也可以甚至是應當從這句話,具體的說就是從“不遷怒,不貳過”這六個字當中,就挖掘和探索。 顯然,當把這六個字放在一塊看的時候,這個“過”就是指我們在日常行為中的過錯,因此所謂的“不遷怒”就應當是說,不會因為自己犯了錯誤,犯了過錯,而遷怒于人。 那么,那么人為什么會因為自己犯了過錯而遷怒于人呢?人會在什么時候,遷怒于人呢? 一個毛賊,順利的偷到了一個錢包,打開一看,里面居然還有一摞不算薄的鈔票…這個時候,他會遷怒于人嗎?當然不會,此時他應當心花怒放才對。所以,“遷怒”一定是發(fā)生在過錯被人發(fā)現,被人揭穿的時候。 由此,我們就會發(fā)現,原來“不遷怒,不貳過”,其實是講了兩個連續(xù)的過程,首先“不遷怒”是過錯被發(fā)現的時候,其次“不貳過”是過錯被認識到之后的行為。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最基本的結論,那就是——“遷怒”與否,至少對“貳過”與否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那么什么又是“遷怒”呢?人們是怎么“遷怒”的呢?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同樣可以從《論語》中找到原始的答案—— 樊遲從游于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善哉問。先事后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舞雩”是當時魯國用于求雨的祭壇,平時應當就是一處風景優(yōu)美的休閑去處,這段對話,就發(fā)生在孔子和他的弟子樊遲在此游覽的時候?!绊笔清e誤的意思,“修慝”就是改正錯誤的意思。 樊遲問老師,怎么才能有助于改正錯誤。孔子回答他“攻其惡,無攻人之惡”不就是改正錯誤了嗎? 什么是“攻其惡,無攻人之惡”?大致有三種解釋: 其一專注于自身的缺點,不要攻擊他人之缺點——“躬自厚而薄則于人”(《衛(wèi)靈公第十五》);其二當被指出缺點時,不以轉而攻擊別人的缺點以為托辭——“過則勿憚改”(《學而第一》);其三攻擊某人所犯之錯誤,不要借勢攻及其人的問題——就事論事,不做人身攻擊。 前兩者為修己之慝,后者為修人之慝。結合上下文來看,應當取前第二種最為妥帖。 因此,所謂“攻其惡,無攻人之惡”,就是對“不遷怒”的具體化。反之,人的所謂“遷怒”就是當被別人“攻其惡”,被別人指出過錯的時候,就會立刻惱羞成怒,轉而去“攻人之惡”,通過攻擊別人的缺點錯誤來為自己尋找托辭。 這種行為,無論是在我們周邊人的身上,還是再我們自己身上,都幾乎是每天都要發(fā)生,甚至習以為常,以至于不以為然,不知道每天要進行多少次。 所以,孔子才會一針見血的將其指出來,這倒并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普遍性,更是因為它是橫在一個人是否能夠改正錯誤,實現進步的一道“坎”,只有跨過了這道“坎”,人們才能“修慝”,才能“不貳過”。 但是,我們對這句話的理解,還不能停留于此,否則的話,孔子就太普通了。我們需要透過“不遷怒”,繼續(xù)深入的體會孔子提出這種觀點的思想的發(fā)端。 因為,在所謂的“遷怒”,所謂的“攻其惡,而攻人之惡”的行為背后,實際上隱藏的是不敢,不想去正視自己的丑陋,想從自己的丑陋面前,逃之夭夭的心理。 然而,丑陋的自己,同時也是現實的自己,所以逃避丑陋,就是逃避現實。但是,逃避丑陋卻,一則終究不能改變丑陋,而讓我們變得美麗,而只能讓我們帶著丑陋,在下一次的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再次被人發(fā)現;二則也將因為它阻止了我們的“修慝”,而讓我們無法去除丑陋,去探尋在被丑陋所掩蓋的背后,是不是還有一個更加美麗的自己。 這個過程有點像照鏡子,“遷怒”的人會因為看到鏡子里面丑陋的形象,而趕緊扭過臉去,而趕緊去從腦海中尋找出一個更加丑陋的形象出來,實在找不到的時候,就隨便從別人的臉上,找出一兩出不那么耐看的地方指摘一番,來安慰一下自己。 隨后會怎樣呢?不過兩種:
但是,無論怎樣,終究沒有看到真實的自己,而且越是涂抹,就越是看不到真實的自己。 所以,讓“遷怒”者真正恐懼的,未必是當前的丑陋,而是對真實的自己的不自信;他們所要逃避的,也未必是什么當前的丑陋,而是要逃避真實的自己。 所以,反過來說孔子說“不遷怒,不貳過”的根本意圖,就是要引導人們通過“不遷怒”去勇敢的面對真實的自我,并且通過“不貳過”,通過不斷的洗去污垢,逐漸的去認識自我,去讓真實的自我顯現出來。 這樣做的理論基礎,當然是源于直觀感受的,對人性偉大的認知與認同——當我們初生之時,我們會有什么過錯,會有什么丑陋呢?一切的過錯和丑陋,都是后天附著在我們身上的污垢,所以只要去除了,也就重歸于美麗了。 有了這一層的理解,我們再來看老子關于“學”的態(tài)度的時候,就非但不會覺得那樣刺眼,反而會覺得更加透徹直白。最典型的那一句就是—— 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乍一看,老子的意思好像是排斥現實的“學”,而僅僅專注于讓人摸不著邊際的“聞道”。其實不然——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很清楚的感覺到,老子的“聞道”,才是孔子所要強調的那個“學”,也就是所謂的“為己”之學。 只不過,“道”是一個因為宏大而虛無的概念,而人本身卻就是“道”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道”是大海,人就是其中的一瓢水,雖然在形式上,規(guī)模上明顯不同,但是在本質上,卻無二致。 所以,了解自己,就是“聞道”的最佳途徑。反過來,也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自己,實現了自己,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美麗。 因為,作為“道”這個大系統(tǒng)中的一員,一個組成部分,每一個人都自有在這個系統(tǒng)中,自有其位置;都自有能夠讓這個系統(tǒng),因為我的存在而穩(wěn)定的,不可或缺的“技能”。而這正是我們的美麗之處——我面容丑陋,但是我才智過人,能夠在某些方面有益人。那么,我的這種價值,就會因為我面容的丑陋,而更顯光彩,更能鼓勵更多的人,充滿自信。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孔子還是老子,都沒有對技能的學習本身,采取排斥的態(tài)度。他們所要否定的,是某種特定的學習態(tài)度——為了迎合某些特定的需求,而去學習某項技能的態(tài)度。 因為,雖然人各秉天賦而來,先天的具備某種或者某些使之成為美麗的潛質,但是人在出生的時候,并沒有隨身攜帶一份“功能清單”,賈寶玉也不過帶了一塊石頭罷了。 所以,一切技能的學習,非但不是有害的,而且還是實現并拓展對自我的認知的通道。所以,沒有必要刻意排斥,視為影響德行修養(yǎng)的洪水猛獸。只是也沒有必要,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不應當刻意追求。因為,那將是自己為之所牽制,而將其真的變成影響德行修養(yǎng)的洪水猛獸。一切率性而為,隨性而往就好,而要做到這簡單的“率性”二字,則非真誠而不行,非“不遷怒,不貳過”而不能。 所以,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儒家(其實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學”本質,就是要學著“真誠”,學著去認識原本美麗的自己,或者學著去看到,并欣賞自己的美麗。 基于此,我們可以說,以儒家為核心和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教人愛自己的宗教——這正是它既不是宗教,但又具有與宗教同等的心靈慰藉作用的根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