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容山頂
春暖花開,萬象更新,又到了一年一度吃烏飯的時候。江南“吳會”之地,家家戶戶取烏飯草,搗碎,潷出紫黑色的汁,與糯米浸泡一宿后瀝水煮上,不用掀開鍋,一股濃郁的甜香,洋溢在市井百姓的灶堂上。小孩子急不可耐地圍在灶邊,大人會意地先盛上一碗,拌上砂糖,黑得透青發(fā)亮的烏飯,就和著孩子們的口水,甜到了心里去了。 為什么要吃烏飯?故事版本很多,而且各地吃烏飯的時間還不一,有“寒食”節(jié)吃的,有在農(nóng)歷四月初八吃。據(jù)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去冬節(jié)(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風(fēng)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麥芽糖)大麥粥。”原來“寒食節(jié)”最早是吃大麥粥的。再說“四月初八”吃烏飯。這實際上是佛教徒的應(yīng)俗。《江蘇風(fēng)物叢書(溧陽)》說,這與釋迦牟尼十大弟子的“目連”有關(guān)。說目連母蒙冤入獄,孝順的目連每日送飯給母親,但都被看門的惡鬼吃了,于是目連嘗百草,終于找到青葉,染黑了飯,做成黑飯團瞞過惡鬼。當然這只是傳說。在吳地,烏飯又稱作“阿彌飯”。 其實吃烏飯的習(xí)俗,是從道教傳出來的。道士云游山林,風(fēng)餐露宿,多帶有干糧。在南方,為防米飯變質(zhì)而加些藥性葉草,煮熟曬干而成。因色澤青烏,故稱之為“■”(讀作“迅”,《正字通》釋:烏飯),又稱“青■飯”、“青精飯”。也有學(xué)者認為是句容茅山道教“上青派”學(xué)“靈寶派”改良而來的。傳說漢末《靈寶五符序》的“神仙服食青粱米方”是用醇酒漬泡的,而東晉發(fā)跡在句容茅山的“上青派”,是以植物“南燭”汁浸染做成的。與魏晉人士的服藥(五石散)不同,“上青派”道士認為,吃烏飯能延年益壽?!兜缹W(xué)傳》說陶弘景:“晚,惟進■、紫菜、生姜,飲酒能至一斗而斷不醉也”(見《太平御覽·卷六六六》);“年逾八十而有壯容”(《梁書·陶弘景傳》)。雖不能說陶弘景的長壽,一定與吃烏飯有關(guān),但作為句容茅山道教“上青派”借以標榜的,獨樹一幟的服食方法,竟逐漸演變?yōu)橐环N“服食術(shù)”,用以“辟谷”之法。 茅山“上青派”道士吃的“■”與傳入民間的烏飯有所不同。所用的是一種稱為“南燭”的杜鵑花科灌木的枝葉,而后世民俗多用冬青、桐葉搗碎浸米。做法也不同,青精飯要復(fù)雜得多,制作時蒸煮曝干達數(shù)次之多,而且這還是半成品。須另加空青、丹砂、伏苓、“荊木葉華陰干者”等粉末(搗一萬次),以及清酒及蜜,與半成品攪拌后再久蒸久曝,蒸到“紺青色”,曝曬到硬如“干石”才服用。最早記載“上青派”道士吃“青■飯”的,是1500年前南朝齊梁之際,棄官隱于句容茅山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所撰《真誥》。 茅山“上清派”于東晉發(fā)揚,在南朝被陶弘景光大。吃“■”不脛而走,傳入民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