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南江是“漢族名稱尋源之鄉(xiāng)” (刊于《文史雜志》2015年第1期) 內(nèi)容提要:作為中華民族主體民族的漢族,為什么得名于漢朝?當年在推翻秦末暴政的義軍中,后來建立漢朝的劉邦的隊伍并不是最強大的,被項羽封為“漢王”的劉邦只是當時的十八王之一,可是,僅僅三四年之后,劉邦就打敗了項羽所封的所有諸侯王及項羽本人,建立了強大的西漢王朝,并讓華夏族得名于漢族。這其中的原因當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原因是:雖然當時作為漢王的劉邦的國都是南鄭,他也是在南鄭拜韓信為大將軍的;但是,如果沒有蕭何在南江追上韓信,沒有韓信在南江練成的精銳軍隊,就一定沒有劉邦后來統(tǒng)一天下,也就沒有強大西漢王朝的出現(xiàn)和漢族這個名稱。所以,南江理所當然是“漢族名稱尋源之鄉(xiāng)”。 關(guān)鍵詞:漢族名稱尋源 蕭何追韓信 牟陽城練兵 尋源之鄉(xiāng)在南江 眾所周知,在中華民族56個民族中,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有12億人。漢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曾被稱為“華夏”或“諸夏”,得名“夏”是因為大禹建立的中國第一個國家政權(quán)的國號就是“夏”,而改稱為“漢”則是與劉邦建立的王朝有關(guān)系的。《中華民族》說:“漢族的族稱,得名于漢朝。漢朝以‘漢’為國號,是因為其開國皇帝劉邦曾被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由此可見,‘漢’的初義是國名,其范圍約當今四川省及陜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以后衍為朝代名稱和民族名稱?!?/span>[1] 尋求、追記家族之根,可以說是人類的共同需要。當年,美國作家阿歷克斯曾走遍三大洲50多個圖書館及檔案資料室,搜集素材,寫出了描述美國黑人苦難史的小說《根》,連續(xù)十幾周名列美國非小說類十大暢銷書之冠,引發(fā)出了全世界的尋根熱。這本書也成為當代青年不可不讀的經(jīng)典名著。 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一直存在家譜,族譜這類記載同宗共祖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跡等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這說明,中華民族對自己先祖的事跡、名稱的來歷,也是非常地在意。 得名于漢朝的漢族,如果要進一步追根溯源:在推翻秦末暴政的各支義軍中,后來建立漢朝的劉邦的隊伍并不是最強大的,所以才有“鴻門宴”去向項羽解釋和委曲求全,也才會被項羽封為“漢王”——那只是當時的十八王之一;可是,僅僅三四年之后,劉邦就打敗了項羽所封的所有諸侯王及項羽本人,重新統(tǒng)一了中國,建立了強大的西漢王朝,并讓華夏族改名于漢族。這其中的原因當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原因就發(fā)生在四川南江,所以,南江理所當然就是“漢族名稱尋源之鄉(xiāng)”。 一、漢之所以得天下是因為有韓信 說南江理所當然是“漢族名稱尋源之鄉(xiāng)”的理由是什么呢? 據(jù)《史記》《漢書》記載:公元前206年,劉邦接受項羽的封號后,建都南鄭(今為陜西漢中市附屬縣),占據(jù)了秦嶺以南巴、蜀、漢中三郡之地。同年七月,劉邦的軍師張良送劉邦到褒中(轄境相當今陜西省勉縣東北一帶)。此處群山環(huán)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別無他途。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后,全部燒毀入蜀的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就可以乘機養(yǎng)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劉邦依計而行,燒掉了沿途的棧道。張良此計,可謂用心良苦,它為劉邦的鞏固發(fā)展和日后東進,取得了重要的保證。而張良在關(guān)中為劉邦所做的事情中,最重要的是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人:韓信。[2] 韓信,淮陰人。自小聰慧,喜讀兵書,少年喪父,以乞討為生。在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中,韓信20歲時仗劍投奔項梁軍,項梁兵敗后歸附項羽,可僅僅當了一個“執(zhí)戟郎”。項羽滅秦后,韓信獻上治理天下、穩(wěn)固霸業(yè)的計策,項羽看后不以為然。而張良得知道此計策后,非常吃驚,于是偷偷潛入項羽營中與韓信交談,并勸說韓信投奔劉邦,同時修書一封向劉邦推薦韓信。 韓信到了南鄭,只想憑自己的本事,不想依賴別人,就沒拿出張良的推薦信,因此就只得到了屬于典客性質(zhì)的“連敖”。有一天,韓信違反軍紀,按規(guī)定應(yīng)當斬首,臨刑時看見漢將夏侯嬰,就問到:“難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什么要斬殺壯士?”夏侯嬰以韓信所說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釋放,并將韓信推薦給劉邦。當劉邦見到韓信時,覺得韓信身材瘦小,又曾有過“胯下乞兒”的經(jīng)歷,認為他不會成大器,所以不予重用,只封為管糧食的小官“治粟都尉”。韓信每天都無所事事,在南鄭的驛館里讀書下棋。后韓信多次與丞相蕭何談?wù)摚瑸槭捄嗡p識。雖然蕭何多次向劉邦推薦他,但劉邦仍不以為然,依舊不予重用。 韓信思量自己難以受到劉邦的重用,遂決定不辭而別。當蕭何知此事時,立即騎了一匹快馬,迅速去追韓信。此時,韓信的馬已經(jīng)出了南鄭城。韓信策馬跑著,到了一個地方,忽然被前面一條溪水擋住了去路。這條溪水,原名“寒溪”,自西向東注入褒水。平時寒溪水淺,行人可以涉水過河。 恰巧這天夜晚,因為寒溪上游下了一場暴雨,溪中洪水暴漲,韓信無路可走,只好在溪水前停下腳步。這時蕭何騎馬追趕上來跳下馬鞍,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韓都尉怎么不辭而別?你不是胸懷大志,要建功立業(yè)嗎?今日除了漢王,還有誰能夠統(tǒng)一天下?都尉還是跟我一道回去吧!”韓信看見蕭丞相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腳上穿的鞋子也因馬不停蹄,跑得太快而丟失,光著一雙腳丫子,覺得蕭何確有愛才之心,不好再說什么,就隨蕭何返回了南鄭。 返回南鄭后,韓信將張良的薦書交給蕭何,蕭何大喜,回稟劉邦,并把張良的薦書呈上,同時向劉邦進言“得韓信者可得天下”。劉邦刮目相看,齋戒筑壇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隨即查看牟陽古城,在那里練兵囤糧,后來統(tǒng)帥漢軍,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今陜西寶雞),滅掉項羽,平定天下,劉邦稱帝,建立西漢王朝。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特意提到韓信的貢獻:“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韓)信之功也?!?/span>[3] 《后漢書》“郡國五”記載說漢和帝在“永和中”(公元86--104)曾在今南江區(qū)域設(shè)置漢昌縣。“漢昌”,即漢朝昌盛、發(fā)跡之地。雖然漢昌縣的縣治是在今巴中巴州區(qū),但之所以設(shè)這個縣,取這個名,可以肯定是因為韓信與今南江那一片區(qū)域的歷史關(guān)系之故。 二、蕭何追韓信之處在南江 那么,蕭何追上韓信之處,究竟在哪里呢? 據(jù)陳顯遠先生《蕭何追韓信處初考》,蕭何追上韓信之處傳說有三處: 其一是北上:今陜西省留壩縣馬道街(在南鄭北130里,原屬褒城縣)北,有一條河,人們盛傳是“蕭何追韓信處”。據(jù)清嘉慶《漢中府志》載:“馬道河:(褒城)縣北九十里,源發(fā)驛西山峽中,東流合褒水,古名‘寒溪’。昔韓信亡漢至此,水漲不能渡,蕭何故追及之。諺曰:‘不是寒溪一夜?jié)q,哪得劉朝四百年。”河邊還有兩通石碑。:一為嘉慶十年(1805)馬道驛丞黃綬所立“寒溪夜?jié)q”碑,文為:“漢酂侯(蕭何)追淮陰侯(韓信),因溪夜?jié)q,至此,故及之”;二為咸豐五年(1855)馬道士庶人等重新刊立,文為:“漢相國蕭何追韓信至此。” 其二是西走:今陜西省寧強縣(原名寧羌州,宋代的大安軍三泉縣)有一條西流河,在南鄭西約350里,也有記載說是“蕭何追韓信處”。據(jù)《寧羌州志》載:“西流河:(寧羌)州南六十里,流入西川。一名‘寒溪水’,又名‘韓溪’。俗傳蕭何追韓信至此,偽也。” 《輿地紀勝》載:“韓溪:源出昆山里鏊銅山下,以相國追淮陰侯至此得名??の?/span>四十里有韓王廟,市中有橋曰‘歸漢’。俗專蕭何追韓信至此,因名曰‘韓溪’。” 其三為南下:今四川省南江縣上兩溪區(qū)玉泉鄉(xiāng)飲水壩附近,有較早而多的記載,說是蕭何追韓信處。原來由陜西南鄭到四川南江,中經(jīng)米倉道,“其路險峻,三日而達于山頂。其絕高處,謂之‘孤云、兩角,去天一握’。孤云、兩角,二山名也”。山下的“截賢嶺”,就是蕭何追韓信的地址。 《地名大辭典》載:“孤云山:在陜西南鄭縣西南,接四川南江縣界。……其地有石刻云:‘漢相國蕭何追韓信至此’?!?/span> 《陜西通志》載:“截賢嶺:在(南鄭)縣西南仙臺山(屬孤云山)蕭何追韓信處,有淮陰侯祠?!?/span> 《南鄭縣志》載:“淮陰侯祠:《一統(tǒng)志》在縣西南仙臺山截賢嶺。昔高皇(劉邦)不用韓信,遁歸西楚,蕭何追之,及于茲山。故嶺以‘截賢’名。” 《南江縣志》載:“兩角山:在縣北五十里。……西為孤云山,一名韓山。……舊有石刻云:‘漢蕭何追韓信到此’。” “漢蕭何追韓信到此”的截賢嶺石刻,為何時何人所立?嘉慶版的《四川通志》說:唐代集州刺史楊師謀著有《集州兩角山記》,其中記載了蕭何追韓信的歷史事件,并說本豎石碣于截賢嶺上,銘曰:“蕭何追韓信于此”。《輿地紀勝》說:“難江(即南江)縣北九十里,兩角山下有石刻云:‘漢相國蕭何追淮陰公韓信至此山;大唐集州(今南江)刺史楊師謀記’。……今(指南宋)碑在難江縣學……” 再據(jù)《南江縣志》載:“《集州兩角山記》:唐集州刺史楊師謀書。今佚。” 這說明,唐代州刺史楊師謀在蕭何追及韓信的截賢嶺,刻立的石碑,在南宋以前遷移到南江縣學。后來遺失了。這不僅是關(guān)于蕭何在何處追上韓信的最早記載,而且得到了包括陜西方面的《陜西通志》《南鄭縣志》以及《地名大辭典》等多種文獻資料的肯定。 蕭何追韓信處,究竟是北上?西走?還是南下?這需要從韓信逃走時的環(huán)境情況來探討。韓信“亡楚歸漢”,志在展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為重用,勢難反顧,絕不可能再“亡漢歸楚”去自取其辱,必然要另謀出路,以展抱負。 韓信當時如“北上”,那就是走經(jīng)褒斜棧道越秦嶺入關(guān)中。而當時一方面是關(guān)中正是項羽所布以防御劉邦的“三秦”勢力范圍,韓信是項羽的逃將,豈不成了自投羅網(wǎng)嗎?另一方面是為迷惑項羽以自保,劉邦已燒毀了褒斜棧道,沒有路又怎么走? 韓信如“西走”,那就是走今陜西寧強縣。而當時寧強以西,則為羌、氐等少數(shù)民族酋長的勢力范圍,非英雄用武之地,又怎能施展其抱負? 所以,當時對韓信比較理想的是“南下”,經(jīng)巴州而東向荊楚,人熟地熟,易于活動。又“逐鹿”場所,正好馳騁其才,且當時由南鄭經(jīng)米倉道南下,至孤云山折向今川東、鄂西,這正是他東歸趨荊楚的通路,也正符合他的思想要求。所以韓信只能經(jīng)米倉道南下巴蜀再東去。雖然這條道路十分難走,許多地方不得不涉水過河。也正是因為道路難走還要涉水過河,才讓蕭何追上了他。 從史料文物來考證。在宋代以前,訛蕭何追韓信處,只有今寧強縣寒溪。而清道光時重修的《寧羌州志》,已明確地斥為“偽也”。至留壩縣馬道“蕭何追韓信處”謠傳的起始,就更晚了。因南宋王象之在《輿地紀勝》中批判大安軍(今寧強)“蕭何追韓信處”是附會謠傳時,并沒有提及馬道,說明它的附會謠傳,在南宋還未產(chǎn)生,而是起于明、清。再就記載馬道是“蕭何追韓信處”的史料看,只有《漢中府志》一種孤證,不足憑信。更就現(xiàn)在的兩塊石碑看,又都是清代豎立的,顯系好事者欲實其說的產(chǎn)物。 所以,真正的蕭何追韓信處,是在今四川南江縣兩角山下的截賢嶺,因為有與西漢較近的唐集州刺史楊師謀豎的石碑及淮陰侯廟為證。 蕭何追韓信處原名狐云山,在今在南江縣城西北,距離約39千米。此后,蕭何追韓信處被稱為“截賢嶺”,狐云山改稱“韓山”,寒溪被稱為“韓溪”。 三、韓信在南江牟陽城練成精銳軍隊 傳說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后,為避開項羽的耳目偵查,實施“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戰(zhàn)略意圖,韓信動用數(shù)萬漢軍和工匠,在今南江縣米倉山、香爐山兩山環(huán)抱,秀水長流,古木掩映的大壩,修建了一座長一里多,寬數(shù)十丈的木石城,供秘密練兵之用。因此城處于南鄭牟山之南,取名為“牟陽城”。 韓信治軍非常嚴格,親自規(guī)定了17條斬殺令,即犯挬軍、慢軍、懈軍、橫軍、輕軍、欺軍、盜軍、妖軍、謗軍、奸軍、探軍、背軍、浪軍、亂軍、詐軍、弊軍、誤軍者,一律定斬不饒。由于律令明確,紀律嚴酷,執(zhí)行逗硬,眾將士無不畏服。短時間內(nèi)就練成了一支非常精銳的軍隊,為后來劉邦平定三秦,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牟陽城所在地是米倉道上的第二關(guān)——大壩關(guān),就是今天所稱的大壩。大壩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從巴峪關(guān)行程40里到達這里,突現(xiàn)四面環(huán)山的一片開闊地,計有16平方公里。因為它比附近所有的壩子都大,人們又常稱它為大壩。牟陽城自古就是北上中原,南下巴蜀米倉道上的重要驛站。這里高山環(huán)抱,峰回路轉(zhuǎn),綠竹亭亭、松濤陣陣、流水涓涓、鳥鳴嚶嚶,林茂巖疆,易守難攻,成為歷代商旅云集,兵家必爭之地。它的歷史最遠可上溯到武王伐紂,巴師助戰(zhàn),前歌后舞,共圖大業(yè)的東周時期。[5] 它不僅是韓信的練兵之處,也曾經(jīng)是諸葛亮厲兵秣馬的屯兵之地。 根據(jù)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雖然當時作為漢王的劉邦的國都是南鄭,他也是在南鄭拜韓信為大將軍的;但是,如果沒有蕭何在南江狐云山追上韓信,沒有韓信在南江練成的精銳軍隊,就一定沒有劉邦后來統(tǒng)一天下,也就沒有強大西漢王朝的出現(xiàn)和漢族的得名;所以,南江理所當然是“漢族名稱尋源之鄉(xiāng)”。
注釋: [1] 田曉岫主編:《中華民族》,第673頁,華夏出版社1991年版。 [2](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蕭相國世家”、“留侯世家”,中華書局1999年版;(漢)班固:《漢書》“韓信傳”、“蕭何傳”、“張良傳”,中華書局1999年版。 [3] 司馬光:《資治通鑒》“太祖高皇帝下十一年”,中華書局2007年版。 [4] 陳顯遠:《蕭何追韓信處初考》,《陜西地方志通訊》1984年第9期。 [5] 聶和平、楊洋:《古代巴蜀地區(qū)對外陸路交通小考》,《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