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玉器紋飾的分期特征 作者:丁哲吳昊
古玉斷代與辨?zhèn)危鉃閷W(xué),然其雖奧,并非常人所不可企及。一般說來,應(yīng)以質(zhì)料、工藝、器型、紋飾、沁蝕等五點為要,全面考察,綜合運用。其中,紋飾乃進行斷代鑒定的最重要依據(jù)。東周一代,諸侯稱霸、列國爭雄的局面帶來了一場“古今一大變革之會”,作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重要載體的玉器亦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因制玉技術(shù)的改進,玉器紋飾有了相應(yīng)的階段性特征。故從紋飾入手,對于此期之?dāng)啻饔糜壬酢?/span>
春秋早、中期
本期流行以雙鉤陰刻技法琢出的虺龍紋,紋飾的鼻、角、耳、口及其輪廓皆由雙線長尾蝌蚪(逗點)狀紋樣單元表示,兩條陰線基本等寬。其主要見于玉璧、玉琥、玉、玉璜、獸面形玉飾、玉管等器類。 河南光山寶相寺黃君孟夫婦墓,屬春秋早期晚段,出土的一件玉璧(圖1)屬此類型。直徑11.6厘米,孔徑6厘米,厚0.3厘米。青玉質(zhì),色深褐且有黑斑。器體為扁圓形,好徑較大。正面滿飾雙鉤陰刻技法雕琢的虺龍紋,背面光素?zé)o紋。
山東沂水劉家店子1號墓主可能為莒國君主,年代為春秋中期,出土一件玉璜(圖2),長9厘米,寬2.6厘米,厚0.2厘米。青玉質(zhì),表面局部沁為黃褐色。弧形,器表亦琢有虺龍紋,其鼻、口、耳、角等部位皆以紋痕較寬的雙線長尾蝌蚪紋代替。 春秋中、晚期 本期流行以斜碾技法琢出的虺龍紋,紋飾的鼻、角、耳、口及其輪廓皆由“一面坡”形態(tài)的長尾蝌蚪(逗點)狀紋樣單元表現(xiàn)。此紋主要見于玉璧、玉琥、玉牌飾、玉等器類。河南淅川下寺二號墓屬春秋晚期,墓主系此期僅次于楚王的楚國最高等貴族,該墓出土的一對玉牌飾(圖3)便琢有此紋。長3.3厘米,寬2.5厘米,厚0.1厘米。青白玉質(zhì),兩件形制基本相同。長方形扁片狀,四邊雕出脊齒紋。正面裝飾“一面坡”形態(tài)的虺龍紋,以斜碾技法琢就。 淺浮雕虺龍紋亦為此期所盛行,其多見于吳楚之地。這種紋飾多以淺浮雕紋樣單元表現(xiàn)龍的主要輪廓,再結(jié)合細陰線刻劃龍之細部。如年代屬春秋晚期的江蘇吳縣通安嚴(yán)山王陵所出的一件雙龍首玉璜(圖4),長9厘米,寬2.1厘米,厚0.3厘米。淡青色,一端上緣沁呈褐色。圓弧狀扁平體,琢雙龍并體形,兩端對稱龍首。兩面皆裝飾三組相同的淺浮雕虺龍紋,龍的目、舌等細部用細陰刻技法琢出,構(gòu)圖嚴(yán)謹(jǐn)滿密,紋樣華麗,有較強的立體感。 單線陰刻技法琢出的虺龍紋,乃春秋中晚期秦式玉器之特有風(fēng)格。通常見于玉璧、玉璜、玉龍佩和亞字形玉飾等各類玉飾件之上。如陜西鳳翔南指揮村春秋晚期秦公1號墓出土的一件燈籠形玉飾(圖5),直徑4.9厘米,高5.1厘米,厚0.5厘米。白玉質(zhì)。扁平體,外形接近燈籠狀。正面琢有單陰線構(gòu)成的秦式虺龍紋,線紋剛直有力,硬性方折,繁縟精美。背面光素?zé)o紋,鉆有兩對隧孔,以便縫紉佩戴。
春秋晚期 本期所流行者主要為浮雕云谷相雜紋,此乃摻混有云紋、谷紋、長尾蝌蚪紋等紋樣單元的一種紋飾,其實為前期淺浮雕虺龍紋進一步簡化、分解后形成的抽象形態(tài)。浮雕云谷相雜紋多見于中原三晉之地,主要用來裝飾玉璧、玉璜、玉劍具、玉龍佩、玉管、玉牌飾等器類。山西太原金勝村251號墓的墓主系春秋晚期晉國執(zhí)政之卿趙鞅,墓中發(fā)現(xiàn)了較多裝飾有浮雕云谷相雜紋的玉器,出自墓主頭部上方的一件玉龍佩(圖6),長9.2厘米,厚0.5厘米。青白玉質(zhì),器體下沿沁為褐色。龍首反顧,腹部拱起,尾尖內(nèi)卷,上端鉆有一孔。器表浮雕云谷相雜紋。
戰(zhàn)國早期 浮雕云谷相雜紋仍在本期流行,但其與春秋晚期者略有不同。春秋晚期顆粒大而飽滿,手感圓鈍,而戰(zhàn)國早期則較前期略顯單薄,谷芽偏長,且紋飾中摻雜谷紋的比例亦較大。另外本期部分粗工者,并未完全減地,各紋樣單元間留有曲折的凸梁,此亦為戰(zhàn)國早期云谷相雜紋的特征。如戰(zhàn)國早期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對玉龍佩(圖7),兩件形制相同。左:長11.5厘米,寬8厘米,厚0.6厘米;右:長11.6厘米,寬7.7厘米,厚0.5厘米。青玉質(zhì),局部有褐色沁。龍體細長,作曲身、顧首、歧尾狀;龍足以軀干凸出的牙扉表現(xiàn)。邊緣飾以索紋,器表琢出淺浮雕云谷相雜紋。 戰(zhàn)國早、中期 陰刻云谷相雜紋為本期之常見紋飾。多見于玉璧、玉璜、玉龍佩、玉觿之上,其中前三者為戰(zhàn)國時期最常見的器類。江蘇無錫鴻山丘承墩1號墓,屬戰(zhàn)國早期遺存,墓中出土的一件削形佩(圖8)即裝飾有這種紋樣。長11.4厘米,寬1.3厘米,厚0.5~1厘米,柄寬0.6厘米,環(huán)徑1.2~1.5厘米,孔徑0.4~0.8厘米。玉質(zhì)沁蝕為白色,間有綠色瑕斑。削與環(huán)部皆陰刻云谷相雜紋。又如河南洛陽中州中路戰(zhàn)國中期墓葬出土的一件玉龍佩(圖9),長13.7厘米,寬8.7厘米,厚0.4厘米。玉質(zhì)沁蝕呈灰白色。龍昂首回望,曲身鼓腹,歧尾內(nèi)卷,足部作尖鉤狀。表面滿飾陰刻云谷相雜紋。
戰(zhàn)國中、晚期 此期谷紋已從分解龍紋中獨立出來,形成了由清一色谷粒狀紋樣單元組成的谷紋,為戰(zhàn)國中期之后最常見的裝飾紋樣。根據(jù)工藝形態(tài)之差異又可細分為三式。 微凸式谷紋,即在兩或三組平行線剔地形成的微凸曲面單元上陰刻一道淺細谷紋,谷紋之尾較長且個別作回勾狀,屬戰(zhàn)國中期的湖北江陵望山2號楚墓所出的一件玉璧(圖10)上便琢有此紋。此器直徑9.8厘米,孔徑2.7厘米,厚0.4厘米,青綠色。浙江杭州半山石塘第19號墩1號墓出土的一件玉璧(圖11)亦可作為參考。這種淺浮雕結(jié)合陰刻技法的谷紋與漢代流行的蒲格谷紋工藝大致相若,應(yīng)為后者之雛形,但二者之差異在于:蒲格谷紋是在以三組寬深的平行線,作六十度夾角所分割減地形成的正六邊形凸起平面(即蒲格)之上,加琢短尾谷紋,且各六邊形單元間通常還有分割遺留的三角形紋,分割線痕也比較明顯。如陜西咸陽師范學(xué)院漢墓出土的一件玉璧(圖12),直徑23.3厘米,孔徑4.1厘米,厚0.55厘米,青玉質(zhì),器表分內(nèi)外兩區(qū),外區(qū)陰刻四組雙身獸面紋,內(nèi)區(qū)琢有蒲格底紋,格內(nèi)陰刻谷紋。
平面陰刻式谷紋。如湖北江陵望山2號楚墓所出的一對玉龍佩(圖13),長18厘米,厚0.5厘米。兩件形制相同,皆作青玉質(zhì)。龍為顧首爬行狀,彎曲不甚。龍身中段部位陰刻谷紋,頸、尾、爪部皆未琢出,雕琢粗獷有力,線紋邊緣多有毛刺歧出。
乳釘式谷紋。工藝比較復(fù)雜,多先以兩到三對平行線定位,再剔地形成半球狀顆粒單元(亦有再用斜碾技法將半球改削成萌芽谷粒狀者),最后沿浮雕單元之輪廓依形加琢一道谷紋,其尾部較短。安徽長豐楊公8號墓,屬戰(zhàn)國晚期遺存。墓中出土的一件玉璧(圖14)所琢之紋屬此類型。外徑14厘米,內(nèi)徑4.7厘米,厚0.6厘米。白玉質(zhì),局部沁為褐色。扁圓狀,內(nèi)外緣琢出斜棱。表面滿飾排列規(guī)整的浮雕谷紋。又如河南淮陽平糧臺16號墓出土的一件玉璧(圖15),直徑7.6厘米,孔徑2.7厘米,厚0.45厘米。青白玉質(zhì),局部有褐色沁斑。器表裝飾谷紋,乃淺浮雕結(jié)合斜碾技法琢就,立體感較強。
浙江余姚老虎山10號墓,屬戰(zhàn)國晚期遺存,該墓所出的一件玉璧(圖16)即裝飾有乳釘紋。直徑8厘米,厚0.6厘米。受沁呈白色。扁圓形,內(nèi)外緣廓凸起。兩面浮雕排列規(guī)整的乳釘紋。 勾連乳釘紋可參考安徽長豐楊公8號墓出土的鏤雕管形玉飾(圖17)、雙龍首玉璜等器類。如雙龍首玉璜(圖18),長13.5厘米,寬3.7厘米,厚0.3厘米。青玉質(zhì),表面大部沁呈乳黃色。器作拱橋狀扁平體,兩端鏤雕龍首。器表滿飾形制規(guī)整的乳釘紋,其中每三釘為一組,以細陰線連接。
勾連云紋如山東淄博商王村1號墓所出的一件玉璜(圖19),長11.1厘米,寬1.8厘米,厚0.3厘米。黃玉質(zhì),表面有白色沁斑。雙龍首形,龍身琢有勾連云紋,中部鉆有一孔。 上述便是東周玉器紋飾分期特征的大致情況。紋飾,為玉器研究與鑒定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在以往諸位名家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此期玉器紋飾的分期特征做了些粗淺的說明,望對收藏愛好者能有些微裨益。
此文刊登在《收藏界》 2012年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