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是戰(zhàn)國早期曾國國君乙的墓葬,位于今湖北省隨州市西郊擂鼓墩,下葬年代為公元前433年前后。1978年以來,此墓發(fā)掘出土了600余件玉器。 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的谷紋玉璧,和田玉質(zhì),青綠色,有灰褐色沁。直徑13.1厘米,孔徑5.2厘米,厚0.8厘米。兩面雕刻相同紋飾。璧面紋飾分三部分,中間主題紋飾為谷紋及臥蠶紋等,近孔處陰刻一周勾云紋及網(wǎng)紋,璧外邊緣處陰刻一周勾云紋及斜陰線紋。紋飾華麗繁密,制作精致,雕刻工細。采用減地浮雕及陰刻相結(jié)合的裝飾手法,紋飾布局協(xié)調(diào),特別是璧近孔處以及璧邊緣處陰刻一周紋飾,較為新穎別致。 曾侯乙墓出土的云紋玉璧,和田玉玉質(zhì),呈青白色,局部有棕色沁斑,半透明,有光澤,質(zhì)地細潤。直徑8厘米,孔徑3.4厘米,厚0.6厘米,整體扁平。此璧的紋飾特點為勾云紋均作雙頭式,兩頭大中間小。勾云紋共有三周,中間的一周夾以谷紋作為補白。 曾侯乙墓出土的獸面紋玉琮,和田玉,青色,玉質(zhì)溫潤,局部有受沁褐斑。通高5.4厘米,直徑6.6厘米,孔徑5.5cm,呈扁矮方柱狀、內(nèi)圓外方。器表打磨光澤規(guī)整厚薄均勻,邊角端正,輪廓分明。滿密陰線雕刻獸面紋,是目前所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時期唯一有紋飾的玉琮。 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半琮,和田玉,青色,局部有受沁黃褐斑。通高4.8厘米,兩邊長6.9厘米,厚0.8cm。出土于內(nèi)棺,放置在曾侯乙的背部,器表拋光精良,透雕動物形狀精巧可愛。此類器型在中國考古發(fā)掘中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 曾侯乙墓出土的玉琮改件卷龍紋玉方鐲,和田玉,青白色,局部有受沁褐斑。長7.2厘米,寬6.9厘米,高1.5厘米,厚0.8厘米~0.3厘米,內(nèi)壁呈圓形,外壁呈圓角方形。四角各浮雕一條卷龍,四面各浮雕一條卷龍,四面雕刻云紋和谷紋,成對共存。 曾侯乙墓出土的鏤雕螭食人紋玉佩,白玉質(zhì),半透明,有褐紅色沁斑。長6.2厘米,寬3.8厘米,厚0.4厘米,呈片狀。此佩中間雕出一只盤成一圈的螭,軀體與螭尾融為一體且雕刻絞絲紋裝飾。螭張口咬住一個赤裸的人,一只爪抓譬,一只爪抓腿,似乎想一口吃掉此人,在螭的兩側(cè),分別雕了人首蛇身的形象。此件玉佩中的螭與其他部分均在一水平面上,技法多采用鏤空雕的技術(shù),這也是戰(zhàn)國時期琢刻螭紋玉器所用的主要方式。 曾侯乙墓出土的臥蠶紋玉璜1對,玉為青白色,上有褐色紋,器表有光澤。長10.3厘米~10.6厘米,寬2.8厘米~2.9厘米,厚0.3厘米~0.4厘米。體扁平,兩件玉璜造型、紋飾基本相同。兩面琢刻渦紋及臥蠶紋,玉璜周邊有對稱的齒脊,玉璜中部頂端鉆一小孔,兩端中部各鉆一小孔,可供佩系,是玉組佩中的飾件之一。 曾侯乙墓出土的龍首玉璜,和田玉,青色,局部有褐色浸痕。長11.8厘米,寬2.7厘米,厚0.25厘米,體扁平,形如半瑗。邊沿有對稱的凸脊,兩端各飾一張口的龍首。以繩索紋將器分隔成三塊,每塊隱起不夫遇的云雷紋、蠶紋等,以示龍形的五官和鱗甲。兩端各有兩圓孔,中央部位有大小不等的十一個圓孔。其中六孔穿以金絲,將斷開的兩部分綴合在一起,其他各孔供佩系用,雕琢精巧。 曾侯乙墓出土的玉璜,大多為扁平弧形,兩端飾龍首,璜面淺浮雕谷紋、云紋,琢磨精細繁密且有規(guī)律。 當(dāng)然也有例外,透雕四龍玉璜,和田玉,青色。長15.2厘米、寬4.6厘米、厚0.6厘米,體扁平,呈弧形。透雕堆成4條龍,曲身卷尾,單面陰刻眼、鱗、爪等,同時陰線刻出2條蛇紋,布局對稱。紋飾繁縟華美,玉質(zhì)潤澤,雕刻技藝高超。 曾侯乙墓出土的透雕雙龍玉佩,和田玉,青黃色,半透明。長12.9厘米,寬4.9厘米,厚0.3厘米。透雕成對稱的兩條卷龍形,兩條龍體相接處上方雕有變形饕餮紋,表面刻網(wǎng)狀三角紋,左右刻雙勾云紋,雙龍連接處陰刻同心圓三周。兩龍的身軀皆作橫向的S形,龍首朝上,張口、圓目、獨角、曲身、卷尾。龍口內(nèi)雕琢細密的陰線紋。吻部、獨角和龍體表面雕琢陰線勾云紋構(gòu)成的紋樣。龍身邊沿刻單陰線。兩龍的上吻,咬著與龍身相連接的兩條小龍,小龍的龍身亦以陰線勾云紋為裝飾。 曾侯乙墓出土的雙鳥紋拱形玉佩,和田玉,青白色,半透明,局部有受沁褐斑。長5.9厘米,寬4.2厘米,拱高和厚皆為0.5厘米,作圓角長方形。透雕出向背的兩只風(fēng)鳥,立姿、頭部向下彎曲、橢圓眼睛、尖喙、鳳身作S形回旋卷曲,鳳尾向下回旋。兩鳳的長冠向頭后連接,其下的尾翎也連接成一個整體。此二鳳的表面雕琢虺紋、臥蠶紋,鳳身雕琢勾形樓空,兩鳳間琢有兩個縱長的箭頭形鏤空。 曾侯乙墓出土的S形龍玉佩1對,和田玉,青黃色。左長1.5厘米,寬8.7厘米,厚0.6厘米,右長11.3厘米,寬8.7厘米,厚0.6厘米,龍體中腹鉆一孔,可供系佩。 曾侯乙墓出土的四節(jié)透雕龍鳳玉佩,由一整塊新疆和田白玉鏤雕、套取而成。長9.5厘米,寬7.2厘米,厚0.4厘米。透雕第一節(jié)是兩只鳳鳥對立組合的形象,第二節(jié)是兩條龍,其中龍尾處又變成鳳首,因此是龍鳳共存的一部分,第三節(jié)是兩條蜷曲的龍,第四節(jié)是對首的雙小龍。三個聯(lián)結(jié)的圓環(huán)從上至下分別雕刻了龍首和龍身的紋飾,以龍形紋樣為主,以鳳形紋樣為輔,龍、鳳融為一體,互為映襯。 從形態(tài)布局上來說,四節(jié)透雕龍鳳玉佩的器形對于龍鳳合體的刻畫十分精妙,龍尾巧變?yōu)轼P首,放大了玉料本身的演繹空間。玉佩以龍形為主體,其蜷龍身姿傲然,動感十足,作為陪襯的鳳鳥則氣勢稍斂,以其柔美之姿襯托龍形的威武。可見四節(jié)透雕龍鳳玉佩從形體構(gòu)成及神韻塑造兩方面實現(xiàn)了從內(nèi)在意涵到外在審美的貫通,進而表現(xiàn)了戰(zhàn)國時期制玉的高超技術(shù)與賞玉的高級審美。 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六節(jié)龍鳳玉組佩,是戰(zhàn)國早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珍品。和田玉,玉料細潤。通體長達48厘米,寬 8.3厘米,由13片鏤空的各種形式或圖案的玉片及24個圓環(huán)、半圓環(huán)或方扣連接而成。 玉組佩由5塊玉料共雕成16節(jié),每組內(nèi)各玉片之間以玉套環(huán)相連,用橢圓形活環(huán)和榫連接在起。各部分均使用了鏤空、浮雕及線刻手法,飾以龍蛇、鳳鳥紋,并以蠶紋、弦紋、云紋、繩紋等作為輔助紋飾。各節(jié)分別透雕成龍、鳳或璧形,龍、鳳上則以陰刻和淺浮雕表現(xiàn)出嘴、眼、角、鱗甲、羽毛、尾、爪等細部特征,全器共透雕、浮雕和陰刻出37條龍、7只鳳和10條蛇的形象。同時集陰刻、浮雕、鏤空、接榫、碾磨于一器,工藝復(fù)雜,難度極大,體現(xiàn)了戰(zhàn)國早期高度的治玉水平。 該玉組佩玉質(zhì)晶瑩潤澤,設(shè)計匠心獨運,裝飾玲瓏別透,隱隱流露出戰(zhàn)國時代生機勃勃、浪漫自由的審美情趣,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多節(jié)活動鏈狀玉佩中最長、最精美的一件,堪稱戰(zhàn)國玉雕中的瑰寶。2013年國家文物局將該玉佩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劍,長33.6cm,寬5.1cm,厚0.5cm。劍首透雕龍鳳紋,劍格陰刻及透雕代表云紋,是一件極為少見的玉劍,有完整的劍形,包括劍首、莖、格、鞘、珌等五部分,中間以金屬相連,劍格后面有一劍掛鉤,非常明顯并非是實用器,而是精美的裝飾物。 曾侯乙墓出土的云紋玉梳,和田玉,青色,局部有褐色沁斑。長9.6厘米,中部厚0.4厘米,齒口寬6.5厘米,體扁平,略呈梯形,梳背平直,轉(zhuǎn)角圓滑,厚度至齒口漸薄。二十二齒,尖處薄銳,梳背兩面皆陰刻云紋和斜線紋。梳子是日常生活用具,以玉梳陪葬,反映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觀念。 曾侯乙墓出土的白玉龍首帶鉤,和田玉質(zhì)。琵琶形,龍獸帶鉤、鉤身、鉤鈕組合完整,腹部飾隱起雙卷渦紋和龍紋,長身弧肚,細頸鉤頭向上,肚下有紐,顯得凝重精巧。 曾侯乙墓出土的玉琀,21件,最大者2.1厘米×1厘米×0.2厘米。玉琀是放在逝者口中的玉器,古人認為堅固溫潤的玉石可令尸身不腐。圓雕成牛、羊、狗、豬、鴨、魚等形象,祈禱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器小如豆,形態(tài)逼真、刻畫入微,如牛角、豬鬃、鴨翅、魚鰭等無不栩栩如生,堪稱微雕技術(shù)的鼻祖。 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博具6枚,和田玉,青色含棕色,半透明。2.1厘米見方,全為立體正方形。皆磨去棱角,器表光素?zé)o紋。此玉博具與象牙博具6枚,筷形牙籌及筷形銀籌各1束同出一墓,皆屬墓主人的博具。 綜上,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玉料以和田青玉和碧玉為主,紋飾以云紋為主,采用浮雕、透雕、陰刻、雙面雕花、單面雕花等多種工藝。多節(jié)玉佩、雙龍佩飾、玉劍、玉梳和玉琀等玉器,制作精美、器類豐富、保存完好,是戰(zhàn)國早期玉器的重要代表,為研究戰(zhàn)國時期玉器制作工藝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