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結(jié)綺窗①,阿閣三重階②。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③?!?/span> 清商隨風(fēng)發(fā)④,中曲正徘徊⑤?!?/span>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馀哀⑥?!?/span> 不惜歌者苦⑦,但傷知音?、唷!?/span> 愿為雙鴻鵠⑨,奮翅起高飛⑩。 注釋 ①疏:鏤刻。綺:有花紋的絲織物。這句是說刻鏤交錯成雕花格子的窗。 ②阿(e)閣:四面有曲檐的樓閣。這句是說阿閣建在有三層階梯的高臺上。 ③無乃:是“莫非”、“大概”的意思。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后來許多書都有記載。據(jù)說齊國大夫杞梁,出征莒國,戰(zhàn)死在莒國城下。其妻臨尸痛哭,一連哭了十個日夜,連城也被她哭塌了?!肚偾酚小惰搅浩迖@》,《琴操》說是杞梁妻作,《古今注》說是杞梁妻妹朝日所作。這兩句是說,樓上誰在彈唱如此凄惋的歌曲呢?莫非是象杞梁妻那樣的人嗎? ④清商:樂曲名,聲情悲怨。清商曲音清越,宜于表現(xiàn)哀怨的情緒。 ⑤中曲:樂曲的中段。徘徊:指樂曲旋律回環(huán)往復(fù)。 ⑥慷慨:感慨、悲嘆的意思?!墩f文》:“壯士不得志于心也?!?/p> ⑦惜:痛。 ⑧知音:識曲的人,借指知心的人。相傳俞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彈琴,因?yàn)樵贈]有知音的人。這兩句是說,我難過的不只是歌者心有痛苦,而是她內(nèi)心的痛苦沒有人理解。 ⑨鴻鵠:據(jù)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說:“凡鴻鵠連文者即鵠。”鵠,就是“天鵝”。一作“鳴鶴”。此二句以雙鴻鵠比喻情志相通的人,意謂愿與歌者同心,如雙鵠高飛,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⑩高飛:遠(yuǎn)飛。這二句是說愿我們像一雙鴻鵠,展翅高飛,自由翱翔。 翻譯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堂皇高聳恰似與浮云齊高。 高樓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 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這聲音是多么的讓人悲傷??!誰能彈此曲,是那悲夫?yàn)辇R君戰(zhàn)死,悲慟而“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的女子。 商聲清切而悲傷,隨風(fēng)飄發(fā)多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蕩回旋。 那琴韻和“嘆”息聲中,撫琴墮淚的佳人慷慨哀痛的聲息不已。 不嘆惜錚錚琴聲傾訴聲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對那知音人兒的深情呼喚。 愿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jié)伴高飛,遨游在無限廣闊的藍(lán)天白云! 作品介紹 《西北有高樓》出自《古詩十九首》中的第五首。這是一首寫知音難覓的詩。作者無名氏似是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這失意當(dāng)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傾訴之時,卻幻化成了“高樓”聽曲的凄切一幕。 作者將所抒之情融于幻景之中。對于聲音的描寫細(xì)膩生動,歌者與聽者遙相呼應(yīng),把失意之人的徘徊、悲切、希冀全面地展現(xiàn)出來了。 賞析 慨嘆著“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的漢末文人,面對的卻是一個君門深遠(yuǎn)、宦官擋道的苦悶時代。是騏驥,總得有識馬的伯樂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鐘子期這樣的知音。壯志萬丈而報國無門,——在茫茫人和事,沒有什么比這更教人嗟傷的了。 此詩的作者,就是這樣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這失意當(dāng)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傾訴之時,卻幻化成了“高樓”聽曲的凄切一幕。 從那西北方向,隱隱傳來錚錚的弦歌之音。詩人尋聲而去,驀然抬頭,便已見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這高樓是那樣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間又很眼熟:“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刻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正是詩人所見過的帝宮氣象。但帝宮又不似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樓影,分明聳入了飄忽的“浮云”之中。 全詩共十六句,可分作三層。 第一層(1-4)句,著重描寫詩中主人公之一“歌者”所居之環(huán)境。人們常把這四句所敘視為實(shí)境,甚至還有指實(shí)其為“高陽王雍之樓”的(楊炫之《洛陽伽藍(lán)記》)。其實(shí)是誤解。明人陸時雍指出,《古詩十九首》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一大特點(diǎn),就是“托”:“情動于中,郁勃莫已,而勢又不能自達(dá),故托為一意、托為一物、托為一境以出之”(《古詩鏡》)。此詩即為詩人假托之“境”,“高樓”云云,全從虛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縹緲,呈現(xiàn)出一種奇幻的景象。 第二層(5-12)句,具體描寫樓中“歌者”彈唱的情形和詩人(樓外聽歌人)對樓中“歌者”彈唱的感受。那“弦歌”之聲從高樓處飄下。詩中沒有點(diǎn)明時間,從情理說大約是在夜晚。在萬籟俱寂中,聽那“音響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籠蓋而下的感覺吧。這感覺在詩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傳說他為齊君戰(zhàn)死,妻子悲慟于“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崔豹《古今注》)。而今,詩人所聽到的高樓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頹杞都之悲,故以之為喻。全詩至此,方著一“悲”字,頓使高樓聽曲的虛境,蒙上了一片凄涼的氛圍。那哀哀弦歌于高處的“歌者”是誰,詩人既在樓下,當(dāng)然無從得見;對于讀者來說,便始終是一個未揭之謎。不過有一點(diǎn)是清楚的:詩中將其比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 下面四句,緊接著進(jìn)一步對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等方面變化進(jìn)行了描寫,刻畫出了一種空靈縹渺,疾徐有致,低徊變化,清婉悠揚(yáng)的音樂效果?!扒迳屉S風(fēng)發(fā),中曲正徘徊?!薄吧獭甭暻迩卸岸鄠?,當(dāng)其隨風(fēng)飄發(fā)之際,聽去該是無限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回,大約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灘”、“冰泉冷澀弦凝絕”之境。接著是鏗然“一彈”,琴歌頓歇,只聽到聲聲嘆息,從高高的樓窗傳出?!耙粡椩偃龂@,慷慨有余哀”:在這陣陣的嘆息聲中,正有幾多壓抑難伸的慷慨之情,追著消散而逝的琴韻回旋!這四句著力描摹琴聲,全從聽者耳中寫出。但“摹寫聲音,正摹寫其人也”。讀者從那琴韻和“嘆”息聲中,能隱隱約約,“看見”一位蹙眉不語、撫琴墮淚的“絕代佳人”的身影。 第三層(13-16)句,寫詩人對樓中“歌者”的無限同情,愿意成為她的知音,并與她比翼高飛,同她一道逃出樊籠,飛向自由快樂幸福的新天地。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這里并不是說詩人對歌者弦歌聲中表現(xiàn)出來的痛苦不同情,而是為了強(qiáng)調(diào)對其內(nèi)心真正的痛苦—“知音稀”的哀傷而故意反說罷了。這兩句,既是全詩的一個轉(zhuǎn)折,也是整首詩的點(diǎn)題之筆。 “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樓中的“歌者”通過她的弦歌聲所表達(dá)出來的內(nèi)心抑郁不平的痛苦之情,已深深地打動了詩人,引起了詩人內(nèi)心強(qiáng)烈的共鳴:愿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jié)伴高飛,去遨游那無限廣闊的藍(lán)天長云!正如“西北有高樓”的景象,全是詩人托化的虛境一樣;人們自然明白:就是這“弦歌”高樓的佳人,也還是出于詩人的虛擬,那佳人實(shí)在正是詩人自己——他無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寫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罷了。不過,悲憤的詩人在“撫衷徘徊”之中會生此奇思:不僅把自身托化為高樓的“歌者”,而且又從自身化出另一位“聽者”,作為高樓佳人的“知音”聊相慰藉——透過詩面上的終于得遇“知音”、奮翅“高飛”,人們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種“四顧無侶”、自歌自聽的無邊寂寞和傷情。詩人的內(nèi)心痛苦,正借助于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現(xiàn)得分外悱惻和震顫人心。難怪乎吳淇說《古詩十九首》中,“惟此首最為悲酸?!?/span> 古詩學(xué)堂改版了。改版后的欄目如下: 【經(jīng)典賞析】這是我們的招牌菜,選詩必須經(jīng)典,賞析必須精到。 【逢考必勝】這是中學(xué)生必讀版塊,每天做一些真題、模擬題,中高考關(guān)于詩詞的30-50分唾手可得。 【詩詞密碼】既是學(xué)生必須掌握、也是詩詞愛好者最為關(guān)注的文學(xué)常識和詩詞例話。 【名人軼事】本微信最好看的版塊,詩人傳奇、唐詩內(nèi)幕盡錄于此。 【中華國粹】這里是國粹大觀園,將國學(xué)、古建、國畫、戲曲、中醫(yī)等一網(wǎng)打盡。 【我為詩狂】當(dāng)代名人與古詩詞、我輩凡人與古詩詞,兩者之間不得不說的情緣。 【名家講堂】歡迎各論壇、各詩群名師積極投稿、開課及發(fā)表講義、詩評,這是對你及你的論壇、詩群的活廣告。同時可直接鏈接你們的群或者論壇。 【中華詩群】詩群人物、詩群喜報、詩群活動、詩群擂臺賽、詩群招生廣告等。歡迎各詩群投稿。 投稿請發(fā)郵箱:chuh@sznews.com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通過右上角的按鈕分享給您的朋友們。若想關(guān)注本微信,點(diǎn)擊標(biāo)題下面藍(lán)色字體的“古詩學(xué)堂”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