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步驟】 ①勾勒傳主人生事件; ②由事件推知傳主的性格及品質; ③尋找和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 ④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⑤探究人生價值好時代精神。 【表現(xiàn)手法】 熟記各種人稱運用、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行文結構、表現(xiàn)手法、語言運用的特征及其作用。 1、人稱運用類 可以針對某一人稱的運用命題,也可以針對行文中人稱的變化命題,或者針對稱謂的變化命題。 (1)確認人稱的運用或變化。 (2)了解每一種人稱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如下表: 第一人稱:便于直接抒情 第二人稱:呼告抒情更強烈感人 第三人稱: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由 2、表達方式類 一般針對段落或篇章中具體的表達方式命題。 (1)確認指定語段所用的具體的表達方式。 (2)明確五種表達(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中具體分類及作用,以便答題時明確方向。 如下表:
表達方式
肖像描寫
渲染
動作描寫
語言描寫
心理描寫
景物描寫
白描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托物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描寫的角度: 人物角度:正面描寫(語言、動作、肖像、心理)、側面描寫(他人之口、環(huán)境烘托) 景物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動靜結合(以動寫靜);細描和白描; 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3)確定所指定語段運用何種表達方式,結合文章具體分析。 看各種表達方式是否運用自如,靈活多變;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言事說理服務的; 3、修辭方法類 文中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反語、夸張、排比等)創(chuàng)造出什么樣的意境,表達效果如何等等。 修辭方法類答題方法: 第一、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首先要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并結合概念及文段解釋為什么是這種修辭手法。 第二、明確這種修辭手法的作用,即創(chuàng)造出什么樣的意境。一般說來,描繪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使描寫對象生動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張、擬人;結構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突出強調,主要有對偶、排比、反復;表達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為增強語氣,主要有反問和設問。在具體運用中又有些細微的差別,《考試大綱》所規(guī)定的八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比喻:生動形象,化無形為有形 夸張:表達感情更強烈 擬人:表達親切,有情趣 對偶:整齊,有節(jié)奏感 排比:一氣呵成,突出強調 反復:緊湊,有氣勢,表達效果強烈 反問:表達鮮明,起強化作用 設問:突出強調 第三、確認修辭手法,結合語句內(nèi)容分析其具體作用(情感、主題)。 4、行文結構類 (1)段落行文中的位置及作用(一般從內(nèi)容和結構兩個方面入手)。 開頭段:統(tǒng)攝全篇,領起下文,渲染氣氛,奠定基調 過渡段:承上啟下(或啟下) 結尾段:呼應前文,深化升華主旨,卒章顯志 (2)選材組材:材料和中心的關系、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結構安排:行文線索的貫穿 (3)內(nèi)容上結合文章具體分析。思考角度: ①勾連上下文的線索作用;②對內(nèi)容的充實作用; ③主旨的深化升華作用;④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5、表現(xiàn)手法類 (1)確認所用表現(xiàn)手法。 (2)明確常見表現(xiàn)手法的作用。如下表:
象征
揚抑
對比 聯(lián)想想象 浪漫色彩 寫實手法 側面襯托(烘托、烘云托月): A、正襯:用與所描繪對象性質、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襯托,以突出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的特點。(一般也可就稱之為襯托) B、反襯:用與所描繪對象性質、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襯托,以突出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的特點。 (3)明確所用表現(xiàn)手法并結合文句內(nèi)容作答。 6、語言運用類 看語言是否準確、簡練、生動、形象;具有怎樣獨特的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實、自然、口語化、簡潔明快、委婉含蓄、寓莊于諧、尖銳直露、冷峻深沉、熱情澎湃、生動形象、有地方特色、富于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給讀者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命題規(guī)律】 從07、08、09、10、11五年的高中課改試驗區(qū)的語文試卷看,涉及傳記文本閱讀考查的有18套: 2011年有包括海南、寧夏卷的全國新課標卷《下筆不覺師造化》、廣東卷《梁宗岱①先生》、福建卷《朱啟鈐:“被抹掉的奠基人”》、遼寧卷《數(shù)學奇才華羅庚》、湖北卷《才子趙樹理》共5套。 2010年有包括海南、寧夏卷的全國新課標卷《雜交水稻之父》、遼寧卷《黃遵憲的外交活動》共2套。 2009年有海南、寧夏卷《尋找教育的曙光》、江蘇卷《畫家黃永厚》、廣東卷《黃侃先生二三事》、福建卷《寂靜錢鐘書》、遼寧卷《達爾文的拖延》共5套。 2008年有海南、寧夏卷《盛宣懷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山東卷《我所認識的梁漱溟》、江蘇卷《晚清學人楊守敬》、江西卷《朦朧的敬慕》共4套。 2007年有海南、寧夏卷《葉圣陶在四川》、湖南卷《憶劉半農(nóng)君》共2套。 2006年有高考上海卷《世紀之星隕落》共1套。 2005年湖南卷《貝多芬:一個巨人》共1套。 從考題的選材看,字數(shù)少則800多字,多則1200來字,大都經(jīng)過了命題者的刪節(jié)改造。 考查題型主要題型有選擇題和簡答題(海南、寧夏卷連續(xù)五年采用選擇與簡答題并用的方式,其余則一律采用簡答題型)。 從題量和賦分看,設題一般為4題共25分,題型為客觀與主觀并重。 傳記文本進入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考查的范圍,將使語文試卷更具有人文性。 【考查切入角度】 1.寫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語句中所要表達的含意。 (2)理清作品陳述的基本事實,把握傳主的人生經(jīng)歷。 (3)把握傳主的形象,概括傳主的精神品質。 2.怎么寫和為什么這樣寫 把握文章結構,分析傳記的語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 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對作者所持的觀點和藝術處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解題原則】 總原則:觀點是作者的(探究題除外),答案在原文中。 基本原則: (1)“還原”原則:現(xiàn)代文閱讀是“還原”閱讀,解題時要遵循“還原”原則。要求還原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觀念,盡可能用原文字詞表達;一般答案都能從文章中找到現(xiàn)成依據(jù)。 (2)“由已知求未知”原則:其已知有二,一是題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題干所在文段的語境。若將題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視為橫坐標,將題干詞句在文中的語境可能意義視為縱坐標系,可以建立一個坐標系,只有從語境與字面意思兩方面鎖定,才能保證正確地求解。 (3)“語境”原則:語境是答題的思維背景,要牢記“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4)“點面結合”原則:在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中從點入手,面上把握,點面結合,看懂文章,審清題目,掌握答題技巧,還是能夠拿到必得分數(shù)的。 【解題技巧】 (1)理清傳記陳述的基本事實。 傳記一般采用順敘的寫法。以時間流變?yōu)榫€索,勾勒傳主的基本生命歷程,概括性地描繪出較為完整的人物形象。傳記涉獵傳主的事實雖多,但這些內(nèi)容全部編制在時間的年輪之中,組合在傳主生命的轉變之中。因此,對顯示傳主重要生平事件、命運轉折、至關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動的那些時間,應重點標示出來,這樣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脈絡,把握傳主的主要生命歷程。在梳理主要事件時,要抓時間標志詞,抓地點以及相應發(fā)生的事件,運用合并同類項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2)把握傳主形象。 首先,從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xiàn)來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細節(jié)描寫)。閱讀傳記時要學會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細節(jié),并對這些細節(jié)加以仔細思考。例如,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什么,它與整個事件之間是什么關系,它在事件或傳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精神特質等。 其次,從傳主與時代、傳主與他人的關系來把握傳主形象。“傳主與時代”和“傳主與他人”是理解傳記的經(jīng)緯??傊?lián)系傳主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根據(jù)作品所陳述的與社會進程以及傳主個人成長相關的重要事實,了解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jié),把傳主彰顯出來加以理解。 (3)把握文章結構。 這部分主要考查開頭、中間、結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 應注意區(qū)分開進行分析,如:A.開頭、中間、結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從內(nèi)容與形式兩個角度分兩個步驟進行分析。B.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應該考慮以下思路: a.將句子分層進行概括; b.找出其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4)分析表現(xiàn)手法。 A.選材的處理:詳略得當傳記的選材是與主題密切相關的。對中心有用的、與主題特別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內(nèi)容,需濃墨重彩地渲染,要詳細寫;與主題關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內(nèi)容,可輕描淡寫,甚至一筆帶過。 B.人物描寫方法 傳記是記載人物生平或事跡的一類記敘文體,它的表現(xiàn)手法比較接近于小說。它往往是通過對傳主的正面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jié)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等來突出表現(xiàn)傳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豐滿,栩栩如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傳記作為寫人的藝術,為了渲染人物個性,離不開記敘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最能表達人物個性的細節(jié)。不寫事件,傳記無以表現(xiàn)人物;不寫細節(jié),作者無以使人物生動起來。因此閱讀傳記需要特別關注細節(jié)描寫。作者通過對傳主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描寫,折射出傳主的思想觀點,保持傳主基本思想的整體性,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現(xiàn)出傳主的情感個性特征,使得傳主的個性豐滿而鮮活,使傳主的生命歷程更富有光彩,還可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另外,還需特別留意有些側面描寫看似與傳主無關,但卻對刻畫傳主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引用與傳主關系密切者的相關資料來突出傳主的形象,在傳記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點,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對人物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引用詩詞,可以從側面烘托和豐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傳記顯現(xiàn)出一種古樸文雅的風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強文章的活潑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讀性;引用傳主在書信、日記中的表白,可以印證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具有更為真實感人的力量。 (5)語言特色。 首先,明確傳記類別,了解不同類別傳記具有的不同特點。其次,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文本加以辨別分析。如,自傳采用第一人稱,語言或幽默調侃或自然親切,通常以記敘為主,兼有描寫抒情。他傳采用第三人稱,語言或樸實自然或文采斐然。 【解題方法】 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層次,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從正確理解句子關鍵詞語的字面意思入手。 還原法:將該句還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選文中所處的位置。 瞻前顧后法:找出題干中的相關語句在選文中的位置,從其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過渡句、關聯(lián)詞、指代詞的提示,這樣答案就能從原文中“摳”出來。 【考點解析】 根據(jù)《考綱》規(guī)定,人物傳記類文本閱讀從三個不同的能力層級:分析綜合C、鑒賞評價D、探究F考查,考點分三大類,共9個考點。 從設題的選點看,近五年高考人物傳記類文本閱讀主要立足于關鍵語句的理解、文本信息的篩選與整合、結構思路的梳理、中心意思的概括、傳主個性形象的分析、作者寫作技巧以及所表現(xiàn)出的創(chuàng)作意圖觀點態(tài)度的探究、文本的深層意蘊及其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的探究等幾個基點,較多側重文本表層信息的篩選,較少涉及深層意蘊的探究,這可能與方便評卷操作、以及傳記文本閱讀測試命題尚處探索階段等因素有關。相信隨著課改和教學研究的深入發(fā)展,高考傳記文本閱讀題的命制將在評價文本與探究文本兩方面會有更多的精彩出現(xiàn)。 【考綱解讀】 高考試卷中置于實用類文本視野下的人物傳記閱讀,復習時要做到以下“九個方面”: 一、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二、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三、分析文體基本特征、語言特色,理解表現(xiàn)手法及其效果 四、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五、評價文本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六、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七、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八、從不同層面和角度發(fā)掘文本的深層意蘊 九、探討文本中的某些重點和難點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考點訓練】 一、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綱》要求考生對人物事跡、人物精神性格及形成原因、體現(xiàn)文本觀點論點論據(jù)、某個特殊問題進行篩選和整合。能力層級C。 所謂“篩選”:即確定對象。針對題干要求及其提供的信息,對照語言材料進行搜索閱讀,查找題干信息與語言材料信息對應的信息源。 所謂“整合”:即調整組合所選信息。把篩選出來的有用材料按要求分類,用準確的語言把加工過的信息進行描述或總結概述。 所謂“信息”:即文本中最重要的信息。包括人物事跡、人物精神性格及形成原因、體現(xiàn)文本觀點論點論據(jù)、某個特殊問題等,這些信息往往表現(xiàn)為文中現(xiàn)成的詞語、句子,或者是藏在語句里的深層含意,或者是閃爍在字里行間隱含的意義。 1、鑒賞方法: ①通讀全文,梳理出主要事件。 把握與傳主相關的重要事實,了解傳主的生活經(jīng)歷或人生軌跡; 把握傳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個性; 把握傳主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把握傳主的自我認識和評價等; 把握作者對傳主的態(tài)度與評價; 如果是評傳,要區(qū)分傳記中的敘與評,把握事件與觀點的關系。 ②要注意細節(jié)描寫。 細節(jié)特別是典型細節(jié)往往最能傳神,最能打動人,給人以深刻印象。閱讀傳記時要學會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細節(jié),并對這些細節(jié)加以仔細思考。例如,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什么,它與整個事件之間是什么關系,它在事件或傳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精神特質等。 ③注意從傳主與時代,傳主與他人的關系去把握傳主形象。 “傳主與時代”“傳主與他人”是理解傳記的經(jīng)緯。 首先要關注時代、社會、家庭背景下的傳主。要理解傳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眾多因素。 其次,要理解關系網(wǎng)中的傳主。傳主的人際交往是影響他也是組成他人生經(jīng)歷的重要方面,通過傳主與他人的關系去把握傳主是閱讀傳記的一條通道。 這類題目通常是簡答題,要注意篩選出文章的主要信息歸納出觀點,并舉出文中的具體例子加以分析論證。 2、常見命題方式: ①文章是從哪幾方面敘寫XXX的?請各舉一例。 ②文章寫出了XXX 的哪些性格特點? ③ XXX 的某方面學術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④ XXX 的主要功績是什么?請簡要論述。 ⑤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形成XXX的獨特藝術的主要因素。 3、解題思路: ①把握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 ②依據(jù)題干要求,確定信息篩選的目標、標準。 ③瀏覽全文,確定信息篩選的范圍。 ④在信息范圍內(nèi)對材料進行比較辨別,分類整理,選取關鍵詞或句子(去否定,留肯定;去修飾,留主干;去實例,留結論;去表象,留本質;分清主次,辨別有關和無關……),明確顯性信息,挖掘隱性信息。 ⑤按照考題要求,從文中擇其要點材料進行歸納,調整組合。如果是選擇題,就將有效信息與各選項進行比較,辨別各選項與文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進而做出選擇。如果是表述題,就要按照題目的要求摘出、調整、組合文中的有效信息,按照題目的規(guī)定寫出答案。 總之,要抓住文章的敘事和描寫中所充分展現(xiàn)出來的人物的個性。對文章中寫得生動傳神的片斷,要反復地誦讀、深入體會,把握傳主復雜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質。 對一些時間性比較強的人物傳記,可以采取列表格的形式,來達到條理明晰的效果。 關注傳主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jié)。典型事件往往是傳主一生的關鍵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過,而且可以顯示有關的歷史進程及特點,有利于讀者把握文章的重點,理清其人生發(fā)展的脈絡;富有特性的細節(jié)描寫猶如人體之血肉,能使傳主的形象更加豐滿,能幫助讀者更準確地了解傳主的性格、理想。同時,關注這些還可以引發(fā)讀者的思索,使之從中獲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4、典例分析: ①對人物事跡的篩選概括 2009年廣東卷《黃侃先生二三事》:文章是從哪幾方面敘寫黃侃的?請各舉一例。(4分) ②對人物精神性格及形成原因的篩選 2011年廣東卷《梁宗岱先生》第20題:④⑤⑥三段文字寫出了梁宗岱在文學活動中的哪些性格特點?(5分) 2011年遼寧卷《數(shù)學奇才華羅庚》第3題:華羅庚的數(shù)學教學具有什么樣的特點?請簡要說明(6分) 2010年遼寧卷《黃遵憲的外交活動》第2題:黃遵憲所指撰《日本國志》一書具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6分) 2009年廣東卷《黃侃先生二三事》第20題:按照第⑦段中黃侃的說法,中國學問有什么特點,應當采取怎樣的治學態(tài)度,應當做出怎樣的貢獻?(用自己的話回答)(5分) 2009年江蘇卷《畫家黃永厚》:從全文看,黃永厚的“冰炭同爐”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6分) ③對體現(xiàn)文本觀點論點論據(jù)的篩選 2010年全國新課標卷《雜交水稻之父》:盡管被國際同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內(nèi)心卻“不由得黯然掠過一絲淡淡的悲哀”。這是為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2010年全國新課標卷《雜交水稻之父》:有人說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飛了”,他是“白費心血”,袁隆平卻認為這種看法是“見識短淺”。為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2008年全國高考(海南、寧夏卷)《盛宣懷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第16題:盛宣懷在創(chuàng)辦北洋大學堂時提出了哪些主張?反映了他什么樣的教育思想?(6分) 2008年江蘇卷《晚清學人楊守敬》第18題:從文中看,哪幾件事對楊守敬的學術生涯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6分) 2008年山東卷《我所認識的梁漱溟》:文章第二段說“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會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這樣評說梁漱溟的具體理由是什么?(4分) ④對某個特殊問題進行篩選 2011年全國卷(寧夏、海南卷)《下筆不覺師造化》:黃賓虹一生繪畫藝術的大進展,多發(fā)生在他的隱居時期。這是什么原因?請簡要分析。(6分) 2011年全國卷(寧夏、海南卷)《下筆不覺師造化》:黃賓虹作畫時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擺在案頭?請簡要分析。(6分) 2011年遼寧卷《數(shù)學奇才華羅庚》:)從解析數(shù)論中“漫”出來是華羅庚一生研究數(shù)學的得意之筆,這是什么原因?請簡要分析(6分) 2009年遼寧卷《達爾文的拖延》:在作者看來,達爾文21年后才發(fā)表他的進化理論,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二、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考綱》要求考生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C。 1、鑒賞方法: 能梳理傳記的結構層次,把握敘事線索,區(qū)分主次、詳略、疏密、繁簡;能概括傳記的主題思想。 把握文章結構:指對材料的組織和安排的方法。有兩種情況:一是作者根據(jù)不同文體的布局謀篇,一是指語段內(nèi)部的層次。結構是思路的具體表現(xiàn),思路是結構安排的依據(jù)和理由。 概括中心意思:既有對某一段落或某些段落思想內(nèi)容的歸納,也有對全篇中心意思的概括。 2、常見命題方式: ①傳主是張三,為何傳記中多處提到李四? ②某段文字有何作用? 3、解題思路: “把握文章結構”的解答技巧: ①從形式方面分析:掌握不同文體文章所具有的不同結構規(guī)律。 記敘文常以時間、空間、情景、邏輯等順序安排層次; 議論文常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來安排層次; 說明文常采用并列式或“總-分-總”式來安排層次。 在具體操作中,重視具有前后銜接、勾連、照應作用的語言標志,重視有區(qū)分層次作用的標點符號,對我們把握文章結構會有幫助。 ②從內(nèi)容方面分析:可以根據(jù)段意、句意歸類。一篇文章由若干段落組成,一個語段由許多句子組成,準確把握其間的意義關系,將他們分別歸于幾個意義點中,根據(jù)其聯(lián)結的緊密程度,從意義疏松處斷開。要特別關注體現(xiàn)思路的重要語句。 文章中的中心句、提挈句、過渡句和收束句,在文章中可以起到點明中心、領起下文、承上啟下、收束全文等作用。依靠它們,有時便能很容易地弄清楚某些層次的開頭和結尾的起止。 “概括中心意思”的解答技巧: ①抓住文段的中心句,這些句子一般在首句和尾句的位置上。 ②思考關鍵句,它雖未直接說明中心意思,但已經(jīng)流露出一定傾向,對揭示中心有直接作用。 ③注意過渡句,有些句子不僅概括了前文的要點,也指出了下文的要點。 ④對于沒有中心的語段,要分析語句之間的關系,把握其內(nèi)容重心。 ⑤歸納概括要把握整體,從全文出發(fā)。 4、典例分析: 2011年(福建卷)《朱啟鈐:“被抹掉的奠基人”》:文章多處提到梁思成,這對寫朱啟鈐有什么作用?請選一例作簡要分析。(4分) 2008年山東卷《我所認識的梁漱溟》:文章第四段寫到了梁漱溟父親自殺身亡,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三、分析文體基本特征、語言特色,理解表現(xiàn)手法及其效果 《考綱》要求考生分析文體基本特征、分析語言特色,理解表現(xiàn)手法及其效果。能力層級C。 作者刻劃傳主形象,往往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寄寓著自己的情感傾向,為此,傳記作者會精心選材布局,并運用恰當?shù)谋憩F(xiàn)手法、修辭技巧、語言藝術。 在表達方式上,傳記一般以記敘為主,兼用描寫、抒情和議論; 在表現(xiàn)手法上,傳記一般會用到首尾照應、正側相映、詳略得當、敘議結合、對比襯托、環(huán)境渲染、細節(jié)勾勒等手法; 在修辭運用上,傳記常會用到引用、對比、比喻等方法。 閱讀傳記,應分析作品的結構特點、語言特色、表現(xiàn)手法與修辭技巧,從而明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 1、鑒賞方法: ①首先明確傳記類別,了解不同類別傳記具有的不同特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文本加以辨別分析。自傳采用第一人稱,語言或自然親切或幽默調侃,通常以記敘為主,兼有描寫抒情。 他傳采用第三人稱,語言或樸實自然或文采斐然。 ②精讀全文,能分析傳記文本的敘事語調(敘述者的感情傾向)及其在語言表達的風格,品味其寫人、敘事、抒情、議論等方面的技巧運用,揣摩其遣詞造句的特點。 ③了解傳記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結合文本加以判斷分析。 細讀全文,能分析傳記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所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能分析傳記選材組材的特點與用意。 傳記采用的表現(xiàn)手法與一般記敘文相似: 從結構章法上看有單線推進、有雙線并行、有首尾照應、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 從描寫技法看有對照、襯托、象征、渲染、場面描寫和細節(jié)勾勒等; 從修辭手法看,有引用、比喻等等。引用是傳記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如引用傳主在書信、日記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證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具有更為真實感人的力量。 這類題目通常是簡答題。 2、常見命題方式: ①請分別指出文中畫線部分所用的修辭手法,并具體說明這些修辭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 ②分析文章語言運用上的特點。 ③舉例分析文中人物的語言有哪些特色。 3、解題思路: 通過分析作品的選材和組材、表現(xiàn)手法、修辭技巧、語言特色等藝術形式,了解作者這樣處理的意圖。 體會傳記褒貶鮮明、文采斐然的語言特色,吸收有用的表達方式。 人物傳記主要運用敘述、議論、抒情性的語言來說明社會事實、名人事跡、國計民生等內(nèi)容,彰顯的是作品的社會實用價值。 品味語言特色的技法: ①體會、琢磨和分析該作品的語言是否簡潔、生動、傳神、得體,是諷刺還是幽默、詼諧或是莊重、含蓄還是深沉的風格,將這種語言風格與文章的主旨聯(lián)系起來考慮。如:描寫如見其人、如聽其聲,讀者有身臨其境的藝術效果。人物語言個性化,顯示了人物性格。 ②要注意把相關詞語放入語境中,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要特別注意語句深沉含義的挖掘,要能依據(jù)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讀出言外之意。 ③在具體鑒賞語言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鑒賞: 遣詞造句(如:用詞、句式,疊字疊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的運用,整句散句、長句短句等);語言風格(如:朱自清自然淡雅、用工筆寫意蘊;周作人平和沖淡,用淡筆寫濃情;魯迅蒼勁雄健,剛健之中見哲思等); 語體角度(如:書面語與口語、普通用語與專業(yè)術語等)。 ④熟知各種修辭手法及其修辭功能,在鑒賞中能靈活運用。 分析語言特色的解答技巧: ①從語義和句式的特點入手。句子中的關鍵詞所包含的情感、態(tài)度等,整句與散句、推測與肯定、議論與抒情、祈使與反問等特殊句式,往往有著不同一般的表現(xiàn)力。這些是分析語言的切入點。 ②從修辭的角度體會。修辭一般是用來加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的,抓住修辭特點,就更能從語言的表達效果上加以體味。 ③從語言的風格上加以揣摩。相對而言,語言的風格有含蓄與明快、文雅與通俗、生動與平實、富麗與素雅、簡潔與繁盛等,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分析,體會其效果和特色。 4、典例分析: 2011年(廣東卷)《梁宗岱①先生》:請分別指出文中③④段畫線部分所用的修辭手法,并具體說明這些修辭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4分) (1)他走路比汽車或者比飛機還快。(2分) (2)對于他,辯論簡直是練武術,手、腿、頭、眼、身一齊參加。(2分) 四、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考綱》要求考生對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進行評價。能力層級D。 1、鑒賞方法: 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包括以下三點: ①傳記文本的觀點和傾向: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傾向。 閱讀傳記,要抓住文本中的議論或評論的文字,把握作者的對傳主的評價和情感傾向,體會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②傳主的觀點:梳理具體事件、場景、細節(jié),把握傳主的思想立場、政治主張或藝術觀點等。 傳記是寫人的藝術,事件和細節(jié)是傳記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對傳主的態(tài)度和情感離不開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最能表達人物個性的細節(jié)的描寫,評價時要善于從梳理具體事件、場景、細節(jié)入手,由表及里,去蕪存菁,把握其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③文中其他人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傾向。 評價時,必須認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傾向,能找出他們支持自己觀點的相應材料,分析其邏輯推理的科學性,然后作出自己的合理判斷。 2、常見命題方式: ①如何理解某段中畫線部分的內(nèi)容?請結合全文回答。 ②“班門弄斧”、“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廣泛影響并流傳至今的熟語,華羅庚卻從另一個角度翻出新意。對此,你認為華羅庚的改動有沒有道理?請談談你的看法。 3、解題思路: ①準確判斷 對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必須作出客觀周全的判斷,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主次顛倒,更不能主觀臆斷。 ②獨立思考 在對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有了正確認識之后,可參照自己對真、善、美的評判標準,對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進行分析判斷。分析判斷時,只要結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及生活積累,自然就容易形成具有個性色彩的評價。而那些離開了自身的體悟和感知,離開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分析評價,往往是體現(xiàn)不出“獨立”評判的。 ③尊重公德,尊重事實 對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做出“獨立”的評價,就是允許評價具有個性色彩。然而,必須明確,“獨立”的評價,絕不是單純地從自身的興趣愛好出發(fā),隨意褒貶,個性化評價也必須是以尊重社會公德為前提的。其次,評價必須建立在對文本充分認知的基礎之上,才可以做到“負責任”。 ④拓展思路,追求深刻 對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進行判斷和評價,可以把它與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聯(lián)系起來思考;也可以運用知人論世的思想方法,對其作出客觀的歷史性的評價;還可以把文本的觀點和傾向與社會現(xiàn)實或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結合起來,作出動態(tài)的現(xiàn)實主義的評價。這樣就可以使自己的評價具有“一定深度”了。 4、典例分析: 2011年(廣東卷)《梁宗岱①先生》: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畫線部分的內(nèi)容?請結合全文回答。(6分) 2011年(遼寧卷)《數(shù)學奇才華羅庚》:“班門弄斧”、“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廣泛影響并流傳至今的熟語,華羅庚卻從另一個角度翻出新意。對此,你認為華羅庚的改動有沒有道理?請談談你的看法。(8分) 2007年全國高考(海南、寧夏卷)《葉圣陶在四川》:葉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馬,襟懷孺子?!眮碜悦?。依據(jù)傳記內(nèi)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葉圣陶的“孺子?!苯髴选U埡喴撌?。(8分) 五、評價文本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考綱》要求考生評價文本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能力層級F。 1、鑒賞方法: 所謂“社會價值”,指的是文本能對社會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 所謂“影響”卻既可能是積極的影響,也可能是消極的影響,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閱讀傳記,要理解作者塑造傳主的意圖,這是評價文本社會價值和影響的一個入口。傳主一般是對國家或人類作出重大貢獻或有重大影響的人,閱讀時,應結合傳主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把握作品所陳述的與社會進程以及傳主個人事業(yè)及心路歷程的重要事實,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jié),對影響傳主成長的各種因素做出符合實際的分析和客觀的評價,從而揭示出傳主的典型社會意義和影響。 一個人的成長不可能完全取決于內(nèi)因,他的個性、思想的形成必定會受到所處的特定時代及其成長環(huán)境等外因的影響,了解這些重要事實可以使我們對傳主成長的各種因素做出符合實際的分析,以便更立體地了解人物,對其思想、品格及功過做出客觀公允的評價。 2、常見命題方式: ①從文中看,XXX的主要功績是什么?請簡要論述。 ②作為一篇評傳性文章,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認識”XXX的?這樣寫對你的寫作有何啟示? 3、解題思路: ①正確解讀文本,辨清立場觀點。 比如說,一部傳記既包括傳主的個性立場,又含有作者的態(tài)度立場,這兩者有時可能是相同的、相近的,但有時也可能是相異的、相反的。因此,一部傳記所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與影響,也是由這兩個方面共同完成的。 ②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上下左右立體考察。 比如,在對傳記本身的情感態(tài)度有了客觀的認識之后,就必須把傳主與作者的立場態(tài)度放到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去考察,不僅要看到傳記在過去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客觀價值,還應看到傳記在今天乃至將來可能具有的潛在價值。此外,應在能看到傳記積極作用的同時,還要看到傳記可能存在著的負面效應。一般來說,要把傳主放到他成長的具體環(huán)境中去加以考察,二八傳者放在其作傳時的歷史時代中,通過其對傳主材料的取舍、加工、評價、判斷去衡量、考察其人。 ③提出自己的獨到觀點,進行合理規(guī)范地闡述。 在獲得以上認識的基礎上,還必須對這些認識進行提煉整合,提出自己的獨到觀點。一個文本存在的社會價值和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應該是多方面的,有主有次。分析評價時應盡量取主舍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既不明智,也不可能。 4、典例分析: 2010年遼寧卷《黃遵憲的外交活動》:從文中看,作為清政府駐新加坡總領事,黃遵憲的主要功績是什么?請簡要論述。(6分) 2008年高考山東卷《我所認識的梁漱溟》:作為一篇評傳性文章,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認識”梁漱溟的?這樣寫對你的寫作有何啟示?()(6分) 六、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考綱》要求考生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層級F。 1、鑒賞方法: “文本的某種特色”主要落實于文本的思想感情、文本風格、語言特色、設問技巧、特殊事例的選用及作用等方面。 “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首先要能指出這種特色,然后聯(lián)系文章說一說文章為什么要營造這種特色,還要進一步指出這種特色的好處、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就更好。 傳記屬于紀實性作品,紀實性要求傳記記述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準確的、真實的,不允許有任何夸張與虛構。但歷史的真實,只能是相對的真實,任何已經(jīng)成為過去的歷史是不可能全面復現(xiàn)的,任何對歷史的敘述,也只能是相對真實的描述。因此,傳記允許作者對個別細節(jié)、某些場景進行符合時代環(huán)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豐富、生動地描繪人物,凸現(xiàn)人物特性。了解了傳記作品的這些特點,就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欣賞、品味傳記作品真實性與文學性相結合、哲理性與形象性相結合、思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所產(chǎn)生的魅力,賞析傳記中的想象藝術,多角度地培養(yǎng)自己的鑒賞能力。 2、常見命題方式: ①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結合文中畫線的①②兩處分別加以賞析。 ②本文細節(jié)描寫十分精彩,請舉兩例加以評析。 ③作者引用XXX的歷史事實,在上下文的作用是什么? 3、解題思路: ①選定目標 所謂“選定目標”,就是在通覽文本的基礎上,選擇一個思考、判斷的對象。這個對象必須確實是屬于該文本的特色之一,同時要保證自己對這個被選定的對象確實是很有感覺的。它可能是材料的選擇,可能是主題的提煉,可能是謀篇布局,可能是遣詞造句,可能是評傳結合,可能是細節(jié)描寫,可能是引用,可能是側面描寫,可能是詩化語言,可能是首尾照應等。 ②確認特色 選定了該文本的特色后,就必須結合文本所選定的“某一特點”進行必要的分析闡述,讓人信服這的確是文本的特色所在。 ③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的形成,可以從兩個方面實現(xiàn):一個方面是把文本的某些特色與文本的其它方面聯(lián)系起來考察。因為文章的各個方面和部分之間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這一特色必然會對其它特色的形成帶來影響;再一個方面是在看到其積極的一面的同時也看到它可能存在的不足。 4、典例分析: 2011年湖北卷《才子趙樹理》: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結合文中畫線的①②兩處分別加以賞析。(4分) 2011年湖北卷《才子趙樹理》:本文細節(jié)描寫十分精彩,請舉兩例加以評析。(6分) 七、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考綱》要求考生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力層級F。 1、鑒賞方法: 人生價值:指人基于一定的人生觀對人生的意義所持的判斷,集中體現(xiàn)在一個人對人生的感悟和理解上,是人生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tǒng)一。 時代精神:指特定時代的人們呈現(xiàn)的共同的社會心理和精神風貌。多指一個時代的人們在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中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風貌和優(yōu)良品質。 文本是對一定時代社會生活的反映,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是社會生活的本質內(nèi)涵。 只有深刻地認識傳主的成長經(jīng)歷并感悟其心路歷程,注重分析傳主的先天稟賦和后天環(huán)境、志向和命運、奮斗和機遇、挫折和成功、事業(yè)和愛情等諸多因素對其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才能在評價傳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氣質、成就等方面的同時,從中汲取精神養(yǎng)料,獲得有益的啟示,豐富人生經(jīng)驗,形成主動規(guī)劃人生的意識和能力。 針對探究性試題,要了解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jié),能分辨所陳述的客觀事實與作者個人所持見解、觀點之間的區(qū)別及聯(lián)系;理解傳記作者對傳主及有關事實所作的分析和評價;通過具體分析和深入思考,能對影響傳主成長的各種因素作出符合實際的分析,對其思想、品格及功過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對人物的成長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和感悟,能正確認識先天稟賦和后天環(huán)境、志向和命運、奮斗和機遇、挫折和成功、事業(yè)和愛情等各種關系對于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對傳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氣質、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態(tài)度作出自己的評論;要在閱讀中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能夠汲取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從正反兩個方面接受有益的啟示,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與判斷,形成自我規(guī)劃人生的意識和能力;要在整體感知文章的基礎上大膽質疑,品味選文的寫作方法、語言文字、思想情感、謀篇布局等等,如:這篇文章在寫法、語言、形象方面有什么特點?如何評價某個人物?對文中的哪些觀點贊成或不贊成,為什么?不同人物、文本對某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如何評價? 2、常見命題方式: ①盡管XXX和XXX都是一代宗師,但二人的人生態(tài)度、對金錢的看法以及藝道旨趣卻大相徑庭。這給你什么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②結合文本,請你就對“同行”、“尊嚴”、“友誼”三個方面的理解,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③在當時的形勢下,外交談判應該堅持“誠懇”、“堅貞”、“含忍”三項原則,請選擇其中一項,并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3、解題思路: ①善于捕捉主要材料 無論是探討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還是探討文本反映的時代精神,都必須從文本的材料出發(fā),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傳主或傳者精神實質的那些材料進行分析,只有抓住了這些主要的材料所做的分析探討才具有典型性和說服力,萬不可以在無關緊要的枝節(jié)性的材料上大做文章。依賴枝節(jié)性材料所作出來的結論,是不能代表文本的主體意思的,因此也是偏頗的。 ②善于分析提煉概括 這里的分析提煉概括有兩個方面,一是在捕捉到文本的主要材料之后,要善于對占有的材料進行細密周到的分析,對其中蘊含著的人生價值和體現(xiàn)出來的時代精神進行發(fā)掘整理。另一方面是指要善于對“時代精神”進行分析提煉,不管是文本產(chǎn)生的那個時代,還是我們所處的時代,都是紛紜而復雜的,“時代精神”到底是什么,要善于在紛紜復雜的事實中概括抽象出來,如果不能準確地提煉出“時代精神”就不可能完成對文本所反映的“時代精神”探究,因為離開了對歷史或現(xiàn)實的所反映的“時代精神”的正確認知,對文本進行這方面的探究時就沒有合適的參照對象,自然就很難獲得正確的探討結論。 ③善于做個性化解讀 既然是探究,其探究結論也應該是富有個性色彩的。一切要從文本的材料出發(fā),要從社會存在的事實出發(fā),但這絕對不是要我們做材料或社會存在的奴隸,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審視問題,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問題,用自己的語言去表述問題。有這樣一句話,叫做“新聞天天發(fā)生,視覺有所不同”就是說同樣的材料,因為我們采用不同的審視角度,不同的分析方法,就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來。所以,做這類探究性的思考題,就更需要具有根性色彩。 4、典例分析: 2011年全國卷(寧夏、海南卷)《下筆不覺師造化》:盡管黃賓虹和張大千都是一代宗師,但二人的人生態(tài)度、對金錢的看法以及藝道旨趣卻大相徑庭。這給你什么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2010年全國新課標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斯瓦米納森是同行,可他們一見面就為尊嚴“打了一仗”,最終又成為朋友,而且認為彼此的友誼“將更加長久”。請你就對“同行”、“尊嚴”、“友誼”三個方面的理解,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2010年遼寧卷《黃遵憲的外交活動》 :黃遵憲認為,在當時的形勢下,外交談判應該堅持“誠懇”、“堅貞”、“含忍”三項原則,請選擇其中一項,并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2009年福建卷《寂靜錢鐘書》:文章的結尾說:“這個時代再也沒有了錢鐘書,但,是不是也因為這個時代不再寂靜?”請結合全文,探究時代的“寂靜”與產(chǎn)生錢鐘書這樣的大師之間的關系。(6分) 八、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掘文本的深層意蘊 《考綱》要求考生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掘文本的深層意蘊。能力層級F。 1、鑒賞方法: 不同角度:指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當事人的角度、旁觀者的角度等等。 不同層面:指文本可達到的層次,如深層、淺層、實用層面、美學層面、哲學層面;可能涉及的范疇,如政治、經(jīng)濟、科學、文化、風俗、娛樂、藝術等。 發(fā)掘文本的深層意蘊:要從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角度揭示更多的內(nèi)容,這種探究要立足于文本而不是游離于文本。 2、常見命題方式: ①請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并談談該段在塑造XXX形象上的作用。 ②作者選取這樣的事例對刻畫人物有何作用? 3、解題思路: ①善于選擇審視角度 同樣的一部書,不同領域的讀者所獲得的認識和啟發(fā)是彼此不同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彼此的審視角度不同。比如對一部傳記,我們完全可以從社會的角度、政治的角度、教育的角度、個體人格成長與形成的角度來發(fā)掘其深層的意蘊。這就需要我們學會根據(jù)文本本身的內(nèi)容多方位的聯(lián)系,選擇那些與文本關系較緊密的方面,作為考察視點。我們確定審視角度的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可以假設自己具有多重身份,然后分別以各種不同的身份對文本進行審視,這樣就比較容易實現(xiàn)不同的角度對文本進行發(fā)掘。 ②善于進行層面切割 一般來說,對一個文本我們可以對它作字面上的解讀,這是淺層面的??梢月?lián)系自己的個人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進行解讀,這就可以獲得一些具有個性化的理解,相對來說這就深了一層??梢月?lián)系文本產(chǎn)生的時代,對文本進行解讀考查,看它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這還不夠,我們還可以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的實際,對文本進行考查,看它具有怎樣的現(xiàn)實意義。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把文本里呈現(xiàn)出來的人和事抽象化、符號化,這樣就可能獲得具有更寬廣的普遍適用的一般性意義。 ③善于有序呈現(xiàn)結果 角度與層面應該屬于兩個不同的維度,當它們彼此不發(fā)生交叉的時候,我們就分別進行表述,而且不管是對“不同的角度發(fā)掘”的呈現(xiàn),還是對“不同層面發(fā)掘”的呈現(xiàn),都要善于由淺近到縱深這樣這樣的次序排列,而且在每一條的最前面,都盡可能地運用一句綱領性的語句做一個提示。這樣就可以保證自己的陳述條理清楚,次序井然了。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論是選擇不同角度,還是確定不同層面,最好都選定三個,不要多,也不要少,這樣既可以充分地滿足“不同的要求”,又可以節(jié)省時間和筆墨。 4、典例分析: 2011年湖北卷《才子趙樹理》19.請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并談談該段在塑造趙樹理形象上的作用。(5分) 2009年廣東卷《黃侃先生二三事》:作者這樣選取事例來敘寫黃侃的寫作意圖是什么?(6分) 九、探討文本中的某些重點和難點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考綱》要求考生探討文本中的某些重點和難點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F。 1、鑒賞方法: 閱讀理解的重點和難點往往是一個文本與同類文本的不同之處,或者文本本身存在的疏漏之處,對這些難點問題探究時不僅不止于對文本的認同,而且要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進行有理有據(jù)的分析。 2、常見命題方式: ①作者為什么兩次提到某件事?請談談你的看法。(6分) ②文中說:“陶行知不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義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家?!边@句話給你什么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 3、解題思路: 對這種能力的考查大多是采用論述題或小論文的形式,做這類題,要注意處理好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 ①亮出探究對象 所謂探究對象,就是一開始就必須告訴人們你準備就哪個問題進行探究,這個問題可能是題目規(guī)定的,也可以使探究者自己確定的。不管是哪一種情形,我們都必須大致介紹這個將要探究的問題存有什么樣的“疑”或有什么“難”。讓評卷老師對我們探究的問題本身有一個大致的認識,也為下一步的探究做鋪墊。 ②表明探究意義 在亮出探究的對象之后,必須用簡潔的語言表明對該問題進行探究的意義,彰顯探究的價值所在。這一般是在小論文的寫作中才需要。 ③提出探究設想 上面的兩個環(huán)節(jié)處理好之后,緊接著就該提出自己對該問題的大致看法,并且應該以及其簡練的語言說明自己探究的路徑和憑據(jù)。 ④展示探究過程 這是整個探究過程的主體部分,在這個部分要努力地調動出自己平素的知識儲備,并盡最大地可能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與當前探究的問題建立起這樣或那樣的聯(lián)系,而后依照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順序分條逐層地展示出對探究對象進行認識的過程(有時也可以采用有主到次的排列順序),在這個展示中讓自己見解的正確性或合理性得到證明。最后還必須有一個簡練的結語,再一次申明自己的見解或認識。這一要求在論述題,尤其在小論文的寫作中需要體現(xiàn)。 4、典例分析: 2011年(福建卷)《朱啟鈐:“被抹掉的奠基人”》作者為什么兩次提到6月13日那場大雨?請談談你的看法。(6分) 2009年寧夏海南卷《尋找教育的曙光》:文中說:“陶行知不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義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家?!边@句話給你什么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 【考點訓練典型試題解析】 一、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典例分析: ①對人物事跡的篩選概括 2009年廣東卷《黃侃先生二三事》:文章是從哪幾方面敘寫黃侃的?請各舉一例。(4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題,應先依據(jù)題干要求,通讀全文,篩選出信息在原文中合理相關句子,再加以提煉。文中“志士之狂、名士之狷,當然不是黃侃的全貌,他對學術的謹嚴與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是一過渡句,由此句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文章是從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學人之嚴謹三個方面敘寫黃侃的。 ②舉例:a、志士之狂:寫題為《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的文章抨擊清廷腐敗,擁護革命浪潮。 b、名士之狷:在中央大學任教期間,從不佩戴?;铡y帶名片,穿著土氣,多次與門衛(wèi)發(fā)生沖突。 c、學人之嚴謹:所治諸書皆反復數(shù)十遍,幾乎沒有誤差,不肯輕易為文,教育學生學無止境。 ②對人物精神性格及形成原因的篩選 2011年廣東卷《梁宗岱先生》第20題:④⑤⑥三段文字寫出了梁宗岱在文學活動中的哪些性格特點?(5分) 分析:本題考查鑒賞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一般要從具體的關于人物的描寫入手,對于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以及作者對環(huán)境的一些描寫來分析人物的具體性格特征。解答本題須結合本文④⑤⑥三段文字主要在作者的敘述和評價基礎上作答。 本文選取了梁宗岱的幾個思想切面重點圍繞文學、翻譯工作來塑造傳主形象。在篩選時,我們可以就一個段落進行一個概括,一段一事是實用類文本閱讀材料的結構特點,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點來做題,那么就可以快速入題,不至于面對大篇幅的材料而亂了陣腳。 答案:①有激情(熱情);②執(zhí)著(求真、好勝);③直率(真摯);④嚴謹(認真、一絲不茍)。 2011年遼寧卷《數(shù)學奇才華羅庚》第3題:華羅庚的數(shù)學教學具有什么樣的特點?請簡要說明(6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中的信息篩選并整合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解答本題要注意理清文段內(nèi)部層次并找到答題的區(qū)間。本題涉及信息在第三段,第三段分三層,要注意提示語,從中找到關鍵信息,比如,問題“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則”,“在教學方法上,一種毛病是不少老師不愿意改作業(yè),許多題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讓學生照抄了事;另一種毛病是不愿當堂答復學生的問題,這一種態(tài)度最壞。華羅庚上課時,對學生提的任何問題總要在課堂上答復,認為這樣可以訓練學生如何去“想”。有時實在解決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訴學生,他要回去繼續(xù)想,而不是只顧面予,使問題解決得模模糊糊?!薄?b>他還講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讀書方法”。 理清層次就不會犯要點不全的錯誤,只需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整合即可。從華羅庚在數(shù)學教育中反對的問題和講到的方法即可總結出來。 答案:①不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則;②重視改作業(yè)和回答學生問題,啟發(fā)深入思考;③教給學生“從薄到厚”“從厚到薄”的讀書方法。 2010年遼寧卷《黃遵憲的外交活動》第2題:黃遵憲所指撰《日本國志》一書具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6分) 解析:本題考查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答題范圍:第一段。從第一段的敘述中進行分層概括即可得出,概括要簡明,不要照抄原文。 答案:①務從實錄、全面準確的寫作宗旨;②詳今略古、詳近略遠的編寫原則;③史論結合的編纂方法。 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2009年廣東卷《黃侃先生二三事》第20題:按照第⑦段中黃侃的說法,中國學問有什么特點,應當采取怎樣的治學態(tài)度,應當做出怎樣的貢獻?(用自己的話回答)(5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把握局部文意的能力。在第⑦段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再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回答。找出相關的句子:中國學問的特點:中國學問猶如仰山鑄銅,煮海為鹽,終無止境;治學態(tài)度: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五曰不竊;貢獻:四曰為后世負責。 答案:①中國學問的特點: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學無止境。 ②治學態(tài)度:嚴謹認真求實、不欺世盜名、有敬畏之心。 ③貢獻:治學要實事求是,要對后世負責。 2009年江蘇卷《畫家黃永厚》:從全文看,黃永厚的“冰炭同爐”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6分) 解析:實用類文本《畫家黃永厚》當是根據(jù)廣見于網(wǎng)絡的祝勇撰寫的近5000字的人物特寫《黃永厚:冰炭同爐》改編的,現(xiàn)長近800字。命題者設計的“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形成黃永厚獨特畫風的主要因素”和“從全文看,黃永厚的‘冰炭同爐’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兩題,立足點都在概括提煉信息上。 答案:①既關注現(xiàn)實、褒貶是非,又淡泊寧靜、低調處世; ②對懂畫的朋友慷慨相贈而把重金購畫者拒于門外; ③將自己對現(xiàn)實人生的態(tài)度借歷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達出來。 ③對體現(xiàn)文本觀點論點論據(jù)的篩選 2010年全國新課標卷《雜交水稻之父》:盡管被國際同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內(nèi)心卻“不由得黯然掠過一絲淡淡的悲哀”。這是為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能力。答案信息在第二段,在國外袁隆平的成果得到承認,他受到尊敬推崇;在國內(nèi)袁隆平卻被某些學術權威輕視,他的雜交水稻技術被視為不值一提的雕蟲小技。國內(nèi)外對他的態(tài)度差別,使袁隆平感到悲哀。 答案:①斯瓦米納森的推崇使他產(chǎn)生了對比聯(lián)想;②他尚未得到國內(nèi)學術界某些權威的承認;③雜交水稻技術被視為不值一提的雕蟲小技。 2010年全國新課標卷《雜交水稻之父》:有人說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飛了”,他是“白費心血”,袁隆平卻認為這種看法是“見識短淺”。為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能力。答案主要在最后一段袁隆平的回答,認真研讀,即可明了這段話包含三層意思,將這三層意思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即可。 答案:①中國雜交水稻事業(yè)的未來,需要大量超過袁隆平的人才; ②優(yōu)秀人才的成長需要廣闊的自由天地,國外一流的科研條件更有利于杰出學者的成長; ③一旦祖國有條件讓他們充分發(fā)揮作用,他們也會隨時回來。 2008年全國高考(海南、寧夏卷)《盛宣懷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第16題:盛宣懷在創(chuàng)辦北洋大學堂時提出了哪些主張?反映了他什么樣的教育思想?(6分) 解析:這道題是考查篩選并整合傳記文本關鍵信息的能力。本題包含兩個問題,前者要求列述盛宣懷的辦學主張,后者要求概括其教育思想,這要從其辦學的具體主張的分析中來檢視。 答案:從文中可知,盛宣懷給北洋大學堂訂了兩條規(guī)則:一是不不許“躐等”,即是“學無次序,淺嘗輒止”,本大學堂的學員必須循序漸進,不許中途他騖,直至完成學業(yè)。其二是要學習專門科學技術,文字語言不過是工具。反映了他“學以致用”教育思想。 2008年江蘇卷《晚清學人楊守敬》第18題:從文中看,哪幾件事對楊守敬的學術生涯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6分) 分析:本題要求梳理楊守敬青少年時代的主要經(jīng)歷,注意分析其生活環(huán)境與時代特點對他后來的學術生涯所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題干中“哪幾件事”和“重要影響”是關鍵點。 本文所寫之事很多很碎,最好列舉哪“幾件”事呢?那些出現(xiàn)在特定事件前后的點明意義的升華性句子最值得關注,如第一段中的“開始接觸乾嘉考據(jù)之學”、“研究歷史地理學的開端”,第二段中的“大大拓展了學術視野”、“學術生涯的轉折點”,第三段中的“從此絕意科舉,專注學問”。 選文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兩件事:一是聽譚大勛講授《述學》,接觸考據(jù)學;二是偶見清人《輿地圖》,借以臨摹。這是對楊守敬研究歷史地理學有重大影響的兩件事,當然,譚大勛的講授與清人《輿地圖》只是誘發(fā)其研究興趣的外因,其內(nèi)因是他“聰明好學,刻苦用功”。 選文第二自然段,寫了兩件事:一是先后六次赴京參加會試,結識了許多名流學人;二是以外交官的隨員身份在日本生活了四年,搜訪典籍,??闭浔?。京城名流學人云集的社會環(huán)境與旅日生活經(jīng)歷,使得楊守敬“大大拓展了學術視野”,其學術生涯有了重要的轉折點。選文第三自然段寫了一件事,楊守敬第七次會試失敗,從此絕意科舉,專注學問。先后七次會試失敗,使楊守敬對科舉取仕失去信心,因此將學術研究作為生活的最大追求與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 答案:(1)青年時代接觸考據(jù)學,臨摹《輿地圖》。 (2)赴京參加會試,結識了許多名流學人。 (3)在日本搜訪典籍,??闭浔尽?/p> (4)第七次會試失敗后,絕意科舉,專注學問。 2008年山東卷《我所認識的梁漱溟》:文章第二段說“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會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這樣評說梁漱溟的具體理由是什么?(4分)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案可以從第二段之中總結出來。注意題目要求——“和社會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要說出具體理由。 答案:為了表現(xiàn)有真知灼見;不只是講說學問,還將思想付之于具體行動; 為了表現(xiàn)他“平生所志都在為中國未來的發(fā)展尋出一條恰當?shù)耐緩健薄?/p> ④對某個特殊問題進行篩選 2011年全國卷(寧夏、海南卷)《下筆不覺師造化》:黃賓虹一生繪畫藝術的大進展,多發(fā)生在他的隱居時期。這是什么原因?請簡要分析。(6分)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主要來自第一段,從第一段中分層歸納,即可得到答案。要注意題干中句子在文中內(nèi)容和結構上的作用,是第一段的中心句。下面有三句話對這一句進行了闡釋,一句話一個信息點,提取主要的整合就可以了。 答案:①減少應酬雜務,生活清凈,便于深思內(nèi)省和作畫;②對江湖水光天色的寫生使他的畫風發(fā)生了突變;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夠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畫藝猛進。 2011年全國卷(寧夏、海南卷)《下筆不覺師造化》:黃賓虹作畫時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擺在案頭?請簡要分析。(6分)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作品個性化閱讀的能力。這道題的答案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以從金石文字的點畫結構以及從金石拓本認識到書畫同源對繪畫的影響思考。答題范圍:第三節(jié)。抓住上下文中的關鍵語句“更可見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筆法要旨、認識到書法、文字、金石、繪畫都是同一來源”即可總結出答案。 答案:①從金石文字的點畫結構中,他受到繪畫筆法與章法布置方面的啟發(fā);②從金石拓本認識到書畫同源,悟出畫藝回歸造化的路徑。 2011年遼寧卷《數(shù)學奇才華羅庚》:)從解析數(shù)論中“漫”出來是華羅庚一生研究數(shù)學的得意之筆,這是什么原因?請簡要分析(6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并整合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解答本題要注意理清文段中各句之間的關系,特別要留心提示性的句子。本題涉及信息在第二段,且有提示性的句子——關于他改變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說的。找到相關信息,但還必須整合,這就需要抽象、概括,這是壓縮語段的功夫。 答案:①他的數(shù)論研究已經(jīng)達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領域已無發(fā)展空間,改行使他選擇的范圍越來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數(shù)學生命煥發(fā)光彩。 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 2009年遼寧卷《達爾文的拖延》:在作者看來,達爾文21年后才發(fā)表他的進化理論,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達爾文雖然滿意自己的理論,但他的理論還需要洪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證明; ②他發(fā)現(xiàn)進化論時才29歲,那里他還沒有專業(yè)地位,擔心發(fā)表他的理論會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業(yè);③他的朝代理論實際上就是哲學上的唯物主義,而這一點會動搖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傳統(tǒng)。 二、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4、典例分析: 2011年(福建卷)《朱啟鈐:“被抹掉的奠基人”》:文章多處提到梁思成,這對寫朱啟鈐有什么作用?請選一例作簡要分析。(4分) 解析:本題考查把握文章結構的能力。文章寫梁思成顯然是用來直接或間接表現(xiàn)主人公朱啟鈐的。文中有關事例并不少,不僅要找出來,還要作簡要分析,分析時要從文章的結構方面作探究。 答案:文章通過對梁思成有關事跡的敘述,或直接或間接地寫出了朱啟鈐對我國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貢獻。 所選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文章寫記者認為改造北京舊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間接說明朱啟鈐不為人所熟知,點明題意,引出下文。 第⑤段,梁思成因《營造法式》一書而走上中國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在中國國建筑學界有很高的地位;而《營造法式》一書的發(fā)現(xiàn)者與中國營造學社的創(chuàng)始人就是朱啟鈐,這間接反映出朱啟鈐鮮為人知的貢獻,照應題目。 第⑥段,點明如果沒有朱啟鈐,就不可能在上個世紀30年代出現(xiàn)像梁思成這樣的建筑學領軍人物,直接突出朱啟鈐的貢獻。 2008年山東卷《我所認識的梁漱溟》:文章第四段寫到了梁漱溟父親自殺身亡,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對傳記文本材料安排用意的認識。文中提到梁漱溟父親自殺身亡,主要是證明梁漱溟關心國事是有家庭傳統(tǒng)的,引起梁先生格外關注文化問題,可以使讀者全面了解傳主。 答案:表明梁漱溟關心國事是有家庭傳統(tǒng)的; 是梁漱溟格外關注文化問題的原因; 使讀者對人物了解更全面。 2008年全國高考(海南、寧夏卷)《尋找教育的曙光》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運動,當這一運動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形成熱潮的時候,他開始轉向思考改造鄉(xiāng)村教育的問題了。 B.陶行知游棲霞山時遇到張大哥,發(fā)現(xiàn)他對學習《平民千字課本》幾個月就能寫信、記賬、讀報感興趣,更堅定了陶行知從事鄉(xiāng)村教育的決心。 C.陶行知希望從事鄉(xiāng)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顆“農(nóng)民甘苦化”的心,把心獻給農(nóng)民,把城里人本來認為是苦的地方變?yōu)橐庀氩坏降臉啡ぁ?/p> D.操震球寫信給陶行知,認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農(nóng)民的文化水平,促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二者須同時并進,而不是急于創(chuàng)建鄉(xiāng)村師范學校。 E.本文運用平實自然的語言,娓娓道來的生動敘述,講述陶行知從事鄉(xiāng)村教育的感人事跡,為我們再現(xiàn)一個平民教育家的光輝形象。 答案:A\E 解析:將選項與原文表述細致對照即可解答。 B項“發(fā)現(xiàn)他對學習《平民千字課本》幾個月就能寫信、記賬、讀報感興趣,更堅定了陶行知從事鄉(xiāng)村教育的決心”的表述與原文第二段內(nèi)容不符。 C項“把城里人本來認為是苦的地方變?yōu)橐庀氩坏降臉啡ぁ钡谋硎雠c書信內(nèi)容不符。 D項“而不是急于創(chuàng)建鄉(xiāng)村師范學?!睂贌o中生有。 三、分析文體基本特征、語言特色,理解表現(xiàn)手法及其效果 4、典例分析: 2011年(廣東卷)《梁宗岱①先生》:請分別指出文中③④段畫線部分所用的修辭手法,并具體說明這些修辭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4分) (1)他走路比汽車或者比飛機還快。(2分) (2)對于他,辯論簡直是練武術,手、腿、頭、眼、身一齊參加。(2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本的修辭手法和領悟文本的藝術魅力的能力。解釋含有修辭的語句,應從修辭本身的特點出發(fā)加以分析。是比喻,要透過喻體看到本體;是象征,要透過象征體看到象征意義,還要在對全文的理解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作者表達的情感或者表現(xiàn)的主旨,分析作答。 步驟如下: 第一步:分析句子,確定句子使用的修辭格; 第二步:將句子“還原”,分析句中是哪里使用、怎樣使用的,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第三步:答題格式化:形式(修辭格)+內(nèi)容(如何運用的)+情感 答案:(1)夸張手法。突出了梁宗岱善于跑路,有強健的體格。 (2)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梁宗岱擅長且喜歡辯論,辯論的技巧出眾,辯論時激情洋溢的性格特點。 四、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4、典例分析: 2011年(廣東卷)《梁宗岱①先生》: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畫線部分的內(nèi)容?請結合全文回答。(6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重要的句子的能力。 所謂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幾種語句: 1.結構比較復雜,意思難懂的句子; 2.使用了修辭,內(nèi)涵豐富的句子; 3.揭示文章脈絡層次的句子; 4.統(tǒng)攝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觀點、情感的句子。 解答此類題主要應著眼于句子本身的分析,將思維指向句子的內(nèi)部,對句子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和闡述。通常的做法有兩種:一是將使用了修辭手法的形象化的語句轉化為概括性的直白的語言,二是將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轉化為具體化的闡釋。 答案:畫線部分高度贊揚了梁宗岱先生仁愛生活、激情似火,熱愛生命、樂觀豁達的性格和人格魅力;號召人們像梁宗岱先生學習,用激情點燃生命之火,用樂觀豁達面對生活,熱愛生命和生活,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2011年(遼寧卷)《數(shù)學奇才華羅庚》:“班門弄斧”、“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廣泛影響并流傳至今的熟語,華羅庚卻從另一個角度翻出新意。對此,你認為華羅庚的改動有沒有道理?請談談你的看法。(8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本所反映的人物觀點的探究的能力,能力層級為F級。這是一道開放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應明白這些熟語的常用意義。然后,找出華羅庚在文中是如何解讀的。如果贊成,就要結合文章最后一段,緊緊圍繞作者的解釋來分析、闡述,如果反對,難度就大一些,可以根據(jù)原熟語的本義來分析。當然,也可以折中,只要觀點明確,論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注意,分析時,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觀點,然后具體展開,要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據(jù)。 答案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jù)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給6分。 答案:觀點一:有道理。華羅庚的改動很有創(chuàng)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門”,敢于與高手過招,才能得到幫助與指教,提高自己; ②“觀棋不語非君子”,發(fā)現(xiàn)別人的研究有不足,應主動指出來; ③“落子有悔大丈夫”,發(fā)現(xiàn)自己的研究有缺點,一定要及時改正。 觀點二:沒有道理。華羅庚的改動會造成對這些熟語的誤解。 ①“班門弄斧”只是告誡人們不要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善于藏拙,才能揚長避短; ②比賽場上,必須尊重棋手,“觀棋不語真君子”; ③遵守比賽規(guī)則,“落子無悔大丈夫”。 觀點三: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適用范圍。 ①為人做事,切忌“班門弄斧”;求知問學,“弄斧必到班門”。 ②賽場觀戰(zhàn),“觀棋不語真君子”;樂于助人,“觀棋不語非君子”。 ③弈棋對決,“落子無悔大丈夫”;知錯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2007年全國高考(海南、寧夏卷)《葉圣陶在四川》:葉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馬,襟懷孺子?!眮碜悦恪R罁?jù)傳記內(nèi)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葉圣陶的“孺子?!苯髴选U埡喴撌?。(8分) 解析:這道題是考查對傳主的人格情操的理解。 答案:本文對葉圣陶的孺子牛的襟懷有生動的表現(xiàn),從以下三個方面可以看出:①對子女循循善誘,呵護備至。②對作者、讀者精心扶植,熱情寬容。③對年輕編輯輔導提攜,關心愛護。 五、評價文本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4、典例分析: 2010年遼寧卷《黃遵憲的外交活動》:從文中看,作為清政府駐新加坡總領事,黃遵憲的主要功績是什么?請簡要論述。(6分) 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本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將第二段中對黃遵憲活動的敘述進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詳察南洋各島情形,查訪僑民疾苦,改善僑胞待遇; ②與當?shù)赜A民政務司斗爭,以《大清律例》保護華僑財產(chǎn); ③改會賢社為圖南社,積極發(fā)展華文教育。 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2008年高考山東卷《我所認識的梁漱溟》:作為一篇評傳性文章,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認識”梁漱溟的?這樣寫對你的寫作有何啟示?()(6分) 解析:這道題要求學生從作者的角度來看作者對傳主的評價的角度,從寫作的角度闡釋自己的閱讀啟示,這是對傳記文本的價值、影響的考查。 答案:作者主要是從學問和人格兩個方面去認識梁漱冥的。它對我們的寫作啟示主要有以下點:(1)從文體來說,要評傳結合。(2)選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內(nèi)容要體現(xiàn)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過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 六、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4、典例分析: 2011年湖北卷《才子趙樹理》: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結合文中畫線的①②兩處分別加以賞析。(4分) 解析:本題所選兩個句子的特點句子簡單短小,(1)句運用外貌描寫(2)句使用動詞刻畫人物,兩句都是人物描寫,人物描寫的目的是刻畫人物形象。 答案:第①處:句子結構簡單、緊湊,句式短小,用“高”“長”“細長”分別形容個子、臉型、眉眼,寥寥幾筆,形象地勾畫出了趙樹理的外貌特征。 第②處:語言簡潔,不用修飾語,用“唱”“念”“拉”“走”等一連串生動傳神的動詞表現(xiàn)了趙樹理的藝術才能。 2011年湖北卷《才子趙樹理》:本文細節(jié)描寫十分精彩,請舉兩例加以評析。(6分) 解析:細節(jié)描寫在人物描寫中的作用是凸顯人物某一個方面的性格特點,答題時應側重人物獨特性格的分析。 答案: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頁邊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對同志請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準改為“妳”,否則要負法律責任?!壁w樹理在一個尋常字眼的使用上,不盲目從俗,并鄭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強調,凸現(xiàn)出趙樹理較真、堅持己見的性格。 ②“老趙劃拳與眾不同,兩只手出拳,左右開弓,一會兒用左手,一會兒用右手?!壁w樹理不循常規(guī),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劃拳,別具一格,異趣橫生。這個細節(jié)表現(xiàn)了趙樹理幽默風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間的深厚感情。 七、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4、典例分析: 2011年全國卷(寧夏、海南卷)《下筆不覺師造化》:盡管黃賓虹和張大千都是一代宗師,但二人的人生態(tài)度、對金錢的看法以及藝道旨趣卻大相徑庭。這給你什么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案:觀點一:恪守傳統(tǒng),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尋藝術真諦。 ①與平靜淡泊中求真務實的人生態(tài)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傳統(tǒng)學人本色;③避俗趨雅,不為流俗所動,尋求華滋渾厚的畫風。 觀點二:創(chuàng)新與模仿并重,理想與時尚兼顧。 ①創(chuàng)造與仿作兼顧;②對金錢的開通看法和瀟灑態(tài)度;③注重民間時尚意趣。 觀點三:既恪守傳統(tǒng),又踴躍創(chuàng)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過程中享受人生。 ①守正出新,繼承與創(chuàng)新兼顧;②懷抱藝術理想,追求名山事業(yè);③腳踏實地,享受人生。 2010年全國新課標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斯瓦米納森是同行,可他們一見面就為尊嚴“打了一仗”,最終又成為朋友,而且認為彼此的友誼“將更加長久”。請你就對“同行”、“尊嚴”、“友誼”三個方面的理解,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體化閱讀的能力。這道題的答案有一定開放性。就拿“同行”來說,同行之間是競爭關系,故有“同行是冤家”的說法,但心胸豁達的同行也可以結下深厚的友誼。同行又是內(nèi)行,比外行更清楚其成就,只要有真本領肯定會贏得肯定和尊重,而同行的尊重讓人更有成就感。 答案:觀點一:同行有可能成為朋友。 ①彼此為同行,就有機會認識并可能成為朋友; ②同行的認可,又能給人帶來溫暖,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觀點二:維護尊嚴,既要斗爭又要有一定的讓步。 ①斯瓦米納森曾因為擔心“丟份”而“歧視”袁隆平,當看到他“準備拂袖而去”時就馬上讓步;②斯瓦米納森親眼看到袁隆平的偉大成果后主動為他正名; ③袁隆平為維護中國科學家的尊嚴而嚴正抗議,斗爭到底?! ?/p> 觀點三:經(jīng)過“斗爭”的朋友,友誼才會更加長久。 ①不打不相識,通過斗爭可以加深了解,從而建立友誼; ②競爭對手間要保護友誼,必須真誠,讓對方感到溫暖。 2010年遼寧卷《黃遵憲的外交活動》 :黃遵憲認為,在當時的形勢下,外交談判應該堅持“誠懇”、“堅貞”、“含忍”三項原則,請選擇其中一項,并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解析:本題考查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重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本題為探究題,注意選擇一項,結合文中黃遵憲對外交經(jīng)驗的總結進行分析,觀點要鮮明,不要脫離文章泛泛而談。觀點明確,論述合理,理由充分。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夠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jù)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答案:觀點一:談判態(tài)度要誠懇。 ①不說對方所提的方案無理,只說難以實現(xiàn);②不說自己所提的方案一定可行,只說請對方考慮;③不能感情用事,貽誤全局。 觀點二: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立場。 ①堅持自己的意見就說對方?jīng)]有明白我方的意思,爭取自己的權利就說愿與對方同心協(xié)力,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說雙方都有好處;②不因為對方不高興就放棄自己的原則立場;③表述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堅持自己的觀點卻要毫不含糊。 觀點三:要學會克制忍讓。無論辯論如何激烈,都要做到始終不說過頭話;當對方拒絕我方的要求時,要始終請求謁告,不厭其煩;掌握好談判的分寸,不至于使對方交不了差。 2009年福建卷《寂靜錢鐘書》:文章的結尾說:“這個時代再也沒有了錢鐘書,但,是不是也因為這個時代不再寂靜?”請結合全文,探究時代的“寂靜”與產(chǎn)生錢鐘書這樣的大師之間的關系。(6分) 探究要點: ①人才的成長與時代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②辯證地看待現(xiàn)代社會不再“寂靜”對人才的影響。 ③成為大師的關鍵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靜,恪守完整人格。 (如有其他觀點,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夠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掘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探究傳主的某一特點做題思路:觀點+論據(jù)+歷史背景+總結: 八、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掘文本的深層意蘊 4、典例分析: 2011年湖北卷《才子趙樹理》19.請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并談談該段在塑造趙樹理形象上的作用。(5分) 解析:文段的作用包括內(nèi)容和結構兩方面答題時可以借鑒以下模式:概括內(nèi)容+中心+結構上的作用。 答案:①最后一段主要寫趙樹理“農(nóng)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寫人物,現(xiàn)實中抨擊時事,都以富有鄉(xiāng)土氣息的風趣語言出之。 ②反映出趙樹理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熟悉,對農(nóng)民的關注和體恤,展現(xiàn)了有良知的作家的赤誠情懷,使其形象更加豐滿。 2009年廣東卷《黃侃先生二三事》:作者這樣選取事例來敘寫黃侃的寫作意圖是什么?(6分) 解析:本題考查評價作者的選材和表達技巧的能力。作者的選材和表達特點都是為了表現(xiàn)黃侃的狂、狷、嚴謹?shù)膫€性,更好地豐富人物形象。做題思路:傳主的典型性,時代性,普遍性。 答案:①從多個側面刻畫人物豐富的個性,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傳主。 ②體現(xiàn)了傳記文學真實性的特點。 ③為了表達文章主旨的需要,文章的主旨是刻畫黃侃的狂、狷、嚴謹?shù)膫€性,自然會選擇一些妙文趣事來寫。 九、探討文本中的某些重點和難點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4、典例分析: 2011年(福建卷)《朱啟鈐:“被抹掉的奠基人”》作者為什么兩次提到6月13日那場大雨?請談談你的看法。(6分)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實用類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見解的能力。文中兩次提到6月13日那場大雨,分別出現(xiàn)在開頭和結尾,那么首尾呼應,結構完整的作用不難概括。一般來說,人物傳記中的景物描寫都是為人和事服務的,考生首先應該明白景物描寫有哪些作用。順此思路答題,就不難得出自己的觀點。 答案:①文章開頭寫雨中正陽門箭樓的修繕,引出朱啟鈐 1915年就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設(或,現(xiàn)代北京的舊城仍保留了朱啟鈐當年規(guī)劃的格局);②結尾的雨引出營造學社舊址的落寞和朱啟鈐故居成為大雜院的情況,照應文題,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感慨;③首尾呼應,結構完整。開頭寫正陽門箭樓的修繕,結尾寫營造學社舊址故宮端門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啟鈐故居的雜亂,二者透過“雨”聯(lián)系在一起,撫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記這位奠基人”的主題。 2009年寧夏海南卷《尋找教育的曙光》:文中說:“陶行知不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義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家?!边@句話給你什么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 答案:觀點一:陶行知獻身鄉(xiāng)村教育的是實干精神值得學習。 ①激情滿懷,永不滿足,不斷追求新的目標;②樂于接觸貧苦群眾,善于動員志同道合者加盟;③為實現(xiàn)理想而自我犧牲、嘔心瀝血。 觀點二:陶行知從改造鄉(xiāng)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國的理想在當時是行不通的。 ①人民群眾與三座大山的矛盾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②他認為“國運盛衰決于一轉念間”,顯得過于簡單化;③他的教育救國的構想過于理想化,脫離社會實際。 觀點三:陶行知既有遠大理想又腳踏實地,值得學習。
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