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待孩子、學生乃至成人的態(tài)度上,我們是否一直在按照慣性思維說話、辦事,關系好的說點啥也不會計較,即使有些事不能滿足自己的心愿,也會寬容的一笑了之,但是,對與自己關系一般甚至有點過節(jié)的人,態(tài)度就變了,而更為過分的是,對待自己的愛人、家里老人問題上,一點小事常常成為吵架的導火索,本來家是避風的港灣,卻變成了風暴的之心。 這輩子不長,每天都在郁悶中度過,何苦呢?希望大家看完下面的案例后,能夠改變自己的行為,心再大一點,就能真正享受人生的快樂。 案例1:陶行知的四塊糖 陶行知先生在擔任一所小學的校長時,看到一個叫王友的男生在用泥塊砸班上的學生,就當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學后到校長辦公室去。 放學后,王友已經(jīng)等在校長室準備挨訓了,誰知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送給他,并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SPAN> 王友驚異地接過糖果。隨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在他手上,說:“這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驚異了,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在王友手里,說:“我調(diào)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游戲規(guī)則,欺侮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SPAN> 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后悔的說:“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 陶行知滿意把笑了,說:“你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可惜我也只有這一塊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就到這吧。” 懷揣著糖果離開校長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難想象。這就是著名的南風效應。 案例2:佛桌上盛開的花朵 有這樣一個故事可以給我們啟迪:一個風流浪子,20年前,他是廟里的小沙彌,極得方丈寵愛。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shù)教授,希望他成為出色的佛門弟子。他卻在一夜之間動了凡心,偷偷下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亂了他的眼睛,從此花街柳巷,只管放浪形骸。20年后的一個深夜,他徒然驚醒,窗外月色如水,澄明清澈地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深懺悔,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往寺里。 “師傅,你肯饒恕我,再收我為徒嗎?” 方丈痛恨他的放蕩,只是搖頭:“不,你罪過深重,必墮阿鼻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連桌子也會開花。” 浪子失望地離開了。第二天早上,方丈踏進佛堂的時候,驚呆了:一夜間,佛堂里開滿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紅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絲風也沒有,那些盛開的花朵卻簇簇急搖,仿佛在焦灼地召喚。方丈在瞬間大徹大悟。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卻已經(jīng)來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他原來的荒唐生活。 在佛桌上開放的那些花朵,只開放了短短一天。是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這世上,沒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么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而讓奇跡殞滅的不是別的,正是那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 人無完人,孰能無過?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的一種正常需要,理解和信任也是推動他人上進的力量。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如果別人犯了錯誤,請你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用你的期望和信任表示對別人人格的尊重,它會變成一股無形的力量,使他人不斷努力,取得進步,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效應。 所以,請你牢牢記?。簩捜菔且环N信任,一種諒解,一種期望,它是佛桌上盛開的花朵。 案例3:一張帶有黑點的白紙 有一位結(jié)婚不久的女子,每次回娘家總要向父母數(shù)落丈夫的缺點和不足,父親聽了不以為然。他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畫了一個點,然后問女兒:“你看上面是什么?”女兒不假思索地說:“是黑點?!?/SPAN> 父親再問,女兒又說:“是黑點??!”父親說道:“難道除了黑點,你就看不到這一大塊白紙嗎?”女兒聽了若有所思,她明白了。從此之后她不再在父母、朋友面前數(shù)落自己的愛人,她的寬容換來的是---兩人的感情比以前好多了。背后有陰影,換個角度看說明你在陽光下。 案例4:畫像 一位學生上課時給一位老師畫了一幅畫像,且題字為××老師遺像。這位老師發(fā)現(xiàn)后,心里當然十分生氣,但他卻沒有采取簡單粗暴的批評斥責,而是對這位同學說:“××同學繪畫不錯,把我畫得挺像的,只是下面多了一個字?!毕抡n時又說:“老師發(fā)現(xiàn)教室后面的黑板報內(nèi)容陳舊,請班長和這位會畫畫的同學一起,把我們的黑板報內(nèi)容更新一下?!?/SPAN> 第二天,教師發(fā)現(xiàn)黑板報畫得非常好,及時進行了表揚。這時,那個同學紅著臉遞給老師一張紙條,打開一看是一份寫得非常誠懇的檢討書。這個成功的教育案例說明,善意的“懲罰”保護了學生的自尊,是更容易讓學生接受的一種批評方式。 寬容不僅需要“海量”,更是一種修養(yǎng)促成的智慧。事實上,只有那些胸襟開闊的人才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寬容。通常來說,教師對學生的惡作劇大都是怒發(fā)沖冠,要狠狠批評,有時甚至妄加斷言。這樣不但不能促使學生悔改,而且會使學生“破罐子破摔”。 教師如果無法容忍學生的缺點,就會對學生產(chǎn)生反感、厭惡的情緒,在這種情緒下的教師與學生,不可能很好地溝通和交流,教育自然不會取得成功。所以,我們應該明白:寬容是一種豁達,是一種智慧,一種藝術,是“兩幅圖畫”式的善意懲罰。 |
|
來自: bddy3212 > 《修身養(yǎng)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