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是一個猶太裔的心理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因為他是猶太族,所以就被關進了納粹的死亡集中營。他的遭遇非常的悲慘,父母、兄弟、還有妻子全都死于納粹的魔掌,唯一剩下的一個親人就只有妹妹,而他自己在納粹的死亡集中營里,也要遭受嚴刑拷打,可以說是朝不保夕。 有一次,法蘭克自己獨自在囚室之中,突然之間產(chǎn)生了一種頓悟的感受,這種頓悟的感受是什么呢? 就是在任何的一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下,人還有一種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的態(tài)度。我們也把它稱為選擇的自由。從外界的環(huán)境上看,他完全受制于人,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人身自由可言,但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理意識卻是獨立的,可以超出外界的束縛,自行其是。 于是他就在自己的腦海里,用記憶和想象,設想各種各樣的情形。比如說獲釋后和妹妹團聚時那種喜悅的心情,獲釋后如何站在講臺上,把那一段痛苦折磨所獲得的寶貴體驗,傳授給千千萬萬的人,正是憑著想象與記憶,他不斷磨練自己的意志,直到心靈的自由,終于超脫了納粹的禁錮。而他的這種超越也感召了其他獄友甚至獄卒,他協(xié)助獄友們在苦難中找到意義,尋回生命的自尊。 只有法蘭克才具有這選擇的自由,而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具備呢?事實上并非如此,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選擇的自由。因為這種自由來自我們的四種特有的天賦。除了自我意識以外,我們還有良知,能夠明辨是非善惡;我們還有想像力,能夠超出現(xiàn)實的枷鎖;我們更有獨立意志,能夠不受外界的束縛,自行其是。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這四種能力,但是很多人就不知道去如何去應用他們,如果我們用這個電腦來做比喻的話,那就是動物的程序已經(jīng)被設定而且沒有辦法更改,但是人卻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程序,完全不受本能與訓練的約束,那么法蘭克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人類的反應的反應對外部刺激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向動物那樣,怎么刺激就怎么反應的關系,而是一種刺激、意識和反應的關系。正是在這個意識中間環(huán)節(jié),人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獨立意志、良知和自我意識的作用對外部不良刺激作出良好的、積極的反應。 如同張德芬所說的,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