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暉教授為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著名溫病學家、中醫(yī)內科專家,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業(yè)醫(yī)50 載, 學驗俱豐, 不僅善于治療外感熱病, 其將溫病學理論指導內傷雜病的診治也頗具特色。筆者曾有幸跟隨王燦暉教授臨證, 感受頗深, 深諳王老善于繼承創(chuàng)新, 僅從妙化薛生白之連蘇飲治療脾胃病即管窺一斑。王老用加味連蘇飲并不限于溫病, 更多情況是根據辨病與辨證的不同, 靈活配伍, 廣泛應用于淺表性胃炎、膽汁返流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王老臨證經驗豐富, 用藥卓識, 因病種不同, 虛實有別, 兼夾各異, 臨證配伍更為靈活多變。略舉數案介紹如下。 1 慢性淺表性胃炎 徐某, 女, 46 歲。2010 年7 月17 日初診?;颊呋悸詼\表性胃炎2 年余, 自訴胃脘飽脹不適, 堵塞感明顯, 但不疼痛, 因情緒波動而加重, 伴噯氣, 無泛酸, 口不渴, 舌質稍紅干, 苔薄, 脈弦。證屬肝郁胃熱,胃失和降。治當疏肝解郁, 和胃降逆, 兼以瀉火扶中。 處方:蘇葉10 g , 黃連4 g , 吳茱萸3 g , 郁金10 g , 八月札10 g , 姜半夏10 g , 炒枳殼10 g , 厚樸花10 g , 砂仁4 g , 旋復花10 g(單包), 蒲公英20 g , 焦白術10 g , 茯苓12 g , 14 劑。2 診:胃脘堵塞感, 噯氣, 食難用飽稍有改善, 白帶多, 舌質紅, 苔黏。原方去焦白術、茯苓加紅藤20 g , 蓮須12 g , 莪術10 g , 14 劑。3 診:胃脘堵塞感, 噯氣等癥已不顯。再調理12 劑而諸癥悉平。 按:王老認為, 慢性胃炎證多夾雜為患, 注重辨臟腑、辨氣血、辨虛實、辨寒熱, 抓住本質, 分清層次, 不可拘于一證, 固守一法。并指出治胃主法有四:清、溫、養(yǎng)、和, 常配疏肝理氣、活血散瘀、健脾利濕、辛開苦降等綜合運用, 慢性胃炎日久局部病灶有充血水腫, 據葉天士“久病通絡” 理論又當加活血通絡之品。 本案屬肝胃同病, 病在氣分, 以實為主, 夾有郁熱。采用“清”“和”大法, 重用辛開苦降, 疏肝理氣。方中蘇葉、黃連、吳茱萸辛開苦降, 開瀉胃脘之郁熱, 配以郁金、八月札疏肝解郁, 其效更著, 厚樸花、炒枳殼、砂仁行氣消脹, 合蘇葉而其力更強, 姜半夏、旋復花降逆和胃, 蒲公英苦寒瀉火, 同黃連加強清熱瀉火作用, 輔以焦白術、茯苓健脾扶中。全方配伍嚴謹, 主次分明, 自可起到郁熱除、滯氣達、逆氣平。 2 膽汁返流性胃炎 蔣某, 女, 60 歲。2010 年3 月24 日初診?;颊?月前查胃鏡示:膽汁返流性食道炎、胃炎, 伴有糜爛,萎縮, 腸上皮化生。Hp(+)??滔?胃脘脹痛, 噯氣,嘔惡, 泛酸, 舌苔黃膩, 脈濡。證屬濕熱內蘊, 氣機不暢, 胃氣上逆。治當辛開苦降, 清熱祛濕, 和胃降逆。 處方:蘇葉10 g , 黃連4 g , 吳茱萸3 g , 蒲公英20 g , 豆蔻仁8 g , 焦白術10 g , 茯苓12 g , 炒白芍12 g , 旋復花10 g(包), 厚樸花10 g , 炒枳殼10 g , 仙鶴草20 g , 延胡索10 g , 14 劑。2 診后胃痛, 噯氣好轉, 仍有泛酸, 大便不成形, 舌苔中度黃膩。其后與此方稍作變化調理半年, 其間雖有反復, 每與此方而收效, 患者病情日益穩(wěn)定。 按:中醫(yī)學雖無膽汁返流性胃炎之名, 多屬于中醫(yī)學“嘔吐、吞酸”等范疇。王老指出其主要病機為肝胃不和, 胃氣上逆, 易受情緒波動及飲食不調而反復,故在辨證論治的同時, 要抓住“ 降”字, 因膽與肝同屬于木, 以暢為順, 胃與脾為氣機升降之樞紐, 以降為和。王旭高在《薛氏濕熱論歌訣》中云:“夫治嘔之法,必用苦辛通降, 然有分別, 如嘔惡、吞酸、脅痛者, 用左金法, 川連連同吳茱萸, 直達肝經郁結之熱……蓋蘇葉質輕, 氣味辛芳, 能宣通上焦肺胃, 合川連之苦能燥濕, 寒能清熱, 以治濕熱在上焦作嘔, 尤足稱為神化” 。故方中蘇葉、黃連苦辛通降, 配合吳茱萸兼合左金之法尤善止嘔。豆蔻仁辛溫芳香, 行滯化濕, 厚樸花、炒枳殼、旋復花行氣降逆而止嘔噯諸癥, 白芍藥酸柔緩急, 延胡索行氣活血, 共止胃痛。仙鶴草苦澀收斂尤能鎮(zhèn)痛[ 1] , 蒲公英苦寒清熱又可殺菌[ 2] 。焦白術、茯苓健脾祛濕而顧中氣。諸藥合用, 寓“苦辛通降” 于“清熱、祛濕、理氣、止痛” 等法之中, 可謂“形散而意?!?。
3 消化性潰瘍 許某, 男, 59 歲, 2010 年5 月12 日初診。既往胃潰瘍病史5 年余, 伴有前列腺增生4 年。因苦于胃痛及小便不暢而就診??滔?精神差, 胃脘嘈雜且脹痛,泛酸, 噯氣, 口干且甘, 納可, 小便頻數且余瀝不盡, 排解前后小腹疼痛, 大便尚可, 失眠, 耳鳴, 腰酸, 乏力,怕冷, 舌紅, 苔黏, 脈細澀。證屬胃熱郁滯, 腎虛瘀阻,治當清胃理氣, 補腎消散為主, 處方:蘇葉10 g , 黃連5 g , 吳茱萸4 g , 焦白術10 g , 枳殼10 g , 白花蛇舌草20 g , 丹參12 g , 赤芍12 g , 川芎12 g , 紅花8 g , 桃仁8 g , 炮穿山甲6 g , 懷牛膝12 g , 王不留行10 g , 7 劑。2診后胃已不痛, 偶噯氣, 但小便排解仍欠通暢, 腰酸腿乏, 守方加活血消散、補腎固精縮尿之品, 調理1 月胃病大好, 稍有反復, 均于此方稍作加減而穩(wěn)定, 患者因小便尚欠暢繼續(xù)就診。 按:王老常說, 中醫(yī)既是自然科學, 也是人文科學, 除了深知醫(yī)理, 還要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旁人事, 才能細察秋毫, 把握患者病情。故臨證察病, 要充分運用科學辨證方法, 分清主次, 去粗存精。就本案而言, 患者癥狀繁多, 有虛有實, 寒熱夾雜, 但其病只在胃與腎兩端且以標實為主, 一則胃熱郁滯, 一則腎虛瘀阻。失眠仍為疾病所苦, 久治不愈所致, 本病除則標即安, 不必專用安神之品?!坝盟幦缬帽?, 粗工不曉此理, 欲以全得, 處方雜亂, 其力不專, 豈能效焉!故本方配伍, 一則用蘇葉、黃連、吳茱萸辛開苦降, 解除郁熱;二則用桃仁、紅花、赤芍、丹參、炮穿山甲、王不留行活血消散以通利小便。同配枳殼、白花蛇舌草以行氣通利清熱, 焦白術益氣健脾, 懷牛膝補益肝腎、活血通淋兼顧其本虛。 4 慢性腸炎
刻診:解膿便, 黏液多, 無血絲, 日行3 次, 腹部脹滿不適, 腸鳴, 胃脘嘈雜, 食油膩后尤甚, 口苦, 泛酸, 噯氣,精神欠佳, 面黃晦暗無華, 腿酸, 舌淡紅苔白膩, 脈滑無力。證屬脾腎兩虛, 濕熱內阻, 腸胃不調。治當健脾和胃, 清腸止瀉為主。處方:黨參15 g , 焦白術10 g , 山藥12 g , 黃連5 g , 吳茱萸4 , 馬齒莧25 g , 郁金10 g , 砂仁5 g , 青皮10 g , 姜半夏10 g , 炒白芍12 g , 敗醬草15 g , 石榴皮10 g , 厚樸花10 g , 7 劑。2 診:大便由稀轉厚, 黏凍略減, 泛酸量少, 余癥基本無變化, 去黃連、郁金、砂仁、青皮、厚樸花, 加黃芩10 g , 芡實12 g , 炒地榆10 g , 焦山楂10 g , 甘草5 g 增強清腸止瀉之力, 14 劑。3 診:大便黏凍大減, 質稀, 2 次/d , 胃脘嘈雜不適, 噯氣, 泛酸。此腸病大減, 胃病仍在, 上方去黨參、山藥、黃芩、芡實、炒地榆、焦山楂、甘草, 加蘇葉10 g , 茯苓12 g , 炒枳殼10 g , 煨肉果5 g , 瓦楞子30 g , 木香8 g , 14 劑。后以此方稍做加減, 調理3 月余, 患者胃病已安, 腸病未作。 按:王老識病, 強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善于階段分析, 辨證施治。對于本案屬胃腸同病, 先清腸健脾,化濕和胃, 二者并調。2 診時見腸病大好, 遂“急優(yōu)勢兵, 乘勝追擊” , 重加黃芩、芡實、炒地榆清腸止瀉之品, 3 診時見腸病已穩(wěn), 胃病仍著, 遂轉移重心, 以加味連蘇飲化裁治胃為主, 兼顧調腸鞏固療效。王老說此例患者伴有萎縮性胃炎, 日久易致血瘀絡阻, 可以酌加莪術、炮穿山甲、丹參等活血通絡之品[ 3] 。 王老臨證機靈而法活, 遣方用藥常在傳統(tǒng)配伍理論基礎上借鑒現代藥理研究成果以期提高臨床療效。對于本案, 現代醫(yī)學認為其本質都是炎癥, 治療上均需抗炎治療。如方中黃連具有抗炎, 利膽, 抑制胃酸分泌, 抗腹瀉作用, 對幽門螺桿菌、大腸桿菌等有不同的抗菌作用[ 4] ;地榆既有抗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作用又有收斂抗?jié)冏饔肹 5] 。 |
|